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20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C卷_第1页
人教版2020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C卷_第2页
人教版2020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C卷_第3页
人教版2020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C卷_第4页
人教版2020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C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2020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C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选择题1 . 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不同政治派别对各种问题提出不同的见解。在治理国家方面,荀子的主张是A以“德”治国B以“法”治国C以“礼”治国D“无为而治”2 . 夏朝是我国历史是第一个王朝,它的建立时间和建立者为( )A公元前2700年禹B公元前2070年禹C公元前1600年汤D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3 . 论语记载:“管仲相,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好处)”,你认为句中应填的春秋霸主是A齐桓公B晋文公C秦穆公D楚庄王4 . 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多民族朝代的是A司马炎B刘邦C刘秀D秦始皇5 . 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秦中央政府分管行政的是( )A太尉B丞相C大将D御史大夫6 . 大陆与台湾两岸同胞都是中国人,有着血浓于水、守望相助的天然情感和民族认同,中华民族发端于几千年前的黄河中游地区,所有中华儿女都自称是“炎黄子孙”,其主要原因是( )A中华民族主体由炎黄部落融合发展而来B全体中国人都是炎帝和黄帝繁衍的后代C“炎黄”生活地区是中华文明唯一发源地D“炎黄”时期中华大地出现了最早的农耕文明7 . 历史课上,老师询问小明和小文,你们心目中的好国君应如何治理国家,两人的回答如下图。你认为小明和小文的阐述分别对应的思想家派系是A儒家、道家B法家、墨家C儒家、墨家D法家、道家8 . 下图是2011年新年伊始,在中国国家博物馆矗立的一尊高达9.5米的雕像,他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 A孟子B庄子C孔子D墨子9 . 中国象棋的棋盘中间有一条楚河汉界,你知道这与中国历史上的哪一次战争有关吗?A巨鹿之战B长平之战C楚汉之争D城濮之战10 . 以下关于汉初休养生息政策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实行休养生息政策的原因是吸秦亡的教训B高祖刘邦轻徭薄赋,把田租降到三十税一C文景二帝都很注重农业生产,提倡以农为本D休养生息政策的实行,使汉初经济得以恢复11 . 在战国时期的各国变法中,秦国的商鞅变法成效最大,变法内容中最能体现变法性质的是A确立县制B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C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D奖励军功12 . 歌曲国家中唱道:“一玉口中国,一瓦顶成家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我国早期国家产生于A约公元前2070年B约公元前1600年C公元前1046年D公元前771年13 . 有关商鞅变法正确的是A发生在战国时期B是秦始皇在位时C变法损害了地主阶级的利益D变法失败14 . 春秋时期,社会经济得到很大发展,尤其是劳动工具发生了大变革。具体指当时出现了促进了农业上的深耕细作( )A铁制农具和马耕B青铜农具和牛耕C木制农具和牛耕D铁制农具和牛耕15 . 下面是四位同学对齐桓公“尊王攘夷”的实质的争论,其中哪位同学的观点是正确的A学生甲:维护周王室的权威B学生乙:利用天子的影响号令诸侯C学生丙:避免相互兼并D学生丁:共同对付外族的进攻16 . 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在中国长达数千年的历史上,有这样几次大革命,它们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的政治和社会结构。第一次发生于公元前221年第二次发生于1911年第三次发生在1949年”这其中第一次的革命是指( )A商鞅变法B百家争鸣C秦统一中国D陈胜、吴广起义17 . 今年立春以来,阴雨不断,省气象台多次发布暴雨橙色预警,如何治水再次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下列哪一人物最早治理过黄河A禹B李冰C尧D舜18 . 秦始皇被誉为“千古一帝”,下列有关他的说法正确的有他统一文字,统一车辆形制,统一度量衡等 他采用皇帝称号,确立君主至高无上的地位他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他的统治最终被陈胜吴广起义推翻ABCD19 . 战国时期,公元前356年商鞅在_主持变法,为以后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A齐国B秦国C赵国D魏国20 . 正在收看汉字听写大赛的肖强妈妈问肖强:“隶书、金文、小篆、甲骨文四种字体最先出现的是哪种? ”其正确的回答应是A甲骨文B金文C篆书D隶书二、综合题21 . 阅读材料:自封建变为郡县,有天下者,汉、隋、唐、宋为盛,然幅员之广,咸不逮元立中书省一,行中书省十有一请回答:(1)材料中的“封建变为郡县”是什么意思?(2)“立中书省一,行中书省十有一”反映出“元”实行的是什么制度?(3)“元”实行这一制度的目的是什么?(4)材料中的哪一句说明了“元”实行这一制度的背景因素? 22 . 国家主席习近平经常在讲话中引经据典,展现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里的东方智慧。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2015年3月,人民日报特别组织编写的习近平用典一书出版,以下是国家主席习近平引用过的名言:A“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出处:论语述而B.“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出处:论语雍也B“明主之道,必明于公私之分,明法制去私恩”出处韩非子饰邪C“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出处:墨子兼爱上第十四(1)请你把这些名言按照出处进行分类,完成下表。名言(字母代号)学 派代表人物B.墨 子法 家(2)请你从这些名言中,选取其中一句(用字母表示),说说对你有什么启示? 材料二:百家争鸣是中国学术文化和思想道德发展的重要阶段,儒家、道家和法家思想共同构造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儒家思想孕育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思想和道德准则,道家学说构成了2000多年传统思想的哲学基础,法家思想中的变革精神,成为历代进步思想家、政治家改革图治的理论武器。(3)阅读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百家争鸣的影响?23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周天子把土地和平民、奴隶分给亲属、功臣等,封他们为诸侯。材料二:识读下列图片,回答问题。材料三: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孝公曰:“善。”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司马迁史记(1)材料一中所述的是西周实行的什么政治制度?西周实行这一制度的目的是什么?有什么作用?(2)材料二图中所体现的文字叫什么?这种文字广泛运用于哪一朝代?(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秦国推行的变法名称叫什么?为什么要推行变法?该变革的历史意义是什么?24 .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1)文中“秦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