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收稿日期:2013- 11- 18 基金项目:北京市教工委首都大学生思政教育一般项目 “新媒体时代90 后大学生人际交往模式研究” ( 项目编号:BJSZ2014YB14) ;教 育部新世纪人才项目 “网络社会与大学生价值观塑造” ( 项目编号:NCET-10-0264) 。 作者简介:王 欢 ( 1965- ) , 女, 院长, 教授, 博士, 研究方向:互联网络文化及社会治理, 发表论文 70 余篇, 出版专著2 部。 理论探索 网络对 90 后大学生价值观影响的实证研究 王 欢 祝 阳 ( 北京邮电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 北京 100876) 摘 要 90 后大学生的价值观是社会价值观的缩影与折射, 代表着全社会价值观的总体变化趋势, 探究网络对价值观形 成与塑造的影响, 有重要的时代意义。以北京邮电大学 111 名 “90 后” 大学生为例, 分析网络在价值观塑造过程中的影响力。 从90 后大学生价值观发生的变化、 价值观发生变化的原因、 价值观形成的影响因素3 个方面, 思考90 后大学生价值观现状。从 正反两个方面, 分析网络对 90 后大学生价值观形成的效用;对比分析五大媒体对价值观的影响;从上网时间和网龄两个维度, 探讨上网情况与 90后大学生价值观塑造的关系。 关键词 网络;90后大学生;价值观;塑造;影响 DOI: 10. 3969 / j. issn. 1008-0821. 2014. 04. 009 中图分类号 G250. 7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0821 ( 2014)04-0044-06 Empirical Research on Network Influence on Post- 90s University Students Values Wang Huan Zhu Yang ( School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Beijing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Beijing 100876, China) Abstract Post-90s university studentsvalues represent the overall changing trend of the whole society value, which is the microcosm and reflection of social value.The paper has a great time significance for its study on the network influence on value formation and building.Taking 111 BUPT students for example, the paper analyzed the network influence on the course of value building and described the status of Post-90s university studentsvalues from the aspects of main changes, changing reasons and influencing factors.The paper explored the function of network on post-90s university students value formation from two sides, both positive and negative;comparatively analyzed the five mediasinfluence onvalue, discussed the relationshipbetween Inter- net use and value building from online time and “net age ” . Key words network;post-90s university students;values;building;influence 1 研究问题之经纬 哲学意义上的 “ 价值” , 指某事物对主体的积极意义, 即能满足主体需要的功能与属性。 价值观则是对这种 “ 价 值” ( 即事物本身意义、 重要性)总体的评价和看法。Kluck- hohn认为, 价值观是一种关于什么是 “ 值得的” 的看法, 或外显或内隐, 它是个人或群体的特征, 可能会影响人们 对行为方式、 手段及其结果的选择 1。 Rokeach 认为, 价值 观是一种比较持久的信念, 一种具体的行为方式或存在的 终极状态 2。 价值观是个体考虑问题时所看重的原则和标 准, 是个体行为的内在驱动力。 学术界对价值观的研究由来已久。 德国哲学家 Spranger 在 人的类型 一书中将价值取向化为:经济型、 理论型、 审美型、 社会型、 政治型与宗教型;美国行为学家 Rokeach 以 “ 行为方式” 与 “ 终极状态” 为标准, 将价值观化为目 的价值观与工具价值观, 各由 18 项价值信念构成, 形成学 术界有影响力的价值观调查方法 ( RVS);国内学者也有关 于针对价值观结构的研究, 譬如杨国枢的自我价值取向和 44 2014 年4 月 第 34 卷第 4期 现 代 情 报 Journal of Modern Information Apr ., 2014 Vol. 34 No. 4 社会价值取向 3, 张进辅的目标价值、 手段价值与评价价 值等 4。 价值观具有相对稳定性, 在特定的人生阶段与不同的 环境熏陶下会呈现不同的特征。 90 后大学生处于人生的特 殊时期, 是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 价值观的形成深受学 校、 家庭、 社会等传统环境因素的影响。 网络日益普及, 并不断渗透到现代人的学习、 生活、 工作、 娱乐等各方面。 90 后大学生是接触网络较早的群体,毋庸置疑, 该群体价 值观的形成势必深受网络、 新媒体等环境因素的影响。 现代信息社会, 感官是工具的延长, 工具变成虚拟形 式, 仅依靠感官就可以把工具伸向物质和精神世界的任何 角落, 将感官与网络联系起来, 实现在传统社会运用实体 工具无法达到的梦想王国。 现实规则是网络规则的基础, 两者并非简单的互补, 而是从价值观到互动方式的全新拓 展, 网络文化是对现实文化的突破性改造。 处于网络社会 的个体, 精神上促使人格在现实的 “ 实” 与网络的 “ 虚” 之间转换, 促发更多潜意识活动, 实现 “ 虚” 与 “ 实” 的 融合, 对个体人格产生影响。 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 为现代人提供了一种全新的网 络环境。 网络为人类创造了全新的世界, 网络蕴藏的特质 以及由此生成的文化价值和精神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同: 快捷的信息传播使人们对外界的认知变得极为迅速, 极大 地满足了人们需求与外界变化保持同步认知的渴望;丰富 的传播内容促使网络成为信息最为丰富的 “ 百科全书” ;网 络促使现实环境中备受关注的诸如性别、 年龄、 相貌、 身 份等信息的到隐匿和篡改, 行为变得 “ 虚拟化” 和 “ 和非 实体化” ;超时空的网际互动是其开放性的表现, 埃瑟戴 森说 “ 网络自有其独到之处:它消灭了许多时空上的障 碍” , 数字化的世界使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挣脱了传统的时空 限制和束缚。 90 后大学生是网络时代的优先体验者, 是 “ 触网” 最 早、 最频繁的群体, 网络在该群体的组合、 行动尺度与形 态上, 发挥着塑造与控制作用:90 后大学生好奇心强 、 需 求多元, 需求可能本身就是杂乱的甚至是相互抵触, 处于 矛盾心理状态的个体, 既要自我保护又要通过交往从对方 取得利益, 矛盾心理促使个体采用折中办法, 不断适应网 络环境, 致使价值观发生变化;90 后大学生心理不成熟, 网络环境下 , 激起该群体心理冲突的因素更容易被放大与 传递, 适应环境与维护心理平衡需要付出的代价更大,价 值观受到冲击是必然的;网络的开放性与隐匿性受到该群 体青睐, 借助网络更易实现愿望, 为价值观发生变化提供 可能。 2 实证研究概况 2. 1 研究设计 从理论定性研究方面看, 查阅相关的社会学、 心理学、 传播学、 教育学等文献资料, 归纳分析出本研究的理论基 础;从实证研究方面看, 科学设计调查问卷和抽样对象, 采用合理的调查方式和调查工具, 并对结果进行全面分析, 为本研究提供数据支持, 确保研究的信度。 调查在北京邮 电大学 90后大学生中展开, 根据概率抽样的原则, 样本数 量参考学生总体的男女生比例、 文理比例、 城乡比例等, 确保样本的代表性;根据随机抽样的原则, 在校本部与宏 福校区的自习室、 寝室、 食堂、 课堂、 超市等地点进行, 主要采用偶遇调查的方法, 面向 90 后学生发放纸版问卷; 为了深入了解学生想法,对部分学生进行面对面的深入访 谈;对回收的问卷进行数据录入、 清理, 运用 SPSS16. 0、 EXCEL 等统计工具, 对数据进行分析。 本次调查共发放纸质问卷 100份,深度访谈 20 份, 共 回收有效问卷 111 份, 问卷的有效率 92. 5%。 其中男生 88 份、 女生23 份, 理科专业 70份、 文科专业 41份, 直辖市/ 省会 22份、 地级市 36 份、 县级市/县城 25 份、 农村 26份, 1990-1995 年的样本数依次为 4、 8、 38、 37、 19、 4。 2. 2 上网情况 为了更好地探究网络与 90 后大学生价值观形成与塑造 的关系, 笔者从网龄与上网时长两个维度调查学生的上网 情况。 结果显示, 在 “ 信息黄埔” , 所有学生都已 “ 触网”, 学生平均有 6. 91年的网龄 , 最长为 15 年, 最短为1 年;学 生每天上网时长为 3 . 76小时, 最长为 14 小时, 最短为1 小 时;学生的网龄差异较大 ( Variance=10. 413), 上网时长差 异较小 ( Variance=6. 054)。 笔者设想:不同性别及不同生源地学生的上网情况存 在差异。 基于此种假设, 对不同性别的学生上网情况做了 IndependentSamples Test, 结果显示:男生与女生上网时间 ( F =0. 118, Sig =0. 73 0. 05,齐次方差的 Sig =0. 545 0. 05)与网龄 ( F=0. 103, Sig=0. 7490. 05, 齐次方差 Sig =0. 3130. 05)不存在差异;对不同生源的学生上网情况 做了ANOVA 检验, 结果显示 :不同生源的学生上网时间 ( F=1. 932, Sig=0. 1290. 05)无显著性差异, 不同生源地 的网龄 ( F=5. 894, Sig=0. 0010. 05) 存在显著性差异。 对不同生源地学生的网龄进行多重比较分析:直辖市/ 省会城市与农村 ( Sig =0. 003)、 地市级与县级市 ( Sig = 0. 048) 、 地级市与农村存在 ( Sig =0. 000)差异,说明经济 发展水平影响网络的普及率, 进而影响学生初次 “ 触网” 年龄。 3 90后大学生价值观的现状 3. 1 90 后大学生价值观的变化 处于转型期的中国,政治、 经济、 文化等都发生急剧 的变化, 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呈现如下时代特征:在价值 认知层面上, 多元化与趋同化并存, 分化与整合共存;在 价值取向层面上, 务实与理想并存, 世俗与崇高并存;在 45 2014 年4 月 第 34 卷第 4期 网络对 90后大学生价值观影响的实证研究 Apr ., 2014 Vol. 34 No. 4 价值实现上, 自致与先赋同求, 物质与精神共享;在价值 目标层面上, 个人与社会兼顾, 传统与现代并存;在价值 主体层面上 , 不确定性与非均衡性长存 5。 90 后大学生群 体的价值取向由传统的单一化转变为多元化, 不再以某种 价值观为核心的单一主导为特征, 而是以多元价值观为基 础的兼容并包。 毋庸置疑, 与 60后、 70 后相较, 社会主义 的主流价值观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 部分学生对社会主义 倡导的核心价值观持怀疑甚至否定的态度。 在多元价值观 的引导下, 面对多元化的选择, 会产生迷惘、 焦虑等心态, 做出有违社会道德评判标准的行为。 从调查对象认同选项的平均分看, 多数学生价值观健 康向上, 追求个人目标与社会价值的共同实现。 毋庸置疑, 受各种不良思潮与社会大背景的影响, 部分学生的价值观 向 “自我” 倾斜, 以金钱多寡为衡量标准, 出现 “ 功利化” “ 庸俗化” 等特征, 发人深省。 90 后大学生价值观存在如 下问题: ( 1)在追求人生价值目标上, 学生缺乏远大的理想抱 负, 存在人生理想偏失而注重金钱实惠的问题 ( Mean = 3. 69) ; ( 2)在实现人生价值途径上, 部分学生的集体主义观 念淡化, 从 “利己” 角度出发, 求等价交换, 缺乏社会责 任感 ( Mean=3. 67); ( 3)在衡量人生价值标准上, 金钱至上成为部分学生 的准则, 比较注重实际, 表现为把精力过多放在个人技能 培养而道德不断滑坡, 甚至认同见利忘义、 损公肥私的做 法 ( Mean=3. 5) ; ( 4)在人生态度上, 知行脱节, 认同艰苦奋斗的传统, 但追求脱离实际的超前消费,把盲目攀比、 讲虚荣、 摆阔 气的过度消费作为价值的体现 ( Mean=3. 65); ( 5)在人生价值向导上, 明星、 网络红人等成为学生 争先崇拜的对象, 对代表主流价值观的先进个人和事迹则 置若罔闻 ( Mean=3 . 44)。 3. 2 90 后大学生价值观变化的原因 90后大学生价值观发生变化的原因如表1 所示。 表 1 大学生价值观发生变化的原因 原 因 非常不严重 ( % ) 不严重 ( % ) 一 般 ( % ) 严 重 ( % ) 非常严重 ( % ) 平均分值 价值观教育机制的不健全1. 89. 925 . 239. 723. 43. 73 网络信息时代各种传媒的作用和影响4. 57. 220 . 752. 315. 33. 67 全球化背景下西方价值观念的渗透和冲击4. 510 . 818 . 955. 010. 83. 57 家庭教育缺乏8. 117 . 127 . 035. 212. 63. 27 当代大学生自身存在的弱点10. 817 . 124 . 339. 68. 13. 17 ( 1)高校价值观教育流于说教形式, 思政课的重要性 得不到师生的认同, 注重课堂教育而忽略社会实践, 相关 教育内容甚至被妖魔 化, 达不到提 升思想认识的目的。 63. 1%的学生认同 “ 价值观教育机制的不健全” 。 ( 2)网络信息时代的各种媒体报道, 拓展了大学生获 得资讯的途径, 但 “ 草根媒体” 的进入门槛低、 缺乏严格 的 “ 把关人” , 导致网络信息鱼龙混杂、 真假难辨, 不断误 导心智并不成熟的大学生。 学生更愿意关注丑化或批判党 政的负面信息, 而宣扬核心价值的正面信息无人问津,或 者主观认为主流媒体报道 “ 假、 大、 空” 。 面对党政的负面 消息, 不看不信的学生仅占很少的一部分, 多数学生会浏 览, 部分学生会经常分享。 67. 6%的学生认为网络信息时 代媒体的报道干扰对主流价值观的认同。 ( 3)值得提及的是, 网络是西方国家向青年宣扬其价 值观的主要活动场所,通过电影、 电视剧、 评论等灌输西 方人的价值观念, 推行文化霸权与文化侵略。 六成以上的 学生认同西方价值观念渗透冲击了主流价值观,需引起重 视。 ( 4)家庭教育缺失和当代大学生自身存在的弱点的影 响的认同度偏低。 值得探讨的是, 90 后大学生多为独生子 女, 生活上追求 “ 独” 、 “新” , 缺乏判断能力, 易被煽动和 误导。 3. 3 90 后大学生价值观形成的影响因素 价值观的形成与塑造是复杂的 “ 工程”, 受多种因素的 影响, 通过翻阅大量的文献, 笔者认为如下因素的影响权 重最大, 分别对影响深远程度对影响因素进行五级打分, 结果如图 1所示。 图1 价值观形成的影响因素 家庭教育的影响最大 ( Mean=4. 05) 。 作为社会单位的 细胞, 家庭教育最早承担塑造个体价值观的功能, 对个体 的影响贯穿一生。 家庭成员的职业层次、 受教育水平、 婚 46 2014 年4 月 第 34 卷第 4期 现 代 情 报 Journal of Modern Information Apr ., 2014 Vol. 34 No. 4 姻美满程度、 收入水平等差异都会造成个体价值观的差异, 父母养育风格、 个体认同感都会影响个体的价值观。 与传 统多兄弟姐妹的家庭结构相较, 独生子女的教育面临溺爱 娇宠、 望子成龙、 包办代替的弊病, 无不影响价值观体验 和价值观念。 朋友圈子的影响其次 ( Mean=3. 53) 。 朋友关系体现为 心理上的认同与依赖, 表现为亲密频繁的交往, 朋辈因素 影响个体行为及对事物的评价。 大学生具有人际交往需求, 渴望获得他人理解与精神支持, 逐步摆脱对师长的依赖, 倾向与观念、 阅历等相似或互补的同龄人交往。 朋辈的观 念与行为对个体产生刺激, 致使个体间产生相近的观念与 行为。 社会环境 ( Mean =3. 05) 与学校教育 ( Mean=2. 52) 的影响随后。 经济全球化致使西方的意识形态不断渗透, 经济的市场化致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受到冲击, 拜金 主义、 功利主义、 享乐主义、 个人主义等浮躁的社会风气, 势必影响当代大学生。 学校承担培养德、 智、 体全面发展 学生的重担, 是品德教育的重要阵地, 当前高校的价值观 教育流于形式, 灌输式的教育模式的效果差。 值得提及的是, 媒体信息对价值观的影响最小 ( Mean =1. 86) 。 处于网络时代与媒体时代, 多渠道获取多元信息 成为可能, 获取信息的取向体现价值的取向。 此次调查显 示, 媒体信息对价值观的影响力不及学校教育、 家庭教育、 朋友圈子、 社会环境的影响力, 说明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形 成过程受人际的影响更大, 具有工具性质的媒体则影响较 小。 4 互联网对 90 后大学生价值观形成的作用 4. 1 网络对价值观培养的效用 网络对 90后大学生价值观的培养具有正面效用。 网络 提升价值观学习的效果 8:通过网络丰富了价值观教育的 内容, 多样化的载体创造多元的教育方式, 开放性、 丰富 性、 选择性为自主学习创造便利;快捷互动扩大了传播范 围, 多媒体化传播更具感染力;虚拟化弱化了身份、 地位 等信息, 平等性交流成为可能, 为有针对性开展价值观引 导工作创造良好的心理沟通 “ 场”。 网络提升了 90 后大学 生的心理效用:现实中无法实现的需求, 借助网络可以得 到满足, 既包含网购类的物质需求满足, 也包括浏览名著 类的精神需求;大学生有许多利益诉求, 现实中无法被采 纳, 通过网络论坛、 网络投票等方式积极参与到政治观点 与诉求的表达中来, 从心理上得到被重视的效能体验。 网 络催生正面的价值观念:互动性促使学生不再是被动的接 受者, 而成为不再受权威与规则限制主体;丰富的资源与 开放性的沟通拓展学生视野, 通过搜索引擎能查阅到任意 知识点, 摆脱对权威的崇拜, 不断猎奇激发完善知识结构 的求知欲, 进而激发创造性思维。 网络是把 “ 双刃剑”,对价值观的培养亦具有负面效 用。 个性化、 多元化的网络环境致使学生道德价值评判标 准模糊, 道德人格缺失, 面对难以控制的海量信息, 学生 辨明是非的能力被不断削弱;“数字化” 、 “虚拟化” 的网络 行为的控制与管理的难度大,符号成为互动的主要对象, 极易出现失范性网络行为, 究其根本原因, 是网络环境带来 的个体道德价值观发生转变的结果;政治价值取向出现倾 斜, 西方资本主义观念强化, 国家意识与民族意识情感在弱 化, 民族认同感被削弱, 民族身份逐渐消解;网络提供倾诉 平台的同时, 也增强了学生的依赖感, 不断弱化心理承受能 力;非面对面的间接的人际交往, 致使面对面交往时的紧张 不安、 孤僻冷淡, 影响学生人际价值观的培养。 4. 2 媒介对 90 后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 社会理论家雅克艾吕尔认为 , 经济的 、 政治的 、 社会 的与商业组织的影响都让位于技术对人的影响 6。 媒介技 术的变迁推动了人类传播史上口语时代、 文字时代、 印刷 技术时代的更替, 更加速网络信息化时代的繁荣, 媒介技 术对整个社会及媒介生态格局都产生影响。 如将整个社会 信息市场视为一个大的媒介生态系统, 其基本构成要素是 媒介系统、 社会系统和人群及这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相 互作用 7, 报纸杂志、 广播、 电视、 互联网、 手机被誉为 五大媒体, 媒体系统变迁对其他系统产生深远影响。 通过 设计量表 ( 10 题), 采用五级打分,计算出平均分, 分析 各类媒介对 90后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形成的影响。 图 2 五大媒体对90 后大学生价值观形成影响的比较 媒介对价值观形成的影响由大到小依次为:互联网、 电视、 手机、 报纸杂志、 广播。 通过网络传播、 网络交往、 网络经济、 网络政治、 网络文化等参与途径, 为 90后大学 生带来全新的心理体验, 网络在价值观培养过程扮演 “ 助 推器” 的角色, 开放性、 快捷性、 互动性、 隐匿性、 虚拟 性等特征契合该群体心理, 备受该群体的青睐。 电视与手 机的影响力旗鼓相当, 电视依旧是最基本的娱乐传播工具, 根深蒂固的影响日常生活;伴随移动终端与互联网的不断 融合, 手机对 90后价值观的影响力将不断增进 , “ 拇指一 族” 手机时刻随身携带, 其影响力不容小觑。 报纸杂志与 广播的影响力在不断下降, 互联网的多媒体功能, 集声音、 视频、 文本、 图片等于一身, 报纸杂志与广播逐渐被替代, 影响力不断被削弱。 47 2014 年4 月 第 34 卷第 4期 网络对 90后大学生价值观影响的实证研究 Apr ., 2014 Vol. 34 No. 4 分别对互联网对价值观形成的影响力与报纸杂志、 广 播、 电视、 手机对价值观的影响力进行差异化比较, 结果 显示, 分别存在显著性差异:在五大媒介中, 网络对 90 后 大学生价值观形成的影响力处于绝对的主导地位。 表 2 互联网与其他媒体的影响力差异比较ANOVA Table Sum of SquaresdfMean SquareFSig. 报纸杂志互联网Between Groups ( Combined)12. 79443 . 1992. 4870. 048 Within Groups136. 3051061 . 286 Total149. 099110 广播互联网Between Groups ( Combined)55. 433413 . 85816. 3960. 000 Within Groups89. 5941060 . 845 Total145. 027110 电视互联网Between Groups ( Combined)29. 47247 . 3688. 4510. 000 Within Groups92. 4201060 . 872 Total121. 892110 手机互联网Between Groups ( Combined)25. 97046 . 4934. 0790. 004 Within Groups168. 7331061 . 592 Total194. 703110 4. 3 上网情况与其对 90 后大学生价值观影响力的 关系 翻阅了大量的文献, 网龄与上网每日时长是衡量上网 情况最重要的两个量化标准, 基于统计推论, 探讨上网情 况与网络对价值观影响的关系。 4. 3. 1 网龄与网络对价值观影响力的关系 笔者猜想, 网龄与网络对价值观影响力存在某种相关 关系。 通过设计网络对价值观影响力的量表 ( 10 题)并计 算均值, 对二者进行回归分析, 结果如下: Sig . ( 2-tailed)=0. 0310, 说明网龄越长, 影响 力呈上升趋势。 基于两者存在相关关系, 笔者对两者进行 了曲线的回归分析, 在众多曲线中, R Square 值最大的是 Cubic 曲线 ( R=0. 055), 探索性的提出如下公式: 互联网对价值观的影响力 =3. 269-0. 098 网龄 + 0. 026网龄2-0. 001网龄3 图 3 网龄与互联网对价值观建立于塑造影响力的回归关系 4. 3. 2 上网时间与网络对价值观影响力的关系 笔者猜想, 上网时间长短与网络对价值观影响力存在 某种相关关系。 通过设计网络对价值观影响力量表 ( 10 题)并计算均值, 对二者进行回归分析, 结果如下: Sig. ( 2-tailed)=0. 010,说明网龄越长, 影 响力呈下降趋势。 基于两者存在相关关系, 笔者对两者进 行了曲线的回归分析, 得出表 15, 其中 R Square 值最大的 是Quadratic 曲线 ( R=0 . 086), 探索性的写出如下公式: 互联网对价值观影响力 =3 . 355+0. 072上网时间 - 0. 012上网时间2 图 4 上网时间与互联网对价值观建立于塑造影响力的回归关系 4. 3. 3 两者与网络对价值观影响力的关系 基于上述的假设与验证, 进一步整合上网情况与网络 对价值观影响力的回归关系: 48 2014 年4 月 第 34 卷第 4期 现 代 情 报 Journal of Modern Information Apr ., 2014 Vol. 34 No. 4 表 3 上网情况与互联网价值观影响力Model Summaryb ModelRR Square Adjusted R Square Std . Error of the Estimate 10. 332a0. 1100. 0930. 657 回归模型统计量表:相关系数 R=0. 332, 判定系数 R2 =0 . 11,调整后的判 定系数为 0. 093,估计 标准误差 为 0. 657。 表4 上网情况与互联网价值观影响力ANOVAb ModelSum of SquaresdfMean SquareFSig. 1Regression5 . 71722. 8596 . 6140. 002a Residual46 . 2471070. 432 Total51 . 964109 回归模型方差分析表:F 值为 6. 614, 显著性概率 Sig=0 . 0020. 05 说明回归显著。 表5 上网情况与互联网价值观影响力Coefficientsa Model Unstandardized Coefficients Standardized Coefficients BStd. ErrorBeta tSig. 1( Constant)3. 328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度物业经营管理承包合同书
- 2025标准二手房买卖合同封面模板(含房屋维修责任界定)
- 2025年茶山茶叶品牌授权承包合同范本
- 2025年度炊事员健康管理与聘用合同
- 2025版社区蔬菜配送与团购服务合同
- 2025版餐具品牌授权与区域代理合同
- 2025年全新第九章进出口合同商订及环保责任履行协议
- 2025版通信工程技术咨询合同范本
- 2025年教育咨询服务销售担保服务协议
- 2025年极地科研设施半包装修合同范本
- 蓝色简约风医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展示模板
- 土建安全员c类考试试题及答案
- T/SHPTA 031-2022电缆和光缆用复合防护尼龙12护套料
- 高中生国防教育
- 汕头侨乡文化课件下载
- 体育公园大众冰雪运动项目配置指南 DB23T 3943-2025
- 值长面试题及答案
- DB32T 4772-2024自然资源基础调查技术规程
- TCECS24-2020钢结构防火涂料应用技术规程
- 义警队伍管理制度
- 通信工程施工现场临时用电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