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管论文关于高管在职消费银行风险关系论文范文参考资料_第1页
高管论文关于高管在职消费银行风险关系论文范文参考资料_第2页
高管论文关于高管在职消费银行风险关系论文范文参考资料_第3页
高管论文关于高管在职消费银行风险关系论文范文参考资料_第4页
高管论文关于高管在职消费银行风险关系论文范文参考资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管论文关于高管在职消费银行风险关系论文范文参考资料 基于A股上市银行的实证 郭开春 (安徽大学商学院,安徽 合肥 230601) 摘 要:运用我国沪市A股上市银行xx-xx年度的面板数据进行多元回归分析,论文研究高管在职消费与银行风险之间的关系效应,并检验了国有控股性质对在职消费与银行风险关系效应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高管在职消费与银行风险之间正相关,即在职消费会加剧银行的风险承担;而国有控股性质虽能对在职消费加剧银行风险的行为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其影响效果并不显著。所以,高管的在职消费对银行自身稳定和风险承担有重要影响,须在银行治理过程中予以重视。 关键词:在职消费;银行风险;控股性质;上市银行 DOI:10.19354/j.ki.42-1616/f.xx.15.08 基金项目:安徽省人文社科研究重大项目“安徽省村镇银行的风险防范与控制研究”(SKxxZD006)阶段性成果;安徽大学农村改革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项目“农村非正规金融风险管控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 引言:在职消费是指企业的管理者获得的职务性消费或部 分津贴收益。由于高管在企业中所处的职位及其岗位职责的需要,在职消费也成为企业高管区别于普通员工的一大“特权”。正是由于高管在职消费行为客观存在,近年来各种非必要的、职务外的消费现象层出不穷,各种在职消费的名目出现,增加了企业成本。就目前来说,在职消费这个“灰色地带”容易形成腐败的温床,给企业带来潜在的内部风险。作为管理激励的一种手段,在职消费的相关研究近年来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对于国有控股企业而言,“自利型”在职消费会损害公司业绩,而对于非国有控股企业而言,“寻租型”在职消费则会改善企业绩效(吴成颂等,xx)。现有研究重要着力于在职消费与企业绩效和效率评价,而对于在职消费对于企业的风险研究较少,故本文通过对我国A股上市银行的实证,研究银行高管在职消费对其风险的影响,为我国商业银行的治理提供了新的经验证据。 企业管理者和权益所有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产生了委托 问题,而管理激励问题则进一步导致管理者可能寻求在职消费及实施过度投资和无效率管理行为等有损公司利益的行为。职务性消费作为 成本的一部分,确实会对企业的业绩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当高管是企业实际控制人的时候,在职消费会变成高管的过度自我激励行为,因而损害公司价值,所以在职消费的 理论与效率理论是矛盾的统一体。对于我国A股上市银行来说,高管的在职消费作为委托 成本的一部分,在我国商业银行的发展过程中起着一定的推动作用。但是,过多的在职消费名目和非必要的、职务外的消费附加可能会损害银行的业绩,同时给银行带来不可预测的潜在内部风险。基于以上分析,本文提出以下研究假设:假设1:限定其他条件,上市银行高管在职消费与银行风险之间呈正相关,即在职消费会加剧银行的风险承担。假设2:限定其他条件,国有控股性质能够对在职消费会加剧银行风险承担的行为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一)研究方法与样本数据。为了研究我国上市银行高管在职消费与风险之间的关系效应,我们通过建立多元回归模型,运用STATA 14.0软件进行实证分析。 (二)研究模型与变量设定。为了检验本文提出的研究假设1,即银行高管在职消费与风险之间的关系效应,在充分考虑与银行相关的财务指标后,我们提出以下基准回归模型和带有调节变量的回归模型(1)和(2): Npli,t=a0+a1Perksi,t+a2DirNumi,t+a3DirPi,t+a4IndePi,t+a5DirMi,t+a6Roei,t+a7LnAsseti,t Npli,t=a0+a1Perksi,t+a2Statei,t+a3Statei,t*perksi,t+a4DirNumi,t+ a5DirPi,t+a6IndePi,t+a7DirMi,t+a8Roei,t+a9LnAsseti,t+a10Debti,t 在本文研究模型中,被解释变量Npli,t表示i银行t年的风险承担情况,具体是用当期该银行的不良贷款率来衡量。解释变量Perksi,t是表示高管在职消费规模,以*流量表中“支付的其他与经营活动相关的*流出”作为高管在职消费的变量衡量方式。调节变量选取了控股性质State,国有控股赋值为1,反之为0;在控制变量方面,首先选取了董事会会议次数变量 DirNum、董事会成员数量DirP、董事会高管薪酬对数DirM以及独立董事占比变量IndeP主要是为了研究董事会的治理对于银行的风险是否具有效率;银行的净资产收益率Roe主要是为了检验银行的风险是否具有风险敏感性;银行规模变量LnAs set是为了验证我国现阶段商业银行的“大而不倒”现象是否依然存在;最后我们选取了银行资产负债率Debt检验负债情况对银行风险的影响。 (三)实证结果。本文使用STATA 14.0对上市银行非平衡面板数据进行多元回归,调整后的R方和回归系数显著性良好,故两个模型均为有效模型。模型1是对假设1进行回归验证的结果,从下中可知:在职消费Perks系数为0.3354,且通过了显著性检验。表明了在职消费对银行风险有着正的促进作用,加剧了银行风险承担,故假设1得到了实证的支持。所以,银行高管的在职消费应形成一种动态监督机制,避免不必要的、非职务性的消费名目出现在会计账簿中。在控制变量方面,董事会会议次数DirNum系数为0.1078,说明目前我国上市银行的董事会会议可能存在着低效率,并不能降低银行的风险;董事数量DirP系数为-0.2349,可见董事数量可以显著降低银行的风险,成员数量较多而产生的董事之间利益分歧反而能为银行带来好的效用;独立董事占比变量IndeP回归系数为 -9.7745,独董比例的提高可以对银行风险产生显著抑制作用;董事薪酬DirM系数为-0.5797,表明对董事有效的激励可以抑制银行的风险;净资产收益率Roe系数为-0.1474,较好的业绩可以为银行抵御一定的风险承担;银行规模LnAsset系数为 -0.8352,可见银行“大而不倒”现象在我国上市银行中依然存;资产负债率Debt系数为48.7885,说明了银行的负债情况对于银行风险的重要影响,须予以重视。 Npli,t=-12.1719+0.3354Perksi,t+0.1078DirNumi,t-0.2349DirPi,t-9.7745IndePi,t-0.5797DirMi,t-0. (-1.11)(1.71*) (2.29*) (-2.63*)(-2.86*) (-2.52*) 1474Roei,t-0.8352LnAsseti,t+48.7885Debti,t (-3.09*) (-2.98*) (5.49*) Npli,t=-17.4587+0.4727Perksi,t+6.2296Statei,t-0.2511Statei,t*Perksi,t+0.0921DirNumi,t-0.2355Di (-1.50)(2.14*) (1.44) (-1.33)(1.91*) (-2.65*) rPi,t-10.8088IndePi,t-0.5303DirMi,t-0.1543Roei,t-0.8109LnAsseti,t+50.2469Debti,t (-3.09*)(-2.28*)(-3.23*)(-2.90*) (5.63*) 注:式子下方括号中为T值,*、*和*分别表示1%、5%和10%置信水平上通过显著性检验。 从上式可知,模型2中在职消费Perks系数为0.4727,且通过了显著性检验,在职消费会加剧银行的风险,假设1进一步得到验证。 本文主要研究银行高管在职消费与风险之间的关系效应,在提出2个研究假设的基础上,利用我国沪市A股上市银行xx-xx年度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表明:高管在职消费与银行风险之间正相关,在职消费会加剧银行的风险承担行为。以上结论能够反映我国上市银行现阶段存在的一些现象:高管在职消费基数较大,可能存在一些不必要的、非职务性的消费编造职务性消费名目,给银行本身带来内部性的潜在风险,加剧其风险承担行为。基于实证得到的以上结论,我们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