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治疗心力衰竭的药物.ppt_第1页
第26章 治疗心力衰竭的药物.ppt_第2页
第26章 治疗心力衰竭的药物.ppt_第3页
第26章 治疗心力衰竭的药物.ppt_第4页
第26章 治疗心力衰竭的药物.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26章治疗心力衰竭的药物DrugsUsedinCongestiveHeartFailure,定义:指各种病因最终导致心脏不能有效地将静脉回流的血液充分排出,以满足机体组织所需的一种病理生理状态及临床综合征。分类(根据临床症状):左心衰竭右心衰竭全心衰竭,充血性心力衰竭(CHF),血液循环示意图,第一节CHF的病理生理学及治疗CHF药物分类,CHF时血流动力学变化,收缩性心力衰竭:心肌收缩力,心搏出量,射血分数,组织器官灌流不足舒张性心力衰竭:心室顺应性,心搏出量,心室舒张末期压,体(肺)循环淤血心肌肥厚与重构,心肌细胞凋亡,CHF时心肌功能及结构变化,CHF时神经内分泌变化,SNS激活(早期)RAAS激活精氨酸加压素增多血液及心肌组织中内皮素增多心房利钠肽、脑利钠肽、肾上腺髓质素增多,交感神经长期激活可致:1受体下调1受体与兴奋性Gs蛋白脱耦联或减敏G蛋白耦联受体激酶活性增加,CHF时心肌受体信号转导的变化,RAA: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CA:儿茶酚胺;正性肌力药;减后负荷药;减前负荷药;抗RAA系统的药;利尿药;改善心血管病理重构的药物;受体阻断药;改善舒张功能的药物,心功不全的病理生理学及药物作用的环节,RAAS抑制药:ACEI(卡托、依那普利等)、AT1受体拮抗药(氯沙坦)、醛固酮拮抗药(螺内酯);利尿药:氢氯噻嗪、呋塞米、螺内酯;受体阻断药:(扩张型心肌病)美托、卡维洛尔;强心苷:地高辛,西地兰,毒K(毒毛花苷K);扩血管药:硝酸酯类,肼屈嗪,哌唑嗪(易耐药);非苷类正性肌力药,andDA-R(+):多巴酚丁胺PDE(-):米力农,维司力农,治疗心力衰竭药物的分类,第二节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抑制药,降低外周血管阻力降低心脏后负荷减少醛固酮生成抑制心肌肥厚及血管重构改善血流动力学:降低血管阻力、室壁肌张力和舒张末压,增加心输出量;降低交感神经活性是治疗CHF的首选药,能明显降低CHF死亡率,ACEI作用机制与特点,AT1拮抗药(ARB)抑制RAS传统途径和旁路途径(糜酶途径),更彻底阻断了AngII。ARB长期治疗CHF不如ACEI,不能取代多用于不耐受ACEI的心衰患者,AT1拮抗药作用机制与特点,主要作用和特点,常用药:螺内酯是继ACEI和-R拮抗剂后第三个能降低CHF死亡率的药物常与ACEI合用,避免负反馈激活RAAS比ACEI更能有效地抑制醛固酮作用,避免了ACEI的“醛固酮逃逸”现象,抗醛固酮药作用机制与特点,是指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应用过程中,血浆醛固酮水平在短期内下降,长期治疗后仍可增高的现象。原因:这一现象来源于醛固酮生成传统途径以外的器官组织,如心脏、血管等醛固酮的自分泌与旁分泌。,醛固酮逃逸,第三节利尿药,促进水钠排泄,降低静脉压,消除或缓解充血水肿降低心脏的前负荷,药理作用,轻度CHF:单用噻嗪类;中、重度CHF:袢利尿药或噻嗪类与留钾利尿药合用;单用噻嗪类疗效不佳者:袢利尿药或噻嗪类与留钾利尿药合用;严重CHF、慢性CHF急性发作、急性肺水肿或全身浮肿者:静脉注射呋塞米。留钾利尿药作用较弱,多与其它利尿药如袢利尿药等合用。,临床应用,第四节-R阻断药,常用药(不能无限推广):1-R阻断药:美托洛尔,比索洛尔1-R阻断药-R阻断药:卡维地洛阻断了-R持续激动时导致的信号转导通路的减敏;阻断肾上腺素能受体过度激活,减少心肌耗氧量,逆转心肌重构;抗心律失常与抗心肌缺血作用,降低病死率,扩张型心肌病引起的CHF效果最好起效慢,需长期使用;剂量从小剂量开始缓慢递增;常合并用利尿药、ACEI、强心苷类因负性肌力作用,不用于急性心衰和心功能III级的不稳定心衰及心功能IV级;严重心动过缓、严重左室功能减退、明显房室传导阻滞、低血压及支气管哮喘者慎用或禁用,临床应用,第五节强心苷(cardiacglycosides),定义:是一类选择性作用于心肌,增强心肌收缩力的苷类化合物,又称洋地黄类药物(Digitalis)化学结构,糖部分,苷元部分,(C3-构型羟基C14-构型羟基C17-构型内酯环),地高辛化学结构,内酯环,甾核,(葡萄糖、稀有糖,3糖作用最强),分类,体内过程取决于其化学结构,即其极性大小。甾核-OH数目少,极性低。极性顺序:洋地黄毒苷地高辛西地兰脂溶性:高中低口服吸收率:90%60%20%蛋白结合率:97%25%5%消除途径:肝代谢少量原形,体内过程,对心脏的作用对神经和内分泌系统的作用兴奋延脑催吐化学感受区兴奋交感神经中枢降低CHF患者血浆肾素活性利尿作用对血管作用,药理作用,对心脏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正性肌力作用(机制),最大张力收缩速率心肌选择性,每博做功心输出量,负性频率作用,兴奋迷走N,心率,充血性心力衰竭,对心肌电生理的影响,降低自律性负性传导缩短有效不应期,心律失常,强心苷,(Na+-K+交换模式),强心苷正性肌力作用的机制,心肌收缩增强,治疗量增强迷走N活性,促进K+外流、抑制Ca2+内流中毒量抑制Na+-K+-ATPase,使K+i,自律性传导性有效不应期,房颤,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强心苷对心肌电生理的影响及抗心律失常临床应用、不良反应,快速型心律失常,其中室性早博最多见,自律性有效不应期传导性,房扑,房室传导阻滞,临床应用,充血性心力衰竭地高辛是唯一被美国FDA确认不增加心衰患者死亡率的正性肌力药(总死亡率中性)已降为CHF的辅助用药某些心律失常房颤房扑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中毒表现,胃肠道反应:(早期)兴奋延髓催吐中心神经系统反应:视网膜分布较多心脏反应:(与用药前任何不同均须警惕)快速型心律失常房室传导阻滞窦性心动过缓或窦性停博(抑制窦房结自律性)(对正常心脏毒性较低),中毒防治方法,避免诱发的各种因素:低血钾,低血镁高血钙,缺氧,肾衰等停药补钾并停用排钾利尿药抗心律失常药:苯妥英钠或利多卡因(快速型)阿托品(缓慢型)特异性抗体(地高辛):竞争强心苷与Na+-K+ATPase酶的结合,强心苷用法,全效量法(传统给药法),全效量(洋地黄化),维持量:地高辛0.250.5mg/d,缓给法:34天内口服全效量,速给法:24h内iv给足全效量,维持量法:45个半衰期内口服维持量(达稳态血浓度)。如地高辛0.250.375mg/d,67天,前者见效快,但毒性发生率高,后者相反,第六节扩血管药,扩血管药治疗CHF的机制:扩张静脉,使静脉回心血量减少,降低心脏的前负荷,进而降低肺楔压、左心室舒张末压(LVEDP)等,缓解肺部淤血症状;扩张小动脉,降低外周阻力,降低心脏的后负荷,增加心排出量,增加动脉供血,缓解组织缺血症状,并可弥补或抵消因小动脉扩张而可能发生的血压下降和冠状动脉供血不足等不利影响。,硝酸酯类:(扩张容量血管,降低前负荷)硝酸甘油(nitroglycerin)硝酸异山梨酯(isosorbidedinitrate)肼屈嗪(hydralazine)(扩张阻力血管,降低后负荷,因反射兴奋交感N和RAAS,一般不单独长期应用)硝普钠(nitroprussidesodium)(降低前后负荷,仅用于短期急性静脉给药)哌唑嗪(prazosin)(1-R阻断药,降低前后负荷,易耐药,不宜长期应用),常用的扩血管药,第七节非苷类正性肌力药,非苷类正性肌力药包括受体激动药及磷酸二酯酶抑制药等。由于这类药物可能增加心衰患者的病死率,故不宜作常规治疗用药。,儿茶酚胺类多巴胺(dopamine)多巴酚丁胺(dobutamine)异布帕明(ibopamine)磷酸二酯酶抑制药米力农(milrinone,甲氰吡酮)和氨力农(armrinone,氨吡酮)维司力农(vesnarinone)匹莫苯(pimobendan),常用药,第八节钙通道拮抗药,宜用慢、长效类如氨氯地平不主张作为心力衰竭治疗的一线药物,主要用于舒张期功能障碍的心力衰竭,小结,主要的抗慢性心功能不全药;强心苷类常用药、药理作用、临床应用、不良反应、中毒解救方法;ACE抑制药常用药、作用及特点;-R阻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