人教版2019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D卷(模拟)_第1页
人教版2019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D卷(模拟)_第2页
人教版2019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D卷(模拟)_第3页
人教版2019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D卷(模拟)_第4页
人教版2019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D卷(模拟)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2019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D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选择题1 . 近年来我国科技事业飞速发展“蛟龙”下海,“神十”飞天,“嫦娥二号”探月工程等。这些科技成就的取得主要原因在于( )A优秀科学家的努力B国民经济的发展和教育科技体制的创新与完善C全国人民的支持D借鉴了外国先进科技成果2 . 我国全面的大规模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开始于( )A新中国成立B土地改革完成C三大改造完成D中共八大以后3 . 某同学在进行专题复习时搜集了两幅对联,“杂居聚居遵民意,五区人民得自治“万紫千红增特色,三通两制促和平”,这里的“自治”和“两制”分别是指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特色社会主义制度B民族平等制度和特别行政区制度C民族团结制度和资本主义制度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一国两制4 . 下图所示报纸报道的新闻,包含的历史信息是A新中国成立后农村飞速发展B报道时间处于一五计划期间C大跃进时期浮夸风现象严重D包产到户卓有成效5 . 1978年下半年,全国省级以上刊物刊出的讨论文章就达650篇。当时讨论的核心问题最有可能是A粉碎“四人帮”B国企改革C真理标准D法制建设6 . 毛泽东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这种局面的改变始于( )A土地改革基本完成B“一五”计划成功实施C三大改造基本完成D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结束7 . “社会主义好,社会主义好!社会主义国家人民地位高全国人民大团结,掀起了社会主义建设高潮。”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的标志是( )A三大改造的完成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C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D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完成8 . 阅读下图,导致这一时期我国少数民族地区GDP总量不断增长的主要因素有(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行“一五”计划的实施 改革开放的推动“一国两制”构想的实行ABCD从政策看变化:据此回答下题9 . 下列词语,反映海峡两岸关系变化的是A汪辜会谈、八项主张、紫荆花开B九二共识、汪辜会谈、紫荆花开C九二共识、紫荆花开、八项主张D汪辜会谈、九二共识、八项主张10 . 下列会议与内容,对应正确的是序号会议内容A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选举刘少奇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B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指出当前的主要任务是发展生产力C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确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D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AABBCCDD11 . 近代中国走过了百年抗争的艰难历程,其呈现的特点包括抗争的主题鲜明: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富强、人民富裕经历了“向西方学习”“走俄国人的路”“走自己的路”参与的阶层广泛:主要包括农民阶级、地主阶级、民族资产阶级、无产阶级阶段明显:19世纪以反侵略或反封建为主,20世纪初开始把反帝与反封建相结合ABCD12 . 德国财经网称“雄安新区”是“中国新区3.0”,而对比雄安,深圳与浦东的崛起之路反复被说起。下列有关“深圳和浦东的崛起之路”说法正确的是A浦东新区迈出我国对外开放的第一步B它们标志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确立C它们都是多层次对外开放格局形成的关键步骤D深圳特区是90年代对外开放的重点和标志13 . “送嫁妆”是我国很多地区的特色民俗,下表的统计能够说明的是( )保留了传统特色西式婚礼逐渐被人们接受改革开放,人们收入增加品种越来越丰富,越来越现代化ABCD14 . 孔子曾提出过“君子和而不同”的思想,意思是“和谐而又不千篇一律,不同 而又不互相冲突”,运用这种思想处理不同社会制度国家间关系取得成功的范例是( )A日内瓦会议的圆满成功B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签订C万隆会议的圆满成功D香港、澳门回归15 . 为捍卫主权与领土完整,保卫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我国建立了一支强大的人民军队。1966年我国建立的新型部队是( )A东海舰队B空军C特种部队D第二炮兵16 . “到1948年春,山西各老区已基本完成土地改革,消灭了封建土地制度,实现了耕者有其田”“到1952年底,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全国大陆基本上完成土地改革。约3亿无地少地的农民分到了约7亿亩田地和大量的农具,牲畜和房屋等”下面关于材料提到的两次土地改革的说法,正确的是甲:1948年春,山西各老区在土地改革中执行的是“减租减息”的土地政策。乙:解放区的土地改革,激发了农民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翻身农民踊跃参军。丙:1952年的这次土地改革依据的是中国土地法大纲,消灭了地主阶级。丁:1952年的土地改革使得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与发展,为国家工业化建设准A甲和乙B甲和丙C乙和丙D乙和丁17 . 作为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邓小平的主要贡献是( )A领导中国人民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B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民族独立,提高了国际地位C指明了中国民主革命的正确过路D开创了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18 . 民生涉及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与人民群众的幸福安康息息相关。下列史实对解决民生问题起到积极作用的是( )萨拉热窝事件罗斯福新政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颁布我国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ABCD19 .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已经成为国际社会公认的国际关系准则,它不包括A互不侵犯B平等互利C和平共处D和平外交20 . 南快手北抖音,广大twobility青年,肆意在网上放飞自我,各种短视频充斥网络,各种网络红人,层出不穷,各种达人,一举成名。这说明A快手抖音等互联网产品只能使人们堕落B互联网是广大青年唯一的社交平台C互联网的发展深刻改变着人们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D互联网是青年唯一的生活方式21 . “交足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这个说法所反映的政策是A农业合作化B发展乡镇企业C国有企业改革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二、综合题22 . 活动与探究面对20世纪世界科技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为了迎接21世纪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我们的领导干部、公务员、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必须敏锐地把握科学技术发展的趋势,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改善知识结构,提高科技素养,弘扬科学精神,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针对这种情况某历史兴趣小组举办了一次讨论会来探讨科学技术革命给我国带来的机遇和挑战。现在请你回答讨论会中的相关问题。(1)20世纪中后期世界科技发展给我们带来怎样的机遇?(2)面对这一机遇,我国政府采取了哪些重大举措? (3)科技发展的关键是人才,请你就解决人才问题提出几条建议。(4)针对这一问题,结合自己的实际谈谈感想。23 . 以史为鉴,回答问题。材料一:我国曾经是一个在帝国主义统治下的半殖民地和半封建的国家,经济是很落后的。在解放前,我国生铁在历史上的最高年产量不过180万吨,钢不过90多万吨,并且没有制造主要生产工具的机器制造工业1952年恢复阶段终结的时候,虽然生铁和钢的产量都超过了解放前的数字,但生铁还只有190万吨,钢只有135万吨。(1)材料一反映了建国初期我国怎样的经济状况?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当时我国政府制定了什么措施?材料二:如表所示。年份粮棉钢煤1952年1.64亿吨130.4亿吨135亿吨0.65亿吨1957年1.95亿吨164亿吨535亿吨1.3亿吨(2)根据材料二,1957年主要工农业产品产量比1952年增长的主要原因有哪些?材料三:见下图。(3)上述图一中,人民日报的该则新闻报道情况是否真实?是什么运动导致的?导致图二中经济数据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历史事件?(4)从上述我国经济的曲折发展历程中,可以得出哪些教训?24 . 新中国成立后,新生的人民共和国一改旧中国屈辱的外交形象,挺直了民族的脊梁,以独立自主的姿态,展开了和平外交事业,中国的国际影响与日俱增。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新中国的成立,告别了“弱国无外交”的耻辱,中国人民第一次掌握了自己的命运。20世纪50年代,我国外交政策不断走向成熟,国际政治舞台上开始出现“中国声音”,并最终有了自己外交的“定海神针”,成为了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1)中国人民掌握了自己的命运后,奉行什么样的外交政策?材料一中外交的“定海神针”是指什么? 材料二 20世纪70年代是中国外交走向突破的时期,中国的对外关系出现了全新的局面。如下图是1949-2008年中国与外国建交状况曲线图:(2)材料二说“20世纪70年代是中国外交走向突破的时期”,这里的“突破”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至少答出两点)材料三(3)从图一到图二,中美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图二“历史性的握手”签署并发表了哪份重要文件促成了两国的关系改善? 材料四 2013年6月,习近平主席与奥巴马总统举行非正式会晤,双方一致同意,中美将共同努力构建新型大国关系。对于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内涵,习主席用三句话作了精辟概括:一是不冲突、不对抗;二是相互尊重;三是合作共赢。材料五 2018年4月4日,美国政府决定对中国输美的1333项500亿美元的商品加征25%的关税。中国外交部回应:如果美国坚持开打贸易战,中国将奉陪到底!中美贸易战一触即发。(4)今年(2019年)是中美建交多少周年?结合材料四你认为中美关系怎样才能健康稳定地发展?(至少答出两点)材料五中当美国对华进行贸易威胁时,是什么因素导致中国态度越来越强硬? 材料六2015年是习近平就任国家主席以来出访次数最多的一年,他8次踏出国门,登陆亚、欧、美、非四大洲,出访10个国家,参加9次国际会议,在国外42天时间。在当今世界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的时代开创共同发展新局,唱响中国声音、宣示中国主张、贡献中国智慧,谱写大国外交新华章。(5)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全面推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