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沉池课程设计_第1页
初沉池课程设计_第2页
初沉池课程设计_第3页
初沉池课程设计_第4页
初沉池课程设计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8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程设计主题:某市13104m3/d污水处理厂设计初级沉淀池设计资源与环境学院专业环境工程西方人名的第一个字学校编号教师2011年6月16日资源与环境学院专门研究环境工程姓名和学生编号某市13104m3/d污水处理厂专题设计初沉池设计一、课程设计的内容(1)污水处理厂工艺流程的比较和选择,工艺结构选择说明;(2)主要处理设施一沉池工艺计算;(3)确定污水处理厂的布局和标高;(4)绘制主要结构图。第二,课程设计应完成的工作(1)确定污水处理厂合理的工艺流程,并对所选工艺结构的选型做出适当的说明;(2)确定主处理构筑物一沉池的尺寸,完成设计计算说明;(3)绘制主要处理构筑物的初沉池设计图纸。资源与环境学院专门研究环境工程姓名和学生编号某市13104m3/d污水处理厂专题设计初沉池设计指导小组或指导老师的意见:评估结果2011年6月30日讲师内容总论1.1设计比例11.2设计原则1.3设计基础.11.4设计要求.12污水处理工艺及数据2.1处理后污水的数量和质量22.2处理过程2.3气象和水文数据22.4厂区地形.2.5流量计算33处理结构的设计3.1初沉池4的设计和计算结论7参考文献8总论1.1加工规模污水处理厂设计处理规模为13104m3/d。1.2设计原则(1)处理效果稳定,出水水质好;(2)工艺先进,工艺流程尽可能简单,结构尽可能少,操作管理方便;(3)污泥量少,污泥性质稳定;(4)基础设施投资少,占地少。1.3设计基础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给水排水设计手册第1、5、9和11册;给排水工程快速设计手册第2卷;城镇污水处理厂附属建筑和附属设备设计标准CJJ31-89;给水排水制图标准GB-T50106-2001;水污染控制工程高。1.4设计要求处理后的城市污水质量要求达到CODcr70mg/L;生化需氧量20毫克/升;SS30毫克/升的污泥经处理后被运送至填埋场。2污水处理工艺及数据2.1污水处理的数量和质量水处理能力13104 m3/d CODcr 500mg/l bodd 5240mg/l ss 310mg/l2.2工艺流程污水将采用传统的活性污泥法处理。具体流程如下:污水格栅污水泵房沉砂池初沉池曝气池二沉池消毒池出水2.3气象和水文数据风向:多年来,主导风向是东北风。温度:冷岳平均温度为5;最热的月份是32.5;极端温度,最高41.9,最低-1,最大冻土深度0.05米;水文:平均降雨量728毫米;多年来每年;蒸发量平均为1210毫米;多年来每年都是如此。地下水位,地面以下5-6m。2.4厂区地形污水处理厂位于64-66m之间,平均地面标高为64.5米,平均地面坡度为0.3%-0.5%,地势西北高东南低。该厂征地区域东西长380米,南北长280米。2.5流量计算加工规模:13104m3/d总变化系数:其中Kz总变异系数Q 污水流量已知:Q=130000 m3/d=1504.53升/秒1.21最大小时流量qmax=kzq=1.21130000=157300 m3/d=1820.52 l/s=1.8205 m3/s3处理结构的设计3.1初沉池的设计和计算(1)沉淀区的表面积a从表中Q=2.0,(2)降水区有效水深污水在沉淀池中的沉淀时间t为2h。沉淀池的有效水深H2=t=22=4.0m(3)降水区有效容积V=Ah2=4.0=13107.6m3(4)沉淀区长度L=vt3.6=523.6=36m,L/h2=36/4=98,满足要求(5)降水带总宽度B=A/L=3276.9/36=91.025米(6)沉淀池数量分为12格,每格B=91.025/12=7.585米以两个格栅为沉淀池,L/b=36/7.585=4.7464,l/h=36/4=98满足要求。(7)污泥面积体积拿即175/12=14.6 m3/网格污泥料斗,每个单元两个,方形料斗取斜坡至泥斗底板;取沉淀池超高h1 0.3m,缓冲层高度h3 0.5m。总高度污泥斗容积其中-污泥斗高度(),-污泥斗倾角,60-污泥斗的上半径-污泥斗的下半径,1.0污泥斗上方梯形部分的体积然后,满足要求(8)污泥面积计算:污泥量将污泥含水率设定为98%,=1000kg/m3,利用重力排放污泥,t取1d,C0=164.5mg/L,计算初沉池去除率为50%,然后C1=164.5(1-50%)=82.25mg/L,代入上式。立面图其中h1=0.3 MH 2=4 MH 3=0.5 MH 4=1.6 MH 5=0.19m结论通过这一课程设计,我们可以进一步消化和巩固我们在课本中所学的内容。本课题使我们能够综合利用我们所学的水污染控制工程知识,分析各种污水处理工艺的优缺点,确定工艺选择。在设计过程中,虽然我们已经尽了最大的努力,但仍有许多不足之处。我们没有扎实的课本知识,我们的设计技能和CAD绘图技能还需要提高。在整个设计过程中,我学到了很多知识,也培养了我独立思考和寻求的能力,增加了我对专业的兴趣。在未来的学习和实践过程中,我会尽最大努力拓展自己的知识体系,不断充实自己,以便在实践中不断学习和提高。在计算和设计中可能会有许多错误。我希望老师能教我很多并原谅我。参考1高,顾国伟。水污染控制项目。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2北京市政设计院。给水排水设计手册(第二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3胡特尔。给水排水工程快速设计手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4聂梅生。水工业设计手册-水工业工程设备。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金、孙。环境工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