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枚《马嵬》.ppt_第1页
袁枚《马嵬》.ppt_第2页
袁枚《马嵬》.ppt_第3页
袁枚《马嵬》.ppt_第4页
袁枚《马嵬》.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请添加文字,二、清中叶诗歌清中叶政治高压、文化专制、汉学兴盛。诗歌向着拟古、形式方向发展。出现了尊唐的“格调派”、宗宋的“肌理派”,继承晚明主情的“性灵派”。,袁枚生活在号称封建盛世的清康熙、雍正、乾隆年间,中过进士,做过江宁等地的知县。33岁辞官,定居南京,在小仓山筑园林,因是金陵织造园林旧址,故改其名“随园”,又因此自号“随园老人”,晚年还自号“仓山居士”,过着论文赋诗的悠闲生活。他一生喜爱山水田园,思想比较自由解放,论诗主张抒写性情,创性灵说,反对模仿古诗文的格调。认为“凡作诗文者,宁可为野马,不可如疲驴。”,作者简介,袁枚及其“性灵说”1、袁枚与赵翼、蒋士铨并称“乾隆三大家”。存诗4000多首。著有小仓山房诗文集随园诗话等。其诗直抒感兴,清丽灵巧,流转自如,沙沟马嵬湖上杂诗皆名篇。2、“性灵说”袁枚的论诗主张。提倡“提笔先须问性情”,“诗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作诗不可以无我”,认为“诗有性情而后真”。既反形式主义,又反拟古主义,体现了一种革新精神,有一定进步意义。但是,它也有缺乏深刻社会内容的局限性。,马嵬,第一句认为李、杨的别离,并不值得同情。第二句道出了人间的夫妻更有许多不得团圆。第三、四句指出民间所蒙受的离乱之苦,远甚于李、杨的爱情悲剧。,全诗借吟咏马嵬抒情,揭露了社会上的种种不幸迫使诸多夫妻不能团圆的现实,表现了诗人对下层百姓疾苦的深切同情。,将传说、“诗史”和见解熔于一炉,有天衣无缝之妙。它不仅表现出作者艺术技巧的高超,也加大了这首小诗的容量,使之反映出深广的社会内容。往复回旋,如环无端,句句引人遐想,句句发人深思。,唐代李商隐马嵬其二,海外徒闻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空闻虎旅传宵柝,无复鸡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