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轧制和控制冷却_第1页
控制轧制和控制冷却_第2页
控制轧制和控制冷却_第3页
控制轧制和控制冷却_第4页
控制轧制和控制冷却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控制轧制和控制冷却,细化晶粒的工艺方法和技术,提高钢的强度、韧性、延展性、加工性能以及使用寿命是21世纪钢铁工业的主要奋斗目标之一。传统方法是通过提高钢中合金元素总量来达到目的,但这不仅会对冶炼工艺及设备提出更高的要求,增加炼钢生产成本,而且只能提高材料某一方面的性能。20世纪末,提出新一代钢铁材料(超级钢)概念并进行了研发。主要是通过控制钢的微合金化、显微组织形态、固态相变和晶粒细化等方法来实现。这些方法中的核心技术是晶粒细化超细晶技术。,该技术的好处如果将晶粒细化一个数量级,钢铁材料的强度可提高1倍,同时仍然保持良好的塑性和韧性。该技术生产工艺和设备简单且又能在满足钢铁材料综合力学性能的同时消耗最少的资源。因此,钢铁材料超细化技术已成为许多工业发达国家竞相研发的重要课题。,晶粒大小与性能的关系金属结晶后是由许多晶粒组成的多晶体,金属的晶粒的大小可以用单位体积内的晶粒数目来表示,数目越多,晶粒越细小。为了测量方便,常以单位截面上晶粒数目或晶粒的平均直径来表示。实验表明在常温下细晶粒金属比粗晶粒金属具有较高的强度,硬度,塑性和韧性。这是因为细晶粒受到外力发生塑性变形时,其塑性变形可分散在更多的晶粒内进行,塑性变形均匀,应力集中较小。此外,晶粒越细,晶界越多,晶界越曲折,越不利于裂纹的扩展。,二晶粒细化作用1)晶粒尺寸与屈服强度和硬度的关系长期研究和实验证明材料组织的细化是提高材料强度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材料的晶粒尺寸与屈服强度和硬度间的关系可Hall2Petch式描述,即:s=0+kd-1/2和H=H0+kd-1/2式中,s为应变量012%时的屈服应力;0为移动单个位错所需克服的点阵摩擦力;k为Petch斜率(通常低碳钢为1215MPa/mm3/2);d为晶粒平均直径;H为硬度;H0,k为与晶粒度无关的常数。从式(1)可看出,材料的屈服强度和硬度与晶粒尺寸倒数的平方根成正比,即随材料晶粒尺寸减小,材料的屈服强度及硬度不断提高。,细晶强化机理主要是:晶粒越细,单位体积内的晶粒界面越多,由于晶界间原子排列比晶粒内部的排列更加紊乱,因而位错密度较高,致使晶界那个对正常晶格的滑移位错产生缠结,不易穿过晶界继续滑移,变形抗力增大,表现为强度提高。2)晶粒尺寸与塑性和韧性的关系晶粒尺寸与材料塑性和韧性有密切关系。根据裂纹形成断裂理论,晶粒尺寸与裂纹扩展临界应力(f)的关系为(如下)式中,为切变模量;p为比表面能,即裂纹扩展对每增加一单位面积所消耗的功(大部分消耗于塑性变形)。,通过以上各式得:细化晶粒成为提高钢铁材料塑性和韧性的最主要和最有效的方法。分析显微组织结构得知:晶粒越细小,晶粒内部的空位数目和位错均减少,位错与空位以及位错间的弹性交互作用的机遇下降,位错易于运动,亦即表现出较好的塑性;位错数目减少,塞积位错数目下降,只能产生轻度的应力场,从而将推迟微孔和微裂纹的萌发,致使断裂应变增加。除此之外,细晶粒为同时在更多的晶粒内开动位错和增值位错提供了机遇,即细晶粒能使塑性变形更加均匀,呈现出较高的塑性变形。研究结果表明,当晶粒小于011m时,应力集中消失,变形均匀,材料具有很高的塑性和韧性,同时强度也较理,图2钢铁材料晶粒尺寸与塑性(断面收缩率)的关系。,图1晶粒尺寸与屈服强度(a)和硬度(b)的关系,三制备超细晶粒钢的关键技术,1微合金化细化晶粒,2形变诱导相变细化晶粒,3大塑性变形细化晶粒,4热处理细化晶粒,6磁场或电场处理细化晶粒,5新型机械控制轧制技术细化晶粒,1一般的晶粒细化方法是在炼钢过程中向钢液添加微合金元素(Nb、V、Ti、B、N等)进行变质处理,以提供大量的弥散质点促进非均质形核,从而使钢液凝固后获得更多的细晶粒。,图3为微合金元素(Nb、V、Ti)对铁素体晶粒尺寸的影响。可见,在一定范围内,随微合金元素含量的增加,铁素体晶粒越细小。,晶粒细化原因有两方面:一方面,某些固溶合金化元素(W,Mo,Mn等)的加入提高了钢的再结晶温度,同时也可降低在一定温度下晶粒长大的速度;另一方面,某些强碳化物形成元素(如Nb,V,Ti等)与钢中的碳或氮形成尺寸为纳米级(20100nm)的化合物钉扎晶界,对晶粒增长有强烈的阻碍作用,并且当这种纳米级化合物所占体积分数为2%时,对组织的细化效果最好,2形变诱导相变是将低碳钢w(C)0125%加热到稍高于奥氏体相变温度(Ac3),以较高的变形速率()、足够的变形量()对奥氏体进行连续快速变形,然后急冷,从而获得超细铁素体晶粒的工艺。,图四,但是形变诱导相变细化晶粒技术也有一定的局限性,主适用于在相变过程中可发生奥氏体铁素体相变的低碳低合金钢,形变诱导相变细化的机理主要是在变形过程中,有5%10%的形变能被储存(主要是位错密度增加),系统自由能提高,增加了相变驱动力,使奥氏体向铁素体转变的相变点温度(Ar3)升高,诱发铁素体相变,形成的铁素体首先在奥氏体晶界和晶内高畸变区域形核,随后在新生成的奥氏体/铁素体相界形核,且变形后进行快速冷却,以保持形变过程中形成的超细铁素体晶粒。,3大塑性变形细化晶粒,用大塑性变形技术也能成功制备超细晶材料。目前大塑性变形技术有:叠轧法、等通道挤压法及高压旋转法等。用大塑性变形技术制备超细晶方法的最大优点是:无污染;制备的超细晶材料内部无残留孔;超细晶材料内部组织均匀;无机械损伤和裂纹。,4热处理细化晶粒,热处理细化晶粒方法主要是对钢材进行快速加热和冷却,以达到抑制晶核长大的一种热处理工艺。主要方法包括循环加热淬火细化和形变热处理细化技术。,5新型机械控制轧制技术细化晶粒,新发展的机械控制轧制(TMCP)技术,即弛豫-析出-控制相变技术(RPC),是利用微合金元素在热机械处理(控制轧制)过程中各阶段的复合作用实现两阶段控轧,在终轧后经过一段控制温度和时间的弛豫过程,利用变形奥氏体中缺陷的回复及位错网上的应变诱导析出形成完整、强化的位错胞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