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一章环境与环境问题,解决环境问题的基本思想,第三节,.,2,一、一种新的环境观,1环境观的概念:,人类的环境观(也称为自然观,或人地关系论)是指人类在长期与环境的共存与斗争中逐渐认识环境而形成的,人类对与其赖以生存的环境相互关系的基本认识。,2两种不同的环境观,传统的环境观,新的环境观,请说出两种环境观的差异。,.,3,人地对立,“天人合一”或“人地归一”,征服自然(到了工业社会,人类才真正实现了征服自然的愿望)。砍伐森林、开垦草原、开发矿山、拦河筑坝、移山填海,一时间,人类似乎成为自然界的主人。,资源枯竭和环境破坏向人们发出警告,公害病频发就是对人类的报复。人们不得不对自己“征服自然”的行为进行反思。,良性方向发展,认为人类是自然的儿子而不是主人,人类只有保持同自然界(环境)的平衡与协调,才能生存与发展。,.,4,二、树立可持续的发展观,1.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在中国源远流长,春三月,山林不登斧斤以成草木之长,川泽不入网罟以成鱼鳖之长。-逸周书.大禹篇,竭泽而渔,岂不获得,而明年无鱼;焚薮而田,岂不获得,而明年无兽。-吕氏春秋.首时,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道德经第四十四章,草木荣华滋硕之时,则斧斤不入山林,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鼋鼍鱼鳖孕别之时,罔罟毒药不入川泽,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四者不失时,故五谷不绝,而百姓有余食也;污池渊沼川泽,谨其时禁,故鱼鳖尤多,而百姓有余用也;斩伐养长不失其时,故山林不童而百姓有余材也。-荀子.王制篇,请说出你的理解,.,5,在春季三个月里,为使山上的草木与河湖中的鱼鳖得以生长,不允许携带工具登山砍伐和下河湖捕鱼。,什么意思?,春三月,山林不登斧斤以成草木之长,川泽不入网罟以成鱼鳖之长。-逸周书.大禹篇,竭泽而渔,岂不获得,而明年无鱼;焚薮而田,岂不获得,而明年无兽。-吕氏春秋.首时,用排干湖水的办法捕鱼,怎能捕不到鱼?但明年就无鱼可捕了。用烧荒的办法打猎怎能得不到猎物?但明年就无兽可猎了。,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道德经第四十四章,知道满足才不会遭到折辱,懂得适可而止才不会遭到失败,才会长久持续。,.,6,草木茂盛成长期间,不许携带砍伐工具进入山林,是为了不断绝其生长。水生动物繁殖期间,不许携带捕捞工具进入河湖,也是为了不断绝其生长。由于不失节气地做了春耕、夏耘、秋收、冬藏这四件事,才使粮食生产不断,百姓有余粮。由于能按时节对河湖池沼认真地实行禁捕,才有百姓吃用不完的优质水产。按时节采伐、养长,山林才没有变得光秃不毛,百姓才有用不完的木材。,什么意思?,草木荣华滋硕之时,则斧斤不入山林,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鼋鼍鱼鳖孕别之时,罔罟毒药不入川泽,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四者不失时,故五谷不绝,而百姓有余食也;污池渊沼川泽,谨其时禁,故鱼鳖尤多,而百姓有余用也;斩伐养长不失其时,故山林不童而百姓有余材也。-荀子.王制篇,.,7,2.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内涵,概念,可持续发展就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求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它是一个涉及经济、社会、文化技术和自然环境的综合概念。,内涵,要发展,要满足人类发展的需求;,不能损害自然界支持当代人和后代人的生存能力,这就是可持续。,.,8,基本思想,鼓励经济增长;,要保证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良好的生态环境;,谋求社会的全面进步。,.,9,读P12“阅读”材料了解我国在可持续发展领域所制订的方案和进行的重大项目,指导中国环境与发展的纲领性文件-,中国环境与发展十大对策,关于环境保护战略的政策性文件-,中国环境保护战略,履行蒙特利尔议定书的具体方案-,中国逐步淘汰破坏臭氧层物质的国家方案,3.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施得怎么样了?,.,10,全国环境保护十年纲要-,中国环境保护行动计划,国家级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框架-,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履行生物多样性公约的行动计划-,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方案,国家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研究-,中国:温室气体排放控制问题与对策,.,11,专门领域实施可持续发展的纲领-,中国环境保护21世纪议程、中国林业21世纪议程、中国海洋21世纪议程;,环境保护工作的纲领性文件-,国家环境保护“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九五”时期在可持续发展领域实施的两项重大举措-,“全国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计划”和“中国跨世纪绿色工程规划”,.,12,中国21世纪议程简介,中国21世纪议程共20章,78个方案领域,主要内容分为四大部分:第一部分,可持续发展总体战略与政策。论述了提出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背景和必要性;提出了中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战略重点和重大行动,可持续发展的立法和实施,制定促进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政策,参与国际环境与发展领域合作的原则立场和主要行动领域。其中特别强调了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包括建立健全可持续发展管理体系、建立费用与资金机制、加强教育、发展科学技术、建立可持续发展的信息系统,尤其要促使妇女、青少年、少数民族、工人和科学界人士及团体参与可持续发展。,.,13,第二部分,社会可持续发展。包括人口、居民消费与社会服务,消除贫困,卫生与健康、人类住区和防灾减灾等。其中最重要的是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数量和提高人口素质。包括引导建立适度和健康消费的生活体系,强调尽快消除贫困;提高中国人民的卫生和健康水平;通过正确引导城市化,加强城镇用地管理,加快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和完善住区功能,促进建筑业发展,向所有人提供适当住房、改善住区环境。,中国21世纪议程简介,.,14,第三部分,经济可持续发展。议程把促进经济快速增长作为消除贫困、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增强综合国力的必要条件,其中包括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政策、农业与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工业与交通、通信业的可持续发展、可持续能源和生产消费等部分。第四部分,资源的合理利用与环境保护。包括水、土等自然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还包括生物多样性保护;防治土地荒漠化,防灾减灾;保护大气层,如控制大气污染和防治酸雨;固体废物无害化管理等。,中国21世纪议程简介,.,15,经典例题下列关于“可持续发展”的认识,正确的是()A.停止开采不可再生资源,为子孙积累巨大财富B.加大加快各类可再生资源的开采力度C.控制人口增长,使人口数量维持在目前的水平D.在资源开发利用时,不能危害未来人类的生活需求,D,【解析】结合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与原则分析判断。可持续发展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遵循公平性原则、持续性原则、共同性原则。,.,16,练一练,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环境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A、环境问题主要是由于人为原因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和破坏B、环境问题主要在发达国家突出,尚未成为全球性问题C、环境问题主要是由于自然原因造成的,所以无法解决D、环境的自我净化能力很强不必把环境问题看得十分严重,2、下列为目前全球性大气环境问题的是(),A、温室气体增多导致全球变暖B、臭氧层遭破坏导致到达地面的紫外线减少C、水土流失和荒漠化严重D、酸雨危害严重,AD,A,.,17,3下列关于环境概念的叙述错误的是()A环境是相对于中心事物而言的B环境是相对某项中心事物周围的所以事物C中心事物不同,环境的含义也不同D人类环境是指以人类为中心与人类相关的所有事物4下列属于人类活动不合理而环境遭到破坏的是()A塔克拉玛干的茫茫沙丘B“草、水、林、机”配套的人工草场C水土流失造成的石山劣地D人工建设的水库大坝,B,C,.,18,5能促进人类与环境统一的生产活动是()A山区毁林开荒B围湖造田C黄淮海平原上建造林网D过量抽取地下水6在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保护天然林”和“退耕还林(草)”是两项重要内容,采取这两项措施的首要目标是()A开展生态旅游B发展畜牧业C增加木材产量D改善生态环境7当前人类与环境的主要矛盾集中体现在()A环境污染严重B人口增长过快C人口素质太低D森林破坏严重,C,D,B,.,19,8人与环境的对立性表现在()A环境的发展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B环境可供给人类的物质和能量是有限的C环境无法容纳人类产生的日益增多的废弃物D人既是环境的产物,也是环境的塑造者9下列人类介入才能维持的环境是()A原始森林B城市聚落C极地苔原D荒漠流沙,B,A,.,20,下图显示了经济发展与环境质量之间的关系。据图回答10-12题:,1018世纪60年代开始工业化起飞的国家中,最典型地反映出这种关系的城市是()A柏林B伦敦C旧金山D圣彼得堡,B,.,21,11。根据这种关系,发展中国家应认识()A环境污染不可避免,只能采取“先污染,后治理”的策略B后工业化阶段环境问题会自然解决C保护环境至关重要,必须杜绝兴建大量排污的工业D可以采取措施减少或避免发展过程中的环境污染问题,D,.,22,12这种关系反映了环境质量的提高主要取决于()A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B人的认识能力的不断增强C发展中国家工业化战略的不断调整D发达国家环保政策的不断完善,A,.,23,13绿色食品是指()A绿颜色的营养食品B有叶绿素的营养食品C经济附加值高的营养食品D安全、无公害的营养食品14倡导“免赠贺卡”,“免用一次性木筷”的出发点是()A减少个人经济支出B节约木材,保护森林C减少固体垃圾D移风易俗,D,B,.,24,15下列环境问题的表现,主要属于生态破坏的是:工业“三废”的任意排放土地荒漠化的加剧放射性物质泄漏土壤次生盐碱化A、B、C、D、16关于环境问题分布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A、在城市地区,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生态破坏B、在广大的乡村地区,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环境污染C、从全球看,发达国家的环境问题比发展中国家严重D、有些环境问题不只影响一个国家或地区,而且可能影响到其他国家甚至全球,A,D,.,25,17下列现象不属于生态破坏的是:A、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B、森林面积减小,生物物种灭绝C、土地盐碱化,水源枯竭D、氮肥厂的废水排入附近河流18对可持续发展首次作出明确定义的是:A、中国21世纪议程B、吕氏春秋C、我们共同的未来D、我们的大自然计划19下列环境问题在工业文明以后新发生的有:臭氧层破坏CO2的温室效应水土流失生物多样性减少A、B、C、D、,A,A,D,.,26,下表为某村土地利用有关资料据此回答2425题。,20、与当地生态环境相协调的文化景观应为:A、旱作耕地B、缓坡梯田C、草原牧场D、水田景观21、该区域文化景观形态的改变主要原因是:A、耕作技术的提高B、民族构成变化引起的生产生活方式改变C、自然环境的变化D、人口减少,A,B,.,27,二、综合题22读下面“人类发展和生产生活与环境质量下降的因果联系图”,回答下列问题:,写出图中字母表示的含义:A生产规模_;B对自然资源_;C生产活动_;D破坏_;,过大,滥采滥用,违背自然规律,自然资源,.,28,图中反映出人类与环境向_发展,表明人类同环境关系的_。然而要协调人地关系,就必须促使二者的_。,恶性,对立,协调统一,.,29,23读A、B两幅图,回答:,A图反映出的由于人为原因造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学历类自考儿科护理学(一)-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5卷)
- 2025年学历类自考传播学概论-市政学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5卷)
- 教师招聘之《小学教师招聘》过关检测附参考答案详解(巩固)
- 2025年学历类自考中国行政史-网络经济与企业管理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5卷)
- 教师招聘之《小学教师招聘》能力测试备考题及参考答案详解(黄金题型)
- 2025往年大专自考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学历类自考中国古代文学史(二)-学前特殊儿童教育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5卷)
- 2025淘宝兜售自考试题及答案
- 教师招聘之《幼儿教师招聘》考试综合练习附答案详解(综合卷)
- 2025年学历类自考中国古代文学史(一)-学前教育政策与法规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5卷)
- 2025年度乡村医生能力提升培训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法拍房屋代理竞买合同范本:专业中介服务
- 医院2025年年度窗口服务优化计划
- 营销部综合事务管理办法
- 机加工车间员工技能培训
-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全册教案
- 医院见习人员管理制度
- T/CECS 10348-2023一体化净水设备
- 2025年广西公需科目答案02
- 2025上半年教师资格考试(高中音乐)新版真题卷含答案
- 5.2做自强不息的中国人(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统编版2024)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