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6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逻辑和语文学习,.,2,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逻辑的一般知识。培养思维的缜密性,培养准确、严密、清晰地表达自己思想的能力。2、过程与方法目标:掌握辨析概念和运用推理的一般方法,提高语言运用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深入探究的习惯,锻炼学生的思辨能力和表达能力。,.,3,.,4,聪明的俘虏回答:我来这里是为了被绞死。,有一个残暴的国王,统治着一个奇怪的国家。这个残暴的国王颁布了一条奇怪的法令,所有从前线抓回来的俘虏都要回答这样一个问题:你来这里做什么?如果答的是真话,就得用火烧死,如果回答的是假话,就得绞死。看起来,任何俘虏都难逃噩运。有一天前线送来了一个俘虏,执法官按照惯例问他:你来这里干什么?聪明的俘虏回答:执法官不好处理,只好上报国王裁决。国王冥思苦想了半天也没想出个办法,最后只好把这个俘虏放了。,因为如果真的绞死这个俘虏,那么这个俘虏说的是真话,而说了真话是要被烧死的。可是如果把这人烧死,那他答的就是假话,而说假话的是要被绞死的。这个聪明的俘虏利用真话假话,绞死、烧死之间的逻辑推理关系,救了自己一命。,.,5,珠宝店一块钻石被窃,据侦察,作案的是甲、乙、丙、丁中的一人。在审讯中,四人的口供如下:甲:钻石不是我偷的,我那天在外地。乙:钻石是丁偷的,那天,他去过珠宝店丙:乙偷的,我看见他到黑市去卖过钻石。丁:乙与我有私仇,他有意陷害我。现在,我们假定这四人中只有一个人讲真话,那么罪犯是谁?你知道吗?我们来做一个分析:在回答询问中,乙与丁的口供相矛盾,其中必有一个真,一个假。如果这四人中只有一个人讲真话,那么,这个唯一讲真话的,必定是乙和丁之中的一个。而甲、丙则属于讲假话之列。即事实与甲和丙的口供相反。因此,可知甲就是偷钻石的罪犯。这种判断形式就是“逻辑”的判断形式。,.,6,在日常语文学习中应该了解几方面的逻辑知识:,1、概念2、命题3、推理4、逻辑规律,.,7,1、概念,概念是反映思维对象的本质属性和分子范围的思维形式。属性包括本质属性和非本质属性。所谓本质属性,是决定该对象之所以成为该对象并区别于其他对象的属性;所谓非本质属性,是对该对象不具有决定意义的属性。,.,8,.,9,概念是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经过人的头脑的“加工”,舍去思维对象的非本质属性,从而反映思维对象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概念是思维对象的分子范围的反映。思维对象都是一个类,一类对象中的个体称“分子”;个体与类之间的小类称“子类”。例如:“人”是一个类,“公务员”是一个“子类”,国家的某机关干部“张三”、“李四”就是其分子。,.,10,例如:法律是(体现统治阶级意志,由国家行使立法权的机关依照立法程序制定,由国家强制力保证执行的行为规则),一般具有一定文字形式,如(宪法、刑法、民法等)。其中,第一个括号中的文字揭示了“法律”这个语词所反映的概念的本质含义、本质属性,是“法律”的内涵;第二个括号中的文字列举了“法律”这个语词所反映的概念的一些对象,即分子范围,是“法律”的外延。,.,11,ab,全同关系,a,包含关系,b,b,a,a,b,a,b,交叉关系,概念的外延之间的关系有以下五种关系:,矛盾关系,反对关系,.,12,1、同一关系(全同):语言表述:所有的A是B,所有的B是A。例:鲁迅、阿Q正传的作者、许广平的丈夫、周海婴的父亲、空前的民族英雄、新文化运动的主将;*爸爸和父亲水泥和水门汀“跳与跃”“拿与给”科西嘉怪物(拿破仑出生于科西嘉岛,这也是他后来被反对派称为“科西嘉怪物”的原因)篡位者、拿破仑、陛下,.,13,2、从属关系语言表述:A真包含于B(种属关系):所有的A是B,有的B不是AA真包含B(属种关系):所有的B是A,有的A不是B例:癞狗和狗语文数学音乐体育与学科*,.,14,3、交叉关系:语言表述:有的A是B,有的A不是B,有的B不是A。例:流行的与高尚的*,.,15,4、矛盾关系(全异):语言表述:所有的A不是B,A+B=C。例:生死一知已,存亡两妇人*,.,16,5、反对关系(全异):语言表述:所有的A不是B,A+BC。例:输棋者的遁词:赢、输、和,.,17,反对关系和矛盾关系都属于不相容关系,或叫全异关系,但是二者是有区别的。矛盾关系是指对立的两种情况,没有第三种情况存在,非此即彼,非彼即此。比如“正义战争”和“非正义战争”,不是“正义战争”一定是“非正义战争”。反对关系是指在对立的两种情况之外,还存在其他情况,非此不一定彼,非彼不一定此。比如“红色”和“白色”。不是“红色”,不一定就是“白色”。,.,18,判断下列各对概念的关系,阿Q老舍文学作品小说鲁迅孔乙己的作者教师作家真理谬误社会主义制度资本主义制度,反对关系,包含关系,全同关系,交叉关系,矛盾关系,反对关系,.,19,全同关系的概念在说话、写文章时,使用较多的同一关系的概念,不仅可以达到对对象全面准确地反映的目的,而且还可以使表达更加生动灵活。如对篮球比赛的实况转播内容:在短短几分钟内,陈月芳三接高吊球侧身装筐,7号宋晓波斜线勾篮得手,10号修丽远程砸眼,8号邱晨瞅准空隙快速突破又添两分,中国队迅速把比分拉成22比16领先。“国家”与“社会主义国家”;“资金”与“流动资金”;“学生”与“大学生”;“历史”与“现代史”(真包含于)“大学”与“北京大学”(真包含关)“高中生”与“青年人”;“团员”与“学生”(交叉)“中国人”与“美国人”、“男人”和“女人”(全异),.,20,概念和词语呈现非常复杂的关系。一个概念可以由多个词语表示。,概念和词语的关系,“父亲”是“有子女的男子”,这是“父亲”的概念。而“老子”“爹”“爸爸”“家严”“阿大”也可以表示这个概念,甚至“老爷子”“老头子”等在特定的场合也可以表示这个概念。死是一种生理现象,中国人有上百种说法,一个字的有“亡”“故”“薨”;两个字的有“断气”“长眠”“物化”;三个字的“回老家”“上西天”“见阎王”;四个字的有“与世长辞”“百年之后”“骑鹤西去”;基督教有“上天堂”“下地狱”;共产主义者把它幽默地说成“去见马克思”。这些是同义词、近义词,词不相同,表示的概念却是一样的。,.,21,一个词语也可以表示多个概念。如北京是个内陆城市,但不少地方被称为海,“中南海”“北海”“什刹海”等,在这里,“海”是蒙古语“海子”的简称,意思是花园,这是元代沿袭下来的名称。语言当中的多义词常常表示了不止一个概念。,.,22,概念和词语之间既然呈现复杂的关系,要注意透过词语看词语背后的概念。要正确使用概念,就必须弄清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例如:李白静夜诗“床前明月光”中的“床”往往被理解为人们睡卧的床,其实这是一种误会,它的实际意义是围在井口的一圈栏杆。类似的句子还有李白的长干行“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23,写作中的运用选词贴切和概念的明确性:概念是词语的思想内容,词语是概念的表现形式。词语运用得贴切、准确与否直接影响着概念的表达是否明确的问题。例:1.班长工作很模范。“模范”是名词,此处误用动词。“模范”可以做定语,如“模范工作者”“模范班级”等,但它不是形容词,不能受“很”修饰。因此“模范”应改为“积极”“认真”。2.我做过一度家庭教师。,“一度”副词误用为形容词,“一度”与“一次”用法不同,“一次”用在动词之后,“一度”用在动词之前。应改为“一度做过”。,.,24,要避免用词的错误,不仅要了解每个词的意义所表示的概念,还要注意词与词之间要有一定的搭配关系。词语搭配不得当,往往会造成判断表达的不准确,使人不明其意。,二词语搭配恰当性,.,25,例:1.老师留给我们的印象是良好而又深厚的。2.他的病状一直没完全康复。3.不能把中学生培养成理论脱离实际的现象。,“良好”能跟主语“印象”搭配,但“深厚”不行,应改为“深刻”。,“病状”和“康复”配不拢,没有康复的是“身体”不是“病状”。,“学生”不会成为“现象”,应改为“人”。,.,26,2、命题,我们看下列语句: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思考这些句子哪些是命题?,句是疑问句,它仅仅提出问题。句是祈使句,它表达一种要求、愿望。句是感叹句,它只是抒发情感。这几类语句都没有直接描述事件,也这就无所谓真假,因此它们不表达命题。句则不同,它作为陈述句,描述了红豆生长的客观情况。这个描述是符合事实的,因此它是一个真的陈述句,句有所描述并且可区分真假,它表达了命题。,命题,是运用概念进行判断的语言形式,是断定或陈述事物情况的思维单位。语句“人是动物”就表达了一个命题。,(1),.,27,命题,是对某件事作出了明确的判断,代表了命题。是用语句形式表达出来的关于事件的思想。对象总是具有某种属性,或者处于某种关系之中,孤立的一个或若干个词项只代表特定的某一个或某若干个对象,不能对对象的性质或关系做出说明。如“人”、“动物”仅仅从这两个词项本身是无法说明什么。正是就这个意义而言,孤立的词项还不能完整地表达我们的思想。只有把词项按照一定的语法规则组合起来,如把“人”和“动物”组合为“人是动物”,才能对人这个对象的情况做出说明。这种关于某对象具有某性质或某几个对象之间有某种关系的描述通常被看作事件。显然,事件不同于对象。,.,28,一个命题是真的,那么它的描述符合事实;一个命题是假,那么它的描述不符合事实。我们经常说事实只有一个,即客观存在就是如此,它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因此,一个命题的描述不可能既符合又不符合事实。这决定了一个命题是真的,它就不可能假;一个命题是假的,它就不可能真。不存在那种既真又假的命题。,所有人是动物。李白和杜甫是同时代人。如果天在下雨,那么地是湿的。,.,29,.,30,(2),.,31,如“满山遍野都是杜鹃”既可多看作对花的描述,也可以看作对鸟的描述。这是由语言的多义性导致的。如“一个学生画展开幕了”既可表达以某特定学生为作者的画展开幕这一事件,又可表达某个以学生(不止一位)为作者的画展开幕了这样的不同事件。这是由语句结构的歧义性导致的。正由于命题与陈述句的上述区别,我们有必要将二者区分开来。,.,32,判断是表情达意的基本形式,判断中所用的词语前后不能出现自相矛盾的现象。1.中国有世界上没有的万里长城。2.工人师傅张大爷是苦水里长大的穷孩子。3.他是多少死难者中幸免的一个。,中国就在世界上,怎么能说世界上没有呢?,“张大爷”怎么会是“穷孩子”呢?,“死难者”与“幸免者”不能同存。,(3),.,33,潜台词就是深藏在话语中的真正含意。,这种含意没有直接写出来、直接说出来,而是通过语言流露、表达出来。俗话说“说话听声,锣鼓听音”,指的就是话中有话,有潜台词。潜台词表现出说话者的真正意图、真正动机。,(4),.,34,往往一句话的潜台词与台词的表面字义是完全相反的,如:“你真行啊”,这句话的直接意思是称赞、夸奖你能干、聪明、有办法、事情办的好等等,但是也可以赋予它含意完全相反的潜台词,说你愚蠢、无能、干出这样差劲的事情、把事全办糟了等等,其真正的动机是嘲讽、讥笑、责备、斥责。说话的动机、意图不同,其潜台词也就不同。表达潜台词,可以利用演员的全部表现手段,面部表情、手势、语调、语气等,手法是多种多样的。,.,35,3、推理,推理的特点推理是从一个或几个已知判断推出一个新判断的思维形式。推理由前提、结论、推理联项三个部分组成。其中,前提是作为推理根据的已知判断;结论是根据已知判断所推出的新判断;推理的联项是前提与结论之间的逻辑联结项,是推理的逻辑常项。,.,36,如:所有的人都要守法;(前提)所以,(推理联项)你要守法。(结论),.,37,福尔摩斯探案全集华生与福尔摩斯第一次见面福尔摩斯,说:“我看得出来,您到过阿富汗。”令华生吃惊不已。,之后他分析说:这一位先生,具有医务工作者的风度,但却是一副军人气概。那么,显见他是个军医。他是刚从热带回来,因为他脸色黝黑,但是,从他手腕的皮肤黑白分明看来,这并不是他原来的肤色。他面容憔悴,这就清楚地说明他是久病初愈而又历尽了艰苦。他左臂受过伤,现在动作品来还有些僵硬不便。试问,一个英国的军医在热带地方历尽艰苦,并且臂部负过伤,这能在什么地方呢?自然只有在阿富汗了。,.,38,推理中常见的有三段论推理和二难推理等,三段论推理,是由两个包含着一个共同项的性质判断作前提,推出另一个性质判断为结论的间接推理。这个定义注意三点:一是三段论全由性质判断组成;二是两个前提必须有一个共同项(相同的概念);三是三段论是间接推理,因为它的前提是两个判断组成。,.,39,.,40,大小前提和结论的区分一定要按上述规定进行,不能认为大前提一定是第一句,小前提一定是第二句,结论一定在最后。比如:我是司法干部。司法干部是不能绚私舞弊的。所以,我是不能绚私舞弊的。第句是小前提,第句是大前提,第句是结论。,.,41,有一天,华生医生出去办了一件事回来刚坐下(他坐在福尔摩斯对面办公),福尔摩斯便说:“你刚才到邮局发了一封电报。”华生很奇怪,问:“你怎么知道的?”福尔摩斯说:“你刚才到邮局去了一趟,因为你的靴子上有黄泥,本城之内只有邮局门口在挖沟,有黄泥。”“你桌子上的信封和信纸均未动用,你肯定是去发电报了。”华生对福氏的判断十分佩服。从心理学的角度看,福尔摩斯之所以坚信自己的结论,是因为他的看法是通过思维与想象得出来的。,.,42,请你断案,:古时候,有两人同时生了孩子,其一人的死了,把另一人的偷走。两个母亲为此告到官府。在官府,两个人都说孩子是自己的,县官说:那就把这孩子锯成两半,一人一半把,其中一个母亲说好,另一个说不好,我不要了,给她吧。大家想一想,能否用三段论智断孩子。,.,43,肯定是那个说不要的母亲才是真的母亲。,大前提:所有的母亲都是不会害死自己的亲生孩子的。小前提:其中一个母亲同意把那个孩子锯成两半,也即同意害死那个孩子。结论:那个母亲不是孩子的亲生母亲。,.,44,4、逻辑规律,普通逻辑基本规律是关于思维的逻辑形式的规律。包括:同一律、矛盾律和排中律。普通逻辑基本规律对人的思维有强制性,违背了它,思维就会发生混乱,人们就不能正确地认识事物和准确地表达思想。,.,45,同一律,同一律指在同一思维过程中,每一思想都与其自身保持同一。“同一思维过程”,是指同一时间、同一关系、同一思维对象三个方面的“三同一”思维过程。,违反同一律要求的基本错误是:在同一思维过程中,概念、判断的内容不确定。具体表现为:偷换概念或混淆概念、偷换论题或混淆论题(或转移论题)。,如:一旅行者又饥又渴,来到一酒店。他问:“老板,夹肉面包多少钱一份?”“五先令。”“给我来两份。”“好。”“老板,我感到渴比饿更厉害。可用两份面包换十先令一份的啤酒吗?”“当然可以。”于是他喝完酒就走了。老板急忙叫住他:“你还没付钱呢?”“我不是用面包换的酒吗?”“可你面包未付钱啊。”“我没吃你的面包,为何要付钱呢?”“是啊,可是”老板一时找不出问题出在哪里,只好让他走了。大家想一想问题出在哪里呢?,.,46,这里,客户从柜台取面包后,有多种处理方式:吃掉、带回、送人、交换这是应当是一个选言判断,可这位顾客,只选取其中的一个方面吃,来否认应该付钱,从而难住了缺乏逻辑知识的店主。,.,47,所谓偷换概念和混淆概念,是指在同一思维过程中没有保持概念的内涵、外延的同一。所谓偷换论题和混淆论题(或转移论题),是指在同一思维过程中,人们在运用判断进行推理的时候,或者在论证某一问题的时候,没有保持判断的同一,中途以其它的判断(论题)取代了原来的判断(论题)。,.,48,如韩非子中有这样一则故事,说的是郑县有一位姓卜的,他常常在外胡混。有一天,他的裤子破了一个洞,就买了新布,回家让妻子为他作一条新的裤子。妻子问他如何做,他回答说“照原样”。于是他妻子把裤子照原来的样式做好后,照样在裤子原来的地方剪了一个同样的洞。这当然是一个笑话,但从逻辑的角度来说,无论他的妻子是有意还是无意,她都违反了同一律。“原样”在其丈夫的含义是指原来样式的、尺寸的裤子而绝不是带有那个破洞的原样。,.,49,矛盾律,如果违反这一要求,在同一思维过程中对一个对象既予以肯定,又予以否定,就犯了“自相矛盾”的错误。通常人们说“出尔反尔”、“自己打自己嘴巴”等就是对这种错误的形象说明。例如:价值连城的无价之宝。我国有世界上没有的万里长城。,矛盾律的要求是:在同一思维过程中,一个思想及其否定不能同时都是真的。,中国就有,怎么能说世界上没有呢?,.,50,如:紧张的部队生活使戴维十分思念家乡,他决心用欺骗的手法提前退伍。有一天,他鼓起勇气来到将军办公室,对将军说:“最近我视力减退,请批准我退伍吧!”“我记得你的眼睛一直很好呀!”将军说。戴维环视了一下房子,突然心生一计。他指了指天花板问:“你是否看见天花板上的那颗小钉子?”“当然看见了!”“瞧,”戴维说,“您看得清清楚楚,可我就看不见哪!”戴维既然问将军是否看见天花板上的钉子,这就暗示着他自己已看见了,当将军做了肯定的答复后,他又说自己看不见,这显然是自相矛盾。,.,51,排中律,排中律的基本内容是:在同一思维过程中,两个具有矛盾或下反对关系的思想不能同假,其中至少必有一真。排中律的要求是:在同一思维过程中,不能对两个具有相互矛盾或相互下反对关系的思想同时予以否定,而必须承认其中至少有一个是真的。简言之,就是要保持思维的明确性。,如:“说世界上有鬼,这不对,这是迷信;但要说世界上没鬼,也未免武断,因为有些现象还真不好解释。”,对“世界上有鬼”和“世界上没鬼”这对互相矛盾的判断同时否定,犯了“两不可”的错误。,.,52,关联词语的运用与推理的逻辑性推理要有逻辑性,首先要注意遵守逻辑规律: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和充分理由律,遵守各种推理的规则;其次要注意表达推理的句子之间的关联词语的正确运用。推理是用具有因果关系的复句或句群来表达的。语言表达中不要用虚假的判断作为前提进行推理,也不要滥用关联词语,强加因果关系,把本无推理关系的语句硬连在一起,构成错误的推理。在辩论中,如果推理不正确,论证就没有说服力,不能以理服人。,.,53,例:1.他的普通话说得很好,看来一定是个北京人。2.如果我重视了语文,数学成绩就会下降。3.他没有评上先进,所以他肯定是个落后分子。4.金属都能导电,所以导电的肯定是金属。,推理的大前提“普通话说得好的都是北京人”不对,因此这个判断是不正确的。,属强加条件关系。,“先进”和“落后”之外还有“中等”一类,选言前提虚假。,“金属”和“导电的”二者外延不同,“导电的”不一定是金属,不能把二者重叠。,.,54,推理中所用的关联词语经常是“因为所以”,“由于因此”等,即使没有关联词也是因果关系的意合法语言表达中经常出现将原因和目的相混的错句。如:1.他因为捍卫大家的利益,勇敢的同歹徒搏斗。2.本来今天要去听课,现在为了别的事没有去成。例1是目的句,应用“为了”。例2是原因句,应用“因为”。,.,55,阅读中的运用运用逻辑知识指导词语、语段学习A、语境分析法语句和词语都是思维的载体,所以文段组成部分的词语和组成句子的词语要合乎语境。以此方法分析下列训练题:句中括号内的表述,恰当的一项是:还是数只白鹭,守着那一方寒塘,不肯离去,想是见过劫难,也见过复兴,故而徘徊不已,把一双钢翅(A.合了又张,张了又合B.张了又合,合了又张)。A强调“合”,和上文的“不肯离去,也不忍离去”一致,能以白鹭的动作表现白鹭的思维过程。B则强调“张”,最终还是要飞走,这不合乎语境。,.,56,B、推理判定法运用推理,通过排除其他各种可能的情况,从而判定某个句子属于某个语段。,如:从ABCD四句话中,选出一句填入括号与下文衔接。崖壁下又几处坟地,坟前立着有石碑,许多已经破碎,字迹模糊,枯水季节,伏在江里的石头有的已经露出水面,周围一片寂静。,.,57,B、推理判定法,A.一列青黛崭削的石壁夹江高耸,被夕阳炙烤成一道五彩的屏障。B.没有太阳,天气相当冷,藤萝叶子已枯萎飘落,显得这一带崖壁十分瘦削。C.在夕阳照射下,枯草和落叶闪着不定的光,崖壁像一块巨大的屏障,耸立在江对岸。D.一行白帆闪着透明的羽翼,从下游上来;山门半掩,一道阳光在对岸的峭崖上。,色调距离,.,58,根据原文中“坟地”“石碑”“破碎”“枯水”“寂静”这些冷色调的词语可知,原文的基本色调是其凄冷的,所以选项也应是冷色调的,故可以排除具有暖色调词语“五彩”和“阳光”的A、D两项。那么,答案或是C或是B。C项中有“耸立在江对岸”,可见景物距作者观察点很远,和后句中的(石碑)“字迹模糊”相矛盾。而B项中的“没有太阳”,“萎落”“瘦削”更符合文段的冷色调,且有“这”近指代词,故排除C而选B。,.,59,课外延伸下面的故事违反了什么逻辑规律?请简要分析。1清朝有一则誓联的笑话:有个县令一上任,便在堂上高悬一幅对联:“得一文,天诛地灭;听一情,男盗女娼。”但在私底下却照旧贪污不误。有人气愤地责问他为什么忘了联上立的誓言呢?这位“清官老爷”却振振有词地说:“我没有违背誓言,因为我所得到的不是一文钱,受贿徇情也非一次呀!”,.,60,这副对联明明是说要秉公办事,哪怕是一文钱也不收,一次情也不徇。它还隐含这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绥化中考英语试卷及答案
- 2025年中考数学根式试卷及答案
- 德国驾照笔试题目及答案
- 2025年维新变法考试题目及答案
- 2025河南新乡市牧野区世青学校招聘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完整答案详解1套
- 2025年常州历史面试真题及答案
- 乌鲁木齐活动策划方案
- 东阳防静电地坪施工方案
- 为校青协策划一次活动方案
- 中式活动策划方案
- 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英语试卷01(全国)
- 新版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课件第八讲共奉中国与中华民族内聚发展(辽宋夏金时期)-2025年版
- 2025-2030儿童专注力训练行业市场需求与发展策略分析报告
- 《PLC电气控制技术》课件(共九章)
- 2025年全国电力安全生产网络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
- 反洗钱系统培训
- 《军品价格管理办法》
- 广东省中山市华辰实验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英语试题(含答案)
- 基孔肯雅热主题班会课件
- 麻醉恢复室护理要点
- 外研版八年级上册英语课文(全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