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上册期中复习(课堂PPT)_第1页
八年级物理上册期中复习(课堂PPT)_第2页
八年级物理上册期中复习(课堂PPT)_第3页
八年级物理上册期中复习(课堂PPT)_第4页
八年级物理上册期中复习(课堂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机械运动,1dmm,1kmm,1cmm,1mmm,1mm,1nmm,1、国际单位:,米(m),2、单位间的换算:,103,10-1,10-2,10-3,10-6,10-9,考点一长度的测量,零刻线,量程,分度值,垂直,分度值,数字,单位,刻度尺的正确使用,北京专用,3.42,1、用甲刻度尺测物体的长度是cm,用乙刻度尺测物体的长度是cm.。,2.4,2.40,练习,2用毫米刻度尺测量工件的长度,将其一端与10cm处的刻度线对准,另一端恰好与24.5cm的刻度线对齐,此工件的长度应记为()A14.5cmB14.50cmC24.5cmD24.50cm,B,二、时间的测量与单位,1、国际单位:,秒(S),2、单位间换算:,秒表,60,3600,1h=min,=s,例1(广东中考)如图1-1-3所示,秒表的读数为_s.,图1-1-3,考点二时间的测量,337.5,北京专用,位置,运动,被选作标准,静止,任意,对象本身,三、运动的相对性,1、跳伞表演时,甲、乙两个跳伞员手拉手从飞机上一起跳下,在下降时,如果以飞机为参照物,他们是的;以地面为参照物,甲运动员是的;以乙运动员为参照物,甲运动员是的。,运动,运动,静止,2、小船在河里顺流而下,船上坐着一个人,河岸上有树。相对于树来说,人是的,小船是的。相对于船来说,人是的,树是的。,运动,运动,静止,运动,考点三参照物,3、在奥运圣火传递活动中,现场某记者同时拍下了固定在地面上随风飘动的旗帜和附近的甲、乙两火炬照片,如图1-2-1所示.根据它们的飘动方向,可以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图1-2-1A.甲火炬一定静止B.甲火炬一定向右运动C.乙火炬一定静止D.乙火炬一定向左运动,D,四、误差,1.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做误差,2.误差与错误的区别:,3.减小误差的方法:,错误可以避免,误差不可避免只可减小,(1)选用更精确测量工具;,(2)改进测量方法;,(3)多次测量取平均值.,1关于误差,正确的说法是()A两次测量值之间的差异叫做误差B只要正确做实验,就不会产生误差C选用精密仪器,就可以避免误差D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减少误差,D,考点四误差,2、测量某物体长度,测量结果分别是:25.0cm,25.1cm,25.12cm,25.3cm,26.4cm,则测量结果中数据是不合理,数据是不正确的,测量所使用刻度尺的分度值是,物体的长度更接近.,25.12cm,26.4cm,1cm,25.1cm,3、某同学用毫米刻度尺对同一本书的长度先后测量了五次,结果分别是:18.40cm、18.42cm、18.74cm、18.43cm、18.41cm,则这本书的长度应该取()A.18.48cmB.18.42cmC.18.43cmD.18.415cm,B,速度V米每秒(m/s),s=vt,五、速度的公式与单位,路程s米(m),时间t秒(s),单位:,(1)国际单位:,m/s,(2)其他常见单位:,km/h,1m/s=3.6km/h,5,54,匀速直线运动,一、作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特点:,2.在任意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都相等,3.在任意时刻的速度都相同,1.速度大小和运动方向都不变。,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速度越大的物体,通过的路程一定越长B.运动时间越短的物体,速度越大C.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通过的路程越长,所需的时间越长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2.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当它通过45m的路程用了30s时,那么它在第15s时的速度为()A.0.5m/sB.0.75m/sC.1.5m/sD.无法确定,c,C,速度计算的解题格式解:1、列出已知量2、公式3、代入数据(带单位运算)4、计算出结果5、答,考点五、速度的计算,1、一列长360m的火车,匀速通过一个长1800m的隧道,如果该火车的时速是54km/h,请问:火车通过隧道需要多少时间?,关于过桥(山洞、隧道)的问题,144s,1.甲乙两人相距100米,两人相向而行,甲的速度是5米/秒,乙的速度是3米/秒,则需多少时间才能相遇?,关于相遇的问题,2.甲乙两辆车分别从相距5000m的A、B两地同时出发,甲车的速度是20m/s,经100S后相遇,求乙车的速度?,12.5s,30m/s,1.甲乙两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通过的路程之比为3:2,所用时间之比是2:3,则速度之比为()A.9:4B.4:9C.1:1D.3:2,A,关于比值的问题,2.在公路上行驶的大货车与小轿车的速度之比是3:5,它们通过的路程之比是1:3,大货车与小轿车所用的时间之比是:()A9:5B3:2C2:3D5:9,D,某物体在前一半路程内的速度为20m/s,后一半路程内的速度30m/s,求:物体在全程内的平均速度。,某物体在前一半时间内的速度为20m/s,后一半时间内的速度是30m/s,求:物体在全程内的平均速度。,求平均速度的问题,24m/s,25m/s,1.如图所示的四幅图是表示物体运动的路程(s)或速度(v)与时间(t)关系的象,能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A.(1)和(4)B.(2)和(3)C.(2)和(4)D.(1)(2)(3),C,图像分析问题,2、课外活动时,小明和小华均在操场上沿直线进行跑步训练。在某次训练中,他们通过的路程和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两人都做匀速直线运动B两人都不是做匀速直线运动C前2s内,小明跑得较快D全程中,两人跑步的平均速度相同,D,3图像可以表示物体运动的规律,如图所示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哪一段()AAB段和EF段BAB段和DE段CBC段和EF段DBC段和DE段,A,4.如图所示,是一个骑自行车的人与一个跑步的人运动的路程与时间变化的图线,根据该图线能够获得合理的信息有:示例:信息一,他们同时开始运动;信息二:;信息三:。,骑车者和跑步者都在做匀速直线运动,骑车者的速度比跑步者速度快,1、原理:2、器材:小车、斜面、()、(),v=s/t,刻度尺,秒表,分,考点六、测量平均速度,1、小车所放的斜面应保持较()(填“大”或“小”)的坡度,这样小车在斜面上运动的时间会()填“长”或“短”些,便于测量。2、完成测量平均速度的数据,从表中可以看出,小车做的是()(填“匀速”或“变速”)直线运动,小,长,变速,0.9,2.0,0.45,0.3,3.(恩施中考)图1-4-5是某实验小组做“测平均速度”实验的情形,显示时间的数字钟的时间格式是“时:分:秒”.则小车全程中的平均速度是m/s.,图1-4-5,8.010-3,第二章声现象,振动,振动,介质,固,液,气,波,固体,气体,340,种类,温度,信息,能量,回声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人再次听到的声音叫回声。区别回声与原声的条件:回声到达人的耳朵比原声晚_秒以上。因此声音必须被距离超过_m的障碍物反射回来,人才能听见回声。低于0.1秒时,则反射回来的声音只能使原声加强。回声测距:利用公式S=V声t/2,0.1,17,2、关于声的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相同;B、人说话是靠舌头振动发声的;C、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人耳就能听到声音;D、一切发声物体都在振动.,振动,空气,电磁,D,3、婴儿从呱呱坠地的那时起,就无时无刻不与声打交道下列关于声的说法,错误的是()A我们能听到远处的雷声,说明空气可以传声B人在岸上大声说话也能惊动水中的鱼,说明水能传声C将耳朵贴在长钢管的一端,让他人在另一端敲击一下,你会听到几次敲击声,其中最先听到的声音是通过空气传来的D宇航员在太空中不能直接对话,说明真空不能传声4、周末同学们去效游,小王对着前面的高山大喊一声,2秒钟后,他听到了自己的回声,则小王离高山的距离是m(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C,340,强弱,高低,特色,振幅,远近,高,1、(临沂)如图所示,用纸片分别接触转速相同、齿数不同的旋转齿轮时,纸片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是不相同的,这一实验表明,音调的高低与声源振动的有关。,频率(或快慢),2、(柳州)古典名著三国演义中,猛将张飞单枪立马在长坂坡当阳桥头,一声大喝,吓退曹操十万大军这个典故形容张飞声音()A音调高B频率高C响度大D音色差,C,声源处,传播过程中,人耳处,1.如图2-4-3,甲、乙是两种声音的波形,由图可知图_是噪声的波形,理由是_.甲乙图2-4-3,乙,波形杂乱无章,2(武汉)下图中,施工人员正在为紧邻居民区的轻轨轨道安装全封闭的隔音屏,尽量将列车产生的噪声降低到最低限度这种控制噪声的方法是()A防止噪声产生B阻断噪声的传播C防止噪声进入人耳D采用了上述三种方法,B,20000Hz,20Hz,江苏科技版,C,1、经超声波探伤仪检测,刚竣工的三峡大坝坝体无一结构性裂缝,创造了人类水利建筑史上的奇迹。探伤仪发出的超声波无法为人耳所听到,原因是超声波的()A速度太快B响度太小C频率太高D频率太低,C,2如图所示,拨动钢尺,就可听到钢尺振动发出的声音,逐渐增加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钢尺振动发出声音的音调会逐渐变,当钢尺伸出桌面超过一定长度时,虽然用同样的力拨动钢尺,却听不到声音,这是由于钢尺振动发出,人耳是不能听到的在弹奏吉他时,在弹奏时时而用力弹、时而轻弹,这样做是为了改变声音的,低,次声波,响度,第三章物态变化,冷热,0,100,1,零下3.5摄氏度,热胀冷缩,D,江苏科技版,A,固态,液态,液态,固态,相同,吸,放,熔点,凝固点,液态,气态,蒸发,沸腾,气态,液态,降低温度,压缩体积,表面,表面,内部,任何温度,沸点,缓慢,剧烈,压强,压强,压强,汽化,吸,沸点,温度,固态,气态,气态,固态,水,水蒸气,冰,液化(放热),汽化(吸热),凝固(放热),凝华(放热),升华(吸热),熔化(吸热),物态变化:三态六变图,液化,不会,D,1、热现象在一年四季中随处可见,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春天的早晨经常出现大雾,这是凝华现象B.夏天揭开冰棒包装后会看到冰棒冒“白气”,这是升华现象C.秋天的早晨花草上出现小露珠,这是液化现象D.初冬的早晨地面上会出现白色的霜,这是凝固现象,C,2、请将下列所学知识用线连起来河面上冰冻解了凝华夏天,湿衣服变干汽化吸热草木上的露珠凝固冰冻的衣服干了熔化放热窗上的冰花液化冬天,河水封冻了升华,1.如图所示,是锡的熔化和凝固的图象,根据图象回答:(1)锡的熔点是_,凝固点是_。(2)在BC段,锡处于态;在DE段,锡处于态。(3)锡的熔化用了_min,它熔化过程中要_热,但温度_。(4)锡从10min到12min这段时间间隔内处于态。,230,230,固液共存,液,4,吸,不变,固液共存,2、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时:(1)实验使用的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规律制成的。(2)如图甲为某同学实验时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