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汽技术问答_第1页
供汽技术问答_第2页
供汽技术问答_第3页
供汽技术问答_第4页
供汽技术问答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蒸汽供应专业技术问答(50例)1、长输管道、公共管道、工业管道的定义是什么?a:(1)长输管道:产地、储藏库、使用单位用于运输商品介质(油、气等),跨省、市、通、跨(河川、道路等),指有加压泵站的长距离(一般为50km以上)管道。 管道是按照GB 50251 输气管道工程设计规范或GB 50253 输油管道工程设计规范等标准设计的(2)公共管道:指城市、乡镇、工业厂矿床生活区域内公共事业和民用气体管道和热管道。 管道是按照GB 50028 城镇燃气设计规范和CJJ 34 城市热力网设计规范等标准设计的(三)工业管道:指运输企业、事业单位所属工艺介质的工艺管道、公共工程管道及其他辅助管道。2、什么是运输干线、运输干线?a:(1)从输送干线热源到主要负荷区域,没有长度超过2km的分支管的干线(2)管线有一条分支管相连的干线。3、多热源供热系统是什么?多热源分别运转、多热源解列运转、多热源网络运转是什么?a:(1)多热源供热系统由多个热源和将其一体化的热网和全热用户组成的供热系统。 多热源供热系统分别有多热源运转、多热源解列运转、多热源网络运转3种运转方式。(2)多个热源分别运转在采暖期或制冷期将热网用阀门分为多个部分,从各个热源分别供热的运转方式。 该方式本质上多个单热源供热系统分别运行。(3)多热源解列运转采暖期或制冷期的基本热源首先开始运转,在气温使基本热源达到满负荷后,将一部分管网划分为热源,根据气温进一步变化,扩大或缩小划分出的管网范围,使基本热源在运转期间尽可能接近满负荷。 这种方式本质上多个单热源供热系统分别运行。(4)多热源网络运行制热期或制冷期的基本热源首先开始运转,伴随气温的变化,基本热源达到满负荷后,峰值热源与基本热源一起向热网供热,基本热源在运转期间维持满负荷,峰值热源承担随气温的变化而增减的负荷。4、蒸汽热网的设计流量如何确定?a:(1)蒸汽热网的设计流量必须通过对各用户的最大蒸汽流量之和乘以同时使用系数来决定。 供热介质为饱和蒸汽时,设计流量应考虑补偿管道热损失引起的结露水蒸汽量。(2)回水管路的设计流量必须通过蒸汽管道的设计流量乘以用户的凝结水回收率来决定。5、热网配管的位置应符合哪个规定?答:热网配管的位置应符合以下规则:(1)城市道路上的热网管应与道路中心线平行,铺设在车道外,同一管道应仅铺设在街道的一侧(2)通过工厂的城市热网管应铺设在易于检查和维护的场所(3)穿过非建筑区的热网管须沿道路铺设(4)热网管路选线避开土质软弱地区、地震断裂带。 滑坡危险区和高地下水位区等不利地区。6、热管网的地面或地下铺设原则是什么?答: (1)城市街道和居住区内的热网管应采用地下铺设。 当地敷设困难时,可采用地面敷设,但应注意美观设计。(2)厂区热网配管,应采用地面铺设。埋设热网管的主要要求是什么?a:(1)在热水热网管路的地下铺设时,优先铺设必须采用直埋铺设的热水或蒸汽管的管沟,在横穿希望不铺设管沟的挖掘检查不允许的地区时,在难以采用必须采用管沟铺设的通行管沟的情况下,应采用半通行管沟进行铺设采用蒸汽管道困难时,保温性能良好,防水性能可靠。 保护管耐腐蚀的预制保温管铺设,设计寿命应在25年以上。(2)河底敷设管道要远离浅滩、锚地,选择深稳定的河段。 埋深确定了妨碍河道整治和管道安全确保的原则。 1级至5级航道河流应铺设在管道(管道应铺设在渠底的设计海拔2m以下,其他河流应铺设在稳定的1m以下。 对于灌溉渠道,管道(管沟)应铺设在渠底的设计海拔0.5m以下。 管设或直埋铺设管河底铺设时,应进行抗浮计算。(3)热网管道和河流。 铁路、公路等交叉时必须垂直交叉。 在特殊情况下,管道和地下铁路的交叉口必须小于或等于60o角的管道不能与河道和道路相交。(4)地下铺设的管道与铁路和无法挖掘的道路交叉,交叉部一侧残留有足够的检查区域的,可以采用套管铺设。铺设套管时,套管内不得采用充填式保温。 管道保温层和套管留有50mm以上的间隙。 套管内的管道和其他钢部件应加强防腐措施。 采用钢套管时,套管的内外表面应进行防腐处理。(5)地下敷设热网管和管沟应设坡度,其坡度应在0.002以上。 进入建筑物的管道是倾斜的。 铺设在地面上的管道可以不设坡度。(六)地下敷设热网管道霸土深度应符合下列规定:l )管沟罩或检验室罩霸土深度不得小于0.2m2 )直接埋设管道的最小霸土深度,要考虑土壤和地面的活荷载对管道强度的影响,保证管道不会纵向弯曲。 具体规定按照CJJ/T 81 城镇直埋供热管道工程技术规程的规定执行。(7)煤气管道不得进入热网管沟。 自来水、排水管道和电缆必须与热网管道交叉通过热网管道沟槽时,不得加入套管或用厚度在100mm以上的混凝土防护层与管道沟槽隔离,妨碍热管道的检查和地沟排水。 套管伸出管槽外,两侧不得小于lm。(8)热网管沟与燃气管道交叉的垂直净距离不足300mm时,应设置燃气管道管子。 套筒的两端应在管槽lm以上。8、在地面铺设热网管的主要要求是什么?a:(1)在地面铺设热网管横穿行人频繁地区,管道保温结构下表面不得低于地面2.0m,不得影响交通的地区,应采用低支架,管道保温结构下表面不得低于地面0.3m(2)管道横跨水面、峡谷,经桥梁主管部门同意,可架设永久性道路桥梁。 管线架空穿越通航河流时,应保证航道净宽和净高满足全国内河通航标准的规定。 管道架空跨越不通航河流时,管道保温结构表面与50年来遇到的最高水位的垂直净距不应小于0.5m。 过关键河流,也要符合河道管理部门的有关规定。(3)热网管道进入建筑物或穿过建筑物时,管道穿过墙壁的地方必须严格关闭(4)铺设在地面上的热网管与架空输电线和电气铁路交叉时,管道的金属部分(包括交叉口两侧5m以内的钢筋混凝土构造的钢筋)必须接地。 接地电阻请控制在10以下。9、a:(1)城市热网配管应采用无缝钢管、弧焊或高频焊接钢管。 管和钢管钢材编号不得低于表3.2.24的规定。 管子和钢材的规格和质量应符合国家有关标准的规定。(2)热网结露水配管宜采用具有防腐蚀衬里、内防腐蚀涂层的钢管或非金属配管。 非金属管道受压能力和耐温性能应满足设计技术要求(3)热网配管的连接采用焊接。 有条件时,也请采用配管和设备、阀等的连接在焊接中,如果需要拆卸,请用法兰连接。 对于公称直径为25mm以下的排气阀,可采用螺钉连接,但连接排气阀的配管请采用厚壁管(4)室外供暖计算温度低于-5地区露天铺设的凝结水配管放水阀,室外供暖计算温度低于-10地区露天铺设的温水配管设备附件不得采用灰铸铁制品。 室外供暖计算温度在-30以下的地区露天铺设的热水管道采用钢制阀门和附件。 城市热网蒸汽管应在任何条件下采用钢阀和附件(5)弯管的壁厚应大于管子的壁厚。 焊接弯头必须双面焊接(6)钢管焊接制三通、支管开孔须加固。 对于干管轴向负荷大的直埋铺设管,在管的轴向加强上应该考虑三方面,其技术要求按照CJJ/T 81 城镇直埋供热管道工程技术规程的规定执行(7)直径变管的制作采用冲压或钢板卷制,壁厚不得小于管壁厚。10、热网配管的热补偿原则是什么?a:(1)热网配管的温度变形应利用管道的拐角管段自然补偿。 直埋敷设热水管路的自然补偿拐角段尽可能配置在60o90o角,角度较小时考虑直线段,小角度的具体数值按照CJJ/T 81 城镇直埋供热管道工程技术规程规定执行。(2)选用管道补偿器时,应当根据铺设条件采用维护工作量少、工作可靠性和价格低的补偿器。(3)采用弯管补偿器或波纹管补偿器时,设计时请考虑安装时的冷却。 冷凝系数最好是0.5。(4)采用套筒补偿器时,必须计算各种安装温度下的补偿器安装长度,保证在可出现配管的最高温度下,在最低温度下,补偿器留有20mm以上的补偿馀量。(5)采用波纹管轴向补偿器时,请在配管上安装防止波纹管压曲的导向支架。 采用其他形式的补偿器,补偿管段过长时,也应设置导轨支架。(6)采用球形补偿器、铰链型波纹管补偿器,补偿管段较长时,采取减小管摩擦力的措施。(7)两根管道垂直配置,上管道直接铺设在固定于下管道的托架上时,应考虑最不利运行状态下热位移差异的影响,防止上管道从托架滑落。(8)直接埋设热水配管,计算允许时,采用无补偿埋设方式,按照CJJ/T 81 城镇直埋供热管道工程技术规程的规定执行。11、热网配管阀的设置原则是什么?a:(1)应在热网配管干线、分支干线、支线的起点安装截止阀(2)在热水热网干线设置分段阀。 分段阀的间距优选为输送干线20003000m的管线10001500m。 蒸汽热网必须采用不安装分段阀的多热源供热系统热源之间的连通干线、环状管网环路分段阀或双向密封阀(3)在温水、回水管路的高点(包括由扇形阀分隔的各扇形体的高点)设置排气装置(4)在温水、冷凝水管的低点(包括由扇形阀分隔的每个管段的低点)设置放水装置。 热水管道放水装置应保证放水区间的放水时间不超过表3.2.26的规定(5)请在工作压力为1.6 MPa以上、公称直径为500mm以上的配管上的闸阀上安装旁通阀。 旁通阀的直径可以选择阀直径的十分之一(6)供热系统的供水能力有限的情况下,配管的供水流量或蒸汽配管需要启动供暖管来控制蒸汽量的情况下,配管阀必须将口径小的旁通阀作为控制阀设置(7)动态水力分析需要延长管段输送阀的关闭时间降低压力过渡值时,应用主阀并联旁通阀的方法解决。 旁通阀的直径可取主阀直径的四分之一。 主阀和旁通阀必须连锁控制,旁通阀必须在打开状态的主阀侧进行关闭操作,主阀关闭后旁通阀不能关闭(8)标称直径在500mm以上的阀最好采用电动驱动装置。 监视系统遥控的阀,其旁通阀也必须采用电动驱动装置(9)标称直径在500m以上的热水热网在管道较低这一点上,在垂直提升管道之前,在分开阀道之前设置阻力小的永久性除污装置。在热水热网运输干线上设置扇形阀的作用是什么a :热水管段阀的作用如下:(1)减少检查时的放水量(软化、除氧水),降低运行成本(2)在事故状态下缩短放水、充水时间,加快应急修理的进度(3)保证事故时切断故障区间,尽可能多的用户正常运行,即提高供热可靠性。13、热网蒸汽管道设置疏水装置的原则是什么?a:(1)在蒸汽管最低流量测量孔口前、与分缸底部垂直上升的管段前,必须设置防水和常规防水装置。 必须每隔相同倾斜地的管段、下坡时每隔400500m、逆坡时每隔200300m设置起动疏水和常时疏水装置(2)配管中的蒸汽在任何运转状况下都变为过热状态的情况下,也可以不总是设置疏水装置(3)常时在疏水装置与管路的连接处设置集结露水的短管,短管的直径为管路直径的1/21/3,短管的底部应设计兰盖,疏水管应与短管的侧面连接。(4)常时疏水装置排出的结露水应排出结露水管网,不能排出结露水管网时,必须降低温度排出。热网管道和设备保温的一般要求是什么?a:(1)热网配管和设备的保温结构设计为GB 4272 设备及管道保温技术通则,GB 8175 设备和管道保温设计导则、GB 50264 工艺设备及管道绝热工程设计规范和CJJ 34 城市热力网设计规范规定适用。(2)供热介质设计温度超过50的供热管道、设备、阀门应当保温。 在不进行管沟铺设或直埋铺设的条件下,热水热网的回水管路和蒸汽管路并列进行回水管路和其他温度低的温水管路,在技术经济合理的情况下不能保温。(3)作业人员必须靠近维修场所,维修时设备及管道保温结构的表面温度不得超过60。(4)保温层设计时,应优先采用经济保温厚度。 经济保温厚度不符合技术要求的,应按技术条件决定保温层厚度。14、热网管道和设备保温计算的原则是什么?a:(1)保温厚度的计算原则按照GB 8175 设备和管道保温设计原则的规定执行。(2)按照规定的散热损失、环境温度等技术条件计算双管或多管地下铺设管道的保温层厚度时,选择符合技术条件的最经济的保温层厚度组合。(3)在计算地下铺设的配管的散热损失时,如果配管中心的埋入深度大于2倍的配管保温外径(或配管槽当量外径),则环境温度为,如果应取配管(或配管槽)中心的埋入深度的土壤自然温度的配管中心的埋入深度小于2倍的配管保温外径(或配管槽当量外径),则环境温度为表面土壤的自然温度(4)蒸汽管道在规定供热介质温度条件下计算保温层厚度时,应选择最不利的工况进行计算,供热介质温度应取计算工况下管道段的平均温度,环境温度应按以下规定采用l )铺设在地面时,按计算工况采用对应的外部空气温度2 )通行管沟的铺设需要40;3 )对于其他类型的地下铺设,在计算案例中采用相应的月平均土壤(或地表)的自然温度。(5)在规定的土壤(或管沟)温度条件下计算保温层的厚度时,按照以下规定选择供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