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化学的捷径内容发布 任何物质在反应过程中都是想方设法使自己变得更稳定些,在反应过程中,分解出什么物质要视周围反应物的需要和反应条件而定,一般总是尽可能分解出周围的物质或反应物最需要的物质(或者说总是尽可能分解出对周围的物质或反应物最有吸引力的物质),这一规律,不妨叫做物质的分解原理。 例如:HMnO4在碱性环境中就不可能分解出+2价锰的化合物MnO,因为MnO的碱性比MnO2和Mn2O6的碱性强,碱性环境中的强碱最需要酸性更强一点的物质。在锰的氧化物MnO、MnO2和Mn2O6中“酸性”总是随着中心原子锰原子化合价的升高而增强。按理应分解出Mn2O7,但若HMnO4还与还原剂混和在一起,那不可能分解为Mn2O7,因为这样分解,就满足不了还原剂的需求。还原剂很喜欢氧原子O,所以HMnO4得分解出O,这样HMnO4在碱性和还原性的环境中就得同时满足碱和还原剂的需要,鉴于此,HMnO4只有分解为Mn2O6和O时,最能同时满足碱和还原剂双方的需要。 那么,哪些物质之间最有吸引力呢? (1)氧化剂与还原剂之间最有吸引力,且它们的同一化性(指氧化性或还原性)相差越大,吸引力就越强。相反,相差越小,吸引力就越弱。 (2)酸性物质与碱性物质之间最有吸引力,且它们的同一化性(指酸性和碱性)相差越大,吸引力就越强;相反,相差越小,吸引力就越弱。 (3)阴阳离子(或电荷)之间最有吸引力,且电荷密度越大,吸引力越强,即它们的性差越大,吸引力越强。 小 7 大 PH 酸性 中性 碱性 各种物质的氧化性还原性强弱顺序规律和酸性碱性强弱顺序规律在前面第二节已经讲了,忘记了的,请翻阅一下。 例8. MnO2与HCl混和加热,反应吗?若反应,又应生成什么物质? 【分析】MnO2是两性偏酸性的物质,对盐酸的吸引力非常弱,所以MnO2不可能直接跟HCl发生复分解反应。但MnO2可分解为MnO和O,MnO是低价金属氧化物,是碱性氧化物,对HCl很有吸引力,同时分解出的O比Cl元素氧化性强些,所以能从 1价氯元素的化合物中置换出Cl2,说明两者有一定的吸引力,而本反应加热又有利于MnO2的分解,所以它们必能反应,具体反应设计如下: 第一步:MnO2先分解出对酸(HCl)和对还原剂(HCl)都具有很强吸引力物质MnO和O: MnO2MnO+O(分解反应) 第二步:第一步生成的MnO立即跟HCl反应生成盐和水: MnO+2HCl=MnCl2+H2O(复分解反应) 第三步:第一步生成的O跟HCl发生置换反应: O+2HCl=H2O+Cl2(置换反应) 反应到此终止。(在加热情况下Cl2不可能溶于水而跟水反应)。 +整理得总反应式为: MnO2+4HCl(浓)MnCl2+2H2O+Cl2 例9. Na2O2和H2O或CO2能反应吗?若反应,又应生成什么物质呢? 【分析】由于Na2O2是由Na2O继续氧化而得,反应式如下:2Na2O+O2=2Na2O2,那么逆向反应在什么条件下可以进行呢?根据化学平衡移动原理,要使反应逆向进行,就应设法减少Na2O和O2的浓度,Na2O跟酸性物质和水等许多物质都能剧烈反应,所以我们可以加入这些物质来减少Na2O的浓度,加热有利于O2的跑掉,加上逆向反应是吸热反应,所以加热会更有利于Na2O2的分解。综上分析,加入H2O或一切酸性物质不是为了吸收放出的O,而是为了吸收Na2O2分解生成的Na2O。 反应可设计为下列三步: 第一步:Na2O2在H2O的作用下分解出Na2O: Na2O2=Na2O+O(分解反应) 第二步:第一步生成的Na2O立即跟水反应: Na2O+H2O=2NaOH(化合反应) 第三步:第一步分解出的O无还原剂跟它反应,故它本身两两结合变成O2分子: 2O=O2(化合反应) 作者: 124.130.105.* 2006-7-19 11:36 回复此发言 - 2 内容发布 反应到此终止。 2+2+整理得总反应式为: 2Na2O2+2H2O=4NaOH+O2 Na2O2跟CO2反应时,分解出的强碱性氧化物Na2O立即跟酸性氧化物CO2反应: Na2O+CO2=Na2CO3(化合反应) 那么2+2+整理得总反应式为: 2Na2O2+2CO2=2Na2CO3+O2 依次类推,Na2O2凡跟酸性氧化物反应一般都是生成这种氧化物的含氧酸盐和氧气。如: 2Na2O2+2SO2=2Na2SO3+O2 Na2O2跟酸反应也与此相似。如Na2O2跟HF反应时,Na2O2分解出的Na2O立即跟HF发生复分解反应: Na2O+2HF=2NaF+H2O(复分解反应) 2+2+整理得总反应式为: 2Na2O2+4HF=4NaF+2H2O+O2 生成的H2O和O在常态下(或较冷条件下)能化合为H2O2 H2O+O=H2O2 所以此总反应式可写为: 2Na2O2+4HF=4NaF+2H2O2 同样,Na2O2与还原剂混合时,Na2O2也会分解出对还原剂很有吸引力的物质O,以便跟还原剂反应。 如:Na2O2和H2S就可以剧烈反应。因为Na2O2分解出Na2O和O分别对反应生成的H2O和H2S产生很强的吸引力,使它们互相反应。具体反应式可设计为以下三步: 第一步:Na2O2在还原剂的诱导下分解出对还原剂很有吸引力的物质O。 Na2O2=Na2O+O(分解反应) 第二步:第一步生成的O对H2S很有吸引力,发生置换反应: H2S+O=H2O+S(置换反应) 第三步:第一步生成的Na2O对第二步生成的H2O很有吸引力,反应生成NaOH: Na2O+H2O=2NaOH(化合反应) 若反应到此终止,则总反应式为: +整理得: Na2O2+H2S=2NaOH+S(1) 若在此反应的基础上有H2S过量,那么H2S会跟NaOH发生中和反应: H2S+2NaOH=Na2S+2H2O(中和反应) 总反应式应为:(1)+整理得: Na2O2+2H2S=Na2S+2H2O+S(2) 若在(1)的基础上有Na2O2过量,那么式生成的单质硫S就会被氧化为SO2,再过量,SO2也会被氧化为SO3,具体设计请读者自己进行。 【注意】以上所述的分解规律,当然也是有一定局限性的,有的特殊情况除外,但总的还是遵循上述所述规律的。如:HNO3的分解就不看酸碱性或氧化性和还原性等,而只看水的多少,因为HNO3分解出的氧化物一般都不是酸性氧化物,而是不成盐氧化物NO或NO2。由于NO2和NO及H2O有如下关系:3NO2+H2O=2HNO3+NO,由于任何反应,我们都可以看作是可逆反应,所以看此反应式可知,H2O越多时,反应越可能向正反应方向进行,而生成NO;相反,H2O越少时,反应越可能向逆反应方向进行,而生成NO2,或者HNO3浓度越小时,反应越可能向正反应方向进行而生成NO;HNO3浓度越大时,反应越可能向逆反应方向进行,而生成NO2。 例10. HNO3(浓)和Cu加热反应,设计如下: 第一步:HNO3先分解出还原剂需要的物质O,浓HNO3分解生成NO2。 2HNO3(浓)2NO2+H2O+O(分解反应) 第二步:第一步分解出的O马上跟Cu反应: Cu+O=CuO(化合反应) 第三步:第二步生成的CuO是碱性氧化物,对酸很有吸引力,所以它们可反应生成盐和水: CuO+2HNO3=Cu(NO3)2+H2O(复分解反应) 反应到此终止。 +整理得总反应式为: Cu+4HNO3(浓)Cu(NO3)2+2NO2+H2O(1) 若是Cu跟稀硝酸反应,则为: 2HNO3(稀)H2O+2NO+3O(分解反应) +3+3整理得总反应式为: 3Cu+8HNO3(稀)3Cu(NO3)2+4H2O+2NO(2) 但是当还原剂的还原性特别强或很强时,HNO3的反应产物就不是NO或NO2了,而是NH3或N2或N2O等。 如: 4Fe+10HNO3(很稀)=4Fe(NO3)2+N2O+5H2O 4Mg+10HNO3(很稀)=4Mg(NO3)2+N2O+5H2O 4S+3HNO3+3H2O=4SO3+3NH3 4Zn+10HNO3(1:10)=4Zn(NO3)2+NH4NO3+3H2O 4Zn+10HNO3(稀)=4Zn(NO3)2+N2O+5H2O 4Zn+9HNO3(1:10)=4Zn(NO3)2+NH3+3H2O 4Fe+10HNO3(稀)4Fe(NO3)2+NH4NO3+3H2O 5Cu+12HNO3(很稀)=5Cu(NO3)2+N2+6H2O 4Ca+10HNO3(稀)=4Ca(NO3)2+N2O+5H2O 回答者:wangmeng_86 - 见习魔法师 三级 7-31 17:34 修改答复: wangmeng_86,您要修改的答复如下: 积分规则 关闭 化学的捷径内容发布 任何物质在反应过程中都是想方设法使自己变得更稳定些,在反应过程中,分解出什么物质要视周围反应物的需要和反应条件而定,一般总是尽可能分解出周围的物质或反应物最需要的物质(或者说总是尽可能分解出对周围的物质或反应物最有吸引力的物质),这一规律,不妨叫做物质的分解原理。 例如:HMnO4在碱性环境中就不可能分解出+2价锰的化合物MnO,因为MnO的碱性比MnO2和Mn2O6的碱性强,碱性环境中的强碱最需要酸性更强一点的物质。在锰的氧化物MnO、MnO2和Mn2O6中“酸性”总是随着中心原子锰原子化合价的升高而增强。按理应分解出Mn2O7,但若HMnO4还与还原剂混和在一起,那不可能分解为Mn2O7,因为这样分解,就满足不了还原剂的需求。还原剂很喜欢氧原子O,所以HMnO4得分解出O,这样HMnO4在碱性和还原性的环境中就得同时满足碱和还原剂的需要,鉴于此,HMnO4只有分解为Mn2O6和O时,最能同时满足碱和还原剂双方的需要。 那么,哪些物质之间最有吸引力呢? (1)氧化剂与还原剂之间最有吸引力,且它们的同一化性(指氧化性或还原性)相差越大,吸引力就越强。相反,相差越小,吸引力就越弱。 (2)酸性物质与碱性物质之间最有吸引力,且它们的同一化性(指酸性和碱性)相差越大,吸引力就越强;相反,相差越小,吸引力就越弱。 (3)阴阳离子(或电荷)之间最有吸引力,且电荷密度越大,吸引力越强,即它们的性差越大,吸引力越强。 小 7 大 PH 酸性 中性 碱性 各种物质的氧化性还原性强弱顺序规律和酸性碱性强弱顺序规律在前面第二节已经讲了,忘记了的,请翻阅一下。 例8. MnO2与HCl混和加热,反应吗?若反应,又应生成什么物质? 【分析】MnO2是两性偏酸性的物质,对盐酸的吸引力非常弱,所以MnO2不可能直接跟HCl发生复分解反应。但MnO2可分解为MnO和O,MnO是低价金属氧化物,是碱性氧化物,对HCl很有吸引力,同时分解出的O比Cl元素氧化性强些,所以能从 1价氯元素的化合物中置换出Cl2,说明两者有一定的吸引力,而本反应加热又有利于MnO2的分解,所以它们必能反应,具体反应设计如下: 第一步:MnO2先分解出对酸(HCl)和对还原剂(HCl)都具有很强吸引力物质MnO和O: MnO2MnO+O(分解反应) 第二步:第一步生成的MnO立即跟HCl反应生成盐和水: MnO+2HCl=MnCl2+H2O(复分解反应) 第三步:第一步生成的O跟HCl发生置换反应: O+2HCl=H2O+Cl2(置换反应) 反应到此终止。(在加热情况下Cl2不可能溶于水而跟水反应)。 +整理得总反应式为: MnO2+4HCl(浓)MnCl2+2H2O+Cl2 例9. Na2O2和H2O或CO2能反应吗?若反应,又应生成什么物质呢? 【分析】由于Na2O2是由Na2O继续氧化而得,反应式如下:2Na2O+O2=2Na2O2,那么逆向反应在什么条件下可以进行呢?根据化学平衡移动原理,要使反应逆向进行,就应设法减少Na2O和O2的浓度,Na2O跟酸性物质和水等许多物质都能剧烈反应,所以我们可以加入这些物质来减少Na2O的浓度,加热有利于O2的跑掉,加上逆向反应是吸热反应,所以加热会更有利于Na2O2的分解。综上分析,加入H2O或一切酸性物质不是为了吸收放出的O,而是为了吸收Na2O2分解生成的Na2O。 反应可设计为下列三步: 第一步:Na2O2在H2O的作用下分解出Na2O: Na2O2=Na2O+O(分解反应) 第二步:第一步生成的Na2O立即跟水反应: Na2O+H2O=2NaOH(化合反应) 第三步:第一步分解出的O无还原剂跟它反应,故它本身两两结合变成O2分子: 2O=O2(化合反应) 作者: 124.130.105.* 2006-7-19 11:36 回复此发言 - 2 内容发布 反应到此终止。 2+2+整理得总反应式为: 2Na2O2+2H2O=4NaOH+O2 Na2O2跟CO2反应时,分解出的强碱性氧化物Na2O立即跟酸性氧化物CO2反应: Na2O+CO2=Na2CO3(化合反应) 那么2+2+整理得总反应式为: 2Na2O2+2CO2=2Na2CO3+O2 依次类推,Na2O2凡跟酸性氧化物反应一般都是生成这种氧化物的含氧酸盐和氧气。如: 2Na2O2+2SO2=2Na2SO3+O2 Na2O2跟酸反应也与此相似。如Na2O2跟HF反应时,Na2O2分解出的Na2O立即跟HF发生复分解反应: Na2O+2HF=2NaF+H2O(复分解反应) 2+2+整理得总反应式为: 2Na2O2+4HF=4NaF+2H2O+O2 生成的H2O和O在常态下(或较冷条件下)能化合为H2O2 H2O+O=H2O2 所以此总反应式可写为: 2Na2O2+4HF=4NaF+2H2O2 同样,Na2O2与还原剂混合时,Na2O2也会分解出对还原剂很有吸引力的物质O,以便跟还原剂反应。 如:Na2O2和H2S就可以剧烈反应。因为Na2O2分解出Na2O和O分别对反应生成的H2O和H2S产生很强的吸引力,使它们互相反应。具体反应式可设计为以下三步: 第一步:Na2O2在还原剂的诱导下分解出对还原剂很有吸引力的物质O。 Na2O2=Na2O+O(分解反应) 第二步:第一步生成的O对H2S很有吸引力,发生置换反应: H2S+O=H2O+S(置换反应) 第三步:第一步生成的Na2O对第二步生成的H2O很有吸引力,反应生成NaOH: Na2O+H2O=2NaOH(化合反应) 若反应到此终止,则总反应式为: +整理得: Na2O2+H2S=2NaOH+S(1) 若在此反应的基础上有H2S过量,那么H2S会跟NaOH发生中和反应: H2S+2NaOH=Na2S+2H2O(中和反应) 总反应式应为:(1)+整理得: Na2O2+2H2S=Na2S+2H2O+S(2) 若在(1)的基础上有Na2O2过量,那么式生成的单质硫S就会被氧化为SO2,再过量,SO2也会被氧化为SO3,具体设计请读者自己进行。 【注意】以上所述的分解规律,当然也是有一定局限性的,有的特殊情况除外,但总的还是遵循上述所述规律的。如:HNO3的分解就不看酸碱性或氧化性和还原性等,而只看水的多少,因为HNO3分解出的氧化物一般都不是酸性氧化物,而是不成盐氧化物NO或NO2。由于NO2和NO及H2O有如下关系:3NO2+H2O=2HNO3+NO,由于任何反应,我们都可以看作是可逆反应,所以看此反应式可知,H2O越多时,反应越可能向正反应方向进行,而生成NO;相反,H2O越少时,反应越可能向逆反应方向进行,而生成NO2,或者HNO3浓度越小时,反应越可能向正反应方向进行而生成NO;HNO3浓度越大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中国幼儿教育试题及答案
- 村办产业面试题目及答案
- 爱情著名测试题及答案
- 单位应聘笔试试题及答案
- 产品测量考试题库及答案
- 分析纺织行业中的技术变革对考试的作用试题及答案
- 安徽中专考试题库及答案
- 2024广告设计师创意策划试题及答案
- 2024年美术设计师考试内容要点总结试题及答案
- 2024年纺织品检验员考试技能要求试题及答案
-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教程(第5版) (微课版)课件 第4章 关系型数据库理论
- 药事管理与法规智慧树知到答案2024年石河子卫生学校
- 人工智能训练师理论知识考核要素细目表五级
- 2024年贵州省中考理科综合试卷(含答案)
- 110kV变电站专项电气试验及调试方案
- DL-T901-2017火力发电厂烟囱(烟道)防腐蚀材料
- 篮球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浙江大学
- GB/T 3428-2024架空导线用镀锌钢线
- ISO 15609-1 金属材料焊接工艺规程及评定-焊接工艺规范中文版
- MOOC 英语语法与写作-暨南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答案
- 2024年山东省济南市历下区中考二模地理试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