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9-2020年度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II)卷_第1页
人教版2019-2020年度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II)卷_第2页
人教版2019-2020年度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II)卷_第3页
人教版2019-2020年度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II)卷_第4页
人教版2019-2020年度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II)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2019-2020年度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II)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选择题1 . 英语单词“china”的意思是“瓷器”(写成“China”指的是“中国”)。早在几千年,有个地方的居民就已懂得烧制大量的彩陶,这个居民是( )A元谋B河姆渡C半坡D北京2 . 为传承华夏悠久文明,传递汉字书写美德,从2013年开始,中央电视台推出了汉字听写大会。我区实验初中曾在省市的汉字听写大会中斩获佳绩。下列有关中国文字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据科学考证:中国文字是由黄帝发明的B今天的汉字是从商朝的甲骨文发展而来C我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从商朝开始D秦朝统一文字对文字的规范化使用有重要意义3 . 生活在距今约70万20万年前,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手脚分工明显,会使用天然火的远古人类是A元谋人B北京人C山顶洞人D河姆渡人4 . 义务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教师教学用书(2016年第1版)中写到“北京周口店北京人遗址古发现包括:10万多件石器,成批的骨器,100多种野兽化石还有大量灰烬其中最厚的灰烬厚达4米。灰烬中有很多石头、骨头和朴树子等”材料说明北京人会制造石器、骨器会种植水稻会使用火和保存火种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ABCD5 . 浙江绍兴建有一座著名的大禹陵,人们为大禹建陵主要是纪念他A品德高尚,让位给尧B治理水患,造福人类C建造宫室,制作衣装D发明弓箭,制造船只6 . 历史地图可以直观地再现历史。如图反映了哪一历史时期的现象A春秋争霸B战国形势C秦朝统一D三国鼎立7 . “禅让”制度中产生部落联盟首领的依据是A财产B武力C才德D门第8 . 春秋时代,社会风雷激荡,烽烟四起,战火连天。春秋霸王串联起了整个春秋时代,他们见证了这数百年的兴衰荣辱。公元前7世纪中期,通过改革,成为中原第一霸主的是A晋文公B齐桓公C秦穆公D楚庄王9 . 周朝统治地方的方式A分封制B郡县制C禅让制D世袭制10 . “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到“礼乐征伐自诸侯出”,反映了春秋时期最显著的政治特点是A分封诸侯众多,离心离德B周王室兴起,王权加强C农业生产力水平显著提高D周王室衰微,诸侯争霸11 . 某电视台要拍摄我国农耕文明的历史纪录片,以下策划主题不够鲜明的是( )A半坡居民种植粟B河姆渡居民种植水稻C炎帝作耒、耜等工具D炎黄联合战胜蚩尤12 . “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这是大自然的规则,人类总是在不断与自然适应的过程中发展前行。下列生活技术中,明显地增强了人们的生存能力的是( )A制造工具B使用火C缝制衣服D种植作物13 . “这里土地肥沃,气候湿润,适宜水稻作物的耕种。人们饲养猪、狗等家禽,在建干栏式房屋时,使用了卯(mao)榫(sun)固定横梁,企口拼接木板的工艺,令人惊叹!”这句话是对哪个原始农耕遗址的描述A河姆渡遗址B半坡遗址C大汶口遗址D山顶洞遗址14 . 为稳定周初的政治形势和巩固疆土而确定的制度是A分封制B皇帝制C丞相制D郡县制15 . 四五千年前黄河流域出现的华夏族逐渐发展成为中华民族的主体,其首领就是被后人尊奉为“人文始祖”的A黄帝和蚩尤B尧舜禹C炎帝和黄帝D禹和启二、综合题16 . 民本思想是先秦儒家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天意既由民意显露,民心向背就成为政权得失的关键。孟子曰:“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梁治平民本思想源流材料二秦制创造了中央集权的高度统一以及相应的强大皇权,但秦亡于暴政。秦亡的惨烈教训,使后世执政者在施政中注意关怀民众的疾苦,从而使自秦朝断代了的民本思想得到有限回归。自汉高祖刘邦开始,汉代有为之君无不把安定民生放在关乎朝代盛衰兴亡的高度上加以考察。摘编自马平安走向大一统请回答: 概括材料一的观点。结合所学知识,说说“桀纣”失天下的主要原因。 据材料二,概括“自秦朝断代了的民本思想得到有限回归”的主要原因。结合所学知识,以汉文帝、景帝为例,说明“汉代有为之君无不把安定民生放在关乎朝代盛衰兴亡的高度上加以考察”。17 . 改革是社会进步的动力。很多改革都发生在社会转型时期,并对历史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秦国商鞅变法,重农抑商,奖励耕战都是为了发展小农经济,富国强兵,因为当时各国政权都是建立在小农经济的基础上,自耕农既是生产的主力,又是作战的主力。杨宽战国史材料二魏主欲变北俗,引见群臣。曰:“夫名不正、言不顺,则礼乐不可兴。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其年三十已上,习性已久,容不可猝革。三十已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加降黜。”资治通鉴(1)根据材料一指出商鞅变法的目的。当时的“小农”最有可能使用哪些工具进行农业生产?(2)“小农经济”一大特点是以家庭为单位、生产资料个体所有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商鞅变法哪一措施为“小农经济”的合法性提供了依据?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的知识分析商鞅变法中的哪些措施分别使“自耕农既是生产的主力,又是作战的主力”?(3)材料二中的“魏主”是哪个少数民族的领袖?请概括材料二中的改革措施。这次改革对于中国历史发展有何积极影响?(4)两位改革家身上都体现了什么精神?18 . 政治制度是维护国家统治的重要措施。材料一从秦到清,地方行政制度的形态有过纷纭繁复的变化这种因时而异的变化只是为了更好地发挥这一集权的功能罢了。因此尽管从表面上看,历代行政区域废置纷繁,分合靡定,但无非皆就前代之制度沿革益损,而无根本性质的变动。周振鹤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1)结合材料一及所学知识,完成下表。西周秦朝元朝亲属、功臣、“授民授疆土”皇帝任免、不得世袭中央节制地方_ _材料二唐朝在政治运行机制的继承与创新方面做得比较好,通过制度变化,使政务运行更加合理,唐代的中央政治制度在牵制管理的基础上形成了严密的体系。摘编自中国政治文明运行机制路径与选择(2)唐朝在政治运行机制方面创新的成果是什么?该项创新成果是如何形成“牵制管理”的?材料三雍正七年(1729年),为处理西北军务,雍正皇帝设军机房,后改军机处。由皇帝选派亲王、大学士“谨密者入直缮写”者到此办公。摘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