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越绩效自评报告(4B经营结果)_第1页
卓越绩效自评报告(4B经营结果)_第2页
卓越绩效自评报告(4B经营结果)_第3页
卓越绩效自评报告(4B经营结果)_第4页
卓越绩效自评报告(4B经营结果)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4.7 经营结果公司围绕战略目标,恪守经营理念和经营准则,在顾客与市场、财务、资源、过程运营、公司治理及社会责任等方面取得了卓越的绩效。4.7.1 顾客与市场的结果4.7.1.1 以顾客为中心的结果4.7.1.1a 顾客满意度当前水平及趋势公司每年通过自已组织、委托第三方的方式对顾客满意度进行综合调查和专项调查,并对顾客满意度调查结果进行认真分析及持续改进,公司顾客满意度水平稳步提升,多数测量指标在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见表4.7.1.1-1和表4.7.1.1-2。表4.7.1.1-1 2004 年顾客满意度调查情况*机器股份有限公司用户满意指数为76.6分,比去年明显提高,属于行业高水平。*机器股份有限公司的用户质量预期指数得分为79.7,属于行业领先水平。*机器股份有限公司用户对感知产品质量的评价达到78.4分,属于行业领先水平。*机器股份有限公司用户对感知服务质量的评价为74.1分,属于行业高水平。*机器股份有限公司的用户抱怨率为20.1%,比去年大幅下降,成为行业最好水平。*机器股份有限公司用户的忠诚度75分,属于行业最佳水平。摘自2004年中国质协对*顾客满意度调查评价报告表4.7.1.1-2 顾客满意度当前水平及趋势满意度指标过去/当前水平预测值2002年2003年2004年2005年2006年2007年满意度指数72.676.378.979.580.581.5质量预期指数71.575.479.7818283感知产品质量69.678.778.979.580.581.5感知服务质量60.873.974.1757677感知价值71.875.677.277.579.581.5抱怨率(%)22.82320.119.51918.54.7.1.1 b 顾客满意度与竞争对手及标杆企业对比(1)满意度指数:公司用户满意度指数呈现增长趋势,三年来提升了6.3分,远高于主要竞争对手,与标杆企业康明斯基本持平,见图4.7.1.1-1。图4.7.1.1-1 满意度指数对比 (2)质量预期指数:公司质量预期指数逐年上升,在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并且2004年超过标杆企业康明斯,见图4.7.1.1-2。图4.7.1.1-2 质量预期指数对比(3)感知产品质量:公司通过产品质量升级,不断促进感知产品质量,2003年比2002年提高9.1分,在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见图4.7.1.1-3。图4.7.1.1-3 感知产品质量对比(4)感知服务质量:公司通过构建服务体系、完善服务平台、提高服务质量等措施不断改进感知服务质量,与竞争对手正在逐步拉开差距,其指标数值紧逼标杆企业康明斯,见图4.7.1.1-4。图4.7.1.1-4 感知服务质量对比(5)感知价值:公司重视顾客关系建设,采取宣传、走访、电访等一系列有效措施,提高顾客感知价值,近三年公司顾客感知价值呈现较大升幅,高于潍柴、锡柴、上柴主要竞争对手,高于标杆企业康明斯,见图4.7.1.1-5。图4.7.1.1-5 顾客感知价值对比(6)顾客抱怨率:公司关注顾客抱怨率,并通过提高产品质量及售前、售中、售后服务不断降低顾客抱怨程度,顾客抱怨率整体水平与主要竞争对手相比处于最好成绩水平。公司2003年为的顾客抱怨率为23%,比02年的22.8%高出0.2个百分点。经分析主要缘于公司前几年发动机销量持续大幅增长,市场保有量急剧增加,而服务配件没有及时同步跟进,局部影响售后服务,引起少部分用户产生抱怨。后经及时采取加大服务站配件储备,组建区域配件中转库等一系列措施,彻底解决了服务配件滞后问题,2004年公司顾客抱怨率降至20.1%,但比标杆企业康明斯仍低1.1个百分点,见图4.7.1.1-6。图4.7.1.1-6 顾客抱怨率对比4.7.1.1c 顾客忠诚度当前水平与趋势及对比分析(1)公司关注顾客忠诚度,不断提升客群关系,目前公司与汽车厂等直接顾客中的92%建立供货伙伴关系,新增顾客中有74%来自老顾客的推荐。近三年顾客忠诚度逐渐上升,并呈现良好的发展趋势,与主要竞争对手相比处于领先地位,与标杆企业康明斯接近,见图4.7.1.1-7、图4.7.1.1-8。图4.7.1.1-7 顾客忠诚度当前水平及趋势图4.7.1.1-8 顾客忠诚度对比(2)公司对顾客与市场的关注和重视,使公司的市场地位和品牌价值不断被顾客与市场认可,连续三年被评为用户满意企业及用户满意产品等荣誉称号,见表4.7.5.2-2。4.7.1.2 产品和服务结果(1)产品绩效结果 产品绩效测量指标当前水平及趋势公司应用世界前沿技术及先进管理方法,不断改进提升老产品,开发领先适用的新产品,各系列产品具备优异的性能,见表4.7.1.2-1。表4.7.1.2-1 产品绩效当前水平及趋势指标指数过去/当前水平预测值目前最先进水平备注2002年2003年2004年2005年2006年2007年国内国际最大升功率kw/升28.329.830.631.532.633.030.632.6见图4.7.1.2-1可靠性 B10寿命 万km2030505560805580见图4.7.1.2-2燃油耗g/kwh200198193190187185193187见图4.7.1.2-3平均噪声 dB(A)113.45111.67110.16108.80105.00102.00110.16105见图4.7.1.2-4有害颗粒排放PM0.240.170.120.110.10.090.120.10见图4.7.1.2-5 产品绩效指标对比分析最大升功率:是表征发动机动力性最重要指标,是指发动机最大功率与排量的对比值,对比值越大,则产品动力性越好。公司产品最大升功率处于国内最好水平,与国际最好水平的差距正在不断缩小,见图4.7.1.2-1。图4.7.1.2-1 最大升功率对比可靠性(B10寿命):指产品开发时经过大量可靠性试验后计算的寿命。公司重视产品可靠性攻关,并取得显著成效,比如2004年攻克国际上难以解决的四气门整体式气缸盖鼻梁区微裂纹难题,产品可靠性稳定受控,见图4.7.1.2-2。图4.7.1.2-2可靠性对比燃油耗:是发动机经济性最重要的衡量指标。公司长期贯彻“持续降耗,连续降噪”方针,产品油耗持续下降,目前产品燃油耗处于国内最好水平,与国际同类产品最好水平差距逐步缩小,见图4.7.1.2-3。图4.7.1.2-3燃油耗对比 平均噪声:是发动机环保性的重要度量指标之一。公司引进降噪技术专家,对降噪进行立项攻关,满足了国家强制性标准要求,目前处于国内最好水平,见图4.7.1.2-4。图4.7.1.2-4平均噪声对比 有害颗粒排放:是发动机环保性的另一个重要指标。公司把电控技术在6G产品的成功应用经验,推广应用到6M、4F欧产品攻关,把四气门技术、缸内制动技术应用到各系列产品达欧攻关,确保了公司产品排放的领先水平,见图4.7.1.2-5。图4.7.1.2-5有害颗粒排放对比产品特色与创新成果产品带最宽:公司实施“两头延伸”产品发展战略,从1995年开始,新品开发快速增长,产品带不断拓宽,产品结构由1994年只有6J中机系列,发展到现在涵盖轻、中、重,拥有十一大系列的合理产品结构,见表4.7.1.2-2。目前公司6A、6G、6J、4E、4D、4G六大系列产品被评为国家免检产品。表4.7.1.2-2 产品系列对比序号基础样机通过鉴定时间新增产品系列(以系列基础机型通过国家验证为基准)194年以前6J29598年6A、6B、6G39901年4E、4D、4G40204年6L、6M、4B、4F、4W(正在验证过程中)50507年2L机、13L机、16L机功率段最长:公司产品拥有国内柴油机最长的功率段,能最大限度满足用户的需求,见表4.7.1.2-3。表4.7.1.2-3 产品功率段对比功率段(kW)*12310潍柴股份175323锡柴81235上柴58.8259新产品占比最大:新产品指从投放市场起三年内的产品,新产品占比指新产品品种数占全部产品品种数的比例。随着公司新品开发速度加快,产品创新比率逐年大幅增加,2004年达到92%(见图4.7.1.2-6),显示出公司产品适应市场能力和产品竞争能力在行业中占据主导地位。特别是2004年11月开发成功的微型轿车柴油发动机4W,填补了国产轿车柴油发动机空白,为公司进军轿车发动机领域和微型轿车市场奠定了基础。图4.7.1.2-6 新产品占比对比专利发明最多:公司在产品开发和技术创新方面,大胆创新,取得丰硕成果,从20022004年累计发明和申请专利43项,成为行业中创新先导者,见图4.7.1.2-7。图4.7.1.2-7 专利发明对比(2)服务绩效结果 服务绩效测量指标当前水平及趋势在发动机服务领域,公司始终领跑整个行业,一直被竞争对手作为标杆追赶,其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益长期以来得到广大用户,甚至竞争对手的认同,三年来取得了卓越的绩效,见表4.7.1.2-4。表4.7.1.2-4 服务绩效当前水平及趋势服务绩效指标过去/当前水平预测值2002年2003年2004年2005年2006年2007年平均停机时间(小时)12.812.712.612.512.011.5及时到位服务率%96.297.998.59999100按时修复率%80.389.988.690.592.594.5投诉次数181716121110建档率%65.268.987.8889095 服务绩效指标对比分析平均停机时间:公司通过增扩服务网点、建立维修快速反应机制,提高维修效率等手段不断缩短维修时间,使平均停机时间远远低于竞争对手,见图4.7.1.2-8。图4.7.1.2-8平均停机时间对比及时到位服务率:随着公司服务半径的进一步缩小及服务机制的进一步完善,公司近三年的服务效率不断提升,及时到位服务率在行业始终处于领先地位,见图4.7.1.2-9。图4.7.1.2-9 及时到位服务率对比按时修复率:公司服务体系及服务效率的不断提高,使公司产品的按时修复率一直维持在较高的水平,与主要竞争对手相比一直处于领先地位,见图4.7.1.2-10。2004年按时修复率比2003年有所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公司产品保有量增幅大,服务网点不能同步跟进所致,为此2005年公司采取了逐步扩大服务区域及服务站点的措施。图4.7.1.2-10 按时修复率对比投诉次数:随着公司产品质量的不断提升和服务水平的提高,用户投诉次数逐年下降,远低于竞争对手,见图4.7.1.2-11。图4.7.1.2-11用户投诉次数对比建档率:公司重视用户建档工作,特别是2004年,成立专门小组对用户档案进行全面的整理、分类和查证,用户建档率达到87.8%,远远高于竞争对手,见图4.7.1.2-12。图4.7.1.2-12用户建档率对比服务特色与创新成果庞大的服务网络:公司根据市场战略需要统一规划服务网络,根据新品投放、市场保有量增长、服务功能需要动态增扩,并引进淘汰机制滚动优化,保障了服务站功能的有效释放。截至2005年3月底,公司服务站达到932个,使长江以南地区服务半径约为50公里,长江以北(除西藏、新缰外)地区不超过100公里,成为行业规模最大,服务功能最全的服务网络,进一步拉开了与竞争对手的距离,见图4.7.1.2-13和图4.7.1.2-14。图4.7.1.2-13 服务站数量当前水平及趋势图4.7.1.2-14 2004年主要竞争对手服务站数量对比最长的三包保修里程:公司三包保修里程始终领跑整个行业,促进了同行产品质量快速提升,拉动了行业服务飞速发展,对中国内燃机行业,甚至中国汽车工作作出了杰出贡献,并得到了国家有关部委、广大用户,甚至竞争对手的一致公认,见表4.7.1.2-5和表4.7.1.2-6。表4.7.1.2-5 三包保修里程时 段9092年9395年9698年9902年0304年三包保修里程5万公里10万公里13万公里/18个月15万公里/18个月6M/6L:25万/24个月其余:20万/18个月表4.7.1.2-6 2004年主要竞争对手三包保修里程对比*康明斯潍柴股份锡柴上柴三包保修里程(公里)20万/18个月(25万/24个月)20万/18个月5万/12个月12万/12个月10万/12个月快捷的服务系统:公司不惜巨资,2003年开发完成*顾客管理系统(YCSS),覆盖全国36个办事处和900多个服务站;2004年建立30个座席的呼叫中心,并依托Internet实现了管理系统、呼叫中心和ERP系统相互对接,为公司售后服务、走保、维修、质量跟踪、用户回访、过程监督等业务管理和支持提供了有力保障,业务结算由原来需要1520天缩短到现在5天,大大提高了效率。有效的市场拉动模式:公司以“有效拉动市场,做大做强发动机主业”为目标,采取“为购买配装*发动机汽车的用户提供买车金融担保和物流营运服务”模式,2003年公司以控股方式分别组建了金融担保公司和营销物流公司,创造了市场拉动模式。经过2004年运作,取得了累计拉动发动机销售12000多台,拥有物流核心运力13200辆的经营佳绩。特别为公司6L、6M新产品的市场投放,挤占重机市场,立下了汗马功劳。良好的服务绩效,使公司的声誉不断上升,2003年被评为全国“质量、服务、信誉AAA级企业”,并被授予3.15全国产品质量售后服务双达标先进企业称号,见表4.7.5.2-2。4.7.1.3 市场结果(1)市场占有率*、锡柴、潍柴股份、上柴是国内多缸径柴油发动机市场的“前四强”。前四强累计销量2002年为台,2003年为台,2004年为台。其中*分别占35%、38%、38.7%,呈总体上升趋势,高于其他三个竞争对手,成为国内多缸径发动机市场的“强中强”,见图4.7.1.3-1。图4.7.1.3-1与主要竞争对手总销售量对比 车用柴油机市场占有率当前水平及趋势:公司在车用柴油机市场上占有绝对量优势,并依然保持持续增长的态势,见图4.7.1.3-2。图4.7.1.3-2车用柴油机市场占有率当前水平及趋势对比分析:以2004年车用柴油机的市场占有率为例,公司与主要竞争对手相比,处于行业领先地位,见图4.7.1.3-3。图4.7.1.3-3 2004年车用柴油机市场占有率对比因国内主要竞争对手在车机市场差别较大,重点不同,为了可比,以客车板块为例,选择大中型客车市场的最强竞争对手锡柴进行比较,*占据绝对优势,见图4.7.1.3-4。图4.7.1.3-4 与锡柴大中型客车市场占有率对比 非车用柴油机市场占有率当前水平及趋势:公司近几年大力拓展非车用机市场,市场占有率逐年递增,并且呈现强劲的增长态势,见图4.7.1.3-5。图4.7.1.3-5 非车用柴油机市场占有率当前水平及趋势对比分析:因国内主要竞争对手在非车用市场上差别较大,重点不同,为了可比,以30装载机市场为例,选择30装载机市场最强竞争对手锡柴进行比较,*占据优势,见图4.7.1.3-6。图4.7.1.3-6 30装载机市场占有率对比 农用柴油机市场占有率当前水平及趋势:公司2002年开始进入农机市场,虽然起步慢,却以惊人的速度增长,2004年销量达到6500台,比2002年的380台增长了16倍,市场占有率高达43%,见图4.7.1.3-7。图4.7.1.3-7 农用柴油机市场占有率当前水平及趋势对比分析:因国内主要竞争对手在农机市场上差别较大,重点不同,为了可比,选择在农机市场上最强竞争对手洛拖进行比较,*逐年挤占,农机市场占有率持续增加,2004年超过洛拖,并高出5个百分点,见图4.7.1.3-8。图4.7.1.3-8 农用柴油机市场占有率对比(2)市场地位在按产品用途细分的市场领域,公司保持着中国最大的车用柴油机生产基地的地位;在非车用机、农用机领域也逐步树立起行业领导者的地位,见图4.7.1.3-10。图4.7.1.3-10 行业市场地位变化(3)业务增长当前水平及趋势:近年我国汽车总体市场呈现稳定增长趋势,但中机市场却出现缓慢增长或零增长,预计今后一段时期仍将保持这种态势,甚至负增长。因此公司调整产品结构,逐步缩减中机,大幅增加轻机、重机和非车用柴油机,见图4.7.1.3-11、图4.7.1.3-12、图4.7.1.3-13。图4.7.1.3-11 轻机业务增长当前水平及趋势图4.7.1.3-12 重机业务增长当前水平与趋势图4.7.1.3-13 非车用柴油机业务增长当前水平与趋势对比分析:在综合业务增长率方面,公司近三年的平均增长率高于主要竞争对手与标杆企业,见图4.7.1.3-14。图4.7.1.3-14 综合业务增长率对比(4)新增市场公司重视产品技术与市场的对接,开发“领先适用”的产品,满足市场多元化需要,不断巩固原有市场,培育新市场。公司不仅近年,而且在未来几年,新的市场增长点有:国内市场:在轻机、重机、非车用机和农用车板块市场领先基础上进一步拓展,实现原有市场“从强到更强”的新增长,见图4.7.1.3-11、图4.7.1.3-12、图4.7.1.3-13;微轿柴市场预计在2005年“零”突破后,2007年实现产销5万台,2008年实现产销15万台, 从而实现微轿柴市场“从无到有”的新增长。海外市场:公司产品的出口范围由2002年的东南亚及非洲等23个国家和地区扩增到2004年的40多个国家和地区,并打进日本市场,2005年公司还制定了抢占全球制高点的全球化战略。尽管现在出口绝对数量较小,但增长速度快,海外市场将会实现“从少到多”的新增长,见图4.7.1.3-15。图4.7.1.3-15海外市场销售额当前水平及趋势4.7.2 财务结果公司近三年整体经营能力呈现强劲的增长态势,各项财务指标与主要竞争对手及同行业平均水平相比处于领先地位。为实现 “结束蠕动,实现跳跃,完成主体,初成航母”的战略目标,公司立足远大,把美国康明斯公司作为标杆企业进行追赶。(1)主要财务绩效指标及其当前水平和趋势, 见表4.7.2-1。表4.7.2-1主要财务绩效指标汇总表财务指标过去/当前水平预测值2002年2003年2004年2005年2006年2007年销量(台)销售收入 (万元)资产总额(万元)净利润(万元)41996512395646172000人均利税(元/人年)全员劳动生产率(元/人年)资产负债率(%)41.1738.9241.55424546主营业务收入(万元)总资产贡献率(%)18.6923.2922.86172021资本保值增值率(%)98. 76101.95128.12125130120流动资产周转率(%)161.39188.69198.85370670720(2)主要财务绩效指标与竞争对手及行业平均水平对比分析注:竞争对手及行业平均水平的财务数据来源于年度多缸内燃机统计支会交换资料,潍柴股份的数据来源于其公布财务报告。销量:公司近三年销量增长快速,2004年突破20万台大关,远远高于国内同行竞争对手及行业平均水平(见图4.7.2-1),但与标杆企业美国康明斯公司相比仍然有较大差距,如2004年美国康明斯公司发动机销量为40万台,按公司中期战略目标,2006年将超过目前康明斯的销量水平。图4.7.2-1 销量对比销售收入:公司近三年的销售收入均保持良好的增长态势,2003年和2004年分别以52亿和64亿保持行业领先地位,大大高于行业平均水平,年平均增长率达51.7%(见图4.7.2-2)。但与标杆企业美国康明斯公司相比仍然有很大差距,如2004年美国康明斯公司销售收入折合人民币700亿,按公司长期战略目标,预计2012年将赶上康明斯。图4.7.2-2 销售收入对比资产总额:公司近三年的资产总额均保持行业领先地位,大大高于同行竞争对手及行业平均水平,见图4.7.2-3 资产总额。但与标杆企业美国康明斯公司相比仍然有巨大差距,如2004年美国康明斯公司资产总值折合人民币420亿。图4.7.2-3 资产总额对比净利润:公司近三年的净利润均保持行业领先地位,明显高于同行竞争对手及行业平均水平,见图4.7.2-4。但与标杆企业美国康明斯公司相比仍然有巨大差距,如2004年美国康明斯公司净利润折合人民币28.9个亿,是公司目前的5倍。图4.7.2-4 净利润对比人均利税:公司近三年人均利税增长快速,2004年突破19万元,远远高于国内竞争对手及行业平均水平,见图4.7.2-5。图4.7.2-5 人均利税对比全员劳动生产率:公司近三年的全员劳动生产率均保持行业领先地位,明显高于竞争对手及行业平均水平。03年公司全员劳动生产率比02年略有降低,主要是新铸造和6113两条新生产线投产,新员工增加,后经对新员工强化培训,公司2004年全员劳动生产率得到了“跳跃”式提高,见图4.7.2-6。图4.7.2-6 全员劳动生产率对比 资产负债率:公司近三年的资产负债率基本保持在40%左右,符合国际公认的不高于50%的标准,表明公司经营安全、稳健、有效,具有较强的融资和筹资能力及空间,与行业竞争对手相比处于有利地位。图4.7.2-7 资产负债率对比4.7.3 资源结果4.7.3.1人力资源结果4.7.3.1a工作系统绩效主要测量指标及其当前水平与趋势(1)管理层级及岗位人员变化:一是精简机构,部门取消处级设置,工厂撤消车间建制,减少管理层级,实现组织机构扁平化,精简科级管理干部,见图4.7.3.1-1;二是优化管理人员配置,提高管理效率,压减管理人员,见图4.7.3.1-2;三是开展岗位测评,全面调整优化岗位,岗位数量大幅减少,见图4.7.3.1-3。图4.7.3.1-1 科级管理人员变化情况表图4.7.3.1-2 普通管理人员比例变化表图4.7.3.1-3 岗位简化情况表(2)岗位轮换率:推行员工技能升级制,开展员工技能与岗位职能匹配评价,保持25%左右的岗位轮换率,见图4.7.3.1-4。图4.7.3.1-4岗位轮换率情况(3)员工流失率:公司具有优秀的企业文化和很强的凝聚力,员工流失率较低,见图4.7.3.1-5。图4.7.3.1-5员工流失率(4)员工晋升率:公司把员工的前途命运与公司的发展需要紧密结合起来,实施生产工人三个技能等级,管理人员四个攀登台阶,工程人员五个发展通道的“三四五”工程,使员级、科级、中级、高级四个“平台”的员工晋升率稳步提高,见表4.7.3.1-1。表4.7.3.1-1员工晋升情况年度员级平台科级平台中级平台高级平台人数比率(%)人数比率(%)人数比率(%)人数比率(%)2002年2194.41903.8240.4840.12003年2905.93897.9330.6780.162004年24942554.9320.640.08(5)全员劳动生产率:近三年,公司全员劳动生产率均远高于行业主要竞争对手,见图4.7.2-6。(6)各类表彰、奖励:公司重视树立标杆,弘扬先进,营造浓厚的比、学、赶、帮氛围,先进员工不断涌现,见表4.7.3.1-2。表4.7.3.1-2 员工表障、奖励统计2002年2003年2004年备 注公司级825920954劳模、三八红旗手、优秀员工、十大杰出青年、功勋员工、突出贡献奖、技术能手、质量管理先进个人等部、区级121825技术能手、劳动模范、五一劳动奖章等全国级479技术能手、劳动模范、五一劳动奖章等(7)员工薪酬和福利员工薪酬方面:随着公司经营业绩的大幅提升,员工薪酬也大幅增加,2003年人均收入3.8万元,超过行业最高薪酬的锡柴(人均收入3.7万元),并一直维持行业最高薪酬水平,见图4.7.3.1-6。图4.7.3.1-6 员工薪酬增长情况员工福利方面,见图4.7.3.1-7 。图4.7.3.1-7员工福利增长情况4.7.3.1b 员工学习与发展主要测量结果及当前水平和趋势近三年培训效果:送培博士4名,EMBA5名,研究生(含MBA)173名,专升本104名,高升专306名,代培技师81名,高级技师17人,代培高级工450人,员工的培训情况及资金投入见图4.7.3.1-8、图4.7.3.1-9。图4.7.3.1-8员工培训课时图4.7.3.1-9员工培训资金投入4.7.3c 员工权益、满意程度主要测量指标及其当前水平和趋势(1)员工参保率:公司为员工办理了各项社会保险,员工参保率达100%,缴纳的保险费用逐年增加,见图4.7.3.1-10。图4.7.3.1-10员工保险费用交纳增长情况(2)QC小组活动开展情况:通过开展卓越班组管理活动,优化内部管理机制,全面整合QC小组,激发了员工的参与热情,三年来QC小组活动成效显著,见表4.7.3.1-3。 表4.7.3.1-3 QC小组成果统计 年度指标2002年2003年2004年合计国优34714区优9131436市优6182145注册QC小组个数728098250(3)合理化建议情况:三年来,公司合理化建议共解决技术质量问题777项,创造经济效益 2415万元;合理化建议奖励总额元,其中最高奖励建议人600元/条,具体实施人单项最高奖励达5000元/条,见表4.7.3.1-4。表4.7.3.1-4 合理化建议情况年度 收集建议(条)采纳(条)落实(条)创效益(万元)20022220101830969120032132600363768200423291165440956合计6681278311122415(4)员工体检:2002年开始,每年度对员工进行一次体检,另外对有毒、有害工种的员工除每年的普检外,还增加一年一度的专项健康检查,对女性员工一年一度的妇检。(5)员工满意度:2002年,公司对员工满意度进行内部调查,从调查结果看,员工综合满意度得分率较好,03-04年,公司委托科罗思咨询(上海)有限公司对公司员工满意度进行调查,从调查结果看,员工综合满意度及分项满意度,除住房满意度外,都呈上升趋势,见图4.7.3.1-11、图4.7.3.1-12。2004年住房满意度有所下降,主要原因是近年公司业务增长快,员工增加也较多,对住房需求也较为强烈,但无法同步增长,故员工住房满意度一直得分较低;针对存在问题,公司对住宅小区进行了全面规划和建设,从2004年开始,每年将分期分批向员工供应适用房,预计员工对住房的满意度将逐年提高。图4.7.3.1-11 员工综合满意度图4.7.3.1-12员工分项满意度4.7.3.2其它资源结果4.7.3.2a 基础设施资源的主要测量指标及其当前水平和趋势(1)基本建设投资绩效:公司厂区面积171万平方米,厂房面积23万平方米,三年共投入基本建设、技改资金10.4亿元,当前及未来三年公司投资绩效见表4.7.3.2-1。表4.7.3.2-1 基础设施投资绩效2002年2003年2004年2005年2006年2007年投资额(亿元)2.53.44.5101518投资项目四缸机加工线、重机加工线、第二铸造、三万台发电机、重机6113一、二期项目、二十八层办公大楼、通机车间技术改造新上马:4W、4F、AMT、新建铸造基地等项目生产线填平补齐改造投资绩效现有柴油机生产能力35万台,比01年新增生产能力10万台。实现跳跃发展,构筑百万台柴油机生产能力,确保2007年产出75万台柴油机,AMT生产能力30万套(2)关键设备管理:公司拥有设备总资产20亿元,5000多台套设备,技术装备达国内领先水平,其中高、精、尖数控设备、进口设备300多台套,固定资产净值100万以上的设备近200台套,见表4.7.3.2-2。表4.7.3.2-2 关键设备设施统计时间 指标2002年2003年2004年关健设备数量(台)95110111110重点设备、质控点设备技术状态完好率(%)9898.5100设备故障停机率(%)0.710.530.352主要生产设备完好率 (%)98.04599.2899.234.7.3.2b 信息资源的主要测量指标及其当前水平和趋势近三年,公司共投资信息管理系统2748.9万元,建立了完整的信息网络系统,见表4.7.3.2-3。2003年公司进入中国信息企业500强,2004年进入中国信息企业100强,在国内同行业中,独家上榜,见表4.7.5.2-2。表4.7.3.2-3 信息资源统计 年度 测量指标2002年2003年2004年2005-2008年计算机软件系统投资(元)硬件系统投资(元)台式计算机数量(台)132716952348满足公司经营发展需要,实现数字化*目标手提电脑数量(台)80140312图形工作站(台)861202004.7.3.2c 技术资源的主要测量指标及其当前水平和趋势,见表4.7.3.2-4。表4.7.3.2-4 技术资源当前水平及趋势年份 测量指标2002年2003年2004年2005年2006年2007年研发经费投入(万元)120331413418000229503000050000研发经费/销售收入(%)3.22.72.83.03.03.0新产品产值率(%)35.339.550.3556065专利发明见图4.7.1.2-74.7.3.2d 相关方关系资源的主要测量指标及其当前水平和趋势公司构建核心供应商体系,与供应商建立长期合作关系,目前共有供应商数量325家,核心供应商60家,主要供应商150家。同时与国内外知名的内燃机研究所、科研院校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双方互派专家进行交流活动。聘请国内外的研究、咨询机构、重点院校家数目表4.7.3.2-5。表4.7.3.2-5 相关方关系资源统计 时间 指标2002年2003年2004年供应商数量(家) 301323325长期合作供应商数量(家)281303305专业咨询机构数量(家)1821264.7.4 过程有效性结果4.7.4a 主要价值创造过程有效性的主要测量指标结果(1)产品研发设计过程:公司近三年产品研发成果显著,产品投放市场力度加大,平均开发周期缩短,见表4.7.4-1。表4.7.4-1 产品研发结果年度测量指标2002年2003年2004年年新产品投放数量111319新产品开发周期 (年)2.52.52新产品销售收入占比(%)35.34050.2(2)采购管理过程结果:公司规范采购过程管理,产品采购周期及合格率呈现良好趋势,见表4.7.4-2。表4.7.4-2 采购管理过程绩效 时间 测量指标2002年2003年2004年零部件供货周期 (天)766零部件质量合格率(%)96.2996.4997.30零部件准时供货率(%)95.395.897.1平均单台采购成本(元)1935217084179公司与众多的供应商建立了长期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供应商的销售收入、利润等都在逐年增长,见表4.7.4-3。表4.7.4-3 供应商经营绩效供应商 销售收入 (万元) 利润 (万元)2002年 2003年2004年年均增长率(%)2002年2003年2004年年均增长率(%)重庆油泵油嘴厂11106123382152239.27462191277592.8滨州渤海活塞股份公司43108518716379921.632973512410011.5佩特来电器有限公司17511210352675923.6980103011508.3天博零部件制造公司36837625822849.522751254354.6安庆帝伯格茨活塞环公司31089367344241916.814301713179712.1(3)合作伙伴经营绩效:公司的合作伙伴的经营绩效(增长率)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见表4.7.4-4。表4.7.4-4 合作伙伴经营绩效合作伙伴销售收入(万元)利润(万元)2002年 2003年2004年增长率 (%)2002年2003年2004年增长率 (%)东风柳州汽车公司29.18000130001800050东风商用车公司269400014.3安徽江淮汽车公司53.4832001240031.7厦门金龙旅行车公司15.340002260022790138.7广西柳工股份公司116.680752870042200128.6(4)产品制造过程控制结果:公司强化生产经营管理,注重产品质量及成本控制,三年来产品制造过程的测量指标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见表4.7.4-5。表4.7.4-5 产品制造过程控制结果统计年度 测量指标2002年2003年2004年产能比(%) 9092100在制品周转天数(天)766 单台制造费用 (元)轻型机2262.481543.811103.97中型机1897.221857.551386.25重型机1359.141341.271380.92综合故障率(%)9.5937.4947.008产品可靠性(R0)5.375.125.06百元产值质量损失(元)1.621.541.08一次交验合格率(%)99.0499.3099.55工序能力指数达标率(%)88.991.392.1(5)市场营销服务结果: 见表4.7.4-5。表4.7.4-5 市场营销服务结果时间指标2002年2003年2004年产品销售额(万元)及时交货率(%)9797599市场占有率(%)13.514.315.8单台成本费用降低率(%)3.54.12.5信息网络覆盖率(%)94.695.396.3决策信息化利用水平(%)96.597.398核心业务流程信息化水平(%)94.795.395.84.7.4b 关键支持过程有效性的主要测量指标及其当前水平和趋势公司以财务指标预算完成情况及设备利用的有效性作为关键支持过程有效性的主要测量指标,其结果见表4.7.4-6和表4.7.4-7。表4.7.4-6 财务预算完成情况年度指标2002年2003年2004年目标值实际值目标值实际值目标值实际值主营业务收入(万元)346,286344,847447,394452,428554,387551,665准确率99.6%准确率98.9%准确率99.5%利润总额(万元)40,22341,99656,08561,81862,71165,744准确率95.6%准确率89.8%准确率95.2%目标成本(万元)305,966307,517398,504394,298488,794485,221准确率99.5%准确率98.9%准确率99.3%单台成本费用降低率(%)33533.4325准确率83.4%准确率86.7%准确率83.33%资金到位率(%)9797.59898.39899准确率99.5%准确率98.2%准确率99%表4.7.4-7 设备管理有效性测量结果时间指标2002年2003年2004年设备利用率(%)107.64107.7106设备完好率(%)9898.999.2设备故障停机率 (%)0.710.520.354.7.4c 战略目标和战略规划完成情况的主要测量结果:见表4.2.2.2-1。4.7.5 组织的治理和社会责任结果4.7.5.1 组织的治理结果4.7.5.1a 管理责任公司形成了完善的治理结构和防范机制,确保产销量及销售收入持续大幅增加,多年来,重大或关键决策失误为零,得到了董事会的充分肯定。公司高层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特别是公司法和会计法,自觉履行公司章程及公司各项规章制度,2002年至今公司高层领导没有出现违规经营及违反道德责任、法律责任的行为,连续多年获得“重合同守信用”的荣誉称号。4.7.5.1b 财务责任三年来,公司财务结果呈现上升趋势,纳税、资产保值增值率实现连年递增,见图4.7.5.1-1和图4.7.5.1-2。图4.7.5-1 纳税表图4.7.5-2 资产保值增值率4.7.5.1c 内外部审计(1)内部审计:形成完善的审计监控体系,确保公司运营受控有效,所出具的审计报告真实反映了公司的运营情况。(2)外部审计:严格按照国际惯例进行,公司历年均得到独立审计师事务所毕马威公司出具的“毫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4.7.5.1d 股东及相关方利益保护(1)股东利益:公司设立监事会及独立董事,现有董事13名,其中独立董事3名,占23.1%,确保公司执行机制和决策机制的可控性。公司从1992年改制至今已累计对股东分红15.19亿元,每股投资回报率累计高达321%。特别是2002-2004年每股收益分别高达1.02元、1.24元、1.35元。(2)员工权益:公司以集体合同履行、民主管理、厂务公开、职工心态、文体生活等指标对员工合法权益满意度进行调查,员工合法权益满意度逐年增加,2002年为63.2%,2003年为81.0%,2004年转为员工满意度调查,结果见图4.7.3.1-11、图4.7.3.1-12。(3)供方权益:公司重视供应商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以采购合同、质量协议规范双方责权利,有力地保障了供应商的权益;采取产品技术支持、能力建设帮助等方式,对供应商进行扶强做大,确保供应商与*的同步发展。4.7.5.2 组织的社会责任结果4.7.5.2a 公共责任公司严格执行国家环境保护、安全卫生法规,建立并实施ISO14001:1996和GB/T28001-2001标准,取得了的良好的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