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上册11月份月考历史试卷_第1页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11月份月考历史试卷_第2页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11月份月考历史试卷_第3页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11月份月考历史试卷_第4页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11月份月考历史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11月份月考历史试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选择题1 . 下列原始人类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半坡遗址元谋人北京人河姆渡遗址ABCD2 . 小明同学编写了历史课本剧孔子的以下台词,下列台词符合孔子思想主张的是A“无为而治”,人们与世无争,天下就能太平B人们要互爱互利,反对各国相互攻伐残害生命C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得民心者得天下D要以德治国,统治者要爱惜民力,体察民意3 . 他是我国远古时代的一位杰出首领,他带领群众治理洪水,在外13年,三次经过家门而不入。他是( )A黄帝B尧C舜D禹4 . 中国历史上有许多著名的战役,按照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巨鹿之战 雅克萨之战 戚家军九战九捷 赤壁之战 淝水之战ABCD5 . 化石是研究人类起源的主要依据。如图所示为根据化石复原的远古人类头像,这种远古人类生活在A170万年前B70万-20万年前C7000年前D公元前21世纪6 .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六王毕,四海一”等,你知道“四海一”是在哪一年吗A公元前230年B公元前221年C公元230年D公元221年7 . 西汉初年,在文帝和景帝的治理下,汉朝一个社会稳定,国家繁荣的时候,历史上把这段时期称为“文景之治”。小明总结的“文景之治”局面出现的原因中,不正确的是A皇帝注意节俭,提倡勤俭治国B政府减轻人民的各种负担,注重农业的发展C重视“以德化民”,废除严刑峻法D推行儒学教育,以儒家思想统一人们的思想8 . 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生产力显著提高的标志是A青铜农具的使用B广泛使用了磨制石器C铁制农具和牛耕的推广D都江堰等的兴修9 . 曹操在龟虽寿中写道:“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下列战役能够体现曹操这一雄心壮志的是( ) 牧野之战 长平之战 官渡之战 赤壁之战A B C D 10 . 汉武帝统一铸造五铢钱和实行盐铁官营专卖所起到的作用有在经济上巩固了大一统的局面改善了国家的财政状况实现了政治上的大一统实现了思想上的统一ABCD11 . 下列战争中,按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涿鹿之战巨鹿之战长平之战漠北战役ABCD12 . 学习历史要注重把握时空观念,下面是小光同学绘制的中国历史朝代更替示意图(局部),其中空白处填写顺序正确的是( )A夏朝一东周一战国B西周一战国一东周C夏朝一西周一战国D夏朝一西周一东周13 . 史记记述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史事。可以从书中查阅的史实有大禹治水班超经营西域大泽乡起义官渡之战。ABCD14 . 以下文物或模型可以从一个侧面反应东汉阶级对立和社会动乱的是A青铜器马踏飞燕B陶院落C击鼓说唱俑D汉并天下瓦当15 . “有为才能有位”,在商鞅变法时期的秦国,平民要想获得爵位,最恰当的途径是( )A读书科考B勤于耕织C战场立功D弃农经商16 . “竹帛烟销帝业虚,关河空锁祖龙居。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诗中起到的有关秦朝的事件是A政治改革,平定山东B统一六国,焚书坑儒C焚书坑儒,农民起义D农民起义,刘项文盲17 . 下列史实中,与曹操有关的是( )招贤纳士实行屯田赤壁之战自立为帝ABCD18 . “一片甲骨惊天下”,通过“甲骨卜辞”我们可以了解到( )A商朝的历史B秦朝的历史C西汉的历史D东汉的历史19 . 下列史实与推论均正确的是史实推论中园地版权所有A张骞出使西域西汉与匈奴建立了和平友好关系B班超出使大秦开辟了通往西亚的路线C西域葡萄、石榴等物产传入中原西域物产的引进是丝绸之路开通的最大成果D西汉设置西域都护标志西域正式归属中央政权AABBCCDD20 . 世界各国的造纸术,大多是从我国直接或间接传去的。下列人物在造纸术的改进方面作出突出贡献的是A华佗B蔡伦C屈原D张仲景二、判断题21 . 汉武帝大力开辟海上交通,其中的一条航线是从东南沿海港口出发,经中南半岛南下,穿过马六甲海峡,最远抵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三、综合题2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商鞅变法的内容政治1.确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2.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经济3.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4.鼓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可免除徭役5.统一度量衡军事奖励军功,对有军功者授予爵位并赏赐土地材料二公元前256年,秦国蜀郡郡守李冰在成都附近的岷江上游,利用地势和河道,经过精心设计,建造了一座大型的水利工程。这座工程建成之后,成都平原成为沃野,被称为“天府之国”。以上材料改编自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1)据材料一回答:这场改革发生在战国时期的哪个诸侯国?哪一项内容最有利于提高军队的战斗力?(2)据材料二说出这项水利工程的名称。(3)从作用和影响的角度分析,上述两则材料反映的历史事件有何共同之处?2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秦实现了我国疆域政治上的大一统,汉实现了思想上的一统天下,至明清,大至开疆固本,小至工程营建,若非集权之利,岂割能及哉。(1)秦朝的建立奠定了中华统一的雏形,请写出为秦实现统一奠定基础的事件:军事上_,经济上_,理论上。(2)秦汉时期,对儒家思想一抑一扬。秦朝采取的措施是_汉朝采取的措施是_,这两种不同的措施有着共同的根本目的:_。(3)秦始皇和汉武帝为加强封建统治在政治上分别采取了什么措施?(4)秦皇和汉武的统治分别师从哪家学派?试写出这两个学派的主要思想主张。这些学派的出现,在文化上形成了一种什么局面?这一局面出现的根本原因是什么?(5)试用最简洁的语言概括秦皇和汉武的最大贡献。材料二:丝绸之路的路线示意图材料三:西汉的疆域图(6) 仔细阅读材料二,写出丝绸之路经过地区的名称。(7)对开通丝绸之路功劳最大的是谁?(8)对材料三中斜线覆盖区域,西汉政府采取了怎样的措施?这一措施有何历史意义?(9)对比材料二和材料三中两幅图,你认为丝绸之路对西汉疆域的形成产生了什么影响?(10)丝绸之路在今天依然具有现实意义,你认为是什么?24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历史学家翦伯赞认为:在我看来,秦始皇是中国封建统治阶级中的一个杰出人物,我说秦始皇是中国封建统治阶级中的一个杰出人物,不是因为他是一个王朝的创立者,而是因为他不自觉地顺应了中国历史发展的方向,充当了中国新兴地主阶级开辟道路的先锋,在中国历史上,消灭了封建领主制,开创了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专制主义的新的历史时代。材料二秦为乱政虐刑以残贼天下,数十年矣。北有长城之役,南有五岭之戍,外内骚动,百姓罢敝财匮力尽,民不聊生。司马迁史记张耳陈馀列传材料三以下是某学校初三学生小明对秦始皇做的全面而简要的评价: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皇帝,他的功大于过。他统一了六国,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长期混战的局面,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他还建立起了一整套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被后世所沿用,影响深远。但是他实行暴政,最终导致了秦朝的灭亡。(1)从材料一看,翦伯赞是怎样评价秦始皇的,其主要依据是什么? (2)依据材料二分析,司马迁是怎样看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