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山市》学案_第1页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山市》学案_第2页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山市》学案_第3页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山市》学案_第4页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山市》学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山市学案 二十 山市【学习目标】1、学习积累文言词语,理解课文大意。2、体会“山市”的形成及神奇批丽的幻景。3、探究“山市”形成的科学道理,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科学精神。【知识链接】1、题目解说这篇文章选自聊斋志异,描写了作家家乡淄川县奂山山市的景象。山市即是海市。海市蜃楼变幻莫测,是世间奇景,人鲜领略。作者以变幻之笔写变幻之景。穷形尽相,状难写之景如在眼前。2、作者简介蒲松龄(1640-1715)清代文学家。本文山市选自聊斋志异,世称“聊斋先生 ”,字留仙,一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蒲家号称“累代书香”,蒲松龄的创作,还有通俗俚曲14种,计有墙头记、姑妇曲、慈悲曲、翻魇殃、寒森曲、蓬莱宴、俊夜叉、穷汉词、快曲、丑俊巴、禳妒咒、增补幸云曲等从不同角度揭露了社会的黑暗和人间的不平,在人生态度和创作思想上与聊斋志异是相通的。蒲松龄的著作,小说和俚曲之外,还有聊斋文集、聊斋诗集和关于农业、医药的通俗读物农桑经、药书等。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1962年曾出版路大荒编的蒲松龄集。3、背景资料淄川县志记载:奂山“有山市,邑人多见之者,城郭、楼、官室、树木、人物之状,类海市云”。海市是海市蜃楼的简称。作者34岁游崂山时,曾有幸亲眼见过海市蜃楼的奇幻景色,在崂山观海市作歌一诗里,十分惊异所看见的奇景:在海天之间,忽然出现了楼阁、山水、人物一霎时又“飙然风动尘埃起,境界全空幻亦止”,这种变幻莫测的景象,与山市中描写的山市幻景的变化很相似。作者在他那个时代,还不能理解海市蜃楼是一种光线折射形成的现象,故在文中有称此现象为“鬼市”。鬼市在前人著作中也有记载。唐人郑熊番禺杂记?鬼市写道:“海边时有鬼市,半夜而合,鸡鸣而散。”宋人孟元老东京梦华录?潘楼东街巷写道:“又东十字大街,日从行裹角,茶坊每五更点灯,博易买卖衣服、图画、花环、领抹之类,至晓即散,谓之鬼市子。”作者与前人一样不了解这种幻象产生的原因,便认为是鬼怪作崇。【积累运用】1、给加点的字注音。(1)青冥( ) (2)碧瓦飞甍( ) (3)睥睨( )(4)窗扉( ) (5)逾时 ( ) (6)倏忽( )2、解释加点的词语。(1)然数年恒不一见( ) (2)相顾惊疑 ( )(3)念近中无此禅院( ) (4)始悟为山市( ) (5)连亘六七里 ( ) (6)历历在目 ( )(7)黯然缥缈 ( ) (8)或凭或立 ( )3、本文很真实地再现了“山市”这一奇特的自然现象,其中用了不少表时间的词语,请摘录出来,并说说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什么意思。4、翻译下面句子。(1)相顾惊疑,念近中无此禅院。(2)高垣睥睨,连亘六七里,居然城郭矣。(3)又其上,则黯然缥缈,不可计其层次矣。(4)而楼上人往来屑屑,或凭或立。(5)又渐如高舍,倏忽如拳如豆,遂不可见。【问题探究】5、本文主体部分是描绘山市出现的全过程,这一过程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即初起、发展、高潮、结局,请简要概括每个阶段的意思。6、请按顺序写出在山市中出现的八种景物。7、“山市”为何又叫“鬼市”?请你用科学的方法解释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主题阅读】(一)、阅读下列文段答题:杨朱之弟曰布,衣素衣而出。天雨,解素衣,衣缁衣而反。其狗不知,迎而吠之。杨布怒,将扑之。杨朱曰:“子无扑矣,子亦犹是也。向者使汝狗白而往,黑而来,岂能无怪矣?” (列子)【注】:缁衣:黑衣;犹是:像这样;使:假使8、下面句子中的“之”用法与其他不同的是( )A 杨朱之弟曰布 B于厅事之东北角 G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D 无不为之伸颈9、解释下列加点词衣素衣而出 、 衣缁衣而反10、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向者使汝狗白而往,黑而来,岂能无怪矣?11、写出三个含“狗”的成语或俗语12、“狗只认衣冠不认人,这不足为怪”,读后,你觉得这则故事揭示了一个什么道理?(二)、阅读文段,回答问题。【原文】磨针溪,在眉州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小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媪自言姓武。今溪旁有武氏岩。注:媪(o)年老的妇人。杵(ch)棒槌。卒业完成学业13、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去:( ) 方:( ) 欲 ( ) 还: ( )14、解释下列句子中“之”字各指代什么?1)问之,曰:“欲作针。”( ) 2)学而时习之( )15、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16、用一个成语来概括这段文字的中心并且说说本文给你的启示。【综合提升】下面划线句子都有毛病,请改正过来。在今天,拥有一部电脑就如同好比拥有整个世界。于是,有的人开始厌倦纸质图书,更愿意在网上快速阅读。但是网上阅读好像乘火车出差,直来直去毫无悬念;而阅读纸质图书则好像坐牛车去姥姥家,慢悠悠地观景赏花心含喜悦。对纸质图书的命运,即使怎样担忧,我都始终抱有希望,因为只要你想借助阅读享受快乐,这种方式就永远不会消亡。而且,随着整个社会浮躁心态的改变,使传统阅读方式将会收到大众的钟爱。目前,古典著作图书收到读者追逐,就是最好的印证。17、句语意重复,应删去的词是 。18、句关联词语使用错误,应把 改为 。19、句成分残缺,应删去的词是 。20、句词语搭配不当,应将 改为 。参考答案1、(1)mng(2)mng(3)pn(4)fi(5)y(6)sh2、(1)经常(2)你看看我,我看看你(3)思考,想(4)才明白(5)连绵不断(6)清清楚楚(7)隐隐约约,若有若无(8)靠着3、忽,忽然;无何,不久,不一会;未几,不久;既而,不久,接着;逾时,过了一会儿;倏忽,突然。4、(1)大家面面相觑,惊疑不定,暗想这附近并没有这种佛寺。(2)只见一座高高的城墙,上面有入齿状的矮墙,连绵不断有六七里长,竟是一座城郭模样。(3)再往它的上面数,就更加昏黑,若有若无,以致不能数出它有多少层了。(4)再看那楼上人来人往,身影晃动,有的倚着栏杆,有的站着。(5)又渐渐地像高高的屋舍,忽地像拳头大,又忽地似豆子般小,接着就看不见了。5、初起阶段:从孤塔高耸到宫殿出现;发展阶段:城郭的出现;高潮阶段:危楼的出现;结局阶段:危楼消失,一切化为乌有。6、(1)孤塔、(2)宫殿、(3)城郭、(4)楼、(5)堂、(6)坊、(7)危楼、(8)楼上人7、因为这种山市蜃景发生的时间较早“山上人烟市肆,与世无别”,所以又名“鬼市”;实际上是大气中光线的折射作用而形成的一种自然现象,当空气各层的密度有较大的差异时,远处的光线通过密度不同的空气层就会发生折射或全反射,这时可以看见在空中或地面有远处物体的影象。8、D9、穿;衣服、同“返”,回来10、先前假如你的狗是一身白色出去,又一身黑色回来,难道你能不感到奇怪吗?11、如:鸡鸣狗盗、鸡零狗碎 狼心狗肺12、示例:只看现象不看本质,不懂得变通。(其他角度只要成理即可)附译文杨朱的弟弟叫杨布, 穿这白衣服出门去了。 遇到天下雨, 就把白衣服解下来收了起来, 穿着黑衣服回家。 但是他的狗不知道, 迎着他狂吠不止。 杨布发怒了, 就要扑上去打它, 杨朱说:“ 你还是不要扑上去打它了, 你也还就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