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十一单元第39课《苏联改革和苏东剧变》同步练习B卷_第1页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十一单元第39课《苏联改革和苏东剧变》同步练习B卷_第2页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十一单元第39课《苏联改革和苏东剧变》同步练习B卷_第3页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十一单元第39课《苏联改革和苏东剧变》同步练习B卷_第4页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十一单元第39课《苏联改革和苏东剧变》同步练习B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十一单元第39课苏联改革和苏东剧变同步练习B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 单选题 (共10题;共20分)1. (2分) (2016九上东营月考) 2015年是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给人类留下的启迪是( )只有加强国际合作,才能战胜共同敌人 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始终难以合作 世界各国都应和平共处,互不侵犯 珍惜和平,反对战争A . B . C . D . 2. (2分) (2016九下深圳期中) 二战行将结束时,美国总统杜鲁门说:“世界已分为极权政治和自由国家两个敌对堡垒。”杜鲁门在这里将世界分成“两个敌对堡垒”的标准是( )A . 社会经济发展水平B . 国家社会制度的性质C . 在国际舞台上的作用D . 是否推行霸权主义政策3. (2分) (2016秦淮模拟) 下列关于“冷战”政策最准确的表述是( )A . 用经济手段援助西欧B . 用局部战争打击亲苏势力C . 用联合资本主义国家的手段包围苏联D . 用非战争手段遏制共产主义4. (2分) (2017九下泗水月考) 赫鲁晓夫改革和匈牙利改革的相同之处是|( )都对斯大林模式进行改革改革都有反对个人崇拜、发展社会主义法治内容都对管理体制改革都突破了斯大林模式,完善了市场经济体制A . B . C . D . 5. (2分) 由于苏联社会主义国家苏联的巨大影响,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许多国家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下列国家中,不是实行社会主义制度的是( ) A . 中国B . 朝鲜C . 越南D . 印度尼西亚6. (2分) (2018东台模拟) 一杯苦酒俄罗斯的布尔什推主义和改革运动中说:“20世纪30年代以来,生铁、煤炭,钢,石油总是优先于饮食、住房、医院、学校和服务行业对人的漠不关心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材料全面显示了斯大林模式( ) A . 采取了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B . 致力于工业化的同时忽视了民生的改善C . 有利于苏联工业的迅速开展D . 无力调和国内的社会矛盾7. (2分) (2017九上丹徒月考) 下图“强壮”的苏联,是一幅反映苏联经济发展严重失衡的漫画,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 .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 . 实行新经济政策C . 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D . 沙皇亚历山大二世改革8. (2分) 关于戈尔巴乔夫改革,正确的说法是( )A . 始终坚持以经济体制改革为中心B . 始终坚持以政治体制改革为中心C . 从根本上改变了斯大林模式D . 导致了苏联解体和世界局势的变化9. (2分) 导致苏联解体最主要、最直接的人物是( ) A . 叶利钦B . 勃列日涅夫C . 赫鲁晓夫D . 戈尔巴乔夫10. (2分) (2016攀枝花模拟) 下面关于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后世界政治格局的叙述,正确的一组是( )东欧剧变、苏联解体,标志着两极格局的结束苏联解体后,美国为了称霸世界,利用北约军事集团随意干涉他国事务,单极格局已形成当前世界政治格局朝着多极化的方向发展暂时形成了”一超多强”的局面A . B . C . D . 二、 材料分析题 (共3题;共50分)11. (20分) (2016八下蓟县期中) 时代是美国影响最大的新闻周刊,有“世界历史库”之称,半个世纪以来,时代周刊多次以中国领导人肖像作为封面,而且邓小平先后两次被时代周刊评选为年度人物:第一次在1979年,第二次在1986年,依据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1) 实际上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的会议:_阐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会议:_。(2) 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回答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系列基本问题的标志:_。(3) 邓小平被誉为:_和_的总设计师。12. (15分) (2017九下邹平期中) 历史学科素养的培养是中学历史教学的重要任务。阅读材料,回答问题。素养一:时空观念,是在特定的时间联系和空间联系中对事物进行观察、分析的观念。材料一:素养二:历史理解,是指将对史事的叙述提升为理解其意义的理性认识和情感取向。材料二:1689年英国权利法案,1789年法国人权宣言,1776年美国独立宣言被视为这一时期最具代表性的三份人权文献林亨特人权的发明:一部历史素养三:历史解释,是指以史料为依据,以历史理解为基础,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的态度与能力。材料三:下表为西欧六国国民生产总值统计表(单位:百万1990年国际元)。(注:六国为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数据采编自(英)安格斯麦迪森世界经济千年统计)1952年1967年1975年1983年1991年1999年121585524338803213870383685946722995403597素养四:历史归纳,是指能够对比历史事件的异同点,对相关史实进行分析、总结并运用的能力。材料四:“现代化”是一个中性概念现代化的执行方式可以姓“资”,也可以姓“社”,甚至出现更复杂的属性。钱乘旦在现代化与中国的世界近现代化史研究(1) 材料一中的图一指的是哪次国际会议?以它为基础,形成了一战后怎样的世界新秩序?图二所示会议决定建立哪一个国际组织?(2) 从内容方面来看,材料二中三个法律文献的相同点是什么?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三国资产阶级革命体现了怎样的发展趋势?(3) 写出1952年六国经济发展的外部原因。概括统计表反映的经济趋势。导致这一趋势的主要原因是什么?(4) 依据材料四的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能够体现“现代化复杂属性”的经济政策或相关历史事件2例。(5) 历史是一门智慧之学,你认为哪些方法可以帮助我们发展史学素养,提升历史学习的能力。13. (15分)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990年2月13日,英、法、美、苏四大国的外长和西德外长在渥太华共同制定了关于德国统一的“2+4”方案,即由两个 德国解决内部统一问题。从此德国统一进入了具体操作阶段。从1990年5月5日开始,两德以及四大国的代表进行四轮“2+4”谈判,最终于9月12日在莫 斯科签署了关于最终解决德国问题的条约。材料二:1990年10月1日,根据莫斯科条约的规定,四大国外长在纽约发表联合宣言,宣布从10月3日两德统一之日起,四大国终止对德国的权利和义务。德国在分裂40多年后最终实现了统一。请回答:(1) 德国历史上曾经有过以此统一的经历,分析那次完成德国统一大业的人物是谁?他是如何完成德国统一的? (2) 这次德国统一的历史背景是什么?是采取什么方式再次完成统一的? (3) 结合现实生活,谈谈你对德国先后两次由分裂走向统一的认识。 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