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2020年(春秋版)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A卷_第1页
杭州市2020年(春秋版)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A卷_第2页
杭州市2020年(春秋版)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A卷_第3页
杭州市2020年(春秋版)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A卷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杭州市2020年(春秋版)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A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选择题1 . 迄今世界上所发现的最大青铜器是:A四羊方尊B司母戊鼎C象尊D犀尊2 . 如下图出土文物“商鞅方升”,现藏于上海博物馆,该文物被列为国家一级文物,并且是属于禁止出国展览的最为珍贵的文物之一。请问这一文物可以佐证商鞅变法的哪一项措施?( )A允许土地自由买卖B改革户籍制度C奖励军功D统一度量衡3 . 比较法是学习历史常用的一种方法,下列关于河姆渡人和半坡人的相似之处是( )。人们过着定居生活进入原始农业时代会制造陶器种植水稻ABCD4 . 西汉初,虽然整体上社会积极向上,但是局部地区社会秩序非常混乱,导致社会秩序混乱的主要原因是A农民起义B诸侯争霸C分封制崩溃D诸侯王和地方豪强地主势力作乱5 . 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的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是( )A夏朝B商朝C西汉D元朝6 . 剑桥中国秦汉史认为:“秦朝尽管县花一现,它却成功地把一套国家官僚机器的制度传给了它的政治继承者。这套制度推行了1700年,其间只逐步作了修正。”“其间只逐步作了修正”包含的内容有( )西汉强化监察制度隋朝开创科举制度唐朝开创三省六部制明太祖设立厂卫特务机构ABCD7 .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此诗赞颂的是哪项伟大的工程( )A长城B灵渠C大运河D都江堰8 . 两宋时期,关于我国的经济格局说法正确的是( )A北方商业繁荣、海外贸易兴盛,经济重心在北方B江南经济得到发展,经济重心出现南移的趋势C经济重心从长江流域转移到黄河流域D经济重心从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9 . “孝文帝的汉化政策旨在排除种族的区别,以社会身份这样一种贯穿于胡汉两个社会并具有普遍性的原理为基础建立其统治体制。”材料反映汉化政策的目的是( )A改变鲜卑族陋习B促进民族交融C接受汉族先进文化D巩固统治需要10 . 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写到“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其中秦皇指的是( )A秦穆公B秦始皇C汉高祖D汉武帝11 . 清政府终于无力抵抗殖民主义血与火的劫掠,未能避免被西方列强宰割的“奇异的悲歌”,其根本原因是( )A实行闭关政策B实行重农抑商政策C封建王朝的腐朽没落D实行文字狱12 . 宋书:“国家根本,仰给东南。”这种现象反映的实质是A南方工商业发达B南方农业生产发达C南方海外贸易繁荣D经济重心已经南移二、判断题13 . 在四大发明西传的过程中做出最大贡献的是西方传教士( )14 . 清朝中期,戚继光的戚家军在台州九战九捷,荡平了浙江的倭寇。( )15 . 判断题,正确的填A,错误的填B。史记秦始皇本纪说:“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上至以衡石量书,日夜有呈,不中呈不得休息。”这段话表明皇帝制度的主要特点是皇位世袭,权力在一家一姓中传承。三、简答题16 . 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统一始终是历史发展的主流。请回答:(1)一举灭亡陈朝。结束分裂。使南北重归统一的皇帝是?结束唐末以来蕃镇割据局面的皇帝是?(2)明清时期,我国开始遭到外来侵略。请列举明清时期的反侵略斗争。(3)民族团结是国家统。的前提和基础。藏族是我国的少数民族之一。请问清朝是怎样加强对西藏的管理的?四、综合题17 . 唐朝,一个不筑长城的统一王朝,她有开拓创新的气魄,更有包容世界的豪迈请回答:材料一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禀俱丰实。(1)材料一中的唐诗描写了唐朝开元时期繁荣富庶、天下太平的盛世景象,当时的统治者是谁?这一盛世局面是?材料二(2)农业工具的创新极大地促进了生产的发展,材料二中唐朝出现的两种新农具分别是?材料三风吹金榜落凡世,三十三人名字香。(3)材料三中的唐诗体现了我国古代史上哪种选官制度?对当时社会有什么影响?材料四复旦大学钱文忠教授在讲述唐朝对外关系时说:“一个伟大僧人西行取经的传奇故事,一条由信念、坚持和智慧浇铸而成的求知之路,一个民族胸襟开放、海纳百川的真实写照。”(4)材料四的这位“伟大僧人”是谁?他将路途所见所闻写成一书,这本书是?18 . 对外开放,加强同其他国家的经济、文化、贸易往来,有利于我国经济文化的发展。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材料一中的这个人物是谁?生活在哪位皇帝时期?他将中国的文化传播到了哪个国家?材料二:南宋时,海外贸易发达,商船远达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在航海中广泛使用了我国古代四大文明中的某一项成就。(2)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从政府的态度和航海科技两个方面,总结宋朝海外贸易兴盛的原因?材料三:(3)材料三的这幅图片描述的是什么历史事件?这次航海最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