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选读内容,语文六年级下册,古诗词诵读,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已经有两千多年历史了。根据内容不同,诗经可以分为“风”“雅”“颂”三部分。,风:各地民歌民谣雅:宫廷乐歌,分大雅、小雅颂:祭祀乐歌,采薇,采薇(节选)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薇:野豌豆,回想当初出征时,杨柳依依随风吹;如今回来路途中,大雪纷纷满天飞。道路泥泞难行走,又渴又饥真劳累。满心伤感满腔悲。我的哀痛谁体会!,译文,朗读课文扫清障碍,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昔我往矣,杨柳依依。,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采薇通过戍卒归途中的追忆,集中表现戍卒久戍难归、忧心如焚的内心世界,从而表现其对战争的厌恶和反感。,主题概括,1、采薇选自诗经,诗经分为_、_、_三部分。2、“依依”有什么表达作用?_,1、风、雅、颂2、“依依”叠词,形容柳丝轻柔的样子,既写出柳枝随风摇曳之状,又表现出戍卒对家乡的眷恋之情。,杜甫,(712770)唐,诗人。字子美,自称少陵野老。祖籍襄阳(今湖北襄阳市襄州区)。许多优秀作品显示出唐代由开元、天宝盛世转向分裂衰微的历史过程,被称为“诗史”。与李白齐名,世称“李杜”。宋以后被尊为“诗圣”,对历代诗歌创作产集大影响。春望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三吏”“三别”等诗,皆为人传诵。有杜工部集。,春夜喜雨,安史之乱前,杜甫离开长安回陕西蒲城探亲,却不料爆发了安史之乱,杜甫与家人从此开始流亡生活。后来在朋友的帮助下,在成都西郊的浣花溪畔搭建草堂安身。这首诗作于杜甫居于此处两年后,当时那儿发生了大旱灾。老百姓刚经历安史之乱,又遭遇旱灾,生活更是雪上加霜。,写作背景,春夜/喜雨唐杜甫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朗读课文扫清障碍,好雨知道下雨的节气,正是在春天植物萌发生长的时侯。随着春风在夜里悄悄落下,无声地滋润着春天万物。雨夜中田间小路黑茫茫一片,只有江船上的灯火独自闪烁。天刚亮时看着那雨水润湿的花丛,娇美红艳,整个锦官城变成了繁花盛开的世界。,译文,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大地干旱,人们生活贫困,他们盼望(),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雨悄悄地来了,它(),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下雨时(),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盼望着(),1.解释下列字词。乃:_发生:_潜:_润物:_2.这首诗体现了春雨_的品质。3.诗题为春夜喜雨,在诗篇中“春”“夜”“雨”都有了,但“喜”字却没有出现过。请仔细读原诗,揣摩体味,说一说诗人是怎样对春雨抒发了“喜”的感情的。_,1.乃:就发生:促使植物生长。潜:悄悄地润物:使万物受到水分的滋养。2.默默无闻,无私奉献3.诗中将春雨拟人化了,诗人夸赞这雨是“好雨”,说它“知时节”,懂得客观需要。春天里,万物萌芽勃发,正需要雨露的滋润,雨就下了起来,赞扬了春雨“及时”的特点;“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将春雨“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高尚品格巧妙地表现出来。诗题中的“喜”字虽然在诗文中没有露面,但从字里行间,都洋溢着诗人的欢喜、喜爱之情,并由此情不自禁地想象:明天必定会春色满城。(意思对即可),4、这首诗的第二联,第三联分别从哪种感觉来写春雨的?5、你认为“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中哪个词用的好?为什么?,4、第二联从听觉来写,第三联从视觉来写。5、示例:“潜”这个词拟人的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春雨悄无声息的特点。,王维,唐朝著名诗人、画家,字摩诘,号摩诘居士。王维精通诗、书、画、音乐等,多咏山水田园,与孟浩然合称“王孟”,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存诗400余首,代表诗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著作有王右丞集、画学秘诀。,送元二使安西唐代:王维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渭城早晨一场春雨沾湿了轻尘,客舍周围柳树的枝叶翠嫩一新。老朋友请你再干一杯美酒,向西出了阳关就难以遇到故旧亲人。,1.展开想象,描绘一下“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的画面。2.“柳”同“留”谐音,所以在古人的送别诗中经常出现“柳”字,如本诗中的“柳色新”就蕴涵离别之意。你还能举出这样的诗(词)句吗?3.这首诗是送别诗中的名篇,尤其是“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两句更是久被传唱,请再写出两句与此句意境相似的诗句。4.阳关故址在金甘肃省敦煌县西南,在古代是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处,也是许多边塞经常涉及的地方,请写出一句含“玉门关”的诗句。,1、清晨的渭城下着蒙蒙细雨,雨丝渗入泥土,打湿了地面。盖有青瓦的旅社映衬柳树的枝条显得格外新鲜。2、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竹枝刘禹锡)(晴同情)3、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4、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文学家。世称韩昌黎,倡导古文运动,其散文被列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其诗力求新奇,有时流于险怪,对宋诗影响颇大。有昌黎先生集。,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唐韩愈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京城大道上空丝雨纷纷,它像奶油般细密而滋润,远望草色依稀连成一片,近看时却显得稀疏零星。这是一年中最美的季节,远胜过绿柳满城的春末。,译文,朗读课文扫清障碍,1.“草色遥看近却无”这句诗写出了早春草色的什么特点?2.这首诗用“草色遥看近却无”来描写早春,给人以无穷的美感和趣味。请把该句所呈现的景象描绘出来。3.诗人抓住了哪些景物描摹出早春特有的景致?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4.请结合诗歌内容,谈谈“绝胜”二字在诗中的表达效果。,1.写出了早春草色极淡极少、似有似无的特点。(意思相同也可)2.在细雨的滋润下,小草偷偷地钻出地面,远远望去,大地呈现出一片极淡极淡的青青之色;当你高兴地走近细看时,小草又似乎悄悄地躲了起来,让你看不清什么颜色了。3.小雨、小草。表达了作者对早春景色的喜爱之情。4.将象征大地回春的淡远草色与晚春满城处处烟柳的景色进行对比,突出早春的景色最可爱。,5、选出对本诗赏析有误的一项()A、诗中真正写景的是一、二两句,作者抓住早春特有的景物小雨中的草色来写,富有诗情画意。B、草色遥看近却无是全诗中最精彩的一句,草色若隐若现,似有似无,萌动着无限的生机,以此景写早春最为恰当。C、后两句转入议论、对比手法,指出满城烟柳之景是早春最迷人的景象。D、作者将此诗送给好友张籍是希望他能走出家门去感受一下早春气息,最是一年春好处也含着激励人们珍惜早春这一美好时光的意思,6、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两项是()和()A.“润如酥”写出小雨润滑的特点,雨飘洒在皇城的街道上,又湿润着春草,仿佛悄悄地告诉人们:春天来了。B.“最是一年春好处”是说早春是一年中最好的时节,一年之计在于春,应该抓住早春时节早作打算。C.前两句写早春景色以小雨、草色为描写对象,小雨湿润小草,而小草使小雨更亮、更湿润,两者相得益彰。D.末句绝胜烟柳满皇都是作者想象之景,他憧憬着那满城杨柳郁郁葱葱的暮春。E.全诗用口语化的语言运用对比的手法,抒发了作者对早春的喜爱之情。,江上渔者,范仲淹,北宋文学家、政治家。著有范文正公集。他写的岳阳楼记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为古今传诵的名句。,江上/渔者宋范仲淹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江上来来往往的人只喜爱鲈鱼的味道鲜美。看看那些可怜的打鱼人吧,正驾着小船在大风大浪里上下颠簸,飘摇不定。,译文,朗读课文扫清障碍,表达作者对渔民工作痛苦艰险的同情。,这首诗主要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对比;岸上人来人往,只想着鲈鱼的美味,船上渔民风里来浪里去.通过两幅画面的对比,反映了渔民劳作的艰辛,表达了对“江上往来人”的规劝。,泊船瓜洲,王安石(10211086)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字介甫,号半山。抚州临川(今江西抚州)人。神宗时任宰相,实行变法,史称“王安石变法”。“唐宋八大家”之一。今有王文公文集临川先生文集。,王安石任宰相,他一心想为黎民百姓谋福,大刀阔斧地推行改革变法,却触犯了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所以遭到了朝廷内外保守势力的极力反对,最后皇帝对王安石失去了信任。万般无奈之下,王安石只能辞官隐退,回到南京的家中寄情山水。一年后的春天,皇帝又召他回京赴任。公元1075年,55岁的王安石又背上了沉重的行囊,拖着早已疲惫的身子从钟山出发去京赴任。,写作背景,泊船瓜洲宋王安石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京口和瓜洲之间只隔着一条长江,钟山就隐没在几座山峦的后面。和煦的春风又吹绿了大江南岸,明月什么时候才能照着我回到钟山下的家里。,译文,朗读课文扫清障碍,游园不值,叶绍翁,南宋中期诗人,字嗣宗,号靖逸,处州龙泉人。祖籍建安(今福建建瓯)。生卒年不详。曾任朝廷小官。其学出自叶适,长期隐居钱塘西湖之滨。,宋叶绍翁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朗读课文扫清障碍,也许是园主担心我的木屐踩坏他那爱惜的青苔,我轻轻地敲打柴门久久不开。满园子的春色是关不住的,开得正旺的红杏有一枝枝条伸到墙外来了。,译文,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王观(1035-1100),字通叟,北宋著名词人。王安石为开封府试官时,他得中科举及第。宋仁宗嘉佑二年(1057年),考中进士。其后,历任大理寺丞、江都知县等职,在任时作扬州赋,宋神宗阅后大喜,大加褒赏;又撰扬州芍药谱一卷,遂被重用为翰林学士净土。,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宋王观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朗读课文扫清障碍,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水像美人流动的眼波,山如美人蹙起的眉毛。想问行人去哪里?到山水交汇的地方。,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刚刚把春天送走,又要送你归去。要是到江南赶上春天,千万要把春天的景色留住。,浣溪沙,浣溪沙宋苏轼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朗读课文扫清障碍,游玩蕲水的清泉寺,寺庙在兰溪的旁边,溪水向西流淌。山脚下兰草新抽的幼芽浸润在溪水中,松林间的沙路被雨水冲洗的一尘不染,傍晚时分,细雨萧萧,布谷声声。谁说人生就不能再回到少年时期?门前的溪水都还能向西边流淌!不要在老年感叹时光的飞逝啊!,译文,浣溪沙是苏轼元丰五年(1082年)被贬黄州期间所作。词的上阕写景,同时也烘托了自己被贬黄州的凄凉环境和悲凉心情。暮雨萧萧,子规哀鸣,均是实写。他从眼前的“溪水西流”悟出:溪水尚能西流,难道人生就不能再重来吗?于是下阕转入抒怀,集中表现了他虽处困境,仍力求振作精神。千百年来,这首词像他积极进取的人生观一样,不知给了多少身受挫折的人以生活下去的勇气和继续前行的信心,就是在今天,读了也让人倍受鼓舞。,赏析,清平乐,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号山谷道人,又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所选是一首悼春词。词人少年得意,中进士,任校书郎。后因新党重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游戏服务器监控软件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野生动物友好型城市发展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网红学生兴趣培养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自动驾驶车辆仿真测试平台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2025年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布局与能源互联网融合研究报告
- 2025年工业互联网平台同态加密技术在工业大数据分析中的应用报告
- 2025年生态循环农业技术模式探索:经济效益评估与路径选择
- 2025年度城市燃气管道改造工程社会影响评估分析报告
- 民法典的课件模板
- 河南省巩义市市直高中2026届化学高一上期末综合测试试题含解析
- 祥康百年养生堂王晗老师讲座定稿版
- 数字填图DGSS操作步骤
- GB/T 457-2008纸和纸板耐折度的测定
- GB/T 40565.4-2021液压传动连接快换接头第4部分:72 MPa螺纹连接型
- GB/T 18608-2012原油和渣油中镍、钒、铁、钠含量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 核电质量保证-质量体系培训课件
- DB61-T 1587-2022家政服务员沟通服务规范
- 满堂脚手架方案
- DB32T 4353-2022 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档案资料管理规程
- T∕CGSS 004-2019 适老营养配方食品通则
- 碳碳复合材料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