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课 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 (4).ppt_第1页
第6课 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 (4).ppt_第2页
第6课 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 (4).ppt_第3页
第6课 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 (4).ppt_第4页
第6课 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 (4).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单元概述: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长期处于领先地位,对人类文明的发展和进步贡献卓著。古代中国的艺术独具东方神韵。绘画与诗文、书法、篆刻相互渗透,京剧成为中华文化的国粹,形成了鲜明的民族艺术特征。从先秦到清代,中国古代的文学成就灿烂辉煌。,网络构建,一、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1.四大发明:(1)造纸术:西汉时期发明_,东汉_改进造纸术,称为“蔡侯纸”。,植物纤维纸,蔡伦,【易错提醒】正确理解蔡伦改进造纸术我国在西汉已经发明了纸,东汉的蔡伦是在前人的基础上改进了造纸术,独创“蔡侯纸”。,主干知识记忆,(2)印刷术。雕版印刷:_是世界现存最早的有明确时间记载的印刷品。北宋_发明,提高印刷效率,13世纪出现_,13世纪中期传到朝鲜,又从西域传到欧洲。(3)火药:唐末用于战争,五代和宋朝广泛应用,14世纪初由_传到欧洲,震动西方社会。,金刚经,毕昇,金属活字,阿拉,伯人,(4)指南针:战国时人们发明_,北宋时发明_,并应用于航海,13世纪传到西欧,在_中起了重要作用。(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兆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马克思),司南,指南针,地理大发现,【图示记忆】中国古代四大发明,2.天文学成就:,甘石星经,候风地动仪,黄道游仪,子午线,简仪,3.数学成就:(1)春秋战国:出现九九乘法口诀,发明_。(2)东汉时期:_记载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数学运算方法,标志着古代数学体系形成。(3)南朝宋、齐之际:祖冲之将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第七位,领先世界达1000年之久。(4)元代:出现_。,筹算计算法,九章算术,珠算法,4.古代农书:,齐民要术,农书,农政全书,中国近代科学,先驱,【名师指津】1.中国古代农书的特点(1)它们都体现“农本”思想,重视生产技术改进在农业中的地位;都是以往农业生产经验的总结。(2)不同点:齐民要术侧重于总结北方劳动人民的生产经验;农书强调生产工具的改革;农政全书参照吸收西方农业科学知识,并开展农业科技实验,体现科学性、创新性和先进性。,5.医学成就:(1)黄帝内经编撰于战国,成书于西汉,奠定中医学理论的基础。(2)东汉。张仲景撰写_是中医临床医学经典,其被称为“医圣”。华佗发明麻醉药剂“_”和五禽戏。(3)明代:李时珍编_,创立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分类法,体现了_的思想。,伤寒杂病论,麻沸散,本草纲目,生物进化,重难点一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史料探究】1.中国古代科技的特点古代中国人所创造的科学技术具有其独特的风格和独到的体系,构成统一独特的科技体系的有农、医、天、算四大学科,以及陶瓷、丝织和建筑三大技术。这四大学科和三大技术是中华民族先人在科学技术上的独特建树。摘编自吴国盛科学的历程,【探究】依据材料概括中国古代科技的突出特点,简析中国古代农业科技取得独特建树的主要原因。提示:特点:实用性、继承性。原因: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统治阶级重视农业生产;农耕经济的需要。,【史论总结】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特点1.在科技内容上,应用性强,但对事物发展规律的探索不够。2.在研究方法上,主要采用传统的典籍整理与经验总结,缺少实验。3.在科技使用上,主要服务于封建农业经济的发展需要,缺乏将科技转化为生产力并成为科技进一步发展的动力的意识。4.从分布上看,主要集中在与农业有关的农学、天文历法及医学等方面。5.从成就上看,全面繁荣,多种成就领先世界。,【名师指津】2.中国古代科技发达的原因(1)源泉:我国古代人民积累的丰富知识和经验。(2)政治因素:中央集权制度为科技的稳定发展提供了政治保障。(3)经济因素: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农耕经济的高度繁荣,为科技进步奠定了经济基础。(4)人为因素:科学家的探索精神。,2.火药、指南针和印刷术的影响火药、指南针和印刷术的发明这些都是资产阶级发展的必要前提。马克思1863年1月28日致恩格斯的信【探究】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中国的三大发明对欧洲向近代社会转型发挥了怎样的作用。,提示:(1)火药摧毁了欧洲封建统治的军事基础;(2)指南针为西欧人新航路的开辟和海外殖民征服创造了条件,从而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3)印刷术促进欧洲文化的发展和传播,推动了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例1.材料下图是中国、西方古代科技成果比较图示,据材料,指出3世纪以后中西科技发展水平的差异有何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变化的原因。,变化:315世纪中国科技领先于西方,此后中国科技发展逐渐落后于西方。,2、3-15C中国科技领先西方的原因:,农耕经济的高度繁荣。,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中央集权国家的支持;,1、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3、明清中国科技逐步落后于西方的原因,君主专制,小农经济,重农抑商,阻碍资本主义萌芽发展,传统思想的束缚,闭关锁国,资产阶级代议制民主,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工业革命,人文主义十分活跃(文艺,宗改,启蒙),殖民扩张,举一反三,1.明清中国科技逐步落后于西方的原因。2.同为启蒙思潮,明清早期启蒙思潮和西方启蒙运动的影响却大不相同的原因。3.(2012韶关二模38)全球史观中,“东方衰落”先于“西方崛起”的原因。4.(2006广东单科29)18世纪中后期,清政府主持编修了四库全书。同一时期,法国的狄德罗主编百科全书科学、艺术和工艺详解辞典。分别简述这两部著作出现的社会背景。,中西纵横,思想批判与解放,(春秋战国)百家争鸣,(古希腊)早期人文精神,(汉-清)儒学,(中世纪)宗教神学,思想的繁荣活跃,思想的专制统一,(明清)早期启蒙思潮,(14-18C)文艺、宗改、启蒙,西方人文主义,中国古代主流思想:儒学,吸收充实创新,(四大发明外传)中学西传,西学东渐,文明融合,1.马丁路德曾称印刷术为“上帝至高无上的恩赐,使得福音更能传扬。”此语实际上A.证实了印刷术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发明B.说明了路德认同基督教的上帝造物说C.肯定了印刷术有助于新教思想的传播D.夸大了印刷术在传播中华文明中的影响,C,课堂练习,中学西传,2.“四大发明是中华民族的奇迹和骄傲,但罗盘针可以导航也可以看风水”就此观点,甲乙同学展开争论。甲:“四大发明代表了辉煌的成就,但在某种程度上束缚中华民族的发展。”乙:“科学技术能否产生巨大的效益取决于社会环境。”对甲、乙同学的看法,你认为A.甲正确,乙错误B.甲错误,乙正确C.甲、乙都正确D.甲、乙都错误,C,3.西方的中国转向内向提到:“理学在中国占据统治地位后加剧了对工具技术的攻击反驳,中国学问一向就少逻辑,所以中国古代科学虽然发达,但出不了像几何原理的那样体系理论。”上述材料的中心意思是A.中国古代科技具有较强的经验性和封闭性B.以人伦为中心的理学束缚了近代科学发展C.中国古代科技虽然比较发达但欠缺逻辑性D.欧洲近代科技伴随实验科学的发展而兴起,B,【原创例证】“经受几千年儒家文化思想熏陶的中国人,从言语行动方面乃至学术观点方面都小心翼翼,谦虚谨慎,不肯轻易跨越雷池一步不善于追根究底的研究,不高兴标新立异的行为。”材料体现影响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因素是()A.传统儒学教育禁锢了人们的思想B.中国人的小心翼翼,谦虚谨慎C.中国人不高兴标新立异的行为D.腐朽的封建制度的阻碍,A,【备选要点】一、中国古代科技在宋代取得重大突破的原因1.北宋时封建经济在唐代的基础上获得进一步发展,推动了我国传统科技的发展。2.北宋文化的繁荣对印刷业提出了新的要求,促进了活字印刷术的发明。3.唐代以来海上贸易和造船业得到了很大的发展,这使得指南针在北宋时被用于航海。4.北宋时,民族政权并立,战争不断,促进了火药武器的发展。,二、明清社会转型之际中国没有产生近代科学的原因1.缺乏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物质基础、动力和机制。中国传统的封建经济结构极大地束缚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虽然明朝中后期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但腐朽的封建制度和重农抑商政策,严重阻碍了商业和手工业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发展障碍重重。2.闭关锁国政策使中国失去了外贸主动权,隔断了中外科技文化的交流,从而使中国失去了吸收外来先进科学技术的良机。,3.科学技术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4.古代中国科技的发明创造缺乏相应的实验研究方法。发明创造主要建立在农耕文明基础上,注重对前人经验的归纳与总结,不重视对自然规律的探索与研究。总之,封建专制统治的腐朽没落是中国没有产生近代科学的根本原因。,【名家评史】【观点】中国之所以未能发展出现代的科技,问题不在于中国传统的思维方式(缺乏逻辑推论思维),而在于中国传统上以儒家士大夫为首,认为“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社会文化,因而轻视和忽视了工匠在科技领域上的重要性。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解读】本段材料主要描述了中国古代科技没有发展成现代科技的原因。作者认为中国传统的“学而优则仕”“唯有读书高”等观念,引导大批青年人皓首穷经以应科举,造成科技人才缺乏。,【观点】中国数千年的文明史,古圣贤的道德、教诲,祖宗的制度的成法,是古代辉煌的象征,同时也是进取的阻力。立论,言必称三代;著文,开篇子曰诗云;行事,祖宗成法不可更改。因循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