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_第1页
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_第2页
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_第3页
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_第4页
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选择题1 . 同学们在讨论辛丑条约给中国造成的影响时,提出了以下观点:给中国人民增加的新的沉重负担严重损害了中国主权使清政府完全成为了帝国主义国家统治中国人民的工具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你认为其中正确的是( )ABCD2 . 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的相同之处是( )A都要求挽救民族危亡和发展资本主义B都采取了暴力斗争的方式C都反对满洲贵族的统治D都以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为目标3 . 通商章程善后条约中,清政府又被迫承认了( )A英商进出口货物应纳税款,必须经过双方协议B鸦片贸易的合法化C日本可以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D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4 . 1911年2月5日,法国小日报刊登的一幅石印画(下图)再现了当时一些中国人当众剪掉长辫的场景。该画反映出( )A中国社会习俗呈现新旧并存特征B剪辫易服已成为当时社会的共识C清王朝的封建专制统治已被推翻D民国剪辫易服法令得到贯彻5 . 如下表是两个不平等条约的主要内容,他们的共同点是( )南京条约马关条约清朝政府将香港島割让给英国;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等五处为通商口岸;清政府向英国赔款2100万银元;中国海关关税应与英国商定割让辽东半岛、台湾及所属各島、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2亿两白银;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日本人可在各通商口岸设厂坏了中国的领土主权开放了中国内陆的通商口岸加重了中国百姓的负担允许外商在中国境内开工厂ABCD6 . “盖天下皆是天你上主皇上帝一大家,天下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则主有所运用,天下大家处处平均,人人饱暖矣。”提出这一建国方案的是中国近代的A地主阶级B资产阶级C农民阶级D工人阶级7 . “第十一条 参议院对于临时大总统认为有谋叛行为时,得以总员五分四以上之出席,出席员四分三以上之可决弹劾之。第三十条 临时大总统代表临时政府,总揽政务,公布法律。第四十五条 国务员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副署之。”上述条款出自ABCD8 . 康有为上书光绪帝指出:“汽机所成,倍人力者三十,故其国(英国)富强之力,亦倍三十吾国土地人民十倍于彼,而富强力三十倍,则亦三倍于我,故吾幸未灭,而为彼所弱,可比较而得之矣。”据此可知,康有为 ( )A认为器物不如人是中国衰败的根源B对西方认识有限C极力鼓动光绪帝效法西方人变法图强D科学解释了中国积弱而未亡的原因9 . 1913年春,宋教仁被杀手刺杀于上海火车站,经过调查杀害宋教仁的幕后黑手竟是袁世凯。“宋教仁案”从本质上反映了A统治集团内部的权力之争B民主共和与专制独裁的矛盾C美日争夺中国的斗争D国民党与北洋军阀的矛盾10 . 时势造英雄,下列历史人物按登上历史舞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陈独秀 康有为 李鸿章 洪秀全ABCD11 . 胡适曾说北京大学是因为三个兔子(蔡元培、陈独秀、胡适三人年有长幼,生肖属相都属兔)而成名的。蔡元培、陈独秀、胡适等人的活动,使北京大学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在十月革命前,新文化运动的“新”表现在( )A宣传尊孔复古B主张以暴力推翻清朝封建专制统治C都提倡民主和科学D宣传马克思主义12 . 下图反映的是哪一条约签订的情况: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二、判断题13 . 1917年2月鲁迅发表了文学革命论,公开打出“文学革命”的旗号。( )14 . 判断下列史实描述的正误,在正确的前打,错误前,并加以改正。(1)虎门条约中,清政府被迫承认鸦片贸易的合法化。改正:(2)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八国联军火烧圆明园,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场浩劫。改正:(3)1895年,威海卫战役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宣告洋务运动的破产。改正:(4)1905年兴中会在日本东京成立,是中国第一个全国规模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改正:(5)辛亥革命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改正:15 . 上海见证了近代中国的耻辱,它是中国近代最早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之一;上海见证了中国人的探索,洋务派在这里创办近代企业。( )三、综合题16 . 材料解析题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在屈辱、抗争和探索中不断走向觉醒、团结。历经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开放。回顾这段历史,一定会汲取很多的精神营养。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鸦片“危害甚巨,法当从严”,若放任自流,数十年后“中国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人民痛感鸦片危害,强烈要求禁烟。材料二:1915年起,进步的知识分子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通过对辛亥革命失败教训的认真思考,认定要建立名副其实的共和国,必须从根本上改造国民性。他们以新青年杂志为主要阵地,掀起新文化运动。1917年,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使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看到了“新世纪的曙光”。材料三:日本军国主义者发动对华全面侵略,最致命的错误是大大低估了中国民众内部深深蕴藏着的那种无穷无尽的力量,特别是当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关头时那种万众一心的民族凝聚力。日本侵略者眼中看到的只有武器而看不到人。他们只从两国军事力量的对比出发,以为只要给中国有力的“一击”,只需要几个月就可以使中国屈服。可是他们的算盘完全打错了,结果大大出乎他们意料,深深地陷入中国全民族抗战的泥淖中无法自拔。材料四:对联折射了社会生话,有着鲜明的时代特色。比如:A食堂巧煮千家饭,公社饱暖万人心B自主权打通富裕路,责任制架起幸福桥。材料五:(1)材料一提到的鸦片的危害“中国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指什么?在人民的强烈要求下,道光帝支持禁烟,其目的是什么?(2)材料二中,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看到的“新世纪的曙光”有何含义?(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这种“凝聚力”在政治上的主要表观。(4)说说材料四中两幅对联分别反映的当时的主要活动。(5)从材料五中你能获取哪些历史信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