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移动通信网规划,2,移动通信的概念,移动通信就是通信双方至少有一方在运动中进行信息的交换。其中包括:移动体之间的通信;移动体与固定点之间的通信。,3,移动通信的特点,与固定通信相比,移动通信具有下列主要特点:移动通信必须使用无线通信技术;无线电波传播特性复杂,易受干扰;组网方式灵活多样;对终端要求较高;存在频率资源的限制;存在切换、漫游的问题。,4,移动通信系统的组成,移动通信系统一般由以下四部分组成:移动台(MS);基地站(BS);移动业务交换中心(MSC);传输线路(包括交换中心与基站之间、交换中心之间以及与固定网之间的连接线路),5,移动台可分为手持机和车载台等。它包括收发信机、监控单元等。,基地站设有收、发信机和天馈线等设备。,移动业务交换中心主要用来处理信息的交换和整个系统的集中控制管理。,6,我国蜂窝移动通信发展战略,未来五年间,我国的蜂窝移动通信网将形成以GSM网为主,CDMA网为辅,互为补充、协调发展的格局。发达沿海省份的服务范围将覆盖90%98%的人口,满足所有城市和大部分地区农村的需求。全网将无缝覆盖所有市县城、主要乡镇、全部高速公路、国道等基干公路及交通干线;省内公路、省会至发达县的公路基本实现连续覆盖,各主要铁路沿线、航运码头、候车室、侯机室等全部实现完全覆盖。,7,我国蜂窝移动通信的发展战略,数字移动网将实现与绝大多数相同制式国家和地区的国际漫游。提供优良的通话质量和无线数据联网通信服务,实现全球自动漫游。提供移动网上的智能业务,包括有预付费业务、移动虚拟网业务、个人电话号码业务等。还开放因特网移动接入业务和较高速率的数据通信业务。在运营方面,完善符合国际规范的实时话单传递系统和处理制度,全面实现对所有移动电话用户的实时计费、及有效的用户信用管理。,8,我国“十五”期间的发展战略,我国“十五”期间的发展可以划分为前期和后期的战略。“十五”前期(20012002)的发展战略是:TACS网络于2001年全面结束,退出频率给GSM,利用各种新技术手段增加GSM网络容量和挖掘网络潜力。在高用户密度的城市建设DCS1800系统,推出双模终端,提高GSM网服务质量,根据市场的需求,适度发展CDMA网络。“十五”后期(20032005)的发展战略是:GSM网络容量在2003年达到高峰后,应重点转向优化网络,提供服务质量。加大发展CDMA系统的力度,提供话音等服务,满足不断增长的用户需要,积极跟踪试验3G的发展,根据市场的需求及时推出商用系统。,9,移动通信网规划的主要内容,移动通信网规划,业务预测,网络规划,经济分析,固定网规划(移动通信局所规划),频率规划,无线网规划(基站、信道规划),10,无线网规划,无线网规划的内容应包括确定蜂窝网络的结构和各种参数:基站的数量和位置,无线小区的服务半径,信道数和容量,天线的制式、高度和有效辐射功率等。首先要确定网络的标称布局,包括蜂窝无线小区结构和最小频道分组数的确定,蜂窝无线网主要参数的确定等。如果规划涉及的是由若干个移动本地网连成一片的移动网,则称之为移动电话区域网,区域网规划除以上问题之外,还存在地理相邻的两个移动交换区的边界上的无线网规划和频率规划。,11,频率规划,频率规划的中心内容是在无线网规划的基础上给每个基站区或扇区分配频率,使它们相互间频率干扰最小,又能保证与远期的频率分配相一致,不会因发展而轻易变动造成建设投资上的浪费。频率规划一般涉及人工频率预分配和干扰分析(包括同频干扰和邻频干扰分析)优化两部分,两部分串联反复进行。,12,频率资源的管理与有效利用,频率的管理频率的有效利用频率域的频率有效利用时间域的频率有效利用空间域的频率有效利用多信道共用,13,频率的管理,频率的分配和使用需要在全球范围内制定统一的规则。国际上,由国际电信联盟(ITU)召开世界无线电行政大会,制定无线电规则,它包括各种无线电系统的定义、国际频率分配表和使用频率的原则、频率的分配和登记、抗干扰的措施、移动业务的以及无线电业务的分类等。目前大容量陆地移动通信系统一般使用900MHz(1800MHz)和800MHz频段。,14,频率域的频率有效利用,信道窄带化相邻信道之间必须有足够的频率间隔,应用窄带化技术减小信道间隔,可在有限的频段内设置更多的信道,从而提高频率的利用率。宽带多址技术为进一步提高频率利用率,可采用同频共用技术,关键是采用合适的多址方式。可采用的多址方式有FDMA、TDMA、CDMA以及它们的组合。,15,频率域的频率有效利用,频分多址(FDMA):不同的移动台占用不同的无线频率,基站必须同时发射和接收多个不同频率的信号,频率利用率较低,而且容易形成干扰。时分多址(TDMA):把时间分成周期性的帧,每一帧再分成若干个时隙,然后根据一定的时隙分配原则,多个移动台可占用同一个无线频率,各移动台的信号都按顺序安排在预定的时隙中传播。码分多址(CDMA):不同用户传输信息所用的信号用各自不同的编码序列来区分。,16,蜂窝系统无线容量的计算,一个无线系统的容量被定义为一定频段内能提供的信道数、用户的最大数目或系统输入话务总量。通常用无线容量m来表示。蜂窝系统每个小区无线信道数可定义为:m:无线容量;Bt:分配给系统的总频谱;Bc:信道带宽;N:频率重用的小区数。,17,不同制式系统无线容量的计算I,模拟TACS系统(FDMA)例:假设Bt=1.25MHz,信道带宽Bc=25kHz,频率重用的小区数N=7,则系统容量,18,不同制式系统无线容量的计算II,数字GSM系统(TDMA)例:假设Bt=1.25MHz,载频间隔200kHz,每载频时隙数为8,频率重用的小区数N=4时,则系统容量,19,不同制式系统无线容量的计算III,数字CDMA系统CDMA系统容量计算较为复杂,按照理论公式计算,在总频带宽度为1.25MHz时,CDMA系统容量计算结果为115(信道/小区),是模拟FDMA系统的16倍,是GSM系统的9倍左右。但实际上CDMA系统的容量比理论值会有所下降,下降的多少将随着其功率控制精度的高低而变化。比较普遍的看法是CDMA系统的容量是模拟FDMA系统的810倍,是GSM系统的35倍。,20,空间域的频率有效利用,在某一地区(空间)使用了某一频率之后,只要能控制电波辐射的方向和功率,在相隔一定距离的另一地区可以重复使用这一频率,这就是所谓频率“再用”,蜂窝移动通信网就是根据这一概念组成的。,21,时间域的频率有效利用,在某一地区,若某一用户固定占用了某一信道,事实上它不可能占用全部的时间。在该用户空闲的时间内,任何其它用户都无法再使用这个信道,只有让它闲置着,这是很大的浪费。假如一个信道供若干用户所共用,那么频率资源的利用就可以提高。若多个信道供大量用户所共用,频率资源的利用率还可以进一步提高,但这时会存在呼损。,22,多信道共用,多信道共用是指在网内大量用户共用享有若干无线信道,这种占用信道的方式相对于独立信道方式来说,可以显著地提高信道利用率。每个信道能容纳的用户数(m)的计算:C:每用户每天平均呼叫次数(次);T:每次呼叫平均占用信道的时间(秒);K:忙时集中系数;A:总呼叫话务量;n:信道数。,23,固定网规划I,移动通信网的固定网规划部分主要应包括局所规划、网络组织结构规划、中继网规划和移动网与其他业务网的互通等。局所规划:确定移动电话局的数量、交换机数量、局所性质和位置等;,24,固定网规划II,我国GSM网采用三级结构:一级移动业务汇接局(TMSC1)、二级移动业务汇接局(TMSC2)和本地移动交换局(MSC)。全国共设8个TMSC1,之间用网状相连,每省设12个TMSC2,与相应的TMSC1相连,以下划分为若干个移动本地网,每个网设1n个MSC,每个MSC与相应的TMSC2相连。移动本地网中,移动局MSC与所在地固定电话网的汇接局TM和长途局TS通过中继电路相连,为了提高可靠性,移动交换局一般与两个或多个TM相连。,25,固定网规划III,中继网规划应包括移动交换局MSC与基站之间的中继电路配置、MSC与PSTN的TS、TM或LS之间的中继电路配置和移动局三级结构之间的中继电路配置等内容。,26,固定网规划IV,在区域网内,通话电路的设置原则是:相邻交换区之间无线覆盖已相连,为实现越局切换,应设置专用通话电路,若不相邻,为实现自动漫游,应设置专用信令链路,通话电路则应尽量利用长途电路。移动汇接局间,移动汇接局至移动端局间在设置专用通话电路条件下,如果无线覆盖区已经相连,为实现自动漫游及越局频道切换,应设置专用低呼损电路群,端局间如无线覆盖区已经相连,则视需要经主管部门批准,可设置高效直达电路群。,27,移动电话网与固定电话网之间的互联,移动电话网与固定电话网之间的互通业务量很大,为此建议当移动端局数量达到4个左右(容量约47万)的移动本地网,应建立独立的网关局(GMSC),其余移动本地网至少有两个移动端局具有网关局功能,与固定网的互联采用来去话汇接方式。GMSC应成对设置,移动端局与GMSC对的连接采用平均负荷分担的工作方式。,28,29,移动电话网参数取值和计算I,平均忙时话务量按照移动通信技术体制中规定,平均忙时话务量参考值为0.010.03Erl/户。应根据规划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与业务需求,以及实际测量数据做适当调整。,30,移动电话网参数取值和计算II,移动交换局BHCA取值由于移动交换机除了象固定交换机处理正常通话的BHCA外,还应包括移动交换系统内部处理的额外BHCA需求,另外又按照原邮电部对程控交换机统一规定要有20%的话务量过荷和50%的呼叫次数过荷能力。因此,移动网的BHCA可按照下列公式进行测算。其中余量因子可以根据历史数据和未来预测由经验取值,如五历史数据参考也可粗略取为1.5。,31,移动电话网参数取值和计算III,话务流量流向参数对于蜂窝移动电话网的流量流向参数,是指移动交换局之间,移动局与固定本地电话网、与固定长途网之间,和本移动局内用户之间的比例。移动电话网流量流向参数的总的趋势是随着移动网络的发展,移动用户的业务从最初的大部分流向固定网,逐渐会在移动用户之间增大业务量,并且移动用户与本地用户之间和与长途用户之间的话务量比例逐渐趋于平衡。,32,移动电话网参数取值和计算IV,移动端局或移动汇接局MSC与长途局TS之间话务量aTS的计算,根据MSC服务的用户数、平均忙时话务量和固定长途网流量比,即可求得MSC到固定长途网的总话务流量。,33,移动电话网参数取值和计算V,移动局MSC与固定本地汇接局TM之间话务量aTM的计算,根据MSC服务的用户数、平均忙时话务量和固定网本地流量比,即可求得MSC到固定本地网的总话务流量。,34,移动电话网参数取值和计算VI,如果固定本地网有多个汇接局,应根据实际测量的流量流向统计数据计算出各自的吸引系数,将计算出的总话务流量分摊到各个TM上。如果没有实际统计数据,则可以采用与距离无关(k=0)的简化重力法,即以每个汇接局负责的汇接区的用户比例,粗略地作为移动局到各个固定汇接局的流量比例。,35,移动电话网参数取值和计算VII,单个移动本地网中MSC与TS之间的中继电路数:按照呼损值取0.5%和计算得到的长途业务量,由全利用度爱尔兰公式求得电路数。中继电路的平均忙时话务量应不大于0.7Erl,且对来去话的中继电路应分别进行计算。,36,移动电话网参数取值和计算VIII,单个移动本地网中MSC与TM或LS之间的中继电路数:按照低呼损电路的呼损值取1.0%和计算得到的固定本地网业务量,由爱尔兰全利用度公式求得电路数,平均忙时话务量应不大于0.7,当然也应对来去话的中继电路分别进行计算。,37,移动电话网参数取值和计算IX,对于移动区域网而言,其固定网部分对中继电路的需求除移动局到长途局、移动局到固定网汇接局和移动局到固定网端局的电路之外,还涉及移动汇接局到移动端局之间的电路。是否在移动端局之间增开高效直达电路,可采用CCITT建议的全网年经费比较法,其计算平衡点是使最后增开的一条高效直达电路疏导单位话务量的费用与迂回电路疏导单位话务量的费用相等,由此得到:,38,移动电话网参数取值和计算X,MSC与BS之间中继电路数:取决于基站话音信道数和控制信道数,可以按照两者的总和来配置。BTS到BSC之间的中继电路,指BSC到离基站最近的端局之间的电路,在本地网中它们分布广而数量不大,一般以12Mb/s已足够。,39,移动电话网参数取值和计算XI,移动电话网中继电路矩阵:可根据移动电话网实际的局间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农用井施工方案(3篇)
- 展会外广告合同范本
- 石材购销合同范本简单
- 评价内容分析数学试卷
- 渔民买卖合同范本
- 土方外运合同范本
- 洛阳市二模二数学试卷
- 六年级第一单元数学试卷
- 南昌今日中考数学试卷
- 连乘题目及答案大全
- 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诊治指南解读课件
- 2025至2030中国裸眼3D行业产业运行态势及投资规划深度研究报告
- 检修安全监护管理制度
- 产科工作管理制度
- 初中历史教师业务考试试题及答案
- 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预防与控制试题(附答案)
- 中医烧伤课件
- 2025-2030中国水下混凝土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
- GB/T 30134-2025冷库管理规范
- 2025年心理咨询师基础理论知识测试卷:心理咨询心理学理论体系试题
- 急诊患者安全管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