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学-修改后开题报告_第1页
会计学-修改后开题报告_第2页
会计学-修改后开题报告_第3页
会计学-修改后开题报告_第4页
会计学-修改后开题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题 目 我国石油开采行业上市公司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研究 学 院 名 称 专业班级 学生姓名 学 号 指 导 教 师 填表时间: 2011年月日填表说明1.开题报告作为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委员会对学生答辩资格审查的依据材料之一。2.此报告应在指导教师指导下,由学生在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前期完成,经指导教师签署意见、相关系主任审查后生效。3.学生应按照学校统一设计的电子文档标准格式,用A4纸打印。4.参考文献不少于8篇,其中应有适当的外文资料(一般不少于2篇)。5.开题报告作为毕业设计(论文)资料,与毕业设计(论文)一同存档。设计(论文)题目我国石油开采业上市公司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研究设计(论文)类型(划“”)工程实际科研项目实验室建设理论研究其它一、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和意义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全球化进程的加速,社会责任逐渐为世界各国广泛关注。在可持续发展的背景下,企业的目标是“局部利益”和“社会责任”,企业追求的是利益相关者的共同利益最大化。具体到我国,许多企业开始注重履行社会责任,一些大型企业已经发布了独立的社会责任报告。然而,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引入我国毕竟较晚,还存在很多问题。同时,当前的一些企业无视社会责任的行为造成了企业与员工之间、企业与消费者之间、企业与投资者之间、企业与自然环境之间的不和谐,成为我们构建和谐社会的障碍。目前,全球尤其资源与消费市场在分布上不均衡日益加剧。石油开采行业作为全球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柱行业,社会责任信息的披露显得尤为重要。同时,石油资源的勘探、开发及加工处理等过程引发了环境污染、安全事故等一系列问题。在这样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石油开采行业上市公司开始注重社会责任的履行,引入利益相关方,参与开展企业责任投资,并逐步建立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机制。我国加入WTO后,国内石油开采业上市公司与国外同行业的竞争愈演愈烈。伴随着石油资源的巨大消耗,中国未来的经济增长将对石油资源有巨大需求。因此,对于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研究对与我国石油开采行业上市公司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石油开采行业上市公司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有利于帮助石油上市公司提升自身国际地位,树立企业良好形象,加强竞争力,促进其可持续发展。正如世界石油大会主席兰道高森所说,如今石油石化企业已经不能孤立经营了,履行社会责任已成为石油石化企业运营的社会许可证,是企业成功的必备条件。因此,要借鉴国外石油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经验,结合我国石油开采行业上市公司的具体情况,构建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体系。二、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提纲)1. 引 言1.1问题的提出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国外现状综述 1.2.2国内现状综述1.3 研究内容与结构 1.3.1研究内容 1.3.2研究结构1.4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1.4.1研究思路 1.4.2研究方法2.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的基本理论概述2.1企业社会责任概述 2.1.1企业社会责任内涵 2.1.2企业社会责任的范畴2.2企业社会责任会计概述2.3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概述 2.3.1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的目标 2.3.2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的原则 2.3.3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的质量要求 2.3.4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的类型2.4社会责任会计信息的理论依据利益相关者理论3.国内外石油开采业上市公司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的现状分析3.1国内石油开采业上市公司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状况及问题分析3.1.1我国石油开采业上市公司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状况3.1.2我国石油开采业上市公司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3.1.3我国石油开采业上市公司社会责任信息披露问题的原因3.2国外石油开采业上市公司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状况及对我国的启示3.2.1国外石油开采业上市公司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状况3.2.2国外石油开采业上市公司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对我国的启示4.我国石油开采业上市公司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体系构建4.1社会责任信息披露体系构建的必要性4.1.1企业方面4.1.2利益相关者方面4.2社会责任信息披露体系构建的方法 4.2.1按照披露难易程度分类法 4.2.2会计基础法与非会计基础法 4.2.3从表外信息向表内信息过渡 4.2.4 社会责任分析指标法4.3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指标体系的构建 4.3.1社会责任信息披露体系构建遵循的原则 4.3.2石油开采业上市公司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指标体系的构建 4.3.3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指标的计算5.我国石油开采业上市公司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保障措施 5.1法律法规保障5.2核算体系和披露机制层面的保障5.3现代企业制度的保障5.4 监督层面的保障5.5奖惩机制的保障6结论三、 文献综述(国内外研究情况及其发展) 国外企业社会责任理论的发展不仅仅是由学术界独自完成的,欧盟、全球非盈利性组织社会责任协会等政府和非政府组织纷纷对企业社会责任问题进行理论探讨,并在学术界产生很大的影响力。欧盟、国际标准认证组织(150)战略建议小组等都提出各自的企业社会责任定义。在实证研究方面也有类似的特点,一些著名的非政府组织例如BSR等也组织大量学者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实证研究。非学术界开发的企业社会责任测评工具例如美国KLD研究与分析公司建立的KLD指数、美国财富杂志开发的Forture企业声望指数的数据库资料和对企业的排名资料被学者直接引用到学术研究中。本阶段的理论发展的特点有如下几个方面。一是企业社会责任理论的整合,学者们在此阶段致力于把不同的鼓励的企业社会责任定义纳入整合的模型,如Wood(1991)的企业社会表现模型和CarroH(1991)的企业社会责任金字塔。而是根据利益相关者理论等各种理论对企业社会责任进行多角度探索。三是企业社会责任表现的研究进一步得到发展。四是对企业社会责任的探讨上升到企业管理的层面。五是部分学者提出用其他名次代替企业社会责任。企业社会表现的概念与理论模型的探讨成为这一时期的热点课题。Wood(1991)指出企业社会表现的基本想法是企业与社会的交互作用,所以社会对十一的企业行为与结果有某些期望。目前,国外许多学者专注于社会责任理论模型、量表与实证研究,企业社会责任理论与实证研究成果丰富并且呈现多元化趋势。在此比较重要的突破有概念模型的发展和一些较有影响力的量表的出现。90年代学术界基本达成一个共识:企业社会责任是对企业外的许多利益相关者承担的责任。关于企业责任信息披露准则的制定,经济优先权委员会(Council on Economic Priorities,CEP)作为一家长期研究社会责任及环境保护的非政府组织,于2001年12月12日发表了SA800O标准第一个修订版,即SA8000:2001。这是全球第一个可用于第三方认证的通用社会责任国际标准,旨在通过有道德的采购活动改善全球工人的工作条件,最终达到公平而体面的工作条件。主要内容包括禁止使用童工、强迫劳工和安全卫生、结社自由以及集体谈判权、歧视、惩罚性措施、工作时间、工资报酬及管理体系等九个要素。全球报告倡议组织(Global Reporting Initiative) 在此时期也有较大影响力。GRI于1999年发布了可持续发展报告指南,简称指南征求意见稿。在经过一段时间的起草、测试和进一步协商之后, GRI于2000年6月发布了指南第一版,其后又推出了2002年版指南和2006年版指南,该进程标志着对指南及其辅助文件进行测试、复核、协商和修订等回合的延续。指南关注到财务报告未能反映社会公众对企业责任的新期望,尤其是它未能有助于人们评估公司的活动是否与经济、环境和社会持续发展相适应,即这些活动总的来说是增进了还是消耗了经济繁荣、环境资源和利益相关者的社会福利。GRI指南从经济、环境和社会业绩三个角度亦称“三重底线”出发,组织安排“可持续发展告”,指南是一种外部报告框架,有助于各机构反映以下信息(1)用以改善经济、环境和社会业绩的行动;(2)上述行动的结果以及(3)未来的改进战略,即从经济、环境和社会三方面作归类。联合国全球契约组织、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欧洲部长理事会、欧洲委员会和世界经济论坛等机构在与其组成团体的交流中皆以指南为参考。来自个国家的多家公司已经在编制其可持续发展报告时采用指南。国内有关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探索却较少,代表性的观点有如下。阳秋林在著作中国社会责任会计研究(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5)中提出了对于一些中小型企业在现有报告中增设反映社会责任信息的内容,在大型企业中编制独立的社会责任会计报告。独立的社会责任会计报告应以三大会计报表即社会资产负债表、社会利润表和社会现金流量表为核心,并以财务情况说明书的形式披露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指标体系。黎精明在其硕士论文对我国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问题的研究中提出了适合我国企业自身特点的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模式应该强调如下四点: (1)社会责任会计科目尽可能单列,但科目的设置应与传统会计科目相对应。 (2)会计基础型和非会计基础型并举,并尽可能地采用会计方法进行披露。 (3)以三大报表“社会责任资产负债表”、“社会责任收益表和“社会责任现金流量表为核心,并辅以其他的报表类型进行披露。 (4)提倡编制独立的社会责任会计报告。郝美彦、王冬芳在社会责任会计披露方式浅析中提出要根据披露的不同内容采取不同的披露方式。(1)企业收益方面的信息:建议企业应该编制增值表。(2)人力资源信息:通过对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现金流量表进行调整予以反映,另外,企业也可以单独编制人力资源信息表。(3)环境信息:提出了三种披露方法,即编制单独的环境信息报表;在现有的信息工具中加以披露环境信息,单独编制一份综合环境信息报告。(4)向社会提供的产品和维修服务的信息、提供社会福利的信息:可以采取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式披露。张美红著的会计信息披露趋势展望一文,对社会责任会计的未来披露趋势进行了预测。四、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1.明确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的基本理论,有针对性地提出适用的社会责任信息披露体系。2.比较国内外石油开采业上市公司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状况,找出我国石油开采业上市公司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问题并分析原因,为我国石油开采业上市公司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体系的构建提供一个平台。3.探索适合我国石油开采业上市公司自身特点的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体系,并提出我国石油开采业上市公司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的保障措施。五、 研究思路和方法石油开采业上市公司披露社会责任会计信息已成为一种趋势,引起了各国石油界的广泛关注,但当前理论界及目前石油开采行业对社会责任信息的认识及披露方面还处于初级阶段。因此,开展对石油开采业上市公司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本文首先概述社会责任信息的基本理论,然后以利益相关者理论研究作为切入点,沿着“国内外石油开采业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披露状况我国石油开采业上市公司存在的社会责任信息披露问题及原因分析我国石油开采业上市公司如何加强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思路展开,并提出我国石油开采业上市公司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保障措施。本文的研究方法主要有比较分析法、定量与定性分析方法、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通过比较国内外石油开采业上市公司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状况,找出我国石油开采业上市公司在此方面的问题,并借鉴国外的理论与实务经验,对我国石油开采业上市公司采取必要措施。在建立我国石油开采业上市公司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指标时,通过确立定量与定性指标,并列出具体计算方法,以期达到很好披露我国石油开采业上市公司社会责任信息的目的。本论文通过结合利益相关者理论与我国国情,建立了针对我国石油开采业上市公司的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指标体系。六、 本课题的进度安排 1第1-6周:毕业实习2第7周:进入论文阶段,搜集论文资料3第8-10周:提交开题报告,对论文进行初步讨论与指导4第11-14周:提交初稿,指导老师提出修改意见,完成初稿、二稿、三稿的修改5第15周:教室审定签署意见,定稿;提交论文修改稿和正式稿6第16周:准备答辩;7第16周末:答辩。七、 参考文献1曹红飞.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研究D.河海大学,20072迟德强.海外企业社会责任披露制度及借鉴J.证券市场导报,2007.83李立清,李燕凌.企业社会责任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4李正构建我国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体系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062:1-35刘长翠,孔晓婷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的实证研究J会计研究2006106刘建红,杨亚娥西方国家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西安财经学院学报20042:3-47刘丽敏,王慧霞污染行业上市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探析以石油、化学、塑胶、塑料行业为例J中国农业会计200828罗金明,管州企业社会责任披露的探讨J经济师20037:3-49邱宜干.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问题研究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310田书军基于GRI体系的浙江上市公司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研究D浙江大学.2006411田田,李传峰论利益相关者理论在企业社会责任研究中的作用J江淮论坛20051:1-412王碧峰企业社会责任问题讨论综述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6:1-213王凯,黎友焕国内企业社会责任理论研究综述JWTO经济导刊2007:1-314魏利平,杨蕾中外石油公司信息披露比较分析J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3:1-215邬娟.社会责任会计会计信息披露问题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6.1116阳秋林架构我国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的指标分析体系J审计与经济研究20053:2-417张宁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问题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7418 Craswell, A.T., Taylor, S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