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上期期中历史试题_第1页
人教版八年级上期期中历史试题_第2页
人教版八年级上期期中历史试题_第3页
人教版八年级上期期中历史试题_第4页
人教版八年级上期期中历史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八年级上期期中历史试题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选择题1 . 辛丑条约签订后,居住在北京东交民巷的刘家被迫举家搬迁。其主要原因是帝国主义国家要在此:A开商埠B设使馆C建教堂D加工厂2 . 有人评价百日维新“规模太广,志气太锐,包揽太多,同志太孤,举行太大”。 下列选项与上述评价相符的是A维新派反对清政府B改革触犯了顽固派的利益C改革完全是错误的D维新派反对帝国主义3 . 中、美、俄是当今世界三个大国,历史上他们的关系变化跌宕起伏。19世纪中期,美、俄两国在哪一次侵华战争中扮演了帮凶的角色( )A第一次鸦片战争B甲午中日战争C第二次鸦片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4 . “背公理而逞强权,非正义、非公理。亡青岛,是亡山东。山东亡,是中国亡。我同胞处此大地,有此山河,岂能目睹帝国主义者强暴欺凌我们。”由此引发的是( )A九一八事变B七七事变C西安事变D五四运动5 . 通过“它”,英国最早向清政府获取了在通商口岸租地建房的权利。“它”是A南京条约B黄埔条约C虎门条约D望厦条约6 .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鉴于“与外国交涉事件,必先识其情性欲悉各国情形,必谙其语言文字,方不受人欺蒙”,遂于北京设立旨在培养外交和翻译人才的A京师同文馆B京师大学堂C北洋水师学堂D福州船政学堂7 . 近代史上,英国多次入侵我国,下列史实有误的是A1842年,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了南京条约B1845年,英国在香港开办了一所工厂C1860年,英国军队冲进皇家园林-圆明园,掠夺了中国大量财富D1900年,英军进入清朝皇帝的宫殿,还在居民家中夺得许多战利品8 . “谁控制了海洋,谁就控制了世界。”2017年4月26日中国首艘国产航空母舰在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大连造船厂下水。你知道中国近代最早创建的是哪几支海军吗? ( )南洋 北洋 广东 福建ABCD9 . 有一幅漫画上写着:太平天国,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请你判断它与那一文件有关A天朝田亩制度B资政新篇C资治通鉴D农政全书10 . 辛亥革命后为反对袁世凯专权,革命党人进行了一系列斗争。下列选项正确的是宋教仁组建国民党 国民党成功组阁 发动“二次革命”策划护国战争ABCD11 . 章炳麟在1905年写了一幅对联的下联中说:“五旬割云南,六旬割台湾,此时又割东三省,数千里版图尽弃,每逢万寿疆无”。 这里的“六旬割台湾”主要指的是清政府签订( )A南京条约B辛丑条约C马关条约D北京条约12 . 当某条约的若干条款传出后,清朝皇帝发出“台湾无则天下人心去,朕何以为天下主”的哀叹。台湾京官及举人纷纷声言“与其生为降虏,不如死为义民”。该皇帝是A道光帝B咸丰帝C光绪帝D宣统帝13 . 孙中山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下列选项与他直接有关的有( )成立兴中会 建立中国同盟会 倡导三民主义 举行武昌起义。ABCD14 . 对同类历史事件比较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关于“新文化运动”与“文艺复兴”相同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都推动了思想文化领域的繁荣都实现了社会转型都反对封建统治都与资本主义产生与发展有关ABCD15 . 第二次鸦片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类似之处有( )侵略者组成联军 清朝皇帝出逃,北京城被攻陷导致大片国土被割让 强迫清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ABCD16 . 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一次农民战争的领导人物是A陈化成B洪秀全C康有为D李大钊17 . 1919年5月,上海一家商店挂出这样一幅对联:“罢学救亡,罢市救亡,我两界挺身而起;民心不死,民国不死,愿诸君努力而行。”这幅对联中没有反映出的历史信息是A五四运动的范围扩大B商人爱国之情和对学生的支持C民族意识进一步觉醒D工人阶级登上了政治舞台18 .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确定党的中心任务是( )A深入工人中宣传马克思主义B领导工人运动C建立新民主主义共和国D在东北组织抗日游击队19 . 要了解下图人物的主要事迹,应选择的素材是A丰岛海战B澎湖海战C威海卫战役D黄海海战20 . 2019年是辛亥革命爆发108周年,如果以“追寻共和足迹”为主题出一期板报,请将下列素材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一组是( )二次革命护国战争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武昌起义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成立兴中会中国同盟会ABCD二、判断题21 . 19世纪上半期,英国为了开辟国外市场、推销工业品、掠夺廉价原料,把侵略矛头指向中国。( )三、综合题2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917年,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使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看到了“新世纪的曙光”。材料二在巴黎和会上,顾维钧就山东问题作了一次精彩发言。从历史、经济、文化各方面雄辩地说明了山东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阐述了中国对山东的主权,批驳了日本的无理要求,指出“中国的孔子有如西方的耶稣,中国不能失去山东,正如西方不能失去耶路撒冷”。发言在代表们的掌声中结束。材料三中国了解马克思主义的人越来越多,出现了一批马克思主义者。他们到工人中宣传马克思主义,促使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材料四(1)材料一中“新世纪的曙光”是指什么思想?这一思想是由谁介绍到中国的?后来成为哪一党派的指导思想?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代表提出了什么外交要求。遭到拒绝后,中国国内爆发了什么运动?发生于哪一年? (3)材料四的两幅图片共同反映了什么事件?材料三和材料四有什么关系?23 . 【屈辱岁月】材料一 “自今以后,大皇帝恩准英国人民带同所属家眷,寄居大清沿海之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等五处港口,贸易通商无碍今大皇帝准将香港一岛给予大英国君主暨嗣后世袭主位者常远据守主掌,任便立法治理”材料二 “第二款 中国将管理下开地方之权并将该地方所有堡垒、军器、工厂及一切属公物件,永远让与日本。第一、下开划界以内之奉天省南边地方第二、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第三、澎湖列岛。即英国格林尼次东经百十九度起、至百二十度止及北纬二十三度起、至二十四度之间诸岛屿。第四款 中国约将库平银二万万两交与日本,作为赔偿军费”材料三 “第六款 上谕大清国大皇帝允定付诸国偿款海关银四百五十兆两第七款 大清国国家允定各使馆境界以为专与住用之处。并独由使馆管理。中国民人,概不准在界内居住第八款 大清国国家应允将大沽炮台及有碍京师至海通道之各炮台一律削平,现已设法照办”上述材料均摘自相关条约原文(1)材料一所述内容出自清政府与外国侵略者签订的什么条约? (2)请结合材料二,说明该条约与中国民族危机加剧的关系? (3)请结合材料三,分析该条约对中国民族危机全面加深的影响。? (4)上述条约反映了中国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4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中国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奉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制,故要社会革命。”孙中山材料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德先生”和“赛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的一切黑暗。陈独秀材料三:鸦片战争以后,一股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萌发,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经历了三个层次。(1)这场革命以什么为指导思想?这场革命的历史贡献是什么?(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