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上)期末历史试题_第1页
人教版九年级(上)期末历史试题_第2页
人教版九年级(上)期末历史试题_第3页
人教版九年级(上)期末历史试题_第4页
人教版九年级(上)期末历史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九年级(上)期末历史试题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选择题1 .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战胜国先后召开了巴黎和会与华盛顿会议。关于这两次会议的共同点表述错误的是都由美、英、法三国操纵会议都侵犯了中国主权,损害了中国利益都重建了帝国主义战胜国战后国际秩序美日两国都成为了这两次会议的最大受益者ABCD2 . “虽然向美洲种植园提供的奴隶约在1200万到2000万人之间,但非洲损失的人口据估计却是这一人数的4倍”。导致材料现象出现的原因是( )A黑奴贸易B农奴贸易C南北战争D农奴制改革3 . “中世纪中期的宗教文化处处崩裂有声,一些裂缝日益扩大,关于人的新鲜思想的涓涓细流从中流出。”下列作品中,最能体现出材料中“新鲜思想”的是( )A荷马史诗B神曲C物种起源D复活4 . “印度虽然只有巴掌大的乌云,但它会变成淹没英国殖民者的滂沱大雨。”下列关于18571859年印度民族大起义的叙述,错误的是A是英国的殖民统治造成的B涌现出了一位杰出的女英雄章西女王C起义最终取得辉煌胜利D给英国殖民者以沉重打击5 . 与“17世纪80年代”“不流血”“社会上层政变”等关健词相关链接的历史事件是A雅各宾派打击政敌B“光荣革命”C反法联军卷土重来D詹姆士二世反攻倒算6 . 1999年,世纪之交,英国广播公司BBC举行民意测验,评选一千年来最伟大的思想家,结果,马克思当选为“最伟大的思想家”。马克思诞生的标志是( )A人权宣言的通过B独立宣言的发表C共产党宣言的发表D权利法案的颁布7 . 揭示历史事件之间的因果关系,是历史学习的有效方法。下列事件中因果关系表述正确的是 萨拉热窝事件第二次世界大战葡萄牙殖民统治玻利瓦尔领导的独立运动明治维新日本迅速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1861年农奴制改革推动俄国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ABCD8 . 对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初期美国经济发展最正确的表述是A资本主义经济高速发展的“黄金时代”B经济“滞胀”时期C“新经济时代”D知识经济时代9 . 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涌现出许多杰出的科学家,他们在不同时代的发明创造,闪烁着智慧的光芒,推动着人类历史的进步。下列关于中外“科技名人”的卡片信息介绍正确的是ABCD10 . 目前,泰州正在加速打造新型的智慧城市,越来越多的人在体会一部智能手机下载APP(微信或支付宝)走遍泰州,一部手机“手一划”,衣、食、住、行全搞定的便捷生活。产生上述变化的关键性技术是A原子能技术B空间技术C计算机网络技术D生物技术11 . 之所以说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是一次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是因为A改革是由资产阶级领导的B改革解放了农奴C改革后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的道路D改革是政府和地主对农民的双重敲诈与掠夺12 . 有人将俄国历史概括为“转折新生调整僵化解体”,“调整”指的是( )A废除农奴制改革B新经济政策C十月革命D斯大林模式13 . “见风使舵”比喻跟着形势转向,结合一战爆发前后历史,你认为哪一个国家的举动最符合这个成语的含义A英国B德国C法国D意大利14 . 下列歌词、诗句反映的历史事件,按时间先后排列依次为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铁流两万五千里,红军威名天下扬西边的太阳就要落山了鬼子的末日就要来到日头一出红又红,朱德来会毛泽东ABCD15 . 1113世纪,意大利、法国、英国、德意志等国出现了许多著名城市,西欧城市兴起的最大历史意义是A彻底瓦解了西欧的封建制度B城市自治得以普遍存在C基督教会和等级制度日趋完善D为西欧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奠定了基础16 . “15世纪末,西欧各国商品经济获得广泛发展;西欧各国的贵族和商人,渴望从非洲和东方的中国、印度,获得大量黄金以及其他财富;当时,东西方贸易的传统商路被奧斯曼帝国控制。”该材料体现的是新航路开辟的A历史背景B必备条件C主要过程D重要影响17 . 下图是美国的自由女神像。她右手高擎火炬,左手握着一块铭板,上面刻有日期:1776年7月4日。它所代表的是 A美国独立战争开始的时间B独立宣言发表的时间C萨拉托加战役的时间D英国承认美国独立的时间18 . 某同学在做单元复习知识整理时,制作了一张学习卡片(如表)。根据卡片可知,该同学复习的单元事件主题是事件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性质资产阶级革命作用都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A资本主义时代的曙光B欧美主要国家的社会巨变C资产阶级统治的巩固和扩大D垄断资本主义时代的世界19 . 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欧洲的政治版图发生了重大变化,引发这一变化的重要事件是( )A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B欧盟成立C经济全球化速度加快D第三次科技革命20 .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是( )A巴尔干半岛成为火药桶B两大军事集团形成C帝国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D德奥与英法矛盾加剧二、综合题21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奥地利皇帝、匈牙利国王陛下,德国皇帝、普鲁士国王陛下,和意大利国王陛下,为了要增进普遍和平的保障,巩固君主制的原则,并借此保障他们各自国家内社会和政治秩序得以维持而不受妨碍,统一定立一个条约;这个条约基本上是属于保守和防御的性质,因而其目的只在于预防那些可能威胁他们国家安全和欧洲和平的危险。德、奥、意三国“同盟条约”内容(1882年5月20日)材料二签字国政府宣言:各自保证运用其全部军事与经济资源,以对抗与之作战的三国同盟成员国及其附庸国;保证互相合作,并不与敌国缔结单独停战协定或和约。签字国政府欢迎“在战胜希特勒主义的斗争中给予物质上援助和贡献的其他国家”加入这个宣言。王绳祖国际关系史 材料三本条约标志着在欧洲各国人民之间建立日益紧密的联盟进程的新阶段。联盟的使命是相互协调、团结一致的形成各成员国和各国人民之间的关系。联盟的宗旨是:通过建立无内部边界的空间,加强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和建立最终实行统一货币的经济与货币联盟,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均衡、持久进步;通过实行最终包括共同防务政策的共同外交和安全政策,在国际舞台上弘扬联盟的个性。1991年签订于马斯特里赫特(转引自加亚尔等欧洲史)材料四这个世界,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成为时代潮流,旧的殖民体系土崩瓦解,冷战时期的集团对抗不复存在,任何国家或国家集团都再也无法单独主宰世界事务。习近平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的演讲(2013年3月)请回答: 据材料一,指出德、奥、意三国标榜的签订条约的目的是什么?德国签订该条约的真正目的又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由此形成的国家集团的性质。 材料二是哪一重要历史文件的内容?文中所称“敌国”是指什么?这一文件的发表有何重要历史意义? 材料三条约决定建立的“联盟”是指什么?据材料三,概括指出该“联盟”发展的主要目标是什么? 据材料四结合所学,指出“旧的殖民体系土崩瓦解”的标志是什么?冷战结束的标志是什么?归纳指出当今世界政治格局发展的趋势是什么?22 . 进入二十世纪以来,世界日益成为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世界各国既相互依存又相互竞争。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图一激战后的凡尔登图二诺曼底登陆今天我们结束了一个厄运的时代,印度再次发现了自己图三尼赫鲁图四非洲国家独立进程(1)图一所示战役因其异常惨烈又被称为什么?图二行动有何军事意义?图一、图二所属的两场战争的性质有何不同?(2)图三“再次发现了自己”是指什么?图四中非洲人民最终摆脱帝国主义殖民体系的标志是什么?两者与图二所属战争有何联系?材料二习近平指出,在各国彼此依存、全球性挑战此起彼伏的今天,各国要对接彼此政策,在全球更大范围内整合经济要素和发展资源,才能形成合力,促进世界和平安宁和共同发展。“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圆桌峰会联合公报材料三通过“一带一路”建设,我们将开展更大范围、更高水平、更高层次的区域合作,共同打造开放、包容、均衡、普惠的区域合作架构。习近平在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上的演讲(2015年11月18日)(3)据材料二、三指出“一带一路”的国家战略体现了怎样的理念?(4)综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请你谈谈各国应怎样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23 . 材料一近代产业革命开始于蒸汽机的发明和广泛应用,一些工业发展的城市工矿区人口密集.物流量大.煤的燃烧量急剧增加,大气污染的环境问题不断发生,如1873. 1880. 1882 . 1891. 1892年,英国伦敦多次发生可怕的有毒烟雾事件。材料二在电力的运用上,电报、电话、电灯、电梯、电影放映机等新兴电器相继问世,电报电话公司.电影公司等企业纷纷建立。材料三全世界最大的100家高科技公司中,有差不多20%把公司总部设在“硅谷”。科技在这里产生了巨大的财富,有人统计,1996年,这里每24小时就产生62名百万富翁。1998年,“硅谷”的生产总值达到2400亿美元,“硅谷”是美国经济发展的一个奇迹。(1)工业革命的标志是什么? (2)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谈谈应当如何辩证的看待工业革命对社会的影响?从中得到了什么启示? (3)材料二中的电报、电话等新兴电器是哪次科技革命的成就?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石油产量迅速增加的原因是什么? (4)从材料三中你可以看出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核心是什么?24 . 残酷惨烈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曾经促使人们对民族国家和战争的反思达到空前的程度。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希特勒是通过许诺解决失业问题、砸碎凡尔赛和约的枷锁赢得支持的;经济大萧条为他赢得了狂热的听众因为他为他们的不幸找到了替罪羊。全球通史材料二第二次世界大战使整个欧洲遭受了几乎是致命的打击。导致了欧洲的整体衰落。不仅如此,欧洲还被苏联和美国划分为东西两大势力范围,只有走联合之路。于是,从经济上的煤钢联营入手,启动了西欧的联合进程。世界近现代史材料三 1986年共同体的年国民生产总值高达2.6万亿美元,共同体代表西欧已成为西方世界美、欧、日三足鼎立中的一足。世界史现代史编请回答:(1)材料一中的“大萧条”指的是什么?(2)材料二中的“东西两大势力范围”所反映的世界政治格局是什么?据材料二,归纳促使西欧启动联合进程的主要因素。(3)对比材料一、二,二战前后西欧国家间关系发生了什么变化?(4)材料三中的“共同体”指的是哪一组织?据材料三,列举共同体的经济发展状况。(5)结合材料,说说二战前后西欧国家间因关系不同而分别带来的不同结果,给我们什么启示?25 . 国际关系是指人们超越国家界限建立起来的一种特殊社会关系,它是世界历史的重要内容。材料一:概括地说,国际格局是指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内,在国际关系中起到举足轻重作用的主要行为体,如国家或国家集团,所形成的一种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相对稳定的结构状态和局面。大国和大国集团的力量对比是国际格局的基本结构和基本内核,决定着国际关系的基本内容,如战争与和平、和平与发展等等。徐蓝20 世纪国际格局的演变一种宏观论述(1)依据材料一,说出构成国际格局的主体是什么?国际格局的基本结构是什么?材料二: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左图)后(右图)的欧洲版图(2)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欧洲版图发生了巨大变化,简要说明其原因。材料三:1942年1月1日,以美、苏、英、中等二十六个国家的代表齐集华盛顿,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宣布:保证运用军事和经济的全部资源同与之处于战争状态的轴心国及其仆从国家作战;相互合作,不与敌国单独缔结停战协定和和约。(3)联合国家宣言的签署有何意义?材料四:在世界历史的现阶段,几乎每一个民族都必须在两种生活方式之中选择其一。这种选择大都不是自由的选择。一种生活方式是基于多数人的意志,其特点为自由制度,代议制政府,自由选举,个人自由之保障,言论与信仰之自由,免于政治压迫。第二种生活方式基于强加予多数人头上的少数人意志。它所依靠的是恐怖和压迫,操纵下的报纸和广播,内定的选举和对个人自由之压制。我相信,美国的政策必须是支持各自由民族,他们抵抗着企图征服他们的掌握武装的少数人或外来的压力。我相信,我们的帮助主要是通过经济和财政的支持,这对于经济安定和有秩序的政治进程来说,是必要的。节选自1947年3月杜鲁门在国会的演说(4)材料四提出的政策被称为“杜鲁门主义”,它的提出标志着什么?结合所学,说出“经济和财政的支持”的主要表现。材料五:二战后,欧洲人认为,必须排斥超级大国因素,要从美苏的抵押品中解脱出来,并使自己以自主的面目居于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