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交通安全事故对比分析_第1页
国内外交通安全事故对比分析_第2页
国内外交通安全事故对比分析_第3页
国内外交通安全事故对比分析_第4页
国内外交通安全事故对比分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国内外交通安全事故对比分析摘 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随着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以及机动车辆保有里的增加,交通事故发生量呈不断增加的趋势。道路交通事故已被公认为当今世界最大的公害之一。全世界每年死于道路交通事故的人数高达120 万, 受伤者多达5000 万, 即每天有3000 多人死于道路交通伤害。在我国,交通事故同样令人担忧,据统计,仅2010年一年,全国共接报道路交通事故起,同比上升35.9%。其中,涉及人员伤亡的道路交通事故起,造成65225人死亡、人受伤,直接财产损失9.3亿。由此可见,在我国处于快速发展建设的今天,对比分析中外交通安全的状况,为我国道路交通安全的发展提供了一些可以借鉴的东西,对于我国的交通发展建设和交通安全管理具有十分重要意义。关键词:交通安全;事故;研究;对比分析一、 引言随着我国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以及机动车辆保有里的增加,我国交通事故发生量呈不断增加的趋势。我国自1951年开始统计交通事故数据,当年全国共发生交通事故5922起,死亡852人,伤5159人。1951年至1984年的30多年间,交通事故各项指标的变化基本上是平稳的。80年代中期以后至今,社会交通需求日益旺盛,城乡交通活动随之剧增,而道路建设和交通管理的发展却不能满足交通运输发展的客观需要,道路交通事故急剧增加,尤其是1991年后随着国家总体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机动车保有量急剧增加,交通运输发展迅速,交通事故及其死亡人数急剧增长。从1998-2002年的5年中,全国道路交通事故绝对数呈上升趋势,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受伤人数年均增长率分别为32.5%, 8.8%, 42.7%.2002年全国一般以上道路共发生交通事故77.31万起,造成10.94万人死亡、56.21万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33.24亿元,与2001年相比分别增长了2.41%,3.26%, 2.85%、和7.66%.是历年之最。因交通事故而死亡的人数、10万人死亡率等指标近年来持续攀高。公路交通受人、车、路、环境等复杂因素的影响,因此不可避免地发生交通事故,这是一个社会问题,世界各国都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来研究应对交通事故的政策与具体的安全管理措施。英国交通研究实验室和国际红十字会的联合研究报告预测,未来的交通事故将与严重疾病一样成为全球主要的死亡原因之一。道路交通事故伴随着交通运输业的出现而产生。要消灭交通事故,做到“零伤亡”是不可能的,我们能做的是建立一个相对安全的交通环境,给道路使用者提供一个宽容的交通氛围,使交通真正实现安全、快速和舒适。我国正处于发展建设时期, 交通安全问题日益突出, 对比国内外交通安全的状况对于我国的交通发展建设和交通安全管理有重要意义。为进行更好的对比分析, 需要选取相应的评价指标。通过对比分析中外道路交通安全对于全面衡量和评价道路交通安全水平有着重要作用。二、 国内交通安全分析2.1 中国道路交通的发展我国的道路交通发展十分迅速,到2003年底,中国公路通车里程达180.98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到2.97万公里,与1995年的115.70万公里和0.21万公里相比分别增长56.42% 和l3.14倍。2.2 中国道路交通安全的现状我国自1951年开始统计交通事故数据,当年全国共发生交通事故5922起,死亡852人,伤5159人。1951年至1984年的30多年间,交通事故各项指标的变化基本上是平稳的。80年代中期以后,改革开放带来了经济的繁荣发展,也促进了人们旺盛的社会交通需求,城乡交通活动随之剧增。而道路建设和交通管理的发展却不能满足交通运输发展的客观需要,道路交通事故急剧增加。1985年事故死亡人数急剧上升至4万余人。1988-1990年期间稍有回落,1991年后事故死亡人数又持续上升。1995年道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数突破7万人,达71494人。此后连续4年超过7万人。1999年,事故死亡人数超过8万人。2000年超过9万人,达9.2万人之多。2001年,全国道路共发生交通事故案件75.5万起,造成106万人死亡,伤54.9万人,直接经济损失30.9亿元。平均每天因交通事故死亡的人数已达300人(平均每5分钟有一人死于交通事故),2002年,全国道路共发生交通事故77.3万起,造成10.9万人死亡,56.2万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33.2亿元。从2003年开始,我国的交通事故件数和死亡人数有明显回落,从2003年的66.7万起下降到2009年的23.8万起,死亡人数从10.4万人下降到6.8万人,万车死亡率从10.8下降到3.6,10万人口死亡率由8.1降至5.1。统计道路交通事故的指标有绝对指标和相对指标。其中绝对指标包括事故件数、死亡人数、受伤人数和经济损失四项指标。相对指标主要指交通事故率,一般按人口事故率、车辆事故率和运行事故率三种方法进行计算。我们选取其中的事故件数、死亡人数、十万人死亡率和万车死亡率四项指标,利用1998年到2008年十年间中国道路交通的数据来具体分析中国的道路交通安全形势。表1 1998年-2008年中国道路交通事故指标图1 中国道路交通事故绝对指标从图1中我们可以看出中国道路交通事故的事故次数和死亡人数等指标在2003年之前急速增长,在2003年之后开始明显回落。图2 中国道路交通相对指标从图2中我们可以看出中国道路交通事故的万车死亡率随着机动车拥有量的增多逐年下降,而十万人死亡率则呈现先增后减得态势,但是我国的道路交通安全形势依然严峻。下图为31个国家1998年的万车死亡率,从图中可以看出,各国交通事故万车死亡率的平均值是53人万辆车,而我国1998年的万车死亡率是178,高于平均水平,更高于欧、美、日等发达国家,是日本的16倍。而且,其他国家的万车死亡率是相对汽车保有量计算的,若按汽车保有量计算,我国的万车死亡率为585,是发达国家的30倍左右。图1 世界主要国家道路交通事故万车死亡率以上数据说明:目前我国道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数仍居世界第一位;我国道路交通事故的车辆事故率还处于较高水平,约为发达国家的十几倍;道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占全国安全生产事故总死亡人数的80左右,交通安全在全国安全生产管理中应受到特别关注。2.3中国道路交通安全的现状通过对欧美发达国家交通安全状况的分析可以看出,其对交通安全的研究程度深、管理水平高,我国与之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2.3.1我国公路基础设施与国外的差距我国公路建设取得长足进展,但总体水平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较大。(1)公路通车里程少,通达深度不够。到2000年底,我国公路通车里程达1403万km,按每百平方公里计算的公路密度为1461km,远远低于美国等发达国家,大约相当于发展中大国巴西、印度的12和15。我国高速公路为163万km,但与美国等发达国家相比,道路总体水平仍然很低,表2为我国与部分国家的公路发展状况比较情况。表2 中国与部分国家的公路发展状况对比国别年份总长度/万km公路密度高速公路/万km美国1997634.8267.738.87日本19971115.2304.760.61德国199865.61183.781.14英国199837.16153.550.33法国199889.33161.831.03巴西1996198.0023.17-印度1996331.96111.62-中国2000140.2714.611.63(2)高等级公路数量少。2000年我国高速公路的通车里程达163万km,居世界第三位,但在国内公路通车总里程中仅占116,而三级、四级和等外公路则占有很大的比例,到2000年底这部分公路占通车总长度的855。特别是占我国国土面积三分之二的山区道路等级低、路况差,保障安全行车和抗灾能力弱。 2.3.2我国机动车保有量与国外的差距在我国的机动车拥有量中,安全水平较低的摩托车所占比例最高;为557,汽车所占比例次之,为256;而机械性能差、安全水平低的农用车所占比例几乎接近汽车,为187(均为1999年数据)。我国机动车辆的构成及性能与世界总体水平相比差距很大,对比情况见表3。表3 我国与世界机动车拥有量的构成(1999年)机动车拥有量/亿辆人均机动车拥有量/%人均汽车拥有量/%总数汽车摩托车农用车世界97.61.20.21512.7中国0.56740.14530.31620.10594.511.15注:本表的中国农用车拥有量中含轮胎式拖拉机和除摩托车外的其他机动车。在我国的汽车构成中,除载客、载货汽车外的其他专用汽车、特种汽车所占比例很低,1999年两者合计仅占机动车和汽车总数的063和246,而美国、日本等国家专用汽车非常普及。2.4 事故原因分析通过对事故数据的分类统计,可以对我国道路交通事故的原因和特征有一个初步的认识。道路交通中人是造成事故的主要原因,接近9096的死亡人数是因人的原因造成的;在人的因素中由于机动车驾驶员的原因而造成的死亡人数占总死亡人数的70%以上,说明综合素质低、操作技能水平差是驾驶员肇事的主要原因。因此,加强驾驶员管理、提高队伍素质是保障道路交通安全的根本所在。非驾驶员肇事的危险性是职业驾驶员的2.5倍,非职业驾驶员肇事的危险性是职业驾驶员的1.5倍。这说明通过加强驾驶员培训,提高驾驶操作技能,可以有效降低道路交通事故发生率。发生在高速公路、一级和二级公路、城市快速路和主干路上的事故死亡人数约占总死亡人数的59%,而这些主要道路仅占全国道路总里程的14.5%。这说明道路条件的改善、等级的提高不会必然带来交通安全水平的提高,要提高道路交通总体安全水平,还必须相应提高交通管理水平,与硬件设施的进步相适应。约65%的事故发生在城市郊区、县级公路上,而且郊区、县级公路的事故比城市道路死亡率高。路段事故远高于交叉路口事故,路段死亡人数占88%。我国道路监管的主要力量是投入到城市交通秩序和安全管理中,但我国一半以上的事故是发生在郊区、县公路和路段上,这些道路分布的广泛性决定了其交通安全问题的解决方式不能再是增加管理人员的传统办法,应寻求工程和技术的途径予以解决,提高管理手段的技术含量。接近50%的道路交通事故死亡人员是行人和骑自行车的人。这与发达国家有很大差异,发达国家道路交通事故主要死亡人员是机动车驾驶员,说明混合交通是我国面临的主要安全问题,加强对公民的交通安全知识的宣传和教育,提高交通安全意识十分重要和迫切。制动问题是车辆事故的主要原因,在机动车引发的死亡事故中2/3是由于制动系统发生故障的原因。我国机动车每年必须进行一次安全检测,其中制动性能是主要检测项目,应加强机动车安全检测的管理,堵住管理漏洞,杜绝有安全隐患的车辆上路行驶。按事故责任者的行业进行划分,个体和农业占比例最大,分别为29.5%和16,1%,个体运输户在特大恶性事故中也占有相当大比例;公路运输行业的事故死亡人数占全国总死亡人数的8.5%,低于营运性驾驶员和营运车辆所占比例。这说明加强个体运输户安全管理是提高公路运输行业安全水平的关键。三、 国外交通安全分析3.1 国外的道路安全现状同时发达国家对道路交通安全问题的认识和管理经历了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西方等国家从20世纪5060年代起,各自经历了经济高速发展、交通安全状况严重恶化的时期,然后在20世纪70年代通过政府的有效干预,以及采取综合性的应对措施,使道路交通事故率和死亡率逐步下降。机动化程度较高的国家如美国、日本、西欧等国家, 在国内通过实施“3E”工程, 交通安全的形式大为改观, 车辆事故率及里程事故率均持续下降, 多年来道路交通事故维持在较低的水平上并趋于稳定。世界上一些经济发达国家在20 世纪70 年代初期以前, 随着汽车保有量的增加, 交通事故也相应增多, 到1990 年交通事故数达到最高峰。1990 年以后, 尽管汽车保有量仍在增加, 但是由于采取了各种安全措施, 包括对人的安全教育、驾驶员和行人行为的改善、公路和车辆设计的优化以及交通法规的完善, 使交通事故死亡人数一直呈下降趋势。以德国为例,德国高速公路已有60多年的历史,目前全国跨地区的公路网总长大约23.1万多km,其中1.2万多km是高速公路,高速公路里程总数位居世界第四。德国获准行驶的机动车约4000多万辆,其中绝大部分为小轿车。德国的大部分家庭都有车,汽车是德国人主要的交通工具。其客运量的4/5是靠居民自己的小汽车解决的,只有1/5是靠公共交通工具。2001年德国公路交通事故共死亡6977人,其中联邦高速公路、联邦公路、州公路、县级公路和乡级公路的死亡人数各占死亡总数的11.0%、30.5%、29.7%、13.9%和14.9%。发达国家的经验说明,道路交通事故的上升与国家的经济发展和机动化增长有着直接的关系,机动化的过程会伴随着交通事故和伤亡的迅速增长,但这种增长趋势并不是不可扭转的,通过采取有效的措施,道路交通事故的上升趋势可以得到控制。3.2中外道路安全交通安全管理发达国家对道路交通安全问题的认识和管理经历了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美国、英国、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从20世纪5060年代起,各自经历了经济高速发展、交通安全状况严重恶化的时期,然后在20世纪70年代通过政府的有效干预,以及采取综合性的应对措施,使道路交通事故率和死亡率逐步下降。下面从几个方面对国内外的道路安全管理措施进行比较。第一、发达国家的道路交通安全法,无论从体系上还是从内容上都比较完善,基本上都有道路交通安全法,对于人、车、路、环境等相关因素的规定比较健全,特别是针对弱势人群的交通安全需求,交通安全法中都有专项内容,使得道路交通安全法中的因素比较齐备,针对道路交通安全中出现的新问题,法规中都能及时地体现出来,并调整过时的内容。第二、日、美、欧交通发达国家非常重视在全民中系统化地实施交通安全教育工作,都把交通安全宣传教育作为提高国民交通安全素质、搞好交通安全的一项治本措施来抓。第三、国外对交通违章行为处罚力度非常大,正是由于强化了对驾驶员交通违章行为的处罚力度,交通发达国家的道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数才多年来保持稳定,且呈下降趋势。目前,我国对交通违法行为的处罚主要以行政辖区为单元进行执法,对行政辖区内的本地驾驶员的交通违法行为采用的是罚款(包括吊扣驾驶证)加违章记分的方式进行处罚.下面我们从2008年美国、中国与日本的交通事故次数和交通事故死亡人数两个方面进行横向对比。表2 2008年中外交通事故对比图3 2008年中外交通事故次数对比图4 2008年中外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对比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虽然美国由于机动车拥有量多而导致交通事故发生件数远远多于中国,但是由于加大了对于交通安全管理的投入以及积极借鉴其他国家的先进经验,有效地控制了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值得中国交通安全管理相关部门借鉴。四、提高我国道路交通安全发展水平采取的措施通过与中外道路交通安全对比分析,为了更有效地预防和减少我国交通事故,我认为应采取以下对策来提高我国道路交通安全发展水平:4.1加强交通安全宣传教育交通安全管理是一个社会问题,必须通过深入、持久的舆论宣传,增加全社会的交通安全意识,才能使预防事故的工作形成广泛的群众基础。目前我国驾驶员素质不高,法纪观念不强,有规不依,有章不循。因此,只有通过加强交通安全宣传教育,才能提高驾驶员的交通意识和职业道德。同时,要加强对儿童和青少年的交通安全教育,将交通安全作为生活常识列入中小学校的教学计划这中,所以说,深入持久地进行交通安全教育是预防和减少交通事故的关键。4.2交通安全管理需综合治理交通安全是交通管理工作的综合反映,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既是人、车、路、环境四者之间的关系,又是社会问题,必须综合治理。我国的实践证明,只有全社会通力合作,使全社会共同承担维护交通秩序、履行交通安全的责任和义务,这样预防和减少交通事故的工作才能落到实处,当前各地实行各种形式的交通安全责任制是保障交通安全的一项很有效的措施,应当进一步完善和推广。4.3依靠科技进步现代交通管理必须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来管理,要从我国的国情和混合交通的特点出发,大力开发应用交通事故的预防、交通事故控制技术,事故快速勘察和紧急救援系统,通讯网和信息网的建设,以及驾驶员心理和生理素质的研究等课题。4.4严格执法交通安全涉及各行各业和千家万户,必须用科学的、统一的交通管理法规来指导和规范人们的交通行为,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这样才能维护交通法规的权威性和严肃性。目前,在许多人的心目中交通违章不被认为是违法行为,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