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第1讲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和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考点1 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ppt_第1页
2017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第1讲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和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考点1 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ppt_第2页
2017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第1讲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和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考点1 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ppt_第3页
2017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第1讲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和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考点1 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ppt_第4页
2017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第1讲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和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考点1 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走向高考历史,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版高考总复习,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必修一,第一单元,第1讲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和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考点一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第一单元,主干梳理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1商朝的政治制度(1)王权特点:国家大事都通过占卜的方式来决定,_具有神秘色彩。(2)行政管理:中央设相、卿士等,掌管_;地方封侯和伯。2西周分封制(1)目的:巩固西周的统治。,王权,政务,(2)内容:(3)评价:进步性: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扩大了统治区域,成为一个延续百年的强国。局限性:诸侯享有相当大的独立性,西周后期,_衰落,分封制遭到破坏。,功臣,贡赋,卿大夫,燕,王权,3西周宗法制(1)目的:加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_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2)含义:用父系_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统治的制度。(3)内容:以_继承制为核心;大宗、小宗具有相对性;是“家”和“国”的一体。(4)影响:保证了各级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财产,血缘,嫡长子,概念阐释封建的含义“封建”一词有两层含义:一是指西周的分封制(“封邦建国”“封建亲戚,以蕃屏周”);二是指(战国以后)以地主土地所有制为基础的经济、政治制度,也是马克思主义所指的社会发展阶段中的封建社会和封建制度。,轻巧记忆1分封制的内容和影响(1)内容:王族功臣和贵族,齐鲁燕卫与宋晋。地方诸侯多义务,贡赋听命随军征。(2)影响:土地人口遭“瓜分”,分封诸国后变更。巩固统治拓疆土,东周混战国裂分。2理解宗法制中的几个要点(1)一个核心:嫡长子继承制。(2)两个原则:“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3)三个形式:家谱、宗祠、族规。(4)四个观念:“亲亲尊尊”“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男尊女卑”“裙带风气、荫庇心态”。3巧用“一二三”掌握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一个纽带:即以血缘关系为纽带。两大制度:即分封制和宗法制。三个特点:即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机构、神权与王权相结合、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史论要旨1夏商周时期处在中华早期政治文明形成的阶段,在这一时期,中国传统政治体制经历了它的形成阶段。在商代有所谓内外服制度,而到西周则出现了分封制、宗法制,这些是上古中国的重要政治制度。2王位世袭制、等级森严的分封制以及血缘关系所维系的宗法制,构成我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主要内容。,3分封制又称封邦建国,同姓亲族是分封的主体,通过分封周王确立了天下共主的地位。通过层层分封,西周形成了贵族统治阶级内部的森严等级“天子诸侯卿大夫士”。4宗法制的突出特点有嫡长子继承制;大宗与小宗是相对的;宗法制有利于保障各级贵族享受“世卿世禄”特权,把“国”和“家”密切结合起来。,通史链接西周时期政治、经济与文化,史料一西周分封形势图,分封制的特点及影响,史料二王室分封宗亲功臣的既定制度,辅之以明确天子权力和诸侯义务的周礼约束,决定了王室和诸侯之间的内在关系,使中央王国对地方诸侯的纵向联系加强。同时,西周的诸侯国之间多有同宗共祖或互通婚姻的姻亲关系,横向联系也较以前密切。中国历史先秦卷史料三周有天下,裂土田而瓜分之,设五等,邦群后。布履星罗,四周于天下,轮运而辐集;合为朝觐会同,离为守臣扞城。然而降于夷王,害礼伤尊,下堂而迎觐者。历于宣王,挟中兴复古之德,雄南征北伐之威,卒不能定鲁侯之嗣。夷陵迄于幽、历,王室东徙,而自列为诸侯矣。柳宗元封建论,问题:依据史料一、二分析分封的对象包括哪些人。封国的分布有何特点?王室与诸侯之间是什么关系?依据史料三归纳分封制的历史影响。史料导读(1)史料一根据图片中康叔、召公奭、姜尚、微子启身份,总结分封的对象;根据图片中封国、主要同姓诸侯的地域分布,可得出诸侯的分布特点。(2)史料二“天子权力和诸侯义务”反映了王室与诸侯之间的纵向联系,“同宗共祖”反映了诸侯国之间的横向联系。,(3)史料三“四周于天下,轮运而辐集;合为朝觐会同,离为守臣扞城”,说明西周初期的分封制下,周天子具有较高的权威,起到了拱卫周王室、拓展疆域、巩固统治的积极作用;“历于宣王,挟中兴复古之德,雄南征北伐之威,卒不能定鲁侯之嗣。夷陵迄于幽、历,王室东徙,而自列为诸侯矣”,说明西周后期,分封制逐渐崩溃,导致了诸侯分裂割据局面的出现。,史论总结1分封制的特点(1)分封对象:分封对象多元化,但以同姓亲族为主体。(2)分布地区:主要集中在黄河中下游地区,同姓亲族封地居于富庶之地或战略要地。(3)纵向联系:明确周王的权力和诸侯的义务,形成严格的等级序列,加强了中央与地方的纵向联系。(4)横向联系: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分配国家政治权力,加强了诸侯国之间的横向联系。,2分封制的影响(1)积极作用:西周初期的分封制下,周天子具有较高的权威,起到了拱卫周王室、拓展疆域、巩固统治的积极作用。(2)消极影响:西周后期,随着诸侯国的日益强大,王权衰弱,分封制逐渐崩溃,导致了诸侯分裂割据局面的出现。,解析依据材料“分封制对相对于四夷的中国传统的形成与扩大、对中国文化自先秦以来日益壮大与普遍认同的获得,起了不可低估的作用”可得出分封制推动了中原文明的传播;B、C两项与材料信息不符,可排除;分封制并不单纯扩大了西周文化的作用,而是扩大了中国传统和中国文化即中原文明,故排除A项。答案D,解析材料评价的是在分封制下,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地方的独立性很强。A项说法与材料内容不符;B项是宗法制,故排除;众星捧月般政治格局是指诸侯服从周王,周王加强了对地方的统治,故排除C项。答案D,宗法制的特点与作用,史料二欲观周之所以定天下,必自其制度始矣。周之制度之大异于商者,一曰立子立嫡之制,由是而生宗法及丧服之制;并由是而有封建子弟之制、君天子臣诸侯之制。其旨则在纳上下于道德,而合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庶民,以成一道德之团体。周公制作之本意实在于此。王国维殷周制度论问题:依据图片和文字史料概括归纳宗法制的特点是什么。有何作用?,史料导读(1)根据图片中的箭头指向,判断宗法制运行的基础、大小宗的相互关系及西周政权的关系。(2)史料二以省略号为界分为两层。第一层分析了宗法制与西周建制的关系;第二层分析了宗法制与社会秩序的关系。,史论总结1宗法制的特点(1)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大宗与小宗具有相对性。(2)血缘关系与政治关系结合,“国”与“家”结合。(3)大宗与小宗既是家族关系,又是政治隶属关系。(4)形成森严的社会等级。2宗法制的作用(1)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2)是西周政治的建制原则和指导思想。(3)成为规范社会生活习俗的指导思想。,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宗法制。嫡长子继承制比较好的解决了权力继承中的矛盾,缓和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成为“中国以往政治条件上一种不得已或说一种自然的办法。”故B项正确。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宗法制,旨在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与晚辈相比,长辈住房拥有较大的进深和较高的台基,是因为在家族血缘关系中长辈地位高于晚辈,这一现象体现了浓厚的血缘等级色彩,宗法制是用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统治的制度,故C项正确。答案C,分封制与宗法制的比较,解析本题考查西周时期的政治制度西周的分封制。西周分封制规定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有朝觐述职的义务,有严格的“贵族朝会的列位礼节”,还规定诸侯的等级,周王是最高统治者即“天子”,王以下有公、侯、伯、子、男五等,与“贵族朝会的列位礼节:天子三公诸侯诸伯诸子”相符,故A项正确;材料中虽有“三公”,但未涉及“九卿”,故B项错误;材料未涉及郡县,且与“诸侯”不符,故C项错误;虽有“诸侯”,但材料未涉及郡,故D项错误。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西周的政治制度宗法制。“封建亲戚,以蕃屏周”体现的是分封制,故A项正确,不符合题意;“谱牒不立,则传久而失宗”体现家谱在家族传承中的作用,故B项正确,不符合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