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物理声现象复习课件五.ppt_第1页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声现象复习课件五.ppt_第2页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声现象复习课件五.ppt_第3页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声现象复习课件五.ppt_第4页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声现象复习课件五.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声一、本章概述声现象是自然界中最普遍的一种物理现象,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将“声现象”作为教材的第一章,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使学生初步认识生活与物理的关系,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本章的重点知识是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的条件,(介于了解和理解之间),它是解释各种声现象的基础。,课程标准:1.通过实验探究,初步认识声产生和传播的条件。2.了解乐音的特性。3.了解现代技术中与声有关的应用。4.知道防治噪声的途径。5.知道人是怎样听到声音的。,第一章声现象,抚顺九中韦颖,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通过观察和实验,初步认识声音产生和传播的条件。,2、知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3、知道声音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知道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4、知道回声现象和回声测距离。,5、了解人类听到声音的过程。,6、知道骨导的原理。,7、了解双耳效应及其应用。,8、了解声音的特性。,9、知道乐音的音调跟发声体的振动频率有关,响度跟发声体的振幅有关。不同发声体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10、了解噪声的来源和危害。,11、知道防治噪声的途径。,12、了解现代技术中与声有关的知识的应用。,2.通过学习活动,锻炼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和初步的研究问题的方法。,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和实验的方法,探究声音是如何产生的?声音是如何传播的?,3.通过实验和生活经验,体验人是如何听到声音的。,4.通过做“音调与频率有关的实验”,“响度与振幅有关的实验”进一步了解和学习物理学研究问题的方法。,5.通过体验和观察,了解防治噪声的思路。,6.通过观察、参观或看录象等有关的文字、图片、音像资料,获得社会生活中声的利用方面的知识。,6.通过学习,了解声在现代技术中的应用,进一步增强对科学的热爱。,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教师、学生双边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2.注意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善于与其他同学合作的意识。,3.学会关心他人,特别是关心残疾人。,4.体会现实世界物体的发生是丰富多彩的,更加热爱世界,热爱科学。,5.通过学习,增强环境保护的意识。培养热爱、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村”的观念。,(4)雷雨来临之前,闪电一闪即逝,但雷声却隆隆不断,这是由于:()A、双耳效应B、雷一声接一声打个不停C、光传播速度比声速大D、雷声经地面、山峰和云层多次反射,基础练习,1、(1)锣发声时,锣面在,用手按住锣面,停止锣声消失。,振动,振动,(2)月球上的宇航员即使相距很近,也听不到对方的声音是因为。,真空不能传声,(3)我国古代科学名著梦溪笔谈中写道:行军宿营,士兵枕着牛皮制的箭筒睡在地上,能及早听到夜袭的敌人的马蹄声,这是因为也能传声,并且比空气传声的速度。,固体,快,D,(5)在敲响寺院里的打鼓钟时站在旁边的人们可以发现,停止敲击后大钟“余声未止”是因为:()A、钟声存在回声B、停止敲击后,钟还在振动C、钟停止振动,但空气还在振动D、人耳的错觉,B,9.收音机和电视机上的音量旋纽可改变声音的_。钢琴、小提琴、二胡同时演奏同一歌曲,人们也可以分辨出它们的声音,这是因为它们发出声音的_不同。,6.声音的音调与发声体振动的_有关,_越高,音调越高。人耳听到声音的响度与发声体的_有关,_越大,响度越大。,7.比较黄牛的“哞哞”叫声和小老鼠的“吱吱”叫声,音调高的是叫声,响度大的是叫声。,老鼠,黄牛,8.“震耳欲聋”反映了声音的很大;“声音刺耳”反映了声音的很高;,响度,音调,频率,频率,振幅,振幅,响度,音色,10.拿一张硬纸片,让它在木梳齿上划过,一次快些,一次慢些,划得快时,发出的声音的,这说明跟发声体的有关,音调高,振动频率,音调,11.渔民可以利用电子发声器把鱼吸引到网里,表明,土电话表明。在教室里,我们能听到老师的讲课声,是通过传播的。,液体可以传声,固体可以传声,空气,12、声音遇到障碍物后会_回来,再传入耳朵,就听到。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0.1秒以上,人耳才能对回声和原声区分开,要能区别自己的拍手声和高墙反射回来的回声,你至少要离高墙_米。,反射,回声,17,13.合唱时,有人说“那么高的音我唱不上去”或“那么低的音我唱不来”,这里的“高”和“低”是指;而“引吭高歌”、“低声细语”里的“高”、“低”指的是。,音调,响度,14、人们通常说男子说话时嗓门比较大,是指声音的大,由此可知男子说话时声带振动的较大。,振幅,响度,15、人们能听出暖水瓶是否灌满是根据不同,能听出不同乐器声是根据不同。,音调,音色,16.我们感知声音的基本过程是这样的:外界传来的声音引_振动,这种振动经过_及其他组织传给_,再把信号传给大脑,这样人就听到了声音。,听小骨,听觉神经,鼓膜,17.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凡是对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有的一切声音都是噪声。控制噪声可以从以下三方面着手:.和。,干扰,在声源处,传播过程中,在人耳处,18图中,老师用同样的力吹一根吸管,并将它不断剪短,他在研究声音的()A.响度与吸管长短的关系B.音调与吸管材料的关系C.音调与吸管长短的关系D.音色与吸管材料的关系,A,19.发出频率为60赫的声音,发声体每分钟振动次数是()A.60次B.1800次C.3600次D.缺少条件,无法计算,20不带花蜜的蜜蜂,飞行时翅膀每秒振动440次,带花蜜的蜜蜂飞行时翅膀每秒振动300次,不带花蜜的蜜蜂发生的嗡嗡声比带花蜜的蜜蜂发出的嗡嗡声()A.音调高B.音调低C.响度大D.响度小,C,B,21.学校周围环境中噪声应该控制在()A25分贝之下B50分贝之下C90分贝之下D105分贝之下,B,22、如图所示,四个相同的玻璃瓶里装水,水面高度不同。用嘴贴着瓶口吹气,所发出声音的区别是()(A)音调不同,丁瓶的音调最高(B)音调不同,丙瓶的音调最高(C)音调相同,丁瓶的响度最大(D)音调相同,丙瓶的响度最大,A,想一想答一答1.马戏团的训狗员,在舞台上用一种特殊的信号训狗,观众完全没有察觉,狗却准确的听从信号做各种动作.请你说一说这其中的奥妙?,解析:人对高音和低音的听觉有一定的限度,大多数人能够听到的声音的频率范围,大约是20次每秒到20000次每秒.狗能听到的声音范围远比人耳听到的范围大,使从15次每秒到50000次每秒.它能听到人听不到的高频率的声音,驯狗员用的是超出人的听觉范围但在狗听觉范围内的信号.,2.在列车进站暂停时,列车的保养工常用榔头敲打机车的各有关部件,这是为什么?,解析:保养工在长期工作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凭借听敲打机车发出声音的音调和音色是否有异常变化,就可以较快的发现列车是否存在故障.,4、在空旷原野喊话时,用双手捂住嘴两边,形成喇叭形状,这是为什么?,5、把一个电铃悬吊在密封的玻璃钟罩内,通电使电铃发声,再用抽气机把钟罩内空气慢慢抽出,此时会发生什么现象?原因是什么?,解析:这是减少响度的散失,解析:电铃声越来越小,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在真空中不能传播,请你算一算1.在百米赛跑中,站在终点的计时员,假如在听到枪声时才计时,他记录下来的成绩有多大的误差?(当时空气中的声速为340m/s),解析:他少记了声音传播100m所用的时间.t=S/V=100m/340m/s=0.3s即他少记了0.3s.,答案:0.3s,2第一次测定声音在水中的传播速度是1827年在日内瓦湖上进行的,两只船相距14km,在一只船上实验员向水里放一口钟,当他敲钟的时候,船上的火药同时发光;另一只船上的实验员向水里放一个听音器,如图所示,他看到火药发光后10s听到了水下的钟声。计算一下水中的声速是多大?,解析:据题意知s=1.4104m,t=10s,则水下速度v=m/s=1.4103m/s,答案:1.4103m/s,3、火车在进入隧道前必须鸣笛,一列火车运行速度是72千米/小时,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是340米/秒,司机鸣笛后2秒钟听到隧道口处山崖反射的回声。求:1、火车鸣笛时离道口多远?2、司机听到回声时再行驶多长时间才能到达隧道口?,解析(1)72千米/小时=20米/秒V=S/tS=Vt=20m/s2s+340m/s2s)/2=360m,t=(360m20m/s2s)/20m/s=16s,探究设计题(1)小明发现播放音乐碟时,用手触摸音箱感觉有微微的振动,而当音乐停止时,振动也停止。他心想:声音的产生是否由物体的振动引起的,为了证实自己的想法,他设计了如下的实验:把音箱平放,在音箱上面撒些细纸屑。当音箱播放音乐时,纸屑上下跳动;而当音乐停止时,纸屑也停止跳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