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三:小信号谐振放大器PPT课件_第1页
实验三:小信号谐振放大器PPT课件_第2页
实验三:小信号谐振放大器PPT课件_第3页
实验三:小信号谐振放大器PPT课件_第4页
实验三:小信号谐振放大器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实验一.小信号调谐放大器实验,调谐放大器常指各种发射机和接收机的电压放大器,其作用是要将所接收的射频信号或变频后的中频信号进行放大,以达到高频功放或检波电路所需要的幅度。其特点往往是以并联LC为负载的甲类窄带放大,基本要求是:1增益高、常用多级级联。2频率选择性好。3稳定性好。4噪声低,因该部分常处在接收机的前端,对整机S/N影响较大,常用噪声系数衡量。,.,2,实验任务与要求,实验目的熟悉小信号调谐放大器的工作原理。掌握测量谐振放大器幅频特性的方法。了解回路参数对谐振曲线的影响。,.,3,实验仪器,高频信号发生器QF1055A一台超高频毫伏表DA22A一台频率特性测试仪BT-3C一台直流稳压电源HY1711-2一台数字示波器TDS210一台,.,4,实验任务与要求基本命题,基本实验的实验线路及说明实验线路如图所示,由T1三极管及偏置电路、集电极回路组成单级单调谐放大器,电路中C1为耦和电容,R1、R2为基极偏置电阻,R3、C2为发射极偏置电阻及电容。谐振回路由电感L1及电容C3、C4等组成。C3为可变电容,改变其数值可以改变回路谐振频率,使放大器谐振15MHz,R为回路阻尼电阻,改变其大小可改变回路Q值。集电极采用变压器耦和输出,匝数比为2:1,C5是下级耦和电容,由T2、R5、R6等组成射随器。,.,5,图1.小信号谐振放大器实验电路图如下:,.,6,无阻尼电阻接入时(R=)的幅频特性曲线,.,7,接入阻尼电阻(R=3k)时的幅频特性曲线,比较可以看出,接入阻尼电阻,放大器增益下降,通频带展宽.,.,8,实验内容1.为顺利完成本次实验,应先对电路作以仿真分析,仿真时可完成下列内容:a:静态工作点对放大器的影响。b:阻尼电阻变化对放大器增益、带宽、品质因数等的影响。c:负载电阻的变化对放大器的影响。2.测量并调整放大器的工作点:调Rw1使UEQ=2V,测此时的工作点Q(UCEQ,ICQ)。注意:测试时,输入高频=0,ICQ值可用间接法获得。3.用逐点测试法测试放大器的幅频特性曲线,并算出增益、带宽及品质因数测试条件:,.,9,a:Ui=10mV,阻尼电阻R=(开路)b:Ui=10mV,阻尼电阻R=3K(图中1,2相连)测量原理框图如下。分别改变信号源的频率,保持信号幅度不变的情况下,记下各频率所对应的输出电压的大小。技巧是:先大范围改变fi确定中心谐振频率fo,通过谐振输出大小去乘0.707可获带宽点输出电压,再去改变频率找上、下带宽点。,.,10,图2.逐点法测试框图如下:,4.用扫频仪调测放大器幅频特性曲线,实验连线见下图,.,11,图3.扫频法测试框图如下:,测试条件:R=3K测试方法:a.调好扫频仪基准(调试方法见第一章扫频仪的介绍)b.将扫频输出加到放大器输入端,并把放大器输出通过扫频仪检波探头接到扫频仪输入端,此时扫频仪屏幕上将有膨起的曲线。,.,12,c.改变扫频仪输出衰减使曲线的顶点正好与基准同高,由衰减器衰减系数便知放大器的放大倍数,显示的曲线为谐振放大器的幅频特性曲线,由曲线可看出中心频率及通频带的数值。5.当高频信号源输出Ui=10mV,m=30%的调幅信号加到放大器输入端时,用示波器观察输出波形,测出输出信号的m值。m值的测量可用下述公式:由示波器波形图可测得,.,13,图4.m值的测量图如下:,.,14,扩展命题,1.集中选频放大器的特性测试:接收机中放大器常需很高的增益,若采用调谐放大器,显然调试起来比较麻烦,故接收机现多采用集中选频放大器。为让大家熟悉其特点,实验板设置有相关测试电路。可完成下述测试内容。将扫频仪进行调整,固定好基准。扫频仪输出加至选频放大器输入端,将声表面滤波器的输出加至扫频仪Y轴输入,合适调整输出衰减及中心频率,即可得其特性曲线。描绘完整的特性曲线,.,15,2.调幅波经放大器后其调幅系数会不会改变,原因是什么?用实验进行验证。3.电路若有自激,应如何消除?4.比较扫频法和逐点法测试结果?5.用扫频仪测量放大器增益,输出衰减分别置10dB和30dB,哪种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