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市2020年八年级(下)期末历史试题A卷_第1页
郑州市2020年八年级(下)期末历史试题A卷_第2页
郑州市2020年八年级(下)期末历史试题A卷_第3页
郑州市2020年八年级(下)期末历史试题A卷_第4页
郑州市2020年八年级(下)期末历史试题A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郑州市2020年八年级(下)期末历史试题A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选择题1 . 祖国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下面两幅图片反映的历史事件是中国政府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的成功范例。它践行了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C“一国两制”构想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2 . 美国学者费正清在美国与中国中说:“中国为了现代化,国家重视专甚于红,重新建立为国选拔人才的传统制度。”这种“传统制度”是指1977年我国开始推行的什么制度A高考制度B九年义务教育C高级职称评定制度D高校三级学位制度3 . 邓稼先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作出了卓越贡献。他被赞誉为A节约标兵B两弹元勋C党的好干部D铁人4 . 倘若要你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上发言的邓小平拟定一份发言提纲,这份提纲的主题思想应是A继续两个“凡是”B阶级斗争要常抓不懈C拨乱反正D解放思想,实事求是5 . 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A实行经营责任制B增强企业活力C实行按劳分配原则D建立市场经济体制6 . 作出把全党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的会议是A中共七届二中全会B中共八大C遵义会议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7 . 对如下图所示邮票解读不合理的是( )A香港1997年回归祖国B香港问题解决是“一国两制”构想的成功实践C邓小平为香港回归作出巨大贡献D2018年是香港回归祖国50周年8 . 当今我国少数民族地区之所以能出现经济繁荣、社会稳定、民族团结的局面,主要得益于A民主改革B民族区域自治C一国两制D西部大开发9 . 与下图庆祝游行有关的历史事件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B西藏和平解放C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D澳门回归10 . 下图为20世纪80年代中国进出口贸易总额增长数据表,这种变化趋势主要得益于当时我国( )A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B建立经济特区和开放沿海城市C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D加入世界贸易组织11 . “一五”计划期间一幅对联:“车轮飞转东西南北追风去,钢水奔腾春夏秋冬入眼来。”它描绘出的景象得益于哪两座城市的奋斗长春鞍山沈阳大庆ABCD12 .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为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它正式确立的标志是A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完成B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C土地改革运动的基本完成D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13 . 黔东南州扎实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明确提出“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党中央把九年义务教育作为奠基工程的发展战略是A阳光工程B863计划C希望工程D科教兴国14 . 1971年,杨振宁来到北京,见到孩童时的好友,问:“谁是中国的奥本海默?”其实“中国的奥本海默”就是为中国核武器的研制做出了卓越的贡献的邓稼先,他被誉为( )A“火箭之王”B“杂交水稻之父”C“铁人”D“两弹之父”15 . 张丽同学对“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这一单元进行了总结,其中不正确的是( )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B港澳回归是“一国两制”构想的成功实践C我国政府对台基本方针是“和平统一,一国两制”D“海基会”和“海协会”是两个官方政治团体16 . 最能体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说法的是A“铁人”王进喜参加大庆石油会战B中国宣布不会首先使用核武器C袁隆平培育成籼型杂交水稻D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7 . 下列表格反映了建国初期的经济现状,中国(1952年产量)印度(1950年产量)美国(1950年产量)钢产量(人均)237千克4千克5383千克发电量(人均)276千瓦时109千瓦时 2 949千瓦时对此理解不恰当的是A我国工业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也不如印度B经过三年经济恢复,新中国工业生产虽然超过历史最高水平,但基础仍然薄弱C这是我国制定“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原因之一D这是我国开始“大跃进”运动的背景,“大跃进”的目标是钢产量赶超美国18 . 新中国成立后,为巩固新生政权做出了一系列的努力。下列措施中不属于巩固新生的人民共和国的措施是A抗美援朝B土地改革C三大改造D和平解放西藏19 . 近几年来,人们开始追逐“绿色食品”,各大超市的“绿色食品”更是琳琅满目,品种繁多。对这种现象理解错误的是( )A反映了人们在饮食方而从“吃饱”到“吃好”的变化B人们喜欢绿颜色的食品C绿色食品等科学卫生的饮食概念日益深入人心D反映了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20 . 读“20世纪50年代我国经济成分变化表(%)”,可知,1956年年底在国民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的是时间国营经济合作社经济公私合营经济个体经济资本主义经济1952年19.11.50.771.86.91956年32.253.47.37.10A资本主义工商业经济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C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D社会主义个体经济二、综合题21 . “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胜利歌声多么嘹亮,歌唱我们亲爱的祖国,从今走向繁荣富强。”这首脍炙人口的歌曲承载着人们对祖国的美好祝福。阅读材料,回答问题:(绣红旗)材料一图中的红旗是1949年10月7日在重庆渣滓洞关押的革命人士听到新中国成立的消息后所绣。孙明霞拿出了那面残留着弹孔,染透斑斑血迹的红旗。不知是谁抢先绣上了第一针,接着,许多灵巧的手,飞快地刺绣起来。随着江姐低呼的声浪,人们严肃地站了起来,凝望着闪光的旗帜。江姐连连亲着“监狱之花”的脸,“孩子啊,你要记着:当你长大了,当你的孩子也从你手上接过红旗那天,你要面对红旗回答你是否为保卫红旗而生,为保卫红旗而战,为保卫红旗而贡献了问心无愧的一生。”摘编自罗广斌、杨益言红岩(1)为保卫红旗,无数先烈捐命沙场。作为中华儿女,薪火相传是我们的历史使命。请完成以下题目:A从以下所列,选出抗日战争时期的英雄人物、。B勿忘昨天的苦难辉煌,无愧今天的使命担当,才能不负明天的伟大梦想。请写出你从先烈身上感受到的精神品质。(“读”国旗)材料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旗面的红色象征革命。旗上的五颗五角星及其相互关系象征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人民大团结。星用黄色是为着在红地上显出光明,黄色较白色明亮美丽,四颗小五角星各有一尖正对着大星的中心点,这是表示围绕着一个中心而团结,在形式上也显得紧凑美观。关于国旗国歌和年号人民日报1949年11月15日(2)各族人民大团结,是实现中国梦的力量源泉。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我国为此实行的基本政治制度及其意义。(升区旗)材料三(3)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用13亿人的智慧,才能汇集起不可战胜的磅礴力量。综合上述材料分析香港、澳门回归祖国及回归后经济繁荣发展的原因。22 . 材料一毛泽东最伟大的功绩,一方面自然离不开民族独立和中国的现代化,另一方面, 是他真正把中国的千百万人民动员起来,充分进入到国家活动中去。费正清伟大的中国革命(1)材料一中“民族独立”和奠定社会主义工业化基础的标志性事件分别是什么?建国初期,毛泽东把“千百万人民动员起来”,废除封建土地制度和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两大运动是什么?材料二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共产党开创了一条走向民富国强的道路。我国综合国力大幅提升,人民生活不断改善,谱写了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最壮丽的篇章。(2)改革开放后,引领中国最终走向“民富国强”的科学理论是什么?党的十四大做出什么重大决策? (3)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我国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我国最早设立的四个经济特区是哪里?对外开放形成什么新格局? (4)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遇到姓“资”姓“社”问题的困扰,是如何解决的?有什么重大影响? (5)简要评价邓小平。23 . 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请阅读以下图片和材料,重温不同时期党和政府在农业建设方面的重大举措。材料一材料二这一时期大办公共食堂,吃饭不要钱,生产队及社员家庭的一些财产被无偿地收归公社所有,由公社统一调配。这导致了“共产风”盛行,劳动纪律废弛,农业生产受到极大破坏。材料三 1979年,XX县粮食产量比历史上的最高年份增长了99%。老百姓唱道:“大包干,就是好,干部群众都想搞,只要搞上三五年,吃陈粮烧陈草”(1)图一反映新中国成立后农村的第一次生产关系的调整,这是哪一历史事件? (2)图二反映的是国家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改造中采取的主要方式是什么?之后我国农村土地所有制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3)材料二反映了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中出现的哪一失误? (4)图三契合了我国哪次重要会议的精神?随后,在中央的指导下,农村推行了什么制度?该制度最主要的特点是什么? (5)结合材料三,哪个地方的农民率先进行农业生产责任制的尝试,实行包产到户?2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的探索和实践。新中国成立后,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在迅速医治战争创伤、恢复国民经济的基础上,创造性地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习近平:发展中国稳定中国的必由之路关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为了“迅速医治战争创伤、恢复国民经济”而采取的措施?(列举一项即可)材料一中提到“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是怎样建立起来的? 材料二:(2)材料二中的两幅图片反映了我国哪一时期的建设成就?结合所学知识,再举一例同时期的建设成就。材料三:经过实践探索,邓小平同志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在中国这样的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