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龙口诸由观诸由中学九年级物理总复习提纲鲁教五四制_第1页
山东龙口诸由观诸由中学九年级物理总复习提纲鲁教五四制_第2页
山东龙口诸由观诸由中学九年级物理总复习提纲鲁教五四制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复习大纲1.物理研究是关于力、热、光、电现象的。长度测量工具是标尺,主要单位是米。3.物体的位置变化称为机械运动,最简单的机械运动是等速直线运动。4.速度是指物体快速运动的速度的物理量,速度运动的物体等于单位时间内经过的距离。用公式表示: V=,速度的主要单位是米/秒。5.所有发声的物体都振动,振动停止,声音停止。6.声音由介质传播,声音在15 的空气中340米/秒,真空不能发出声音。7.物体的高温和低温程度称为温度,测量温度的仪器称为温度,是利用水银、酒精、煤油等液体的热膨胀和收缩特性制造的。8.两种:是使用摄氏温度,另一种是使用热力学温度的国际单位。摄氏温度将冰水混合物的温度分为0度,1标准大气压下的沸水分为100度,0度和100度,分别读1 6 到6或零下6度。使用温度计之前,要观察: (1)的范围。(2)认识最小尺度。10.在温度计上测量液体温度时,正确的方法是将: (1)温度计的玻璃气泡全部浸入测量的液体中;不要接触容器底部或容器壁。(2)把温度计的玻璃气泡浸入正在测量的液体中后,要等一会儿,让温度计的显示号码稳定下来。(3)读数时,玻璃气泡必须继续留在测量的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液晶的顶面平齐。11.物质从固体变成液体就熔化(吸收热量),从液体变成固体就凝固(散发热量)。12.固体分为晶体和非晶质体,主要区别在于晶体有熔点,非晶质没有。13.物质从液体变成气体称为汽化(吸热),气体变成液体称为液化(热)。蒸发有两种方法:蒸发和沸腾。沸腾和蒸发的区别是:沸腾发生在一定温度下,同时发生在液体表面和内部的剧烈汽化现象,蒸发发生在任何温度下,是只发生在液体表面的蒸发现象。14.要加速液体蒸发,可以提高液体的温度,增加液体表面积,提高液体表面的气流速度。15.液体沸腾时的温度称为沸点。16.液化气体的两种方法:一种是降低温度,另一种是减少压缩体积。17.物质从固体变成气体称为气化(吸热),从气体变成液体称为液化(热)。18.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光在真空(空气)下为3108米/秒。影子、日食、月食都可以解释为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19.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与入射光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与入射光分开,在法线两侧,反射角与入射角相同。20.平面镜的成像方法是: (1)像与镜子的距离相同。和东西大小一样。(3)与物体的连接垂直于镜子,(4)塑造的形象是假象。(。21.光从一种介质射向另一种介质,通常会改变传播方向,这种现象称为光的折射。22.凸透镜也称为放大镜之类的会聚透镜。凹透镜也称为发散透镜,例如近透镜。23.相机的原则是,如果从:凸透镜到物体的距离是焦距的2倍以上,则存在反向、缩小的实像。24.幻灯机,投影仪的原理:从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在2倍焦点和2倍焦距之间时,反向站着放大的实际情况。放大镜,显微镜的原理是,从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小于焦距,就会成为定向和放大的虚拟图像。26.物体包含的物质量称为质量。质量的国际主要单位是公斤,测量工具是天平。27.天平的使用方法:(1)把天平放在水平面上,物放在左边的盘子上,天平放在右边的盘子上。28.某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称为这种物质的密度。密度的国际主要单位为千克/米3,方程式为=。密度不随物体的形状或状态而变化,不随物体位置而变化的物质本身的属性。一杯水和一桶水的质量不同,但其密度相同。1升=1分米3,1毫升=1厘米3,1克/厘米3=1000公斤/米3。29.水的密度为1.0103千克/米3。这表示1米3的水的质量为1.0103千克的物理意义。30.用杯子量体积的时候,视线要符合液体水平。31.力的作用效果:一是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二是使物体变形。32.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力的测量仪是测力计。实验室常用的弹簧秤是按弹簧伸长所受的张力成比例工作的。33.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称为力的三个因素。用带箭头的线段表示力的三个元素的方法称为力的图标法。34.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物体之间的力是相互作用的。力的作用效果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使物体变形。35.由于地球的引力,物体受到的力称为重力,施加重力力的物体称为地球。36.重力与质量成正比,其间的关系为G=mg。其中g=9.8牛/公斤。重力在物体的作用点称为质心,重力的方向是垂直向下。两个力的合力称为历史合成。如果两个力为F1,F2,则两个力的合力为F=F1 F2,反向力的合力为F=F大-f小值。1.所有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时总是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这是牛顿第一定律。2.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物体称为惯性。所以牛顿第一定律也叫惯性定律。所有物体都有惯性。3.利用惯性说明:先说明物体处于什么状态,然后说明发生的变化。由于惯性,物体要保持原来的状态。4.两个力的平衡条件是:作用于一个物体的两个力,大小相等的话,方向相反,方向作用于同一直线的话,两个力的平衡。两个平衡力的合力为零。5.当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发生或已经发生相对运动时,在接触面上阻碍相对运动的力称为摩擦力。摩擦分为滑动摩擦和滚动摩擦,滚动摩擦小于滑动摩擦。滑动摩擦的大小与压力的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度有关。我们必须增加有益的摩擦,减少有害摩擦。6.垂直于物体表面施加的力称为压力。压力的方向垂直于物体表面。压力不一定等于重力。只有在物体水平放置,没有其他力的情况下,压力等于重力。7.东西的单位面积受到的压力称为压力。压力的公式为P=。压力的单位是“牛/米2”,通常称为“波”。1波=1牛/米2,常用的单位是百波(102波)、千波(103波)和兆波(106波)。8.液体在容器底部和侧壁上都有压力,液体从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力。液体的压力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增加。在相同的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施加相同的压力。其他液体的压力也与密度有关。测量液体压力的工具称为压力计。9.公式p=gh仅适用于液体。这个公式的对象意思是液体的压力只与液体的密度和深度相关,与液体的重量、体积、形状等无关。在公式中,“h”表示从液体到液体级别的垂直距离。此公式也适用于规则、均匀、水平放置的立方体、圆柱等固体。10.顶部开口、底部连接的容器称为连接器。其性质如下:连接器中的液体不流动时,每个容器的液体水平始终保持水平。水壶,锅炉水位计都是连接机。shiplock使用连接器的原理工作。11.环绕地球的空气层称为大气,对锁定在其中的物体的大气压力称为大气压力。托里拆利首先测量了大气压力的值。之后的11年,1654年5月,德国马德堡市长奥托格里克进行了著名的马德堡半球实验,证明大气压力的存在。12.水银柱的大气压等于760毫米(P=gh=13.6103千克/米39.8牛/千克0.76米 1.01105波)。1标准大气压力能支撑约10.3米高的水流,也能支撑约12.9米高的煤油支柱。13.大气压力随着高度的上升而减少。测量大气压力的仪器叫气压计。液体的沸点与气压有关。所有液体的沸点随气压的减少而减少,气压增加而增加。高饭量需要压力锅。14.活塞泵、离心泵、笔利用大气压力的原理工作,例如用墨水吸入。15.锁定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上下的压力差。就是液体对物体的浮力(F浮力=F下-f上)。这就是浮力的原因。浮力总是垂直上升。f浮力物体下沉;f浮动g物体浮动;如果物体在漂浮,如果在漂浮,都有f浮点=G,但有区别(v行不同)。16.阿基米德的原理:锁定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向上浮力的作用,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排出的液体受到的重力。公式为f浮力=G行=液体gV行。阿基米德的原理也适用于气体。阿基米德的原理通常使比水密的物质,例如铁,中空,浮在水面上。船、潜艇、气球、飞艇等利用浮力。17.硬手杖,如果在力的作用下能绕固定点转动,这种硬棍子就叫支点。分支点、动力、阻力、动力臂、电阻臂。18.杠杆的平衡条件如下:动力臂=阻力臂公式为F1L1=F2L2或=19.杠杆分为三种情况。动力岩大于阻力岩。L1 L2,平衡时F1 F2,努力节约杠杆。动力岩小于电阻岩。即L1 L2,平衡时F1 F2,用力的支点;动力癌等于电阻岩。也就是说,L1=L2,平衡F1=F2,不累也不累,等臂杠杆,具体适用于天平。20.杆秤、文件秤等质量的很多秤是根据杠杆原理制造的。21.滑轮有两种:程度和移动滑轮。郑道尔本质上是等岩支点。所以程度并不困难,但可以改变力的方向。移动的滑轮本质上是动力臂是电阻臂的两倍的杠杆,因此移动的滑轮可以节省一半的力,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22.使用摇杆时,冲浪者用绳子吊起物体,用于提起物体的力是物体重量的一半。而当物体升高“h”时,拉力会移动“NH”。其中“n”是字符串中的段数。23.力学中说的球有两个必要因素。一个是作用于物体的力,另一个是物体沿力的方向通过的距离。球等于力和物体沿力的方向通过的距离的乘积。公式为W=FS。工作的单位是火线。1焦点=1小米。24.不使用任何机器。这个结论叫做工作原理。将其应用于坡度如下:FL=Gh。或:f=g .25.努力克服有用的抵抗力,克服无用的抵抗力,称为附加工。努力加上额外的公力是总力。总气力的比率称为机器效率。公式是=。一般用百分比表示。机器效率总是小于1。26.单位时间完成的工作称为动力。公式为P=。单位为瓦特,1w=1焦点/秒,1kw=1000w。此外,P=Fv,公式说明:车辆上升时,功率(P)必然增加,速度(v)减小。中学物理综合复习概述(二)机械能分子动力学理论内能1.物体能工作的话,我们说它是使用能量。物体作为运动所具有的能量称为动能。动能与物体的速度和质量相关,运动物体的速度大,质量大,动能大。所有运动的物体都有动能。2.势能分为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具有高物体的叫做重力势能。物体的质量越大,重力势能就越大。产生弹性变形的物体所具有的能量称为弹性势能。物体的弹性变形越大,弹性势能就越大。3.动能和位置能量统称为机械能。能量、工作、热量的单位都是焦耳。动能和势能相互转化。分子动力学理论的基本知识:物质由分子构成,分子极小。分子做永不停止的不规则运动。分子间有相互作用的重力和斥力。4.不同物质相互接触时进入对方的现象称为扩散。扩散现象表明分子进行永不停止的不规则运动。5.物体内所有分子进行不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称为物体的内部能量。所有的物体都有内部能量。物体的内部能量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物体内分子的不规则运动越强烈,物体的内部能量越大,温度越高,扩散得越快。6.物体内许多分子的不规则运动称为热运动,内能量也称为热能。改变物体内部能量的两种方法是:气力和传热。作用于物体的物体内部能量增加,物体对外工作的物体内部能量减少;物体吸收热量,物体内部可以增加,物体释放外部热量,物体内部可以减少。7.单位质量某物质的温度在1 吸收(或释放)的热量称为此物质的比热容,比热的单位为焦炭/(千克)。水的比热为4.2103焦/(千克)。水的物理意义是1公斤的水温在1 吸收(或释放)的热量为4.2103焦。水的比热最大,所以海岸地方的温度变化不像内陆那么大。8.q进气=cm(t-t0);q布局=cm(t0-t);或者,q=cm T .在热平衡中建立了c1m1(t-t01)=c2m2(t02-t)的Q进气=Q。9.能量没有了,也没有创造。从一种形式到另一种形式,或从一个对象到另一个对象,在转换过程中能量的总量保持不变。这个法则称为能量守恒定律。在内能源的使用中,可以利用内能源加热,利用内能源工作。10.1公斤的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所释放的热量称为这种燃料的热值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