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记的生物基本原理_第1页
必记的生物基本原理_第2页
必记的生物基本原理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必记的生物基本原理、事实、结论1. 生物体具有共同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2. 除病毒以外,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3. 新陈代谢是生物体进行一切生命活动的基础。4. 自由水和结合水是可以相互转化的。5. 细胞的主要能源物质是糖类;生物体内的主要储存能量的物质是脂肪;直接的供能物质是ATP6. 糖类、脂质、蛋白质、核酸四种有机物共同的元素是C、H、O三种元素,蛋白质必须有N,核酸必须有N、P 。7. 一切生命活动都离不开蛋白质,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承担者和体现者。 8. 核酸是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DNA是一切细胞生物的遗传物质。9. 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核苷酸。10. 细胞膜具一定的流动性这一结构特点,具选择透过性这一功能特点。11. 细胞壁由纤维素和果胶组成。12. 细胞质基质是活细胞进行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13. 除光合色素外的各种色素、糖类、有机物等一般都储存在液泡当中。14. 染色质和染色体是细胞中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时期的两种形态。15. 细胞核是遗传物质储存和复制的场所,是细胞遗传特性和细胞代谢活动的控制中心。16. 细胞只有保持完整性,才能够正常地完成各项生命活动。17. 细胞增殖是生物体生长、发育、繁殖和遗传的基础。18. 细胞分化发生在生物体的整个生命进程中,但在胚胎时期达到最大限度。19. 高度分化的植物细胞仍然具有发育成完整植株的能力,也就是保持着细胞全能性。20. 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最根本的区别是有没有成型的细胞核,即有没有核膜。21. 观察细胞质流动,可用细胞质基质中的叶绿体的运动作为标志。22. 细胞周期的长短由分裂间期的长短决定。23. 解离的目的是使细胞互相分离;压片的目的是使细胞分散开24. 显微镜的操作是先“低”后“高”,先“粗”后“细”25. 光合作用释放的氧全部来自水。有机物和水中的氧来自CO226. 植物根的成熟区表皮细胞吸收矿质元素和渗透吸水是两个相对独立的过程。 27. 糖类、脂类和蛋白质之间是可以转化的,并且是有条件的、互相制约着的。28. 无氧呼吸释放少量能量,剩余的能量储存在乳酸或酒精中。29. 新陈代谢包括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两个方面,及同化作用和异化作用两个对立统一的过程30. 胚芽鞘感受光刺激的部位在胚芽鞘尖端,而向光弯曲的部位在尖端下面的一段。31. 在没有受粉的番茄(黄瓜、辣椒等)雌蕊柱头上涂上一定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可获得无子果实,属于不可遗传变异。 32. 下丘脑是机体调节内分泌活动的枢纽。33. 神经系统调节动物体各种活动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 34. 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单向的。35. 兴奋在神经元与神经元之间是通过突触来传递的,神经元之间兴奋的传递只能是单方向的。 36. 判断和推理是动物后天性行为发展的最高级形式,是通过学习获得的。 37. 动物行为中,激素调节与神经调节是相互协调作用的,但神经调节仍处于主导的地位。38. 有性生殖产生的后代具双亲的遗传特性,具有更大的生活能力和变异性,对生物的生存和进化具重要意义。 39. 营养生殖包括嫁接、扦插、分根等,能使后代保持亲本的性状。40. 经减数分裂产生的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及DNA数目比原始的生殖细胞的减少了一半。41. 染色体数目减半、同源染色体分离发生在减I42. 着丝点断裂、染色体数目暂时加倍发生在减II43. 通过减数分裂,一个精原细胞形成四个(两种)精细胞;一个卵原细胞只形成一个(一种)卵细胞。 44. 没有同源染色体的细胞只能在减II及以后时期45. 只有在形成有性生殖细胞的时候才进行减数分裂,其余一般都进行有丝分裂。46. 个体发育的起点是受精卵。 包括胚的发育和胚后发育两个阶段。47. 在种子的形成过程中,受精极核先分裂发育成胚乳,受精卵后分裂发育成胚。48. 双子叶植物(如花生)种子中没有胚乳,单子叶植物(如玉米)种子中有胚乳。但在种子形成过程中都有胚乳。49. 植物花芽的形成标志着生殖生长的开始。50. 只有真正的陆生动物(爬行类、鸟类、哺乳类)才会出现羊膜。51. 碱基对排列顺序的千变万化,构成了DNA分子的多样性,而碱基对的特定的排列顺序,又构成了每一个DNA分子的特异性。52. 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染色体是基因的载体。53. 基因的脱氧核苷酸排列顺序就代表遗传信息。54. DNA分子的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决定了信使RNA中核糖核苷酸的排列顺序,信使RNA中核糖核苷酸的排列顺序又决定了蛋白质氨基酸的排列顺序,氨基酸的排列顺序最终决定了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的特异性,从而使生物体表现出各种遗传特性。55. 生物的一切遗传性状都是受基因控制的。一些基因是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基因控制性状的另一种情况,是通过控制蛋白质分子的结构来直接影响性状。56. 基因分离定律: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两个生物纯合子杂交时,F1只表现出显性性状;F2出现了性状分离现象,2种表现型的比例为3:1;3种基因型的比例为1:2:1。57. 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具有两对相对性状的两个生物纯合子杂交时,F1为全杂合,F2有四种表现型,比例为9:3:3:1;基因型有9种。分布规律看课本P31。58. 表现型是基因型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59. 基因突变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为生物进化提供了最初的原材料。60. 通过有性生殖过程实现的基因重组,为生物变异提供了极其丰富的来源(主要来源)。这是形成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原因之一。61. 多倍体的特点是形态上加大和营养物质增多;单倍体的特点是长得弱小,高度不孕。62. 禁止近亲结婚时预防遗传病发生的最简单有效方法。进行遗传咨询是主要手段。提倡适龄生育有重要意义。产前诊断是优生的重要措施之一。63.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是以自然选择学说为核心的,其基本观点是: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是物种形成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64. 环境中的各种生态因素,对生物体是同时共同起作用的。65. 种群研究的核心问题是种群数量的变化规律。在理想条件下种群数量呈“J”型增长,否则呈“S”型增长。66. 城市生态系统是一个高度开放的生态系统。人造的生态系统,人的作用是最突出的。67. 生态系统中能量的源头是阳光。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的总量便是流经这个生态系统的总能量。这些能量是沿着食物链(网)逐级流动的。68. 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的。研究能量流动的意义可以调整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持续高效的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69. 能量的传递效率大约是10%-20%,人们只能采取措施实现对能量的多级利用,提高能量的利用效率,而不能使能量循环利用,提高能量传递效率。70.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中的生态系统是指生物圈,物质是指化学元素。物质是可以反复利用的。71. 对一个生态系统来说,抵抗力稳定性与恢复力稳定性之间往往存在着相反的关系。72. 大气中的SO2过多是形成酸雨的主要原因,CO2等温室气体过多是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73. 太阳能是使生物圈赖以存在的能量基础,地球表面的三个圈层是生物圈赖以存在的物质基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