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第二章-总平面设计_第1页
02-第二章-总平面设计_第2页
02-第二章-总平面设计_第3页
02-第二章-总平面设计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章 总平面设计一、 设计依据1、 国家规范、法规、标准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 GB50352-2005 体育建筑设计规范JGJ 31-2003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16- 2006 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BG50763-2012 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 CJJ 75-97 城市用地竖向规划规范 CJJ 83-99 总图制图标准 GB/T50103-20012、 浙江省或宁波市相关地方规范 宁波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3、工程设计有关文件详见总说明二、建设场地概述 1、项目地址:宁波奥体中心位于宁波市江北区,东至洪塘西路,南临姚江、西至广元路、北至北外环快速路。2、区位条件:项目位于姚江新区启动区,基地南侧与滨江公园融为一体,并与江对岸的梁祝公园景区遥相呼应,北侧紧邻外环快速路高架桥及拟建的奥体中心轻轨站,是联系老城的主要公共交通枢纽。3、规划愿景:整个奥体中心高度融合竞技体育、全民健身、休闲娱乐、商务办公、会展演出、集会庆典于一身,力求为宁波打造:一个带动姚江新城发展的引擎一个国际化地标性的体育竞技中心一个功能复合、开放多元的城市文化综合体一个充满活力、魅力四射的奥体公园三、建设场地地形地貌特征本工程大部分为农田,地形非常平坦,地面高程一般为1.5-2.5m。四、规划条件控制要点奥体中心由三个主要地块构成,约54.78公顷;西侧地块为住宅用地,四地块分别后退河界20米,后退开元路、云飞路10米,后退滨江路8米绿地率:35%机动车位:6621辆(详交通组织、用地停车计算)五、总平面设计原则 遵守国家及地方颁发的相关标准、规范、法规和规定。 “一次规划,分步实施”的总体规划原则。一期先行完成“三馆一园”的建设,二期完成体育场以及国际体育交流中心的建设。 尊重自然、注重环保。在竖向布置、雨水排出组织、绿化布置上贯彻绿色理念,造福后人。 结合外部城市主干道和区域内道路的特征,处理好内部交通与对外交通、平时交通与赛时交通的关系。六、总平面布置1、 规划概念宁波,可谓是书藏古今,港通天下,山环水绕,人杰地灵,不仅是自然景观特征,也是历史文脉的摇篮,采用“蝶舞江畔,帆影碧波”的立意,是对宁波这独特自然和人文风貌的最佳阐。2、总体布局结合宁波“三江汇聚、海纳百川”的城市特质,采用向心性布局,以汇聚、渗透、吸纳为规划要素,将奥体中心建筑群中体量最大,地位最重要的标志建筑主体育场定位于南地块,以得到如悉尼歌剧院一般360度的最佳展示面,并朝南向江湾方向做大悬挑、大开口处理,构筑起一座传承传统社戏记忆的文化大舞台,同时将滨江景观绿化带通过奥体中心牵引、吸纳、贯穿到场地,并进一步延续渗透到城市腹地;建筑群体布局犹如一支驶向未来的船队,体育场领航三馆一中心沿城市界面依次展开,呈现百舸争游之态势,姚江悠久的历史文化脉络在此传承和拓展。整个奥体中心按照“统一规划、分期开发”的原则分两期建设,一期“三馆一园”,二期配建一场一中心。七、交通组织1、 外部交通1.1、路网结构本片区道路按城市主干路、次干路及支路等级划分。总体形成“三横三纵”的路网结构。1)主干路主干路承担不同功能用地之间的交通集散,是城市各片区用地功能布局的重要网络系统,设计车速为40-60Km/h。广元路是快速路,道路红线宽度为68m。机动车双向6车道,时速80KM/H,北环西路是过境快速路,下层50m快速路,中层双线轨道,上层6车道,时速80KM/H,云飞路和开元路是城市主干道,道路红线宽度皆为44m。机动车双向4车道洪塘西路为城市主干道,道路红线宽度为51m,机动车双向4车道。2)次干路次干路主要功能是集散和分流主干路交通,为组团内交通服务,次干路两侧可设置吸引大量车流、人流的公共建筑物的出入口、机动车和非机动车的停车场。设计车速为40Km/h。滨江路为城市次干道,道路红线宽度为28m,机动车双向4车道。1.2、公共交通针对赛时的爆发性交通,交通基础设施难以满足个体化的交通出行的特点,我们鼓励大力发展公共交通,提倡公交优先理念,引导小汽车有节制的使用。以常规公交为基础逐步发展升级形成(公交优先系统快速公交轨道交通)多功能、多元化的的出行模式,1)轨道交通规划奥体轻轨站位于基地北侧北环高架,直接服务本区块。建成后将为奥体中心带来主要步行人流。2)快速公交建议沿北环西路和广元路设置快速公交系统3)常规公交主要利用主干路进行常规公交布线,沿路分别设置公交车站。赛事期需要从全城角度进行公交系统的临时调配,有层次、侧重的保证各个方向的公交可达性。本次规划在奥体中心内设置一处区级公交枢纽,位于开元路,临近奥体轻轨站。1.3、城市交通设施1)社会机动车停车场 采取“总量控制、停车共享”政策,充分实现周边停车资源的共享,并挖潜临时停车资源进行解决。 公共建筑配建停车场、库的停车位在满足自身需求的前提下,应尽可能向社会开放,提高其利用率。2)社会非机动车停车场 我们倡导“低碳出行”的理念,在基地内合理设置自行车租赁点,为市民和游客提供休闲、观光、健身等的功能。3)城市公共广场 场馆场之间设置大型公共交通集散广场,有入口广场、轮滑广场、水上舞台、滨水广场、亲水平台、游船码头等,为市民提供集会、健身、休闲、文化等公共活动场所。2、内部交通2.1、建设用地出入口基地机动车出入口:奥体中心总体规划设有9个机动车出入口,分别位于用地四周,其中主要出入口位于开元路、云飞路、洪塘西路。人行出入口:人行主要出入口位于开元路和云飞路。通过二层平台和联系奥体轻轨站和各场馆,便于后期运营。2.2、道路系统及地面停车场整体规划引入“步行优先,慢行为主”的设计理念,采用“人车分流,立体交通”的模式,合理利用云飞路和开元路两条主干道。沿建筑外围设置外环交通。通过多个出口进行分流,以缓解周边道路疏散压力。内部道路设计参数 主要道路和支路承担小客车通行,主要道路净宽12.0米,次要道路8米,人行道宽2.0-3.0米,转弯半径7.0米; 所有道路均为双向两车道。 地下车库出入口7.0米,转弯半径7.0米;净高大于2.8米。2.3用地内停车位数量1)按规范要求的配建停车数量按宁波市建设工程停车配建指标规定标配建车位计算。体育场60000座,体育馆13000座,游泳馆3000座,综合训练馆约5.4万,国际体育中心地上共计13.5万,其中办公约3.0万,商业7.5万,酒店2.5万,射击馆决赛馆300坐席。2)本次整体规划设计机动车停车:6666辆,满足市标配建需求6621辆。(配建6193辆+上落客货428辆=6621辆)。非机动车整体建设:21300辆,满足市标配建需求21236辆。3)按使用形态的的配建停车数量赛时 机动车如果所有场馆同时利用,奥体中心地面作为贵宾、运动员、技术官员、运营、安全等人员的停车泊位。本次设计停车配建满足要求如果只举行单项比赛,本次设计停车配建满足要求。 非机动车比赛期间,吸引的客流将主要以中长距离为主,设计按照宁波市建设工程停车配建指标规定出行比例进行配建,共21266辆。本次设计非机动车停车泊位共约21300辆,可以满足功能需求。重大文娱演出活动 对于重要的大型活动,比如演唱会,根据相关经验,活动中的演员、嘉宾等需要的机动车停车泊位约占坐席(60000座)的6%,在体育场举行演唱会时,约需要3600辆停车泊位。届时运动场地和广场采用临时停车方式可满足要求。平时奥体中心主要为节假日休闲健身运动,主要为跨江消费,停车需求属于可控状态。目前设计的机动车停车泊位6666辆,非机动车停车泊位约21300辆,可以满足要求。2.4赛时交通组织1)安保范围:赛时采用“一个保护层、一个缓冲层”的安保模式。对主要交通节点进行疏导截流,对基地周边路网进行管制形成缓冲层,在基地四周道路设置安检口形成保护层。2)前后院划分:为便于不同类型人员的使用,根据各类人员设置了不同下车点和路线。人员分为持证和非持证两大类。持证人员主要从地面层进入,非持证人员从二层平台进入。后院:赛时地面层主要为持证人员后院,所有持证人员及持证车辆均通过地面层的入口进入,通过机动车道到达相应场馆的入口区。贵宾要员、媒体、技术官员、运动员和随从人员以及工作人员机动车由开元路、云飞路进出基地。前院:观众由入口广场进入基地进行安检后,通过二层观众疏散平台进出各场馆,由观众大厅进入观赛看台。残疾观众由室外平台处无障碍电梯及坡道进入二层观众平台,最后到达各场馆观众轮椅席看台。八、绿化设计景观规划以“姚江为核心,溪流为脉络,路网为骨架”为指导原则,并形成奥体公园和水景观两大景观体系,前者强调体育的健康之美,后者强调自然的和谐之美,二者相辅相成,互融共生。我们将体育公园与滨江公园统一规划,采用绿坡入水、点缀小岛、亲水戏水等的设计手法,植入水上剧场、划船、垂钓等多种功能,江岸设置亲水阶梯、游船码头和亲水栈桥,岸边设置漫步小径、休憩花廊等景观设施,增加滨水景观的体验性和趣味性,形成集泄洪、观光、休闲、健身于一体的滨水景观带。九、竖向布置 用地内道路坡度最小为0.20%,大部分坡度在3.0%,极个别为12.0%,道路横坡1.5%。在硬地广场内设有排水边沟,其它范围内道路设雨水口,雨水暗管排水。广场等硬质铺装场地最大坡度为3.0%左右,最小为0.3%,满足使用及排水的要求。设置适宜的地面坡度,合理的延长地面雨水在绿地内的停留时间,道路面层使用透水路面、透水砖,使雨水能充分回渗,补充地下水,减少地面及路面径流,减小对市政管线的压力,减小对地下水的污染。不能及时回渗的雨水通过排水沟排入市政雨水系统。十、管线平面综合雨水管线、给水、通信管线、电力管线沿区内道路人行道、建筑周边广场下敷设,接入云飞路、开元路市政网管。污水管线布置在非机动车道或机动车道下,接入云飞路、开元路市政网管; 十一、无障碍设计场地内道路、停车场均作无障碍设计,道路交叉点,场馆入口处均满足无障碍设计的要求。道路、人行道设盲道及缘石坡道。停车场在停车场入口或出口处设总车位数2%的无障碍停车位,从停车场专用车位通过盲道,语音提示到达各功能用房。观众由停车场无障碍停车位通过盲道、语音提示系统到达无障碍垂直电梯至各功能用房。十二、总平面消防设计防火间距:体育场距离各建筑大于150米,各单体建筑之间距离均大于50米,各建筑间距均符合防火规范关于防火间距的有关规定。沿建筑四周设置环形消防通道(与广场的隐形消防车道结合),路宽4.0米,道路设计为级透水混凝土路面。体育场馆平台下净高,净宽均4.0米,可满足消防车穿行。十三、 防灾奥体中心室外地面层布置了停车场、人流疏散广场及景观绿地,有比较宽阔的空间而使其成为应急避难场所。训练场、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