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_第1页
人教版九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_第2页
人教版九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_第3页
人教版九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_第4页
人教版九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九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选择题1 . 1963年马丁路德金在一次演说中提到“一百多年前,一位伟大的美国人签署了解放宣言。这项很重要的法令像一盏希望的航灯出现在千百万黑人奴隶面前”这位“伟大的美国人”是A华盛顿B林肯C威尔逊D胡佛2 . 有学者认为,日本文明自古以来就具有“饮似长鲸吸百川”的能力,能佐证这一观点的史实有( )大化改新1861年改革明治维新戊戌变法ABCD3 . 列宁在反战宣言中写道:“这次战争是两个强盗般的大国集团为了瓜分殖民地,为了奴役其他民族,为了争夺国际市场上的有利地位和特权而进行的战争。”材料旨在表述A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B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C美苏冷战爆发的根源D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影响4 . 12世纪晚期,日本进入近700年的幕府统治时期。幕府统治时期,国家大权基本掌握在谁的手中A贵族B部民C以天皇为首的朝廷D以将军为首的武士阶层5 . 图片承载生动的历史信息。下列图片中,不属于反映十月革命过程的是( )ABCD6 . 1868年,日本明治政府颁布了五条哲文,其中为实现“破除旧来之陋习,一本天地之公道;求知识于世界,大振皇国之基础”面采取的措施是A废藩置县B“殖产兴业”C“文明开化”D推行地税改革7 .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巴尔干成为欧洲“火药桶”的根本原因是( )A巴尔干地区民族矛盾复杂B巴尔干地区宗教问题严重C奥匈帝国在巴尔干大肆扩张D帝国主义列强争相在巴尔干扩张势力8 . 在一次历史知识竞赛中,2号选手抽取的题目是:“下列世界名人及其成就关联错误的是哪项?”2号选手正确的回答应该是A梵高向日葵B达尔文物种起源C牛顿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D巴尔扎克战争与和平9 . 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涌现出许多伟大的科学家,对人类社会的进步作出了重要贡献。下列搭配正确的是A达尔文提出相对论B贝多芬提出进化论C牛顿提出万有引力定律D列夫托尔斯泰发现微积分10 . 马克思说:“在美国历史上和人类历史上,林肯必将与华盛顿齐名。”林肯的功绩是A通过权利法案,规定国王必须依法行使权力B通过独立宣言,第一次以国家的名义宣布人民的权利神圣不可侵犯C维护了美国的统一,废除了黑人奴隶制。D制定1787年宪法,确定美国是由各州联合组成的联邦制国家11 . 19世纪后半期,欧洲某人创作了漫画(如下图),以讽刺达尔文的物种起源,但该漫画客观上却宣传了A达尔文的进化论观点B达尔文就是一只猴子C万事万物皆上帝创造D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12 . “当英国人从陶醉中惊醒,猛然看见帝国上空的夕阳时,新的太阳已经在大西洋另一端的美洲大陆上升起。”与文中“新的太阳”相关的历史事件是发生在19世纪70年代的( )A美国内战 B. 工业革命 C. 第二次工业革命 D. 三角贸易13 . 农奴在法律上是“自由人”,地主再也不许买卖农奴和干涉他们的生活。与此规定相关的历史事件是A匈牙利改革B美国南北战争C俄国1861年改革D日本明治维新14 .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是( )A萨拉热窝事件B诺曼底登陆C珍珠港事件D斯大林格勒战役15 . 历史老师让同学们搜集与第二次工业革命相关的图片,下面图片中不符合要求的是ABCD16 . 下列叙述在历史上不可能发生的是A18世纪末,瓦特坐在电灯下研究蒸汽机图纸B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德国人可以开汽车上班C第三次科技革命期间,美国人可以坐飞机去旅游D20世纪第一个春节,人们可以通过电话拜年17 . 沙皇亚历山大二世曾说:“我不愿农民过得优厚,但我要防止俄国暴动,我认为我们把农民同土地割裂会点燃俄国,假使要我签字,连同土地一起解放农奴,我宁肯把手指砍掉”。上述材料表达的信息不包括A改革的目的B沙皇的矛盾心理C改革可能会不彻底D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18 . 失聪并没有使他倒下,他扼住了命运的咽喉,让后人从命运交响曲中感受到生命的成长,在英雄交响曲中聆听到正义的力量。他是( )A达利B贝多芬C梵高D毕加索19 . 日本向西方学习,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始于哪一历史事件( )A大化改新B甲午中日战争C明治维新D日本全面侵华战争20 . 列夫托尔斯泰在安娜卡列尼娜中,借列文(同情农奴的农奴主)之口说:“现在我们这里,一切都翻了一个身,一切都刚刚开始安排。”列文说的这些变化是因为( )A十月革命B彼得一世改革C实施新经济政策D1861年改革21 . 为了纪念俄国十月革命,俄罗斯共产党员马卡连科每年都要到革命最先取得胜利的地方去。马卡连科去的地方是A莫斯科B伏尔加格勒(斯大林格勒)C海参崴D圣彼得堡(彼得格勒)22 . 俄国1861年改革与日本明治维新都不是彻底的资产阶级革命,其共同原因是( )A资产阶级未成为独立的政治力量B用赎买方式进行土地改革C没有伴随而起的革命运动D是自上而下的改革23 . 土地是农民的生命,19世纪60年代俄国农民获得土地的方式是( )A农民向政府交付10美元获得土地B农民可从地主手中赎买一块份地C政府无偿分配土地D农民家庭联产承包土地24 . 导致下表中数据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推行农奴制改革B实现国家独立C确立社会主义制度D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二、综合题25 .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德国,这片饱受古典音乐的浸润滋养,散发着古典哲学的理性光芒。这里曾经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祥地,以现代大学和科技发明闻名于世,也曾经是两次世界大战的策源地。以惊人的破坏力,伤害了世界,也伤害了自己。材料二:11月7日,晚9点45分,伴随着一门大炮轰出的一声怒吼,世界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掌握的政权苏维埃政府诞生了!二十年间,在这个政府的领导下,一个贫穷落后的农业国,奇迹般地变成了一个工业化的强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他们以巨大的牺牲力力挽狂澜,以维护世界和平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以上材料均摘自大国崛起解说词(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雄交响曲是德国哪一位伟大音乐家的作品?写出“第二次工业革命 ”中德国的一项重要科技发明?(2)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德国属于哪一帝国主义侵略集团? (3)根据材料二,世界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建立于哪一年? “二十年间在这个政府的领导下”,形成了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被称为什么? (4)列举材料二“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他们以巨大的牺牲力力挽狂澜,以维护世界和平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的重要战役的名称。26 . 材料一新航路开辟示意图材料二1500年左右,它(大西洋)一变而成为一座桥梁,一个启程之地,其巨大的影响波及各方。一般看来,这一变化对欧洲人是有利的,但对其他地方(美洲、非洲等)的人则意味着灾难。材料三“棉纺织工人的白骨使印度平原都白成一片了。”一位即将离开印度的英国总督曾这样说。他在任期内发动了三个巨大的社会改良引擎铁路、统一邮政和电报。1853年,印度第一条运载旅客的铁路开通。1851年,印度国内出现了第一封电报。1865年,开通了英国与印度之间的电报通讯。(1)依据材料一新航路示意图,指出新航路开辟的时间。指出横渡大西洋的航海家有哪几位,其航海路线分别为图中的哪条路线?简述新航路开辟在人类文明交流中的作用。(2)欧洲人通过什么方式使“这一变化对欧洲人有利”,并且哪两个国家走在了最前列?这一变化“有利”于欧洲人的主要表现是什么?(3)英国的侵略遭到印度怎样的反抗?依据材料三,谈谈英国的侵略对印度社会产生的影响。同时期中国也兴起了一场反侵略的运动,请问是哪一运动?27 . 19世纪 60年代,在亚洲、欧洲和美洲的广袤大地上都发生了巨大的社会变革,产生了深远的历史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美国总统奥巴马在竞选获胜演说中说:“美国的真正天赋在于,它懂得改变,让我们坚信我们能够并且即将取得成功。”(1)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9世纪60年代的美国是怎样“懂得改变”的?这一改变有何作用?材料二:1861年2月1日,亚历山大二世主持国务会议开幕式,他强调说:“再拖延下去,只会更加激起狂怒,并且一般情况下只会给整个国家,特别是给地主造成有害的、灾难性的后果。”(2)亚历山大二世领导的这场运动的性质是什么?简述其历史背景。材料三:19世纪60年代,中国有人提出:“查治国之道,在于自强,而审时度势,则自强以练兵为要,练兵又以制器为先。”(3)材料三反映了什么事件?该事件对中国社会的进步起了哪些积极作用?(4)有人认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