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陶弘景,答谢中书书,你知道题目的读法和意思吗?,答/谢中书/书-作者写给谢中书(谢徵)的一封回信。,中书-官职名书,即书信,古人的书信又叫“尺牍”或曰“信札”,是一种含有审美意味的应用性文体,多记事陈情。,走近作者,陶弘景南北朝时期的思想家、医学家和文字家。谢中书即谢征,字元度,陈郡阳夏人,曾作中书鸿胪,所以称之为谢中书。陶弘景给谢征的这封回信,写的是江南山水之美,为六朝山水小品名作。,“山中宰相”齐高帝曾经召他进宫陪伴太子读书。后来,因看透了混浊的人世,陶弘景远离尘世,隐居句曲山(今茅山)。他精通阴阳五行、山川地理、天文气象。梁武帝继位后,他“礼聘不出”。因此,每逢有凶吉、祭祀、征讨大事,朝廷都要派人进山向他请教,故称他为“山中宰相”。陶一生好松。每当轻风吹拂松枝,发出“沙沙”的声响时,他就像听到仙乐一样如痴如狂。有时,他竟一人进山,专去听山野松涛之声,人又称之“仙人”。,南北朝时,因政局动荡,矛盾尖锐,不少文人往往遁迹山林,从自然美中寻求精神上的解脱。因而他们在书信中常常描山绘水,表明自己所好,并作为对友人的安慰。,写作背景,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要求:读准字音,读通文句,读出节奏、韵律、情调。,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tu)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y)其奇者。,朗读点拨,山川之美,古来共谈。,山川景色的美丽,自古以来就是文人雅士共同赞叹的啊。,高峰入云,高峰入云,巍峨的山峰耸入云端,清流见底,明净的溪流清澈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两岸的石壁色彩斑斓,交相辉映。,青林翠竹,四时俱备,青葱的林木,翠绿的竹丛,四季长存。,晓雾将歇,猿鸟乱鸣,清晨的薄雾将要消散的时候,传来猿、鸟此起彼伏的鸣叫声。,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夕阳快要落山的时候,潜游在水中的鱼儿争相跳出水面。,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这里实在是人间的仙境啊。自从南朝的谢灵运以来,就再也没有能够欣赏这种奇丽景色的人了。,解释画线的词语:1.山川之美,古来共谈2.四时俱备3.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y)其奇者,点拨(词语),重点点拨,一词多义:未复有能与其奇者。与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夕阳欲颓欲实是欲界之仙都句子翻译:1.晓雾将歇,猿鸟乱鸣;2.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把握内容理清结构,既然有人说这篇文章是一幅清丽的山水画,那这幅画里画了哪些景物呢?这些景物是杂乱无章的吗?你觉得这篇文章的结构有什么特点?,小结,文章采用了总分总的结构,先向我们概括了山川的美是古往今来人们所共同赞叹的(总领全文),然后依次展现了山川四时的美景和一天中晨昏景色的变化,(其中四季美景按先仰视“高峰入云”,再俯瞰“清流见底”,再平视“两岸石壁”“青林翠竹”的顺序写)为我们勾画了一个活灵活现、趣味盎然的山林世界,最后以感叹总括前文。,总引山川之美古来共谈四仰视高峰入云答季俯视清流见底谢写景常平视两岸石壁中景青林翠竹书晓雾猿鸣书晨昏之景夕日沉鳞抒怀欲界之仙都,让我们带着向往走进这欲界之仙都!,美景欣赏,2,3,4,5,6,7,8,9,10,背诵大比拼,让我们把这绝美的画面永存脑底!提示:根据板书,快速背诵课文。,全班背诵课文,要求:一边背诵一边想象,力争背诵的声情并貌。,研读赏析,短文中的山川之美,美不胜收,而江南的山川之美又岂能是文字所能言尽的,请结合课文内容,任选一个角度,发挥自己的想象,用“我感受到的是:这里有_之美,你看_”的句式给大家描绘一番。,山水相映之美。,巍峨的山峰耸入云端,明净的溪流清澈见底。山的倒影给水铺上异彩,水的动势给山增加了活力。(白云高山流水,境界清新。),色彩配合之美。,五彩缤纷的山石和郁郁葱葱的树林,碧绿青翠的竹园相映衬。呈现出一派灿烂辉煌的气象,让人感到万物勃发的生命力。,晨昏变化之美。,清晨白雾缭绕,似烟似缕,猿啼鸟鸣生机勃勃;傍晚红日西沉,山色苍茫,飞鸟归林,猿猴息树,游鱼跃水。有静有动,画面灵动,表现了万物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动静相衬之美。,高峰为静,流水为动(形体)。林青竹翠为静,五色交辉为动(光色)日出雾歇为静,猿鸟乱鸣为动;日落山暝为静,游鱼跃水为动(声响)。,深入探究,“一切景语皆情语”,作者以感慨收束全文,你能说说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怎么样的情怀?全文表达了作者怎么样的思想感情?(朗读讨论),提示:找出文章中最能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语句品味一下。,文章中最能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语句是直抒胸臆的句子。(1)文章开头写道“山川之美,古来共谈”这个“美”字,流露出作者沉醉山水的愉悦之情。(2)“实欲界之仙都”,表露了在山水之中飘飘欲仙的自得之态。,(3)“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自从谢灵运以来,没有人能够欣赏它的妙处,而作者却能够从中发现无尽的乐趣,带有自豪之感,字里行间,与谢公比肩之意溢于言表。总而言之,全文表达了作者沉醉山水的愉悦之情和与古今知音共赏美景的得意之感。,小结,本文作者写景没有仅仅停留在景物本身,而是抓住景物的灵魂,即自然万物的勃勃生机,通过高低、远近、动静的变化,视觉、听觉的立体感受,来传达自己与自然融合的生命愉悦,体现了作者酷爱自然,归隐林泉的志趣。,体验反思:,本文作者用寥寥数笔,描绘了一幅清爽宜人的画卷,其间景物色彩灿烂,生命勃发,灵动飞扬。从本文成功的景物描写中,你受到什么启发?,1、抓住景物的特征(不同季节、时间变化、气候不同、地理特征)2、要选好观察的角度(远近仰俯)3、安排好描写的顺序(空间顺序和时间顺序)4、动静结合,调动多种感官。5、发挥想象,运用多种修辞方法。,成功的景物描写要做到以下五点:,练习,一.填空1答谢中书书的作者是_,字通明,号_。题目中的第二个“书”字的意思是_。2._,猿鸟乱鸣,夕日欲颓,_(默写)3.统领全文的句子是_二.、根据课文内容,在括号内填上恰当的词,并在横线上解释该词1两岸石壁,五色():_2晓雾将():_,3()竞跃:_4.未复有能()其奇者:_三.翻译句子(1)夕日欲颓,沉鳞竞跃。(2)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四下边两个句子各用了什么修辞手法?(1)高峰入云,清流见底。(2)夕日欲颓,沉鳞竞跃。五.本文分_3_层,写出各层大意。六.写出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1默写课文2请你展开想象的翅膀,用现代文大胆地扩展描绘文中的景色(可任取其中的一句加以想象扩展),写一写,读一读。,作业,与顾章书译文,我上个月因病辞官,回到家乡寻找隐居的地方。梅溪的西面,有座石门山。阴森陡峭的崖壁与天上的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内部装修租赁合同范本
- 体育生外出考试协议书
- 出售叉车设备合同范本
- 儿童摄影劳动合同范本
- 农机科技转让合同范本
- 代理线上协议合同范本
- 出售整体墓葬合同范本
- 2025年上届中考化学试卷及答案
- 六年级下册英语期末测试卷
- 医疗器械质量管理体系客户满意度调研
- 2025-2030中国骆驼奶制品营养价值研究及产业化开发可行性分析报告
- 2025年药师资格药管和法规真题预测考卷(含答案)
- 2025年南通市中考语文试题卷(含答案)
- 高校实验室安全基础课(实验室准入教育)学习通网课章节测试答案
- (高清版)DG∕TJ 08-9-2023 建筑抗震设计标准
- 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25年版)
- 湿式报警阀概述(课堂PPT)
- 中国瓷器发展史(课堂PPT)
- cvc和picc导管的维护ppt课件
- (完整word版)结核分枝杆菌危害评估报告
- 员工劳动合同经典版打印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