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上册 2.4 铁器牛耕与社会变革教案 中图版_第1页
七年级历史上册 2.4 铁器牛耕与社会变革教案 中图版_第2页
七年级历史上册 2.4 铁器牛耕与社会变革教案 中图版_第3页
七年级历史上册 2.4 铁器牛耕与社会变革教案 中图版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4课 铁器牛耕与社会变革、课程目标(一)内容标准通过商鞅变法了解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 了解春秋战国时期铁制农具和牛耕的广泛使用情况和都江堰水利工程的修筑过程;掌握商鞅变法的背景、主要内容及其历史作用。2过程方法与能力 战国时期,新兴封建制度显示出巨大的优越性。封建制度下农民的地位比奴隶制度下的奴隶有了改善,生产积极性提高了,社会经济空前繁荣。这说明先进的社会制度代替落后的社会制度,是不可逆转的历史规律。由此培养学生的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通过学习李冰、商鞅等历史人物的事迹,培养学生全面、客观的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人类生产工具从石、木到铁制农具的不断变革以及农耕动力从人力到畜力的变化,引导学生认识先进的生产技术是促进社会发展的巨大动力。 战国时期闻名世界的大型水利工程都江堰的修建,体现了我国劳动人民高度的智慧和创造能力,以此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同时让学生初步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观念。 通过学习商鞅变法,使学生认识到,变法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因素,它是在进步和反复、成功和失败的矛盾中不断推动社会前进的。从而培养学生勇于改革创新的意识和为实现理想不怕挫折坚持不懈的斗争精神。 二、教学要点 重点: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以及历史作用。战国是封建社会的初期,新兴地主阶级逐渐夺取了政权,但奴隶制的旧传统在各方面还有着很深的影响。为了进一步革除奴隶制残余,发展封建经济,巩固新兴地主阶级的统治,各国先后在经济、政治方面进行了改革,其中最典型、最成功的就是商鞅变法。 难点:生产关系的改变、社会制度的进步,对社会经济发展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对于七年级的学生,要真正理解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这些抽象概念有一定难度。教学过程导课,揭示课题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为了征服自然,改造自然,我们的祖先一直不断地在努力着。从北京人使用的打制石器,到西周时期的铜制工具,生产工具的每一次进步,都大大促进了人类社会的发展。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开始普遍使用铁器和牛耕。铁器和牛耕的使用,引发了巨大的社会变革。你们知道这些变革的具体内容及其深远影响吗?带着这些问题,我们一起来学习“第4课铁器牛耕与社会变革”。 学习新知识 在人类社会的发展中,生产工具的变革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生产工具的不断改进使得生产效率大大提高,但是人们并没有停止思考,又在探索:能不能利用家畜的力量来帮助人们从事生产,减轻人们的负担呢?引导学生了解早在春秋时,劳动人民就摸索出了牛耕技术,大大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请同学们思考一下,使用木制、石制工具时,奴隶们怎样才能完成繁重的生产任务。(集体合作,共同劳动) 当铁制工具和牛耕使用并推广后,生产效率大大提高,还需要奴隶们进行大规模的集体耕作吗?(不需要,铁犁牛耕的推广,使个体生产成为可能)如果奴隶主仍然残酷剥削和压迫奴隶,奴隶们会有生产积极性吗(奴隶没有人身自由,生产得再多,自己还是什么也没有,不会有生产积极性)如何调动奴隶们的生产积极性呢?于是一部分开明的奴隶主尝试着改变剥削方式,他们把土地分成小块,租给劳动者,每年收获的时候向承租人收取大部分收获物作为地租。劳动者通过一年的耕耘,也可以留下一小部分收获物供自己支配。你们觉得这种新的剥削方式会带来什么结果呢?(劳动者为得到更多的收入,努力工作) 可见,铁器牛耕的使用和推广,使个体生产逐渐取代大规模强制性集体耕作,个体小农逐渐成为社会的基本生产单位。在这种新的剥削方式中,劳动者不再称奴隶,而叫农民,那些开明的奴隶主就成了新兴地主,开始登上了历史舞台。 战国时期,群雄并起,战争不断。处在那样一个战乱时代,怎样才能避免被兼并的厄运呢?(发展生产,富国强兵) 为了富国强兵,战国时各国纷纷进行改革,主要有:魏国李悝、楚国吴起、韩国申不害、齐国邹忌的改革,一时出现了竞相改革的时代风潮。在众多的变法中,变法最彻底,对后世影响最大的是商鞅在秦国的变法。 各国为什么要变法?引导学生讨论,使学生通过讨论,归纳出两点:第一,新兴地主要想建立他们的封建统治,发展封建经济,就必须废除奴隶主贵族的各种特权;第二,战国时期诸侯争霸的现实压力,迫使各国变法。这也是商鞅变法的历史背景。(商鞅原是卫国没落贵族的后代,姓公孙,名鞅,也叫卫鞅。后因在秦国变法有功,秦孝公封他商地等十五邑,因此称为商鞅。商鞅从小就立下了革新政治的雄心壮志,当听到秦孝公下令求贤的消息,便来到秦国,向孝公进献富国强兵之术,提出了变革政治的主张,得到孝公的信任,进行变法)现在我们一起把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来归纳一下:1、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准许民间自由买卖2、奖励耕战3、建立县制4、实行连坐制 商鞅变法十八年,秦国面貌为之大变。请学生们想一想,哪些地方与以前不一样了?(统治阶级是地主阶级;政治制度是县制;土地所有制是私有制) 经过商鞅变法,秦国的政治经济状况如何?(秦国富强起来,国力大增,为以后秦灭六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这就是商鞅变法的历史意义和伟大功绩。 商鞅变法使秦国国富民强,但却触犯了哪些人的利益?(旧贵族的利益) 旧贵族会怎样对待商鞅呢?看书43面。 (旧贵族对商鞅恨之入骨,秦孝公去世后,他们挑拨秦惠王以谋反罪逮捕商鞅)商鞅被捕后,惨遭车裂而死。这件事说明了什么问题?(任何改革都不是一帆风顺的,有时甚至要付出血的代价) 同学们讨论一下,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