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经济论文关于全球经济长期增速中枢下移论文范文参考资料_第1页
全球经济论文关于全球经济长期增速中枢下移论文范文参考资料_第2页
全球经济论文关于全球经济长期增速中枢下移论文范文参考资料_第3页
全球经济论文关于全球经济长期增速中枢下移论文范文参考资料_第4页
全球经济论文关于全球经济长期增速中枢下移论文范文参考资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全球经济论文关于全球经济长期增速中枢下移论文范文参考资料 而其1993-xx年的长期增速水平为1.8%。 因此,私人和国家层面的去杠杆化都将是一个长期过程,而在债务危机和金融监管强化的背景下,xx-xx年去杠杆化的幅度将是最大的。在降低长期风险的同时,短期内大规模的去杠杆化可能引发资本的无序流动和信贷紧缩,进一步放大金融市场和实体经济的波动。 (三)央行货币超发:面对流动性陷阱,确定的长期紧缩前景 为了对冲去杠杆化对经济的伤害,全球主要央行普遍以货币超发来缓解信贷紧缩的冲击。以美国、欧元区和中国這三大主要经济体为例,xx年第三季度,它们的基础货币余额相比xx年第二季度( _爆发前)分别增加了211%、101%和105%,而它们的M,货币乘数则分别从长期水平8.5、9.3和4.5降至3.9、5.4和3.9,同时它们的信贷增速分别从长期水平9.0%、7.0%和15.7%降至1.8%、0.3%和15.5%。這种背离反映出信贷扩张的内生动力不足,更多依赖的是货币超发。 当然,历史证明央行货币超发在对冲经济中短期大幅波动风险方面的确具有比较积极的效果。但信贷增速的反弹无力也显示,宽松货币政策的边际效果正在减小。而且,在市场信心非常脆弱和缺乏财政政策有效配合的背景下,美联储的“零利率”和量化宽松(QE)以及欧洲央行的长期再融资操作(LTRO)可能难以带来预期的信贷扩张,反而可能导致银行的套利收益曲线更平坦化。从更长期的角度来看,xxxx年至今大规模的货币超发,决定了央行需要于未来某个阶段开始在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回收过多的流动性,否则将导致严重的通货膨胀。而不论是货币紧缩周期,还是引发高通胀,都可能导致长期经济增速水平下移。 (四)金融监管强化和欧债危机:对冲宽松货币政策的效果 在央行的宽松货币政策对冲信贷紧缩的同时,金融监管的加强实际上形成了对宽松货币政策的对冲效果。次贷危机之后,为了修复金融体系的漏洞以避开危机重演,各国和国际金融监管大大提高了对银行资本金的要求。在此压力下,欧美银行业的资本金普遍相对于危机前增加了25%,同时信贷增速却不及危机前长期水平的1/5。除了受到经济下行周期和需求不足的冲击以外,还有以下因素的长期影响: 一是金融监管加强(例如提高银行资本金要求)导致银行信贷扩张的成本增加,银行因此减少风险资产或降低扩张速度。 三是 _和监管强化也导致投资者对银行的高杠杆更为敏感,市场压力和偏好促使银行主动去杠杆化和实施长期转型。 四是欧洲债务危机和欧洲银行业危机的双重恶化,导致银行业进一步削减风险资产。由于欧洲债务危机的长期化,欧洲银行业的大规模重组也将是长期的,并且不可避开地影响信贷增长。 xx-xx年危机期间,全球主要经济体曾经联手实施超大规模的财政和货币政策刺激,例如,美国的QE和中国的4万亿,造就了xx年全球经济的快速反弹。xx年开始,发达经济和新兴经济的宏观政策出现大分化。受欧洲债务危机的影响,欧美经济体开始实施“紧财政+宽货币”的政策组合,预计将维持到xx年。由于受到高通胀的困扰,新兴经济体从xx年开始“紧货币,控通胀”;但在欧洲债务危机引发的全球经济二次探底背景下,政策重点从xx年开始由控通胀转向保增长。目前,尽管全球货币政策再次进入集体宽松周期,但从xx年下半年起,预计新兴经济将逐渐收紧货币政策,以免重蹈xx-xx年高通胀覆辙;xx年后,欧美的超宽松货币政策将创纪录地超过6年。随着经济逐渐回稳,流动性泛滥将成首要威胁,宏观调控主流将转向“紧财政+紧货币”。因此,宏观政策趋势也不支持全球经济增速中枢回归危机前的水平。 未来数年内,如何在稳定欧债危机和去杠杆化的同时推动经济复苏,将是宏观政策的难点。一方面,政策必须刺激需求;另一方面,政策还要为去杠杆化创造条件。 (一)欧元区:财政和货币政策空间都受制于政治博弈和债务危机 1 财政政策:紧缩原则下,促增长空间非常有限 xx年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爆发,迫使债务负担沉重的欧元集团在复苏基础仍然非常脆弱的阶段就开始实施严厉的财政紧缩。从欧盟政策趋势和市场意愿来看,xx年以来欧洲债务危机应对机制的核心紧缩原则将得以延续,促增长的财政刺激仅能在紧缩基础上做结构性调整,预计该趋势将至少维持到xx年。 根据欧元区成员国的承诺,到xx年各国财政赤字占GDP的比重将削减至少一半(相比xx年),并在xx年前稳定本国的主权债务与GDP之间的比例。在经济下行周期中,它们同时大规模缩减公共开支的力度接近40年来的最大,从而引发私人消费和投资同步减少。 在债务危机和紧缩的影响下,欧元区通过财政政策促增长的空间十分有限,即使是法国和意大利等国的政策态度也反映出這一现实。由于各国普遍加税和削减社会福利,内需难以恢复,未来将主要依赖外需拉动经济复苏。尽管欧盟xx年7月曾推出1200亿欧元的促增长计划,但其真正产生效果最快可能出现在xx年第二季度以后,最多可能为xx-xx年欧元区经济增长贡献1个百分点左右。 2 货币政策:仍有宽松需求和空间,但效果不宜高估 在紧缩财政的框架下,欧元区仍能继续通过宽松货币政策来刺激经济复苏。欧洲央行已将基准利率降至0.75%的历史最低水平,并且实施了两轮长期再融资操作(LTRO),释放了总规模近万亿欧元的流动性。但欧洲央行内部分歧仍然较大,导致其风格很难像美联储那样激进。欧洲央行xx年9月推出“无上限”国债购买计划(OMT),這的确代表了欧洲央行稳定市场的决心,其不惜对抗德国并突破以往不敢触及的政策领域,至少在短期内将扮演政府债务“最后贷款人”的角色。但在实际操作中,“无上限”因附带众多条件而变得有限,例如,OMT的启动取决于两大基础的满足,以及流动性对冲原则。因此,进一步的刺激政策仍然留待以后,预计欧洲央行未来仍需进一步宽松。 但即便如此,由于在欧债危机和需求极度疲弱的背景下,欧元区面对流动性陷阱风险,货币宽松的边际效果可能有限。自第2轮LTRO以来,欧洲银行业的整体流动性持续改善,EURIBOR由xx年4月中旬的0.65%持续下行至12月底的0.18%,说明市场流动性并不缺乏;欧元区的M3和信贷增速也有所反弹,但仍处于历史低谷,远低于历史趋势水平7%和欧洲央行预期的4.5%,尤其私人信贷增速持续负增长。显然,由于欧元区经济已陷入衰退,企业与消费者贷款需求仍在下滑,银行对放贷也保持谨慎。 另外,为了提高市场对欧洲银行业的信心、加速银行业重组和去杠杆化进程,欧盟已要求银行业暂时将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CT1R)提高至9%,并且计划将其永久化。在欧债危机长期化和低速复苏预期下,宽松货币政策驱动银行资金流入实体经济的规模不宜高估,意味着欧洲银行业和经济复苏的步伐都将有限。 (二)美国:财政紧缩大势所趋,QE边际效用递减 在美国政府债务持续上升而非下降的预期背景下,不论“财政悬崖”是否被触发,财政紧缩注定是大势所趋,区别仅仅是削减幅度的多少。而从QE对经济和就业复苏的刺激作用来看,宽松货币政策几乎已经用到极致,QE对美国国内和海外的边际效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