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II)卷新版_第1页
人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II)卷新版_第2页
人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II)卷新版_第3页
人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II)卷新版_第4页
人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II)卷新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II)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选择题1 . 禹的儿子启凭借强大的势力继承父位成为夏朝第二代国王,“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这标志着下面哪一新制度的出现( )A禅让制B王位世袭制C分封制D中央集权制度2 . 从东汉末年到三国时期发生了许多惊心动魄的史实,下面正确的是( )A经济重心南移B孙、刘联军火烧赤壁C曹操建立魏国D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3 . 绵阳是“丝绸之母”嫘祖的故乡,传说螺祖是黄帝的元妃。据此可以推出的结论是A四川地区已经出现手工业B当时已经建立了国家C黄帝主要活动于四川地区D禅让制度已经被破坏4 . 穿越时空隧道去体验约7000年前河姆渡原始居民的农耕生活,你能够体验到的是A用石器农耕,用陶器煮小米饭B养家畜家禽,制作彩陶C住防潮木房,用大米做饭D住在半地穴式房子里避风御寒5 . 文物是研究历史的重要依据,下列各图所示文物为研究河姆渡原始居民的生活提供了直接证据是ABCD6 . 西晋后期,我国人口大量南迁,这股南迁的浪潮会给南方的经济的发展带去什么优越的自然环境大量的劳动力先进的生产工具先进的生产经验ABCD7 . 如果古代有微信,那么在汉武帝的微信朋友圈,最有可能出现的人物是( )A齐桓公B嬴政C曹操D董仲舒8 . 对于西周分封制的说法,错误的是( )A分封的都是同姓家族成员,外人不能被分封B受封的诸侯必须服从周王的命令C分封制的主要目的是巩固周王的统治D分封推动了边远地区的经济开发和文化发展9 . 下面是一位同学制作的秦灭六国过程简表。表格中空白处应填写的内容是公元前230年公元前221年灭韩灭赵灭魏灭楚灭燕A灭鲁B灭晋C灭宋D灭齐10 . “尊王攘夷”一词出现于春秋公羊传,大意是齐桓公会过问和制止那些侵犯周王室权威的事,而他也借着周天子的影响号令诸侯。齐桓公提出这个号召的目的是A扩充疆界B维护周天子C争夺中原霸主D控制少数民族11 . 秦汉时期创造了辉煌灿烂的东方文明,科技发展在世界上遥遥领先。下列属于秦汉时期科技成就的有( )大明历 齐民要术 造纸术的发明 麻醉手术法ABCD12 . 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哪一朝代开始的A周朝B夏朝C商朝D秦朝13 . 在我国古代,人们常以“牛”、“耕”作为名、字,如孔子的弟子司马耕,字子牛;晋国有位大力士姓牛字子耕,这反映了牛耕技术在当时备受人们推崇。牛耕的使用开始于( )A. 春秋时期 B. 秦汉时期C. 隋唐时期 D. 宋元时期二、综合题14 .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漫画思想家的话语(材料二)“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汉书董仲舒传(材料三)“孔夫子之在中国,是权势者们捧起来的。凡有企图获得权势的人,就是希望做官的人,都是读四书和五经,孔子这人,其实是自从死了以后,也总是当着权势者们 的敲门砖的差使的。”鲁迅在现代中国的孔夫子请回答:(1)据材料一中三位思想家的主张,人物A和人物C分别是谁? (2)据材料二,董仲舒提出了怎样的主张?这一主张对我国后世思想领域的影响是什么? (3)据材料三,汉代以后中国出现了一切“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的现象,其原因何在? (4)在今天,我们应该如何正确地对待以孔子思想为主的传统文化?15 . 政治文明的演进经历了漫长的过程,有时变动有时延续。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周武王追思先圣王于是封功臣谋士,而师尚父为首封:封尚父于营丘,曰齐;封弟周公旦于曲阜,曰鲁;封召公奭于燕;封弟叔鲜于管;弟叔度于蔡。余各以次受封。史记周本纪材料二:而集小乡邑聚为县,置令、丞,凡三十一县。 平斗桶权衡丈尺。史记商君列传材料三:随着郡、县的普遍建立从分土而治过渡到分民而治一个国真正成为一个统一体。 葛剑雄统一与分裂论中国政治制度,秦汉是一个大变动。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请回答:(1)据材料一回答分封制的对象。(2)据材料二概括商鞅变法的措施。(3)材料三所反映的政治制度由哪位统治者推广到了全国?据材料三概括此政治制度实行的影响。(4)据以上四则材料并结合所学回答,从西周到战国再到秦朝建立,此过程中的政治制度的变动和延续分别是如何体现的?16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初,骞行时百余人,去十三岁,唯二人得还。汉书张骞传材料二材料三踏着串串悠长的铃声,一支支驼队驼着中原丝织品、服饰、铜镜、瓷器、茶叶去了,驼着造纸术、冶铁术、灌溉术去了。穿过大漠茫茫的风沙,一支支驼队驼着皮毛、琥珀、苜蓿、石榴来了,驼着佛经、乐器、杂技艺术来了。这条丝绸之路,穿过岁月的风尘,永远镌刻在人类文明的史册。二十五史详解(1)材料一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 “初行”的目的是什么? (2)写出材料中二中A点的名称。并指出材料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