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工艺美术资料_第1页
明代工艺美术资料_第2页
明代工艺美术资料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今天这节课我要讲的是明代的工艺美术风格及特点明带是我国历史上又一个强盛的时代。在明初,明统治者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例如奖励开垦,兴修水利,减免赋役等。而经济的恢复,使生产有较大的发展。同时,明代也加强了海外的开拓,郑和七下西洋,扩大了中外经济和文化的交往。明代的工艺美术得到了较全面的提高和发展,形成了许多工艺品中的著名生产中心,如景德镇的陶瓷,苏杭的丝织,芜湖的印染等。陶瓷工艺明代以来,景德镇已形成全国制瓷的中心,产量最多,规模也最大。正所谓“工匠来自四方,器成天下走”。除官窑外,还有众多的民窑。明代景德镇瓷器取得较为突出成就的有釉下彩(青花),釉上彩,斗彩和颜色釉等。斗彩又称逗彩,是釉下彩(青花)与釉上彩相结合的一种装饰品种。斗彩是预先在高温(1300C)下烧成的釉下青花瓷器上,用矿物颜料进行二次施彩,填补青花图案留下的空白和涂染青花轮廓线内的空间,然后再次入小窑经过低温(800C)烘烤而成。斗彩以其绚丽多彩的色调,沉稳老辣的色彩,形成了一种符合明人审美情趣的装饰风格。足洗明正德素三彩海蟾纹口沿黄彩暗刻楷书“正德年制”四字款,内施青白釉,外壁刻划16个海中嬉游的蟾蜍,纹饰构图简练。以黄彩绘蟾蜍,绿彩绘海水,白彩绘浪花,紫彩涂口、足,色彩和谐分明,清爽悦目。传世的正德素三彩已屈指可数,这件洗可谓是稀世珍品。素三彩首创于明代成化年间,经正德后,在嘉靖、万历时有较大发展。它一般由黄、绿、紫、白、兰等色构成,只要没有艳丽的红色,就称为素三彩。正德素三彩,历史上评价极高,被认为是中国古陶瓷中的名贵品种。珊瑚红釉渣斗“珊瑚红”这种红色因其引发人们尊贵、吉祥的联想,故以“珊瑚红”命名。珊瑚红釉主要用吹釉法进行上釉,其制品釉色均匀,色泽光润,且无刷釉痕迹,因此深受统治者的喜爱。珊蝴红釉呈色艳丽端庄,明清不少彩瓷都使用它做底色釉制作高质量产品,这是因为其在制造中具有相当多的优点:烧制温度低,呈色稳定,这极大地促进了珊瑚红的广泛应用。这件珊瑚红釉渣斗制于珊瑚红釉初创期,但完整无瑕,已经表现出十分成熟的技术特征,非常难得。其造型小巧圆润,敞口束颈,耸肩鼓腹。底部圈足微外撇,口足上下呼应,优美自然。内白釉,外珊瑚红釉。足内施白釉,圈足内中心青花双圈纹楷书双行题款“大明正德年制”六字。胎质精细润泽,釉质纯净素洁,釉色浓烈奔放,正德年间景德镇珊瑚红釉瓷器传世极少,釉色纯正且品相完美者更加罕见,堪称奇珍。此渣斗釉面匀净光亮,色泽呈明快的珊瑚红色,通身别无繁饰,以更少的人工匠意来体现极尽完美的天然韵致,所谓“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这般匠心,正是单色釉瓷器的迷人之处,不以繁华惊天下,但以纯净传世人。只有这种怡人的釉色,才能够很好的诠释中国艺术那种含蓄而高雅的精神意趣。绿釉绞胎扁壶绞胎:灰白泥与赭红泥绞而成。赭红泥作羽毛纹状,灰白泥为底色。壶嘴与底座为壶体制毕捏上。刮除底座中凹处污垢,可窥见壶身胎色:赭红泥作羽毛纹嵌于灰白泥中。另,壶的一个大面的近底座处略少釉,亦可见此。除底座外,通体上绿釉(壶内无釉),自然开片。透过绿釉,可见如孔雀开屏状之羽纹。扁壶两侧饰齿状条带。 总的来看,我国陶瓷的发展,明代进入以彩绘为主的历史阶段;彩绘多以图案为主,即采用花鸟、山水、人物等绘画题材,但其表现则是图案式的,富于装饰味;而非完全的绘画式,更不是生硬的移植。在这一点上,明瓷高于清瓷。此外,自明以来,瓷器上流行用年号作为款式,成为体现时代特色的标志之一。染织工艺 明代的染织工艺,丝织得到了较大发展。全国有江南、山西、四川、闽广等四个丝织产区,而以江南为主要产地。刺绣工艺中以“顾秀”为有名。明嘉靖时,有进士顾名世,住在上海露香园。顾氏一家几代均擅长刺绣。顾名世之子的妻子韩希孟,刺绣更为精巧,因有称韩媛绣。顾秀是一种画绣,所绣花卉、人物、翎毛、山水,“劈丝细过于发,针如毫。”因而名噪一时,为人所重。此种刺绣以制作欣赏品为主,加以文人雅士的评赏和赞美,故当时影响很大,几成刺绣工艺的代表。直到清代以来,也以出售绣件的商店为顾秀庄。明代服饰仪态端庄,气度宏美,是华夏近古服饰艺术的典范,当今中国戏曲服装的款式纹彩,多采自明代服饰。随着棉花在中原及长江流域普遍种植,棉布已成为民间主要的衣料,丝绸向精加工的高档面料发展。缂丝、刺绣、织金、妆花、孔雀羽线等精细加工技艺,均已达到高超水平,为服饰设计的精工化准备了条件。明十三陵万历翼善金冠。其材料:金、银。主要工艺:掐丝、编织、填焊、錾刻。此工艺为细金工艺,细金工艺过去一直是皇家造办处指定为皇家制作御用、观赏、珍藏等器物的特种工艺。现在的细金工艺除制作原创的珍藏品外,还为国家博物馆和国外博物馆复制文物级展品之用。细金工艺是中国传统手工艺精华中的极品,燕京八绝之一,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明孝靖皇后嵌珠宝凤冠以漆竹丝作胎,通体嵌以各色宝石为中心的珠花和点翠的云纹。前面近顶处饰九条金龙,口衔以数个杂色宝石缀成的珠滴,下为点翠的八凤,晶莹剔透,显赫奢华,反映了当时镶嵌工艺的最高水平。1958年北京昌平定陵出土。明代家具工艺这一时期的家具,品种、式样极为丰富,成套家具的概念已经形成。布置方法通常是对称式,如一桌两椅或四凳一组等等,在制作中大量使用质地坚硬、耐强度高的珍贵木材。家具制作的榫卯结构极为精密,构件断面小轮廓非常简练,装饰线脚做工细致,工艺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形成了明代家具朴实高雅、秀丽端庄、韵味浓郁、刚柔相济的独特风格。1.造型简练、以线为主严格的比例关系是家具造型的基础。我们看以上图中的明代家具,其局部与局部的比例、装饰与整体形态的比例,都极为匀称而协调。如椅子、桌子等家具,其上部与下部,其腿子、枨子、靠背、搭脑之间,它们的高低、长短、粗细、宽窄,都令人感到无可挑剔地匀称、协调。并且与功能要求极相符合,没有多余的累赘,整体感觉就是线的组合。其各个部件的线条,均呈挺拔秀丽之势。刚柔相济,线条挺而不僵,柔而不弱,表现出简练、质朴、典雅、大方之美。2.结构严谨、作工精细明代家具的卯榫结构,极富有科学性。不用钉子少用胶,不受自然条件的潮湿或干燥的影响,制作上采用攒边等作法。在跨度较大的局部之间,镶以牙板、牙条、圈口、券口、矮老、霸王枨、罗锅枨、卡子花等等,既美观,又加强了牢固性。明代家具的结构设计,是科学和艺术的极好结合。时至今日,经过几百年的变迁,家具仍然牢固如初,可见明代家具的卯榫结构,有很高的科学性。3.装饰适度、繁简相宜明代家具的装饰手法,可以说是多种多样的,雕、镂、嵌、描,都为所用。装饰用材也很广泛,珐琅、螺甸、竹、牙、玉、石等等,样样不拒。但是,决不贪多堆砌,也不曲意雕琢,而是根据整体要求,作恰如其分的局部装饰。如椅子背板上,作小面积的透雕或镶嵌,在桌案的局部,施以矮老或卡子花等。虽然已经施以装饰,但是整体看,仍不失朴素与清秀的本色;可谓适宜得体、锦上添花。4.木材坚硬、纹理优美明代家具的木材纹理,自然优美,呈现出羽毛兽面等膝陇形象,令人有不尽的遐想。充分利用木材的纹理优势,发挥硬木材料本身的自然美,这是明代硬木家具的又一突出特点。明代硬木家具用材,多数为黄花梨、紫檀等。这些高级硬木,都具有色调和纹理的自然美。工匠们在制作时,除了精工细作而外,同时不加漆饰,不作大面积装饰,充分发挥、充分利用木材本身的色调、纹理的特长,形成为自己特有的审美趣味,形成为自己的独特风格。这是明代家具的又一特点。明代家具的风格特点,概括起来,可用造型简练、结构严谨、装饰适度、纹理优美四句话予以总结。以上四句话,也可说四个特点,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