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第二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卷_第1页
人教版九年级第二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卷_第2页
人教版九年级第二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卷_第3页
人教版九年级第二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卷_第4页
人教版九年级第二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九年级第二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选择题1 . 老师让同学们总结辛亥革命的历史知识,小明写出了下面四点,其中不正确的是A推翻了清朝的统治B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C以三民主义作为指导思想D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2 . 北宋时期,国家财政收入的百分之八十左右来自淮河地区。淮南每年向都城汴京运送粮食六百万石,丝绸、茶叶等物品也源源不断地输送到京城。下列表述与此相对应的是( )A“苏湖熟,天下足”B“古今国计之富者莫如隋”C“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D“一半胡风似汉家”3 . 当今世界国际组织很多,下列组织中属于全球性的有( )A欧洲联盟B亚太经济合作组织C联合国D世界贸易组织4 . 1921年,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是A中国共产党的成立B中国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C国共合作的建立D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胜利5 . 周秉德(周恩来的侄女)回忆:张学良问,联蒋抗日行吗?周恩来立刻答道,可以,只要他放弃攘外必先安内,只要他能够同意合作共同抗日,我们就能跟他联合。她回忆的是A南昌起义B西安事变C重庆谈判D万隆会议6 . 凡尔赛条约与慕尼黑协定的共同之处在于以牺牲他国利益为代价都涉及到中国问题都有关于赔款问题的解决都有关于领土问题的解决ABCD7 . 汉武帝、唐太宗都是我国历史上杰出的皇帝,他们采取的相似治国措施是A重视教育B加强对吐蕃的管理C打击儒学D传播佛教8 . 历史上人们常常把秦皇和汉武并称,这主要是因为( )A二人都是暴君B二人死后陪葬的物品都很多C二人都是对历史发展有重要影响的人物D一人坑儒,一人尊儒9 . 1947年,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的消息传到陕北,毛泽东欣喜地说:“我们总算熬出头了”。这是因为:( )A大决战开始了B人民解放军推翻了南京国民政府C人民解放军由战略防御转为战略进攻D解放战争打响了10 . 1997年7月1日,中国政府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1999年12月20日,中国政府对澳 门恢复行使主权,这标志着中国人民洗雪了百年国耻,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回顾历史,侵占香港、澳门的国家分别是A英国、日本B英国、葡萄牙C西班牙、葡萄牙D日本、西班牙11 . 二战后日本经济迅速发展的原因不包括A战后的民丰改革.B战略资源比较丰富:C美国的扶植D科技人才的培养12 . 清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是在A康熙时期B雍正时期C乾隆前期D乾隆后期13 . 观察下图:使德国的这一野心得逞的国际会议是( )A巴黎和会B华盛顿会议C慕尼黑会议D雅尔塔会议14 . 1953-1957年我国工业发展速度大大高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其增长率分别是:我国18%,英国4.1%,美国2.8%。这一H时期我国1业发展速度较快的最主要原因是A实行了并超额完成第一个五年计划B进行土地改革C实行农业合作化D实行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15 . 中东问题矛盾错综复杂,其中关键的问题是A耶路撒冷城的控制权问题B种族生活习惯的差别C宗教信仰的差别D巴以冲突问题16 . 1933年与1929年相比,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下降了1/3以上,资本主义世界贸易缩减了2/3这反映出这场经济危机的特点是( )A持续时间长B波及范围广C破坏性特大D引起政治危机二、综合题17 . 科技兴则国兴,科技强则国强。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研究英国的崛起,不能忽视其文化的保守性,但也不能不看到其文化的创新性。英国文化的创新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史实:英国是工业革命最早的国家,领先世界上所有国家,它的工业文化具有创新性;英国是第一个全球金融资本中心,它的商业文化具有创新性;英国拥有有史以来最强大的海上力量,它的海洋和军事文化具有创新性;英国率先建立了现代意义的议会民主制度,它的政治文化具有创新性。 摘自唐晋大国崛起(1)据材料一,概括英国文化的特点。结合所学,举例说明英国在生产组织管理形式上的“工业文化”的创新和政治创新的表现。这两种创新分别是通过什么事件完成的? 材料二:科学革命、工业革命和政治革命给了欧洲以不可阻挡的推动力和力量。三大革命互相依赖,相互之间不断起作用。到19世纪末,科学不再处于附属的地位,他已经开始改造旧工业,甚至创造全新的工业。 摘自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2)结合材料以第二次工业革命为例,谈谈其“改造”和“创造”工业方面有什么特点?(3)结合所学,归纳两次工业革命所产生的共同影响。1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19世纪60年代,西方列强争夺中国的铁路修筑权,李鸿章等坚决抵制,李鸿章上奏说,此事(列强在中国修铁路)大有利于彼(列强),洋人贪利无厌,若再议及,只有仍执前说(以前所说的理由),(修筑铁路)凿我山川,害我田庐,碍我风水,占我商民生计,百姓必群起抗战拆毁,致激民变。李鸿章筹办夷务始末材料二(19世纪80年代,李鸿章等力矫众说,要求自建铁路)李鸿章上奏说,若火车盛行,则有驾驶之人,有修路之工,故有铁路一二千里,而民之依以谋生者当不下数十万人铁路所经不过丈余之地,于田庐坟墓尚不相妨。即遇官道稍窄之处,亦必买地优给价值(多给钱拆迁百姓的田庐);其坟墓当道者,不难稍纡折(多给钱拆迁老百姓的坟墓)以避之。光绪六年十二月初一直隶总督李鸿章奏材料三 1881年,为例解决开平煤矿的运输问题,李鸿章下令修筑了唐山到胥各庄的唐胥铁路。后来,清政府还自行设计施工修筑了铁路。摘编自近代史资料汇编(1)根据材料一,概括归纳李鸿章反对修筑铁路的目的和理由。(2)根据材料二、三,概括归纳李鸿章主张修筑铁路的目的和理由。(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洋务运动以来,清朝铁路发展的主要原因。19 . 农业、农村、农民,俗称三农问题。三农问题关系到广大人民的切身利益,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党和政府历来重视三农问题,中共十八大指出:“要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建国以后党和政府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采取了不同的土地政策来发展农村生产力。请根据所学回答问题:(1)建国后,为了彻底废除封建的土地剥削制度,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我党采取的措施是什么?(2分)(2)1953年1956年,为实现农村土地的公有制形式,我国政府对农业进行了社会主义的改造,采取了何种改造途径?(2分)(3)1958年,在“左”倾错误思想的影响之下,共产风盛行,我国政府开展了什么运动,破坏了农村生产力。(2分)(4)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举起了改革开放的大旗,在农村实行了什么政策,从而提高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2分)(5)上述政策的制定和实行给我们留下了哪些宝贵的经验和教训?(2分)20 . 新中国成立以来,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逐步提升,外交事业也取得了辉煌的成就。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我们并不要求各人放弃自己的见解,因为这是实际存在的反映我们应该承认,在亚非国家中是存在有不同的思想意识和社会制度的,但这并不妨碍我们求同和团结。周恩来(1955年)(1)材料一体现了周恩来在哪次国际会议上提出的什么方针?材料二一个更为显著的变化是在外交领域,在不断加深与亚、非、拉国家友谊的同时,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新中国一步步打开西方世界的封锁,为国家发展开拓了新的空间。筑梦中国解说词(2)请用两个事例说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新中国外交“为国家发展开拓了新的空间”。材料三要推动教育合作,扩大互派留学生规模,提升合作办学水平。要发挥智库作用,建设好智库联盟和合作网络。在文化、体育、卫生领域,要创新合作模式,推动务实项目。要用好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