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山西)复习 考点跟踪突破12 说明性文章阅读_第1页
中考语文(山西)复习 考点跟踪突破12 说明性文章阅读_第2页
中考语文(山西)复习 考点跟踪突破12 说明性文章阅读_第3页
中考语文(山西)复习 考点跟踪突破12 说明性文章阅读_第4页
中考语文(山西)复习 考点跟踪突破12 说明性文章阅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考点跟踪突破12说明性文章阅读一、(2017兰州)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5题。一榫一卯总关情黄秀芳很喜欢古建筑,尤其是木构建筑。飞檐翘角,雕梁画栋,每一处,都品玩不尽。中国的传统建筑,从技术到文化,常常衍生得巧妙、自然。考察中国传统木作建筑时会发现,技术最初的目的越是简单、实用,其效果却越是神奇、伟大。最让人折服的例子之一,是榫卯。榫卯是两个独立的木构件,一凸一凹,凸的榫嵌入凹的卯里,两个木构件便咬合在一起,成为一体。这是一种构件间的连接方式,不用钉子,也不用绳子,两个需要连接的物体,各自做一点改变,就可以完成并形成一个结构整体。其功效是,一接二,二接三,三接万物,需要连接多少构件,就可连接多少,这个整体想要多大,就可以有多大。榫卯的功用不仅仅是连接,还有因连接而生发的另两种功效。众所周知,木材有热胀干缩的“活性”,而榫卯的连接,又是木构件间的柔性的结合,因此有了一定移动或者说松动的余地。这看似缺点,但一旦组合为一个由各种榫卯连接在一起的整体构件时,缺点就成了优点;垂直方向结合的榫卯,与水平方向结合的榫卯,咬合在一起时,就不怕来自任何方向的挤压或拉伸。因挤压或拉伸造成的松脱与张紧,会相互抵消,从而形成复杂微妙的平衡。榫卯结合,可谓刚柔相济,而刚柔结合,便有着巨大的耗能作用,于是即便地震来袭,也自岿然不动。山西应县木塔就是最好的说明。这座建于公元1056年的木塔,历经十几次地震袭击,依然高高耸立,其功臣之一,就是榫卯。全塔有数以万计的木构件,全以榫卯咬合的方式连接、固定,以至于牢固不破。榫卯的功用极其简单,即两个部件的组合。但越简单,却越接近事物的本质,也越伟大。最终它让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还有他,万众最终如同一体。榫卯何人发明,又发明于何时?无从可知。迄今为止可见的最早的实物,是距今6900年的浙江河姆渡遗址上的建筑,但它一旦出现,像被运用得淋漓尽致,并直指木构建筑的灵魂所在:单体不是核心,单体之间平衡有序的连接与融合的关系,才是要旨。当你看到颠三倒四、横七竖八的各个木构件,依照一种组合关系被连接得天衣无缝时,你就会有一种顿悟:任何一个世界、组织、机构、团体,都是由关系连接在一起的,而“关系”的精髓就是榫入卯眼。格格不入是行不通的。或者说方枘圆凿方形的榫头也是入不了圆形的卯眼。榫卯结构就这样令人开悟,并深深地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注榫卯(sn mo),是古代中国建筑、家具及其它器械的主要结构方式。1根据文章内容,完成(1)(2)题。 (1)文章除了介绍榫卯的连接功用外,还介绍了榫卯的哪两种功效?介绍了榫卯的平衡与耗能两种功效。(2)文章第段和段的顺序能够调换吗?为什么?不能调换。第段介绍榫印的连接功用,段介绍榫卯的两种功效。而榫卯的两种功效是因连接而生发的,段统领段,和段间存在逻辑关系,因而位置不能交换。2下面这则材料是否可以作为本文的例子?如果你认为可以,请指出放在哪一段中合适,并简述理由;如果你认为不可以,也请简述理由。【材料】在收藏老家具的人中流传着一句老话,叫“摔断胳膊摔断腿,不能摔断榫”。可以。应该放在第段中。因为这段材料突出说明了榫的连接功用,而选文第段也正好说明的是榫卯的连接功用。 不可以。因为材料主要说明榫在家具结构中的重要作用,而选文主要说明榫卯在古代木构建筑中的作用。3文章第段在全文结构上有何作用?请作简要分析。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这段承接了上文对榫卯技术方面的介绍,引出了下文对由榫卯所衍生出的文化的介绍。4请从说明语言的角度,分析下面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1)历经十几次地震袭击,依然高高耸立,其功臣之一,就是榫卯。“功臣”一词说明了榫卯结构对山西木塔的抗震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生动性、形象性。(2)迄今为止可见的最早的实物,是距今6900年的浙江河姆渡遗址上的建筑。 “迄今为止”说明距今6900午的浙江河姆渡遗址上的建筑,只是到目前为止发现的最早的榫卯木结构建筑,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5结合全文,说说题目“一榫一卯总关情”的含意。一榫一卯都关联着人的情感。简单、实用的榫卯,效果是如此地神奇、伟大,让作者深深为之折服;并由此领悟到,事物都是由关系连接在一起的,其精髓就是榫入卯眼。二、(2017河南)阅读下文,完成13题。宣纸的“前世今生”“宣纸制作技艺”与2009年10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宣纸虽为世人熟知,但不少人对其发展演进及内涵变化并不十分了解,仍将不同历史时期具有不同内涵的宣纸混为一谈,因此有必要对宣纸的“前世今生”一探究竟。“宣纸”二字连用,成为表示纸张的专有名词,始于唐代历代名画记:“江东地润无尘,人多精艺,好事家宜置宣纸百幅,用法蜡之,以备摹写。”这种“宣纸”还不是用青檀皮和沙田稻草为原料生产出来的纸张,而是“蜡之”后才可以用的皮纸。可见唐代“宣纸”是宣州地区所产高级纸张的总称,是以产地而称的。宋末元初,“以蔡伦术为生业”的曹氏一支因避乱迁徙到安徽泾县小岭,根据当地条件开始了以青檀皮为原料的宣纸试制和生产。宋末经元到明中叶以前,皖南山区社会相对稳定,文化繁荣,促进了当地造纸业的快速发展。小岭盛产优质青檀皮,而当地的两股山泉一股偏碱,一股偏酸,为宣纸制浆时需要偏碱、捞纸时依赖弱酸的用水要求提供了恰到好处的保障。天时之机、地利之便加上人之勤奋,沾着黄山、九华山的秀气,染着巢湖、太平湖的灵气,泾县宣纸开始崭露头角。当然这时的宣纸还很稚嫩,主要用于装裱托纸等,还不宜用于书画。明朝中叶后,宣纸的原料已非采用青檀皮一种,而是掺和了沙田稻草。由于青檀皮的纤维较长,单一用青檀皮浆作为原料,成纸性质较硬,柔韧性不足,在这种纸上进行书法绘画时,润墨性稍逊。而稻草的纤维较短,用青檀皮浆掺和稻草浆造纸,则增加了成纸的绵柔度和书法绘画的润墨效果。及至清代,宣纸已经普遍采用青檀皮和沙田稻草两种原料制成。宣纸因其纸质绵韧、纹理纯净、不蛀不腐、润墨性强的独特禀赋,成为书画家们的最爱。如今,宣纸产地早已由小岭传播到泾县及周边地区。国内少数地方曾在原产地技术人员指导下生产过仿宣,但产品质量难与正宗宣纸相比。今天所谓正宗宣纸,就是用生产自安徽泾县及周边地区的青檀皮和沙田稻草做原料,用泾县特有的山泉水以及传统工艺精制而成的书画、裱拓用纸。宣纸是中国书画艺术的重要载体,中国的书法和绘画离了它便无从表达艺术的妙味,经历了上千年岁月,独占天时地利、绝活秘笈的宣纸,依然华信尚存,青春不衰。(作者:曹天生。有删改)1“宣纸”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内涵,请按时间顺序加以说明。唐代,“宣纸”是宣州地区所产高级纸张的总称。宋末到明中叶之前,“宣纸”是以青檀皮为主要原料制成的纸张,用于装裱托纸等。明清时期,“宣纸”是用青檀皮和沙田稻草两种原料制成的高级书画纸张。如今,“宣纸”是用泾县及周边地区的青檀皮和沙田稻草作原料,用传统工艺精制而成的书画、裱拓用纸。2第段中划横线的句子主要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作比较。把单一用青檀皮造成的纸跟用青檀皮掺和沙田稻草造成的纸作比较,突出后者绵柔度高、润墨效果好的特点。3简要分析第段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相对”表限制,准确地说明了皖南山区社会稳定的程度,强调了当地造纸业快速发展的条件。运用拟人的修辞方法,生动地说明了泾县宣纸的独特品质开始显示出来,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三、(2017杭州)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4题。废旧衣物,可别一扔了之 “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在物资极为匮乏的年代,一件衣服可以穿很多年。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人的衣服渐渐从“不够穿”,变成了“穿不完”。每到换季时,都能整理出一批废旧衣物,它们成为“鸡肋”,甚至被一扔了之。一扔了之,带来的问题也不少。一般说来,废旧衣物中化纤类产品的比例高达60%到70%,它们混在生活垃圾里,被填埋后仍难以降解,会污染土地。烧掉也不是个好办法。不少小工厂低价买来废旧衣物,当燃料使用,会产生有害气体,污染空气。更何况,有些废旧衣物没有运往垃圾场,而是直接流入二手市场。这些未经严格处理的衣物可能携带细菌、病毒或寄生虫等有害物,直接或间接使用都会危害人体健康。 目前我国每年大约有2600万吨旧衣物被扔进垃圾桶,而再利用率却非常低,只有不到1%,如何合理回收利用废旧衣物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回收废旧衣物,我们通常的做法比较单一,只是在居民小区里放置回收箱。固定的回收箱的确便民,但管理上存在着许多漏洞。回收箱的数量增加了,服务质量不一定跟得上,需要安排专人收集、运输,增加了成本。有时回收箱已经“超载”却无人来收。回收箱还可能成为拾荒者的淘宝地,导致旧衣物以违规方式流向二手市场。在回收废旧衣物这件事情上,上海的做法是由政府主导,回收公司统一回收。除设置回收箱外,还通过市民电话预约上门收集、市民自付运费寄送、企事业单位组织募集活动等多种途径进行回收。英国则有着慈善商店、衣物回收银行、社区衣物回收箱、上门回收、再利用中心等多条废旧衣物回收渠道。这些做法,都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对回收的废旧衣物,如何规范处置,做到物尽其用呢?首先,废旧衣物要经历一次严格的“面试”。那些成色较新、没有破损的衣物应先送往水洗区清洗,然后接受高温高压消毒,最后进行烘干、包装。焕然一新后,可以无偿送给慈善机构或直接捐赠给贫困地区。而“面试”后“落选”的那些衣物,会根据棉、毛、化纤等面料再次分类,然后发送到有资质的加工企业进行处理,制成可再利用的工业原料,比如白色棉织物和有色织物,纤维化处理后可以变为棉纱、无纺布;涤纶织物进行化学处理分解,则可变为涤纶原料。经过这样的处理,废旧衣物就可以实现循环再利用了。(根据相关资料改写)1根据文章相关内容,填写“废旧衣物处理流程图”中的处。清洗、消毒、烘干、包装送到有资质的加工企业进行处理纤维化处理2阅读下列句子,回答括号中的问题。(1)每到换季时,都能整理出一批废旧衣物,它们成为“鸡肋”,甚至被一扔了之。(为什么说废旧衣物是“鸡肋”?)因为废旧衣物和“鸡肋”一样,都是留着无用、弃之可惜的东西。(2)首先,废旧衣物要经历一次严格的“面试”。(“面试”在文中具体指什么?)判断废旧衣物的成色与破损程度。3文章为什么要举上海和英国回收旧衣物的例子?具体说明旧衣物的回收是有成功经验的,为解决目前旧衣物回收中存在的问题提供借鉴。4联系文章内容,对下列处理废旧衣物的做法进行评价。李大妈:我把旧衣服剪成小块,用来擦油烟机,用完扔掉,还省得洗抹布了。沈阿姨:我把家里的旧衣物直接打包,寄往贫困山区,也算献了份爱心。李大妈的做法:利用意识强,但利用后的处理方式不妥当,一扔了之会造成污染。沈阿姨的做法:利用意识强,又有爱心,但做法欠妥,未经处理的旧衣物可能危害他人健康。四、(2018原创)阅读下面选文,回答13题。你了解紫菜吗紫菜泡不烂?是用黑色废旧塑料袋冒充的吗?近来,一则关于“废旧塑料袋制成紫菜”的视频在网络上快速传播,并直接导致国内大量紫菜在超市下架,紫菜生产、销售企业损失巨大。紫菜有无造假?为什么有些紫菜口感偏硬呢?紫菜是生长在海洋里,汲取海水中的氮、磷、二氧化碳等多种营养物质,通过光合作用而生长的具有优质高蛋白、低脂肪的一种大型红藻类海洋食品。紫菜营养丰富,含有大量的人体必需的氨基酸、矿物质和维生素。紫菜的蛋白质含量在30%左右,优质紫菜的蛋白质含量甚至超过50%,是牛肉的2.5倍、猪肉的3.8倍。同时,紫菜的脂肪含量较低,且富含EPA(二十碳五烯酸)和DHA(二十二碳六烯酸),可以促进儿童神经系统发育,预防人体衰老。“最为神奇的是紫菜多糖,占紫菜重量的20%至40%,具有明显增强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的功能。紫菜中的无机元素也异常丰富,且含丰富的膳食纤维,比其他蔬菜食物纤维更柔软优质。膳食纤维具有调节结肠功能,而且,对减少肥胖病大有好处,适合亚健康人群食用。目前,我国生产的紫菜品种主要为条斑紫菜和坛紫菜。以坛紫菜为例,坛紫菜的藻体较条斑紫菜厚,一般加工成圆饼干紫菜,用于泡汤、烤食。坛紫菜的整个养殖过程可分为丝状体培育与叶状体养殖两个阶段。每年的一月份至九月份,是丝状体培育阶段,在室内完成,就是长在贝壳里的坛紫菜苗种培育阶段。第二阶段,是叶状体培育,长在贝壳中的坛紫菜丝状体通过放散壳孢子,附着在维尼龙网绳上,张挂于海区天然培养。此阶段坛紫菜一般在每年白露前后下海,经十天左右可在网绳上看见细长的坛紫菜叶状体,再经一个月左右,叶状体生长至一定长度后即可采收,这就是头水坛紫菜,口感细嫩,营养丰富。坛紫菜一般分为多次采收,三水产量最大,四水以后口感越来越差,韧性越来越强。头水紫菜在每年的九月份至十月份上市,而到了来年的二月份,坛紫菜采收已接近尾声,由于末水(通常是六水)坛紫菜的纤维素含量可达5%以上,胶质含量显著增加,故菜叶坚韧,口感偏硬。不少业内专家也指出,塑料薄膜做紫菜不靠谱,且紫菜成本低廉,根本没有造假的必要,大家无需谈“紫”色变!(摘自经济日报2017年4月24日,有删改)1本文的说明顺序是逻辑顺序。2选文第段有哪些作用?用一则网络上的关于“废旧塑料袋制紫菜”的视频,给社会带来的影响吸引读者阅读(激发读者阅读兴趣),引出本文的说明对象。3晚饭时,妈妈端上一碗紫菜蛋花汤,爸爸尝了一口,说:“这紫菜太硬了,是假的吧!”结合选文段内容,请你这样跟爸爸进行全面科学的解释。“爸爸,这紫菜不是假的。紫菜的口感与纤维素的含量和胶质的含量有关。紫菜分多次采收,头水紫菜口感细嫩,四水以后口感越来越差,我们买到的可能是末水(六水)紫菜,所以口感偏硬,还有紫菜的成本低廉,根本没有造假的必要。”五、阅读下面选文,完成13题。圆珠笔头制造难度到底有多大中国有3000多家制笔企业,从业人员20多万,年生产圆珠笔380亿支,就是这看似简单的圆珠笔,世界上只有5个国家能够完全自产,而中国却还没有彻底掌握制造中高档笔头的核心技术,每年至少要花2亿美元进口“零件”。笔头分为笔尖上的球珠和球座体。据中国制笔协会名誉副理事长陈三元介绍,油性圆珠笔头的圆珠由黄铜、铜或者碳化钨制成;水性圆珠笔头的圆珠则采用不锈钢、硬质合金或氧化铝等材料制成。由这些材料制成的圆珠笔,要满足在同一个角度下,连续不断地书写800米不出现断线情况才算合格,因此对制造原料和制造设备的要求都很高。其中,球珠用的碳化钨比钢硬度高数倍,仅比金刚石稍微差一点。直径0.51.0毫米的碳化钨球珠,我国不仅可以满足国内生产需要,还大量出口。其制造工艺和轴承滚珠类同,主要是采用滚珠旋压成形技术。在实际生产过程中,碳化钨先被制成比标准尺寸略大的小颗粒,铺散在一个带沟槽的盘上,并使这些小颗粒进入圆形沟槽,仅露出其顶部,然后放上一块又重又平的顶盘,压在这些小颗粒上面,在两盘之间注入研磨油,使这些小颗粒浸泡在含有粉末状金刚石的润滑混合物中。接着转动起下盘,使这些碳化钨小颗粒在圆形槽内不断地翻腾滚动,与槽壁、顶盘以及相互之间不断地接触,金刚石粉末不断地把这些小颗粒的边角研磨掉,使它们逐渐变得又圆又光。研磨过程中还要停下来几次,将这些小圆珠取出洗净,进行测试,直到生产出光滑度适中,完全符合规格标准的小圆珠为止,小圆珠太光滑了也不行,因为沾不上墨汁,就不能写字,一颗碳化钨的小圆珠大约需要断断续续研磨几十个小时。这一产品真正的设计难点在于怎样把这么小的圆珠,在极大的数量下,做到完全相同,实现高精度和高互换性,这需要基于整个工业体系的严谨。笔头的另外一部分是直径仅有2.3毫米的球座体,无论是原材料还是生产设备,都长期掌握在瑞士、日本等国家手中。球座体关键部位的尺寸精度要求在两个微米,表面粗糙度要求0.4微米,在笔头最顶端的地方,也就是放小圆珠的地方,厚度仅有0.3到0.4毫米。由于后期要进行高精度的加工,既要容易切削,加工时还不能开裂,这就对不锈钢原材料提出了极高的性能要求。直到2017年1月10日,中国太钢才正式对外宣布,成功研发出“笔尖钢”,百亿支圆珠笔有望用上“中国笔头”。加工这种球座体所用到的机床,是专用于加工镍白铜和不锈钢水性、中性圆珠笔头的自动加工机床,只要将冲成一定长度的坯料加入料斗,机床能自动完成从进料夹紧、分多次钻削内孔、车外圆和锥面、镗球座孔、冲气槽、装球体、收口,压珠直至出料等加工和装配的全过程。圆珠笔头对加工精度的要求极高。由于笔头上不仅有小“球珠”,里面还有五条引导墨水的沟槽,生产加工中每一个小小的偏差都会影响圆珠笔书写的流畅度和使用寿命。笔尖的开口厚度不到0.1毫米,还要满足书写的不同角度和压力。球珠与笔头、墨水沟槽必须搭配得“天衣无缝”,加工误差不能超过0.003毫米。来自瑞士公司的一款笔头一体化生产设备,在国际上也处于领先的位置,这种设备生产一个小小的圆珠笔头也需要二十多道工序。1选文段加点的“彻底”能否删除?为什么?不能。“彻底”是完完全全的意思,起修饰限制作用;强调了中国对制造中高档笔头的核心技术的掌握尚有不足,但也不是没有掌握;如果删除,意思就变成了中国还没有掌握制造中高档笔头的核心技术,与事实不符,不能体现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2读选文段,概括说明碳化钨球珠制造难度大的原因。碳化钨这种原材料硬度很高。研磨中要停下几次,取出圆珠清洗、测试。圆珠要光滑度适中,完全符合规格标准。3选文段的画线部分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列数字。准确具体地说明球座体关键部位的尺寸精度和表面粗糙度要求极严格,笔头顶端放小圆珠的地方厚度很小;从而说明加工球座体的不锈钢原材料的性能要求极高。六、阅读下面选文,完成12题。数字阅读呈井喷之势2017年4月14日15日,“中国数字阅读大会”在杭州举行,数字化浪潮正在开启一扇通向全民阅读的大门,我国数字阅读正呈现井喷之势。据2016年度中国数字阅读白皮书显示,2016年,我国数字阅读用户已经突破3亿,年增长达12.3%,其中80后、90后成为数字阅读的主体,占比达64.1%,有60.3%的用户愿意为自己喜爱的内容付费,这其中,70%的用户每次阅读时间都在半小时以上。另据调查显示,目前,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到6.95亿,其中通过手机阅读网络文学的用户达到3.33亿,而通过手机阅读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