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建筑弱电系统8 安全防范与公共管理系统_第1页
智能建筑弱电系统8 安全防范与公共管理系统_第2页
智能建筑弱电系统8 安全防范与公共管理系统_第3页
智能建筑弱电系统8 安全防范与公共管理系统_第4页
智能建筑弱电系统8 安全防范与公共管理系统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8 安全防范与公共管理系统,8.1 防盗报警装置防盗报警装置主要由报警传感器(探测器)、报警控制器和信号传输部分组成。8.1.1 防盗报警器材的分类与应用(1)防盗报警器材的分类,防盗报警器材通常按照传感器种类、警戒区域和传输方式进行分类,如表8.1所示。,(2)防盗报警器材的应用防盗报警器的主要性能参数有:探测率及漏报率、误报率、警戒范围、报警传输方式和最大传输距离、工作时间、探测灵敏度、功耗、工作电压、工作电流、工作环境温度等。,不同类型入侵探测器的应用场合如下:微波探测器红外入侵探测器激光入侵探测器震动入侵探测器感应式入侵探测器声控入侵探测器超声波探测器开关式报警器,8.1.2 几种常见的防盗报警器1)微波报警器微波报警器分为雷达式和墙式两类。雷达式微波报警器又称多普勒式微波报警器,是一种将微波发、收设备合置的微波报警器。它的工作原理是利用微波的多普勒效应。,雷达式微波报警器的监测范围为一个三维空间,其水平辐射角为6095,控制面积可达数百平方米。(2)微波墙式报警器微波墙式报警器,又称微波阻挡式报警器,是将微波发、收设备分置的微波报警器。它由微波发射机及发射天线、微波接收机及接收天线以及报警控制器组成。它的工作原理是利用场干扰原理或波束阻断原理,当发射与接收天线之间有阻挡物时,微波的正常传播会受到破坏,从而判断有入侵者。,2)红外报警器红外报警器分为主动式和被动式两类。(1)主动式红外报警器主动式红外报警器与墙式微波报警器类似,它是由红外发射机、红外接收机和报警控制器三部分组成。,(2)被动式红外报警器被动式红外报警器与主动式不同,它本身不向外界发射红外光束,而只是接收来自探测目标的红外辐射,所以称为被动式。被动式红外报警器主要由光学系统、红外传感器(又称热传感器、红外探测器)、报警控制器三部分组成。,3)开关式报警器开关式报警器是由开关的通断来控制报警与否的。适合作开关式报警器的开关有磁控开关、微动开关以及用压力垫或金属丝、金属条、金属箔等做的能起通、断作用的器材。开关式报警器属于点控制型探测器。开关式报警器一般由开关探测器和报警控制器组成。,4)双技术报警器双技术报警器又称双鉴器,或复合式报警器,它是将两种探测技术结合在一起,以“相与”的关系来触发报警器,即只有当两种探测器同时或在短时间内相继探测到目标时,才发出报警信号。,8.2 楼宇保安对讲系统楼宇保安对讲系统,亦称访客对讲系统,又称对讲机电锁门保安系统。目前主要分为单对讲和可视对讲两种类型。8.2.1 单对讲型系统,单对讲型系统一般由对讲系统、安全门、控制系统和电源组成。多数基本功能型对讲系统只有一台设于安全大门口的门口机;而一部分多功能型对讲系统,除门口机外,还连有一台设于物管中心的管理员机(也称为主机)。在主机和门口机中,一般装有放大语音信号的放大电路和一个微处理机。单对讲系统一般具备以下功能:,主机(或门口机)呼叫住户住户呼叫主机几个住户同时呼叫主机8.2.2 可视对讲型系统可视对讲型保安系统一般由主机(室外机)分机(室内机)、不间断电源、电控锁等组成。其对讲原理与单对讲型系统完全一样,只是在室外机上加装了一台摄像机,摄像机,输出的视频信号由室外机内的视频信号放大器放大后,经视频传输线(一般是同轴电缆)送到各楼层接线盒内的视频分配器,再进入每一住户室内机中。室内机上有一个图像监视器,住户通过监视器可看见访客容貌及大门口情景。有的系统的摄像机没有装在门口机上,而是单独设置在另一个地方。,8.3 出入控制系统出入控制系统,实现人员出入自动控制,又称门禁管制系统。出入控制系统,分为卡片出入控制系统和人体自动识别控制系统两大类。卡片出入控制系统主要由卡片读卡器、中央控制器、打印机,以及附加的报警、监控系统组成。,人体自动识别控制系统是利用人体生理特征和个体差异识别技术进行鉴定和出入控制。可利用的人体的生理特征和个体差异有眼纹、指纹、语音、字迹等,人体的这些特征和差异具有相异性、不变性和再现性。,8.3.1 智能卡技术智能卡的英文名称有“Smart Card”与“Integrated Card”,虽然后者的含意是集成电路卡,但一般都仍把它简称为IC卡。IC卡的外形与磁卡相似,其标准尺寸如图8.13所示。厚度为0.760.80 mm,在它的塑料基片中封装有集成电路芯片。,图8.13 IC卡的外形尺寸,IC卡的内部电路逻辑结构如图8.14所示。IC卡应用系统有两种结构类型,一种是IC卡读写器+后台主机,另一种是智能终端+后台主机,如图8.15所示。,图8.14 IC卡的内部逻辑结构,图8.15 IC卡应用系统结构,8.3.2 自动门设置自动门可以使大门和分隔各单元区域的小门随时保持关闭状态,避免各区域噪音、气味相互影响,还可以保证各区域空调的使用效率,为建筑内的工作人员提供一个优雅的工作环境。,自动门的种类很多,按门的启闭方式分类,有滑动式、转动式等;按控制方式分类,有红外线开关自动门、电子席垫开关自动门、卡片开关自动门、感应式开关自动门、触摸式开关自动门等等。自动门的启闭一般由电动机驱动,常用的驱动电机有直流串励电动机,单相异步电动机,直线异步电动机。最新产品是采用直线异步电动机,但用得最多的是单相异步电动机。,8.4 停车库管理系统8.4.1 停车库管理系统的组成停车库管理系统是一个分布式的集散控制系统,其组成如图8.16所示,出入口设备如图8.17所示。,图8.16 停车库管理系统组成,图8.17 停车库出入口设备,8.4.2 停车库管理系统的3个子系统(1)车辆出入检测系统目前,车辆出入检测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光电(红外线)检测方式,另一种是环形感应线圈检测方式,如图8.18所示。图中所示是车库出入同口的情形。,图8.18 检测出入车辆的两种方式,图8.18 检测出入车辆的两种方式,光电检测方式如图8.18(a)所示,在水平方向上相对设置红外线发、收装置,当车辆通过时,红外光线被遮断,接收端即输出一个信号。图中一组检测器使用两套收发装置,是为了区分通过的是人还是汽车,而采用两组检测器是为了使当有车辆同时进出出入口时都能得到正确检测。红外光电检测器的安装如图8.19(a)所示。安装时应注意受光器不能受到照明光线的直射。,图8.19 两种检测器的安装,图8.19 两种检测器的安装,环形感应线圈检测方式如图8.18(b)所示。用电缆或绝缘电线做成环形,埋在出入口车路地坪下,当车辆驶过时,其金属车体使线圈产生短路效应而输出信号。环形线圈的安装如图8.19(b)所示。安装时应注意不能碰触其他金属物体,并在距其0.5 m平面范围内不能有其他金属物。(2)出入信号灯控制系统出入信号灯控制系统根据不同的进出口形式有以下3种(以环形线圈检测方式为例)。,图8.20 出入信号灯控制系统,图8.20 出入信号灯控制系统,图8.20 出入信号灯控制系统,(3)车位显示系统在每个车位设置探测器,检测是否有车辆存在,探测器输出的信号送给系统的计算机,管理中心的显示屏立即显示车库内车位被占用的情况。常用的探测器有光反射探测器和超声波反射探测器两种,因为超声波反射探测器容易维护,所以使用较多。,8.5 三表出户计量系统8.5.1 系统的组成与结构1)系统的组成V6-I型三表出户计量系统主要由基表、数据采集器、系统服务器和物管中心的微机组成,它是一种智能化多用户数据集中抄收系统,如图8.21所示。,2)系统的结构该系统是由微机和微处理机组成的两级总线制通讯网络,是一个4层节点、4级联线构成的宝塔状树型结构。(1) 4层节点(节点是指网络中有一定处理能力的单元)第1层节点是基表。,第2层节点是采集器。第3层节点是系统服务器。第4层节点是物管中心的微机。(2) 4级联线第1级联线为探头线,即基表至采集器的联线。第2级联线为用户级总线,即采集器与系统服务器的联线。,第3级联线为系统级总线,即所有系统服务器与物管中心内微机的联线。第4级联线为Internet网络线,即物管中心与各能源、资源部门的联线。8.5.2 系统的主要设备与安装设计要点,1)主要设备(1)基表基表是住户耗费资、能源的计量仪表,一般包括冷、热水表,电表,燃气表等。(2)数据采集器(简称采集器)数据采集器是以微处理机为核心的智能检测装置,能实时采集、存贮基表输出的数据脉冲信号。,(3)系统服务器系统服务器是数据采集器与物管中心微机之间的接口设备。(4)物管中心微机物管中心的微机对采集器采集的数据进行全面抄收、存贮,并进行分类、累加等处理,以及制表打印结算金额等。同时,微机还可以对系统服务器及每个采集器的工作状态进行监测,以保证整个系统的正常运行。,2)安装设计要点安装采集器处应预埋专用安装盒,一般应位于基表附近1.0 m之内,距地坪高度应大于1.5 m(对于水表应大于1.0 m)。基表带有RVV-4-0.75四芯屏蔽软线,穿PVC15管暗敷或走TA3212.5线槽明敷至数据采集器。,采集器至户内接线盒使用RVV-3-1.0导线,穿PVC20管暗敷或走TA3212.5线槽明敷。户内接线盒处需预埋安装盒,距地坪高度应大于1.5 m,每户接线盒最多可连接4个采集器,其安装位置根据采集器分接情况确定。户内接线盒到总线接线盒之间,以及总,线接线盒到系统服务器之间的导线选用RVV-3-0.75屏蔽软线,穿PVC20管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