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际传播,主讲:媒体传播系安文军E-mail:andance,人文与发展学院,.,第一章人际传播概述,人文与发展学院,.,马丁布伯(MartinBuber),人生存的基本事实是彼此关联着的人。人无法逃避与他人发生关系。我与你彼此关联,即使我们的交往是一场相互斗争。即使在彼此的关联中,我已不完全是我,你也不完全是你。但只有在生动的关联中,才能直接认识人所特有的本性。,.,约翰斯图尔特(JohnStewart),传播是人们建构我们现实的方式。人类世界不是由物体构成的,而是由人们对物体的反应构成的,或者是由物体的意义构成的,而这些意义是在传播中商定出来的。不要企图将传播仅仅看作是一种共享思想的方式,因为它远远不止于此。人们正是使用这个过程来限定现实本身的。,.,人类生存的空间,其实就是一个传播的空间。传播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须臾不可分离的空气与水。传播不是一种暂时的社会现象,而是长久、永恒的人类活动,是与人类发展同节奏的。,人文与发展学院,传播是人们通过符号和媒介交流信息的互动过程。,.,传播的分类,人文与发展学院,.,人文与发展学院,人类传播的分类之一,亲身传播,非亲身传播,规模,社会传播,非社会传播,.,人类传播的分类之二,人文与发展学院,内容,乡村传播,.,人类传播的分类之三,人文与发展学院,性质,符号,伍德:“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除了自我传播,其他传播都应该归于人际传播。”,.,人际传播的概念,在人类多样的传播形式中,人际传播的历史最为悠久。自从人类社会出现以来,人际传播活动就一直存在着。它是人类传播中最基本、最重要、最复杂的形式。它是构成其他传播形式的基本组成单位。,一,人文与发展学院,.,国外学者对人际传播的界定,1、人际传播意义的角度麦克罗斯基:一对一,人际传播的基础【关键词】一对一意义2、人际传播情境的角度特伦赫姆、米勒和威尔莫特【关键词】面对面感官渠道(直接性及时性)泰勒:人际传播新论人际-人类(interpersonal),人文与发展学院,人际传播是一个人运用语言或非语言信息在另一个人心中引发意义的过程。,人际传播与其他传播的差别在于可以最大限度地使用感官渠道。,.,3、人际传播社会化的角度哈特利:一对一面对面双向互动【关键词】个体特征社会角色社会关系4、人际传播特性的角度斯图阿特:桥,不是墙,人际传播论【关键词】人的(人际的而非事际的,个体的而非社会的)心灵的(精神的而非物质的),人文与发展学院,人际传播是一个社会过程,是在社会情境中发生的,是交往者围绕社会身份、社会观念编码,完成这样一个叙述与再叙述的双向传播过程。,只有当个人能够发现自己生性成为一个人,同时也意识到使他人成为一个人的事物时,人际传播才发生。,.,5、人际传播动机的角度(心理学的角度)疏兹:人际传播需求论【关键词】控制性包容性情感性哈瑞斯等人:人际传播效果论【关键词】肯定性和否定性正面和负面,人文与发展学院,人际传播与生活见解(lifeposition)密切相关。,我,你,好,坏,.,沙莲香传播学(1990):人际传播也叫人际沟通,是指人们之间传递或交换知识、意见、感情、愿望等社会行为。张国良传播学原理(1995):人际传播指我和他人、个人和个人之间的传播。段京肃基础传播学(1996):人际传播是指个体与个体之间的信息传播,其中包括了面对面的交流和非面对面的交流(如通过书信、电话等媒介进行的交流)。,国内学者对人际传播的界定,人文与发展学院,.,胡正荣传播学总论(1997):广义的人际传播是指大众传播以外的其他人类传播类型;狭义的是在两者或者两者以上之间进行的面对面或凭借简单媒介如电话、书信等非大众传播媒介的信息交流活动。郭庆光传播学教程(1999年):人际传播是个人与个人之间的信息传播活动,也是由两个个体系统相互连接组成的新的信息传播系统,它是一种最典型的社会传播活动,也是人与人社会关系的直接体现。,人文与发展学院,.,李彬传播学引论(2003):所谓人际传播,一般是指人们相互之间面对面的亲身传播。,周庆山传播学概论(2004):人际传播在广义上使用,就是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交流。大凡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群体、群体与群体之间通过个人性媒介进行的信息交流,都是人际传播的范畴。,人文与发展学院,.,我们的定义:,狭义的说,人际传播通常被认为是个体与个体之间的面对面的交流活动。广义的说,是人与人之间通过感知器官与个人性媒介(面对面传播时所使用的自身感知器官非面对面时使用的个人性媒介)进行的信息(语言与非语言的)交流活动。,人文与发展学院,人际传播是其他传播形式顺利进行的前提和基础。人际传播是人与人社会关系的直接体现。,.,深入理解人际传播概念的几个层面:,人际传播发生在相互依赖的个人之间。人际传播与人际关系引起人际传播,人际传播影响人际关系,也定义人际关系。人际传播存在于人际序列之中。人际传播是语言信息与非语言信息的共同作用。人际传播存在着直接与间接,同步与异步等形式的差异。,.,物质交往与精神交往“我和他”与“我和你”,伍德(Wood):人际传播连续闭联集,非人的、物质的、工具性的,人际的、精神的、生命投入的,.,情侣(夫妻)子女父母兄弟姐妹亲密朋友其他亲戚普通朋友同事邻居医生和病人售货员和顾客出租车司机和乘客偶遇的陌生人,非个性化,个性化,.,特别注意!,个体之间与人之间的问题个人性媒介与大众媒介问题,纯粹个人性媒介,纯粹大众媒介,既是个人性媒介又是大众媒介,人,际,人文与发展学院,媒介融合与地域的消失,.,语言与非语言,非语言沟通是指通过身体动作、体态、语气语调、空间距离等方式交流信息、进行沟通的过程。在沟通中,信息的内容部分往往通过语言来表达,而非语言则作为提供解释内容的框架,来表达信息的相关部分。因此非语言沟通常被错误地认为是辅助性或支持性角色。,.,其实根据Kramer的估计,在沟通中非语言信息占了94%(Seinfeld,January29,1998)人类学家RayBirdwhistell的估计也有65%(Knapp,1972)。显然,如果我们单纯重视语言沟通,将无法保证沟通的全面性和正确性。McNeill等人的研究也证实了这一点,他们发现如果只是对话语倾听会丢失75%的意义(Mahany1997:E-3)。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一项研究表明,个人给他人留下的印象,7%取决于用辞,38%取决于音质,55%取决于非语言交流。,非语言交流的重要性,.,人际传播的要素,信息源-接收者:每个个体在人际传播中都承担双重角色语境:物理语境、社会语境文化语境信息:内容信息与关系信息前馈信息与反馈信息(自己的和对方的)渠道:感官渠道(视觉、听觉、嗅觉等)与媒介(文字、电视、网络)噪音:物理噪音、生理噪音、心理噪音、语意噪音伦理能力,.,人际传播的功能,二,(一)传播的表层能力和深层功能(二)传播的四种功能(拉斯韦尔、赖特),检测功能,协调功能,传递功能,娱乐功能,人文与发展学院,传播的功能,.,(一)从个体认知的角度,1、自我认知的功能所谓自我认知指的是主观的我对客观自我的评价与认知,即是对自己存在的觉察,认识自己的一切,包括自己的生理状况、心理特征以及自己与他人的关系等。,人文与发展学院,人际传播的功能,物质自我,社会自我,精神自我,.,2、认识与控制环境的功能3、建立关系的功能4、情感满足的功能5、交流信息的功能,人文与发展学院,.,(二)从社会的角度,1、社会协作的功能2、文化传递的功能,人文与发展学院,.,人文主义与技术主义的分野,一条研究路线把传播的主要功能当作是人的理解与自我了解,是建立有意义的关系;另一条研究路线则认为传播的主要功能之一是说服、影响他人。,.,人际传播的类型,(一)人际传播的三分法两人之间的传播小群体传播公众传播,三,人文与发展学院,.,(二)效果与动机的人际传播分类,满足性人际传播手段性人际传播,情感,精神,告知性,劝服性,激励性,人文与发展学院,心理,.,(三)符号分类法1、语言符号传播2、副语言符号传播(四)情景分类法1、日常生活中的人际传播2、组织中的人际传播3、大众传播中的人际传播4、国际传播中的人际传播,人文与发展学院,.,网上聊天,电话,手机短信,电子邮件,书信,面对面,人文与发展学院,(五)媒介分类法,其他:如论坛网络游戏博客(微博),.,人际传播的特点,1、人际传播信息交流直接的特点2、人际传播信息渠道多样化的特点3、人际传播较强的情境传播的特点4、人际传播自发随意和非强制性的特点5、人际传播双向交流、高频互动的特点6、人际传播受社会性与心理性障碍影响的特点,四,人文与发展学院,.,另一角度本质性特点的总结,人际传播的交互性人际传播的不可避免性人际传播的不确定性人际传播的不可逆和不可复制性,.,围城的结尾,那只祖传的老钟当当打起来,仿佛积蓄了半天的时间,等夜深人静,搬出来一一细数:“一,二,三,四,五,六”。六点钟是五个钟头以前,那时候鸿渐在回家的路上走,蓄心要待柔嘉好,劝他别再为昨天的事弄得夫妇不欢;那时候,柔嘉在家里简等鸿渐回家来吃晚饭,希望他会跟姑母和好,到她厂里做事。这个时间落伍的计时机无意中对人生包涵的讽刺和感伤,深于一切语言、一切啼笑。,.,人际传播与其他类型传播的比较,1、接受刺激的感官的差别2、取得反馈机会的差别3、速度控制上的差异4、复制信息能力上的差异5、信息保存上的差异6、查信息符号上的差异7、满足特别需要的方面的差异,.,讨论与思考:,讨论:教材中提到的的人际传播的特点的不足之处何在?思考:1、结合下章的内容思考人际传播应该主要研究哪些问题?2、思考人际传播中的把关者问题?,人文与发展学院,.,参考资料:,西方人际传播定义辨析,王怡红,新闻与传播研究,1996/04西方人际传播理论研究述评(硕士论文),张晓菲,武汉大学,2005年试论人际传播,陈力丹,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6/1我国大陆地区人际传播研究分析(硕士论文),孙琳,兰州大学,2007年,人文与发展学院,.,课程参考书目:,人际沟通论美库什曼、卡恩著宋晓亮译上海知识出版社1989人际传播学熊源伟、余明阳编著中山大学出版社1991人际传播新论美泰勒著朱进东等译南京大学出版社1992,人文与发展学院,.,人际传播社会交换论美罗洛夫著王江龙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人际传播:学会与别人相处沈荟著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3人与人的相遇人际传播论王怡红著人民出版社2003人际传播:多元视角之下美巴克斯特、布雷思韦特著,殷晓蓉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10,人文与发展学院,.,生活中的传播(第三版)美朱莉亚T伍德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COMMUNICATIONINOURLIVES,JuliaT.Wood(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已出汉译本,我校图书馆有)人际传播(第十版)美约瑟夫德维托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THEINTERPERSONALCOMMU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年度出国劳务人员子女教育服务协议
- 2025年心理咨询师从业资格认证面试模拟题集及答案解析
- 2025年高级新媒体运营专家面试预测题及解析集萃
- 2025版电力工程知识产权保护合同范本
- 2025版股权置换与重组投资顾问服务合同
- 二零二五版每日合同合伙聘用创新合作协议
- 二零二五年物流行业专业人才雇佣协议
- 2025版婚生女离婚抚养权争议解决与财产权益保障执行协议
- 二零二五版不锈钢材料加工中心建设与运营合同
- 二零二五年现房交付二手房屋贷款买卖合同
- 2025年河南郑州航空港发展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钢结构车棚建设服务方案投标文件(技术方案)
- 中国极地海洋装备的发展探索与技术需求
- GB 9706.283-2022医用电气设备第2-83部分:家用光治疗设备的基本安全和基本性能专用要求
- 2025市政排水管道非开挖修复工程计价定额
- UML2面向对象分析与设计(第2版)谭火彬全套教案课件
- 《血液肿瘤免疫及靶向药物治疗相关性感染预防及诊治中国专家共识(2025年版)》解读
- 药品不良反应培训课件
- 苏豪控股集团招聘笔试题库2025
- 2025年干部休养所服务项目合作计划书
- 山西省太原市某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数学试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