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历史单元测试(一)_第1页
七年级上册历史单元测试(一)_第2页
七年级上册历史单元测试(一)_第3页
七年级上册历史单元测试(一)_第4页
七年级上册历史单元测试(一)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七年级上册历史单元测试(一)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选择题1 . 下列成就被誉为是黄帝发明的是 ( )A发明陶器B发明医药C发明车船D开辟集市2 . 北京人已经会使用天然火,火在古代有什么功能( )烧烤食物驱赶野兽照明驱寒ABCD3 . 某外国朋友想考察我国境内最早的人类遗址,他应该去A云南元谋B浙江河姆渡C北京周口店D湖南道县4 . 下列制度不属于西周的是( )A分封制B世袭制C禅让制D奴隶制5 . “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创造指南车,平定蚩尤乱;世界文明,唯有我先;”。“人文始祖”是A舜B禹C黄帝和炎帝D尧6 . 考古学家在半坡遗址发掘出了船形彩陶壶。下列表述中与此无关的是A当时的制陶技术已十分高超B船已经作为了交通工具C当时的人们已掌握了造船技术D当时已出现了文字萌芽7 . 后人给予历史上许多著名的人物不同的称号。下列人物与其称号对应正确的是A传说中的黄帝和炎帝“人文初祖”B张陵“太上老君”C华佗“医圣”D顾恺之“书圣”8 . 我们的祖先创造的文化被后人称为“农耕文化”,半坡居民和河姆渡居民是我国古代农耕文化的典型代表。农耕文化的特点有( )种植农作物饲养家畜建造房屋,过着定居生活普遍使用打制石器ABCD9 . 研究历史第一手史料是最可信的,元谋人、北京人、河姆渡人、半坡原始居民都是我国境内的远古人类,获得他们生产生活的第一手史料,应该是A神话传说B历史记载C学者推断D考古发掘10 . 某班进行一次“远古人类”探究性学习活动,通过已知的“化石”、“遗物”研究远古人类的生产活动,下列探究流程图有一处错误,其错误的环节出现在AABBCCDD11 . 王安是位农学家,如果他要考察长江流域原始农耕文化的相关信息,可以到( )A元谋人遗址B北京人遗址C半坡遗址D河姆渡遗址12 . 半坡居民和河姆渡居民比北京人进步的表现是会种植农作物,开创原始农耕文化普遍使用磨制石器会建造房屋,过着定居生活家畜饲养ABCD二、判断题13 . 原始农具的发展是从磨制石器到打制石器。( )14 . 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在题前括号内正确的打“正确”;错误的打”错误”,并加以改正。)(1)远古传说带有神秘的色彩,但也透露了关于真实历史的很多信息。(2)甲骨文使用象形、指示、会意、形声、假借等多种造字方法。(3)晋文公打着“尊天子,攘四夷”的旗号,号令诸侯,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4)都江堰是秦朝时修建的防洪灌溉工程。15 . 老师要求同学们设计有关河姆渡人生活的场景。小玲设计了河姆渡人建造房屋、种植粟、使用骨耜、饲养家畜等场景。他的设计中哪一项是错误的?请说明理由。三、综合题16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华夏民族,非一族所成。太古以来,诸族错居,接触交通,各去小异而大同,渐化合以成一族之形,后世所谓诸夏是也。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材料二“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德之人,讲信修睦,传位依次,此禅让也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是谓小康”。礼记礼运材料三大禹陵请回答:(1)传说中为华夏族的形成作出突出贡献的两个人物是谁?(2)从材料一中可以看出华夏民族的形成有什么特点?(3)材料二中“天下为公,选贤与能”指的是原始社会哪种更替首领位置的办法?“天下为家”局面出现的标志是什么?(4)材料三纪念的是谁?他的什么精神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刻?17 . 观察下图,回答问题。(1)图一是北京人使用的打制石器,这种简单的生产工具,再加上当时恶劣的自然环境决定了当时的原始人类,必须过怎样的生活才能生存下去?(2)图二所示“钻孔石斧”主要反映了我国半坡居民的生产工具他们生活在哪一大河流域?(3)图三是“铁制农具”。那么铁制工具何时开始应用于农业生产领域?铁器、牛耕的使用和推广,有什么重要影响?(4)从打制石器到磨制石器,再到铁制工具,这说明了什么问题?1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有圣人作,构木为巢,以避群害,而民说之,使王天下,号曰“有巢氏”。材料二材料三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分析远古居民居住在什么地方?请你想一想,除此以外,他们还会住在什么地方?(2)材料二反映的是哪个居民的房屋样式?请你结合地理知识分析一下这样的结构有什么好处?(3)材料三反映的是哪个居民的房屋样式?(4)联系所学,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