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八年级语文上册-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导学案_第1页
部编八年级语文上册-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导学案_第2页
部编八年级语文上册-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导学案_第3页
部编八年级语文上册-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导学案_第4页
部编八年级语文上册-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导学案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导学案一、导入明确预习目标。通过一节课时间的预习,达到如下目标:能熟读课文,熟悉文章写作背景。掌握生字词及文学常识。了解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写作目的,谈自己学文章之后的感受及体会。摘抄积累消息的有关知识。二、预习过程学习活动一:重点字词检测。1,自读课文1至2遍,划出生字、生词,然后查、写、记生字词在预习笔记本上。学习活动二:整体把握,文体把握,结构把握。2 了解写作背景:大声诵读课文,要求读得投入,读出感情,可一人读,也可合作;可以坐着,也可以站着。3. 分析课文,并把对文章的感受和体会写在预习笔记上,教师强调如下问题:课文内容、用简明的语言说说消息报道了什么内容。b. 理清记叙的六要素:人物: 时间:地点:事件发生的原因:经过:结果:c、具体说说消息是从哪几个方面来报道渡江情况的?按什么顺序报道,为什么?划分课文结构。文体知识:参考课后习题一消息的作用,新闻的结构 ,消息的写法,消息的特点是什么?学习活动三:问题的探究4、品析消息语言的特点,完成课后习题二5、 说说两则消息在写法上有哪些不同之处? 品味两则消息语言的特点,完成课后练习。 学生小组讨论交流,教师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学生全班交流,只要言之有理,教师就给予鼓励。学习活动四:课内精段品读。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69题。 战犯汤恩伯二十一日到芜湖督战,不起丝毫作用此处敌军抵抗较为顽强,然在二十一日下午至二十二日下午的整天激战中,我已歼灭及击溃一切抵抗之敌,( )扬中、镇江、江阴诸县的广大地区,并( )江阴要塞,( )长江。我军前锋,业已( )镇江无锡段铁路线。6选段中括号里应填的词语依次是_、_、_、_。7文中“至发电时止”从新闻角度考虑,它的作用是什么?8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段文字的中心意思。9文中画线句“不料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东面防线又被我军突破了”包含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作具体分析。 学习活动五:拓展延伸。请阅读消息,然后回答下面各题。安员医院创一项亚洲之最患者肺移植后安度两周年本报讯(通讯员卢晓娣)近日,北京安员医院胸外科的医务人员为一位亚洲肺移植存活最长的患者举行了一次生日贺会,祝贺他换肺后安度两周年和49岁生日。两年前,患者冀书春喘憋严重,口唇绀紫,在休息状态下,也感到呼吸困难,完全丧失了劳动能力,且病情恶化很快。经当地医院就诊,难以治愈,慕名至安员医院求治。入院后经医生诊断,肺听诊双侧有少量水泡音,肺功能检查显示通气功能严重损害。患者活动3分钟后心率由90次 / 分升到142次 / 分,医生明确诊断为待发肺纤维化。而治疗此症的惟一办法就是换肺。1995年2月23日,安员医院全院各科通力协作,成功地为冀书春施行了肺移植术。术后曾出现并发症,以及排异感染,但一次次被安员医院的医护人员治愈。患者恢复很快,肺核扫描见移植的左肺遍气及血流灌注均佳。目前患者生活已经完全自理,能到室外活动,且恢复轻工作。冀书春见到笔者时非常高兴地说:我每天都外出散步,锻炼身体。今年初,下大雪,我在雪地上一走就是几里地。我还去了天安门广场,这是我有生以来第一次去天安门,这在过去想都不敢想。13、本篇消息的主标题是什么?14、本篇消息的导语是什么?15、消息的主体是什么?16、本篇消息的背景和结语是什么?17、本篇消息的最后一段作用是什么?学习活动六:自由交流,解决疑难。18、把预习中遇到的问题和其他同学交流,进一步理解、分析,也可以用自己喜欢的形式来表达对文本的理解。19、展示感想。学习了这一篇文章之后,你认为应该掌握哪些知识,学习目标是什么,你展示哪些内容,用什么形式来展示?你的疑问?让学生发言,谈一下展示设想。(写一则消息)学生每人准备一份当天的报纸课外阅读。20、整理补充预习笔记 消息二则展示课一、明确学习目标两分钟交流消息二则的学习目标,学生讨论总结出几条。预设有如下几方面:1、了解消息的有关知识,培养阅读消息的能力。2、理清文章层次,体会文章准确、简洁的语言。3、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二、交流展示 1、小组交流一下预习的内容,准备展示你的风采。2、主要学习目标,共性问题的解答,做到生生互动,答疑、评价。教师点拨。3、拓展延伸:学生每人准备一份当天的报纸。仿照课文学习小组内阅读分析。明确:要想迅速了解消息的主要内容,就要看标题。要比较详细地了解消息的内容,就要看导语。要更为细致地了解消息的内容,就要看主体。同学展示与课文有关的诗词,名言警句、歌曲、电影故事等。4、交流体验作者的情感,交流体验作者的写了什么?怎样写的?为什么写?5、消息小写作,先组内,后班内交流。6、评选出本节课表现优秀小组。三、教师总结点评,消息二则所报道的渡江战役,是中国人民解放战争战略进攻阶段具有关键意义的胜利。学习这两则消息,使我们了解了历史,看到正义战争的威力,认识到中国革命的胜利来之不易。两则消息气势磅礴,语言准确简明,感情色彩鲜明。给我们留下很深刻的印象。希望同学们把今天所学习的知识运用到今后的生活中去,用心体验、感受、思考周围的世界,开阔视野,提高认识水平。整理补充预习笔记四、布置作业 就现代战争的话题谈谈你的认识,并整理在日记本上。消息二则反馈课教案一、教学目标 通过富有感情的朗读,掌握消息的有关知识,文章的结构,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在感知文意的基础上,揣摩、品析精彩语句。对课文的探究品味,要通过有创新、有价值的设疑,用心感受,深入体验。对于不懂的问题,以及没有展示的内容,都在这一课上有一个展现和提高。 二、课堂步骤 1. 写问题,小组内互查。在这一环节中,教师分配的任务要具体,要小;学生有问题可通过独立思考、交流、互查来完成。 学生把生字词、文学常识、课文分析、重点句段以问题的形式展示在黑板上,然后学生结对子,讨论、解决并互查黑板上的问题。 教师指派每组两名同学到黑板前解答问题,检查掌握情况。 预设课堂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见预习教案)教师点拨。说说两则消息在写法上有哪些异同?同:主题战争;内容都是中国人民解放战争战略进攻阶段具有关键意义的胜利;写法叙议结合,语言精炼。异: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总括千里战线,大气磅礴; 2.做当堂训练检测,进行检查反馈,组内互查互评, 教师抽查。3. 展示提升 在这一环节中鼓励展示课上未展示过的同学来展示。有对课文的分析,也有自己的感受和体会,同时还有想到的作品,形式上灵活多样,不拘一格。 4. 学习收获交流与总结 用4分钟时间小组讨论,学习这一课的感受与体会,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内容可以涉及课堂展示,学生表现等。 5. 教师总结 概括总结本课中学生的表现,以激励性的语言为主。板书设计: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消息结构的三要素 中路军:纷纷溃退 毫无斗志消息的三个特点 西路军:与中路军一样记叙的六要素 东路军:较为顽强 但一举击溃 学习目标:1、了解消息的有关知识,培养学生阅读消息的能力。2、能根据消息的结构理清内容、层次并体会语言的准确、简洁。3、综合运用默读的方法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4、感受人民解放军排山倒海、所向披靡的气势和一往无前、压倒敌人的大无畏精神。(一)资料链接:1. 消息的定义: 指对国内外新近发生的具有一定社会价值的人和事实的简要而迅速的报道。广义的新闻,是消息、通讯、特写、速写、报告文学、采访手记、群众来信等多种新闻文体的总称;狭义的新闻则专指消息。2. 消息的特点:及时性、准确性、真实性(是新闻的生命)。3. 消息结构的组成部分: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标题:是整篇消息的眼睛,具有简明、概括的特点。它可以是只有一个主标题,也可以是多行标题。多行标题包括:主标题、引题、副标题。导语:(消息开头的第一句话,概括了整条消息的主要内容)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消息的基本事实或主题,给读者以总体印象。主体:是主要部分,对导语中已披露的消息要素作进一步的阐释和拓展。4. 消息的五要素:五W,即何时、何地、何人、何故、何事。5.括号内的部分是“电头”,交代了通讯社的名称,发电地点和时间。此“电头”表明材料真实,报道及时。时间精确到“时”,暗示战役在迅速发展之中。(附)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1949年4月)毛泽东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二)整体感知:1、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要求读准字音,并努力读出文章的感情和气势。)鄂 豫 绥靖 阻遏 锐不可当 星宿2、根据消息的结构特点,理清文章的层次及消息的要素。标题:导语:。主体:。(三、)合作探究:(一)角色体验,变换阅读:当当播音员如果你来当播音员,你在重音、语调、情感、节奏上应怎样读这则消息。(二)画画地图:分别将西路军、中路军、东路军已占领的地方用红色标线,向前进发点用箭头标出。(可画在课本上的地图上)(三)再读课文,完成下列表格:(四)思考回答:1、标题中的“百万”是实数还是虚数?2、文章主体部分可分为几个层次?是怎样衔接在一起的?第一层:(20日夜起已度过三十万大军):。第二层:():。第三层;():。3、三路大军为什么不以地点为序从东往西,或从西往东?采用现在的顺序有什么考虑?(四、)拓展提高阅读下面消息,并与课文作比较。我军横渡长江情景(新华社长江前线1949年4月23日电前线记者阎吾报道)人民解放军在安庆、芜湖间某地敌前强渡长江时的情景称:21日黄昏,江北某地解放军的阵地上空,突然升起银光四射的发光弹,顷刻,整个北岸阵地发出了震天动地的雷鸣,从解放军的炮兵阵地上,无数道火线飞向南岸,接着整个南岸国民党军的阵地就完全陷于一片火海中。炽烈的炮火映红了江面和天空。接着,从各个港口涌出了无数只大小船只。它们立即散布江面,像箭似地向南飞驶而去。北岸的江边,站满了当地的居民、民工和解放军的指战员们,大家都屏息凝视着火光掩映的江面,等候着。忽然,在南岸飞起了登陆的信号,枪炮声、喊杀声连续不断。北岸所有的人们立时迸发出一片欢呼:“过去了!”“过去了!”无数船只继续从各港口涌出来,加速向对岸驶去。对岸的解放军则开始不断发出前进的信号,和响起前后各部队间联络的号音。在宽阔的江面上,解放军的指挥灯不断闪耀着,渐渐枪炮声、喊杀声越来越远了。工兵们紧张地搭起许多码头,无数民工忙着把无数的弹药、器材、粮食、蔬菜送到船上,随着大军运过江去。这时,在大江南岸,布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