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师大版七年级下学期历史期末质量检测试卷C卷(测试)_第1页
华师大版七年级下学期历史期末质量检测试卷C卷(测试)_第2页
华师大版七年级下学期历史期末质量检测试卷C卷(测试)_第3页
华师大版七年级下学期历史期末质量检测试卷C卷(测试)_第4页
华师大版七年级下学期历史期末质量检测试卷C卷(测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华师大版七年级下学期历史期末质量检测试卷C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 选择题 (共20题;共40分)1. (2分) (2017七下大庆期末) 清朝康熙到乾隆年间,经济迅速恢复,国力空前强盛,史称( )A . “开皇之治”B . “贞观之治”C . “开元盛世”D . “康乾盛世”2. (2分) (2016七下麦积期中) 从保持北方大城市居民生活需要来看, 隋朝开凿大运河的目的是为了( )A . 南粮北运B . 南水北调C . 北煤南运D . 北电南输3. (2分) (2017七下盐都月考) 观察下列在中国出土的唐代文物货币,这些出土文物说明了( )A . 唐代没有统一的货币B . 中国古代金币、银币流 通时间长范围广C . 唐代中外贸易十分繁盛D . 证明唐代时期日本与中国交往密切4. (2分) (2017七下马龙期中) 学习了古代历史后,四位同学对隋唐历史进行了概括,其中与历史比较吻合的是( )A . 大一统国家的建立B . 政权并立与民族融合C .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D . 民族政权建立与南方经济的发展5. (2分) (2016七下麦积期中) 唐朝由强盛转向衰落的标志性历史事件是( )A . “七国之乱”B . “安史之乱”C . “太子之乱”D . “平城之乱”6. (2分) (2017七下揭西期中) 岳飞墓前“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的对联中的“佞臣”指的是( )A . 赵高B . 秦桧C . 李林甫D . 杨国忠7. (2分) 下列政权建立的先后顺序是 ( )北宋契丹西夏金A . B . C . D . 8. (2分) “(辽)与朝廷和好年深,蕃汉人户休养生息,人人安居,不乐战斗”(苏辙:栾城集)。出现该局面的主要原因是:( )A . 民族融合加强B . 宋、辽边境开设榷场C . 宋辽订立澶渊之盟D . 岳家军的抵抗9. (2分) (2017七下厦门期末) 以下不属于清朝前期经济发展表现的是( )A . 瓷都景德镇盛产唐三彩B . 推广玉米、甘薯等高产作物C . 出现了比较成熟的手工业工场D . 晋商在全国各地开设“票号”10. (2分) (2017七下槐荫期末) 著名学者罗兹墨菲在亚洲史中说:“在许多方面,宋朝在中国都是最令人激动的时代,它统辖着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创新的繁盛期。”下列各项成就中不能说明宋朝是“创新的繁盛期”的是( )A . 发明雕版印刷术B . 发明活字印刷术C . 指南针广泛应用于航海D . 火药武器广泛用于战争11. (2分) (2017七下腾冲期中) 明末思想家顾炎武说:“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才者有甚于咸阳之郊”,意思是说八股取士( )A . 削弱了儒学地位B . 禁锢了人们的思想C . 损害了国家统一D . 引发了文字狱12. (2分) (2019九下仙游月考) 有首歌谣唱道:“天皇皇,地皇皇,莫惊我家小儿郎。倭倭来,不要慌,我有戚爷来抵挡。”“戚爷”的主要贡献是( ) A . 基本肃清了东南沿海的倭寇B . 赶走了荷兰殖民者C . 粉碎了准噶尔贵族割据势力D . 打败了沙俄侵略军13. (2分) 研究历史离不开文字资料,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 )A . 夏朝B . 商朝C . 西周D . 春秋时期14. (2分) (2017九上揭西月考) 清朝设置的机构中,最能反映封建专制制度中达到顶峰的是哪一个( ) A . 驻藏大臣B . 伊犁将军C . 达赖喇嘛D . 军机处15. (2分) (2017七下泗阳期末) 清朝(鸦片战争前)对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我国的疆域和民族结构基本上是在这个时期奠定的,而加强中央政府对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管理是其主要做法之一。其中,为加强对西藏的管辖而采取的措施是( )A . 文成公主入藏B . 设伊犁将军C . 平定大小和卓叛乱D . 设驻藏大臣16. (2分) (2017七下潍坊月考) 苏州盛泽镇在明朝中期还是一个普通的村落;而到明末,“那市上两岸绸丝牙行,约有千百余家。”可见,盛泽镇的繁荣主要得益于( )A . 棉纺织业基地出现B . 全国性商贸中心形成C . 丝织业的快速发展D . 陆上丝绸之路的开通17. (2分) (2017莒县模拟) 标志着我国封建君主集权进一步强化的事件是( )A . 创立八旗制度B . 在中央设立内阁C . 设置议政王大臣会议D . 设立军机处18. (2分) (2018菏泽) 有人说,我们今天继承的这大块版图基本上是康熙皇帝时牢固地确定了的。以下属于康熙帝巩固边疆的措施是( ) A . 打击倭寇B . 平定准噶尔部叛乱C . 设立驻藏大臣D . 制定“金瓶掣签”制度19. (2分) (2019常州) 明清时期,适应平民欣赏趣味的戏曲、小说风靡全国,导致这一文化现象的主要因素是( ) A . 市镇经济繁荣B . 文化专制松弛C . 外来文化影响D . 印刷技术进步20. (2分) 有人说它是“一部封建制度的衰亡史”,有人说它是“封建制度、封建礼教的控告书”,还有人说它是“一部悲剧爱情史”。上述评论指的是( ) A . 三国演义B . 水浒传C . 西游记D . 红楼梦二、 综合题 (共5题;共71分)21. (5分) (2018七下南宁期中) 简述唐朝时中日友好交往的情况。 22. (15分) (2018七下泰兴期中)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唐朝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的高峰。伴随着对外交往的活跃,繁荣的唐朝文化传遍世界,影响着世界,至今各国仍称中国人为“唐人”。材料二:北宋都城开封买卖通宵达旦,金、银、彩、帛等“每一交易,动辄千万”。南宋临安城“自大街及诸坊巷,大小铺席,连门俱是,无空虚之屋”。政府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置机构管理贸易。高宗来年,市舶收入岁达二百万贯,超过北宋治平年间岁入的两倍多。材料三:朝廷在故都(东京开封)时,实仰东南财赋,而吴中又为东南根柢,语曰:“苏湖熟,天下足”。摘自陆游集(1) 材料一说明了唐朝实行怎样的对外政策?请你列举出唐朝时中外交流的史实(至少二例) (2) 宋代管理对外贸易的机构是什么?结合材料二,分析宋朝海外贸易空前活跃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 材料三说明了什么? 23. (15分) (2016九下衡阳期中) 宋元时期,我国多民族国家继续发展,经济繁荣,文化灿烂。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两宋时期,“国家的财政收入约80%来自淮河以南地区”“丝棉纺织业、造纸业中心及对外贸易港口多集中在南方”材料二 “苏湖熟,天下足”。材料三 明朝人方孝孺曾言:“在宋之时,见胡服、闻胡语者犹以为怪至于元,百年之间,四海之内,起居、饮食、声音、器用,皆化而同之。”材料四 英国学者李约瑟说:“每当人们在中国文献中查找任何一个具体的科技史料时,往往会发现它的主要焦点就在宋代。”恩格斯说:“现在已经毫无疑义地证实了,火药是从中国经过印度传给阿拉伯人,又由阿拉伯人和火药武器一道经过西班牙传入欧洲。”(1) 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二中现象出现的原因。(至少两点)(2) 材料三反映了元朝时期的什么历史现象?这一时期出现了一个新民族,它的名称是什么?(3) 宋元是我国古代科技发展高峰时期,请列出两项重大发明。24. (11分) (2017富平模拟)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秦始皇的统一思想是不要人民读书,他的手段是刑罚的制裁;汉武帝的统一思想是要人民只读一种书,他的手段是利禄引诱。结果,始皇失败了,武帝成功了。顾颉刚秦汉的方士与儒生材料二:大唐贡士之法,多循隋制:其常贡之科,有秀才,有明经,有时法,有书,有算。自京师、郡、县,皆有学焉。通典选举历代制下材料三:故吾以为明太祖制义取士,与秦焚书无异,特明巧而秦拙耳,其欲愚天下之心则一也。廖燕明太祖论材料四:科举是“中国文明的最好方面”,“它的突出特征令人钦佩,这一制度在成千年中缓慢演进;但它需要移植一些西方的理念以使之适应变化了的现代生存环境。当今在英国、法国和美国正在取得进展的文官考试制度,是从中国的经验中借鉴而来的。”(美国传教士)丁韪良中国环行记(1896年出版)(1) 材料一中,秦始皇“不要人民读书”和汉武帝“要人民只读一种书”的举措分别是_,_。这两种不同手段的共同影响是_。(2) 以下两个小题,请任选一个作答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唐朝选官制度的主要特点,在当时有何积极作用?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明太祖采取什么措施来巩固统治,有何弊端?(3) 材料四所说的“当今在英国、法国和美国正在取得进展的文官考试制度”,主要从中国的科举制中借鉴怎样的经验?结合中国明清时期科举制的特征,说明作者为什么提出“它需要移植一些西方的理念以使之适应变化了的现代生存环境”?25. (25分) (2018菏泽) 今年是戊戌变法120周年,回顾历史,在中国的近现代史上,先进的中国人为争取民族独立,实现国家富强进行了不懈的探索。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经过了中法,中日两次的战争,中国人既受了这样一番教训,自然会转变态度,着眼在政治方面,另谋一个改造的方案,于是有打着“变法自强”的旗子来改革政治的“维新党”出现。摘编自顾颉刚、王钟麟中国史读本材料二:结束数千年来世世相承的君主政治,在中国历史上便独开一个纪元。政治的现状纵不好,潜在民间的民治精神却不断涌现。“现代”是“中国文明的世界化时代”。摘编自顾颉刚、王钟麟中国史读本材料三:先有农村红军,后有城市政权,这是中国革命的特点,这是中国经济基础的产物。如有人怀疑红军的存在,他就是不懂得中国革命的实际,就是一种取消观念。1929年9月中共中央给红四军前委的指示信材料四: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走进新时代歌词(1) 据材料一概括指出戊戌变法的原因和主要目的。据所学知识回答,这场变法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2) 材料二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据所学知识概述该事件在“民治精神”方面的积极影响。 (3) 结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写出最能体现“中国革命的特征”的道路是什么? (4) 材料四中“当家作主站起来”的标志是什么?“改革开放富起来”得益于哪次重要会议?此后,中国走向了什么道路? (5) 中华民族从独立到富强,圆了百年强国梦,综合以上材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