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农大附属学校八年级物理期末_第1页
山西农大附属学校八年级物理期末_第2页
山西农大附属学校八年级物理期末_第3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0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山西省农大附属学校2017-2018年级8年级物理下学期末试卷一、选择问题(每个小问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问题的意思,每个问题3分,共计36分)。1.(3分)以下数据最接近实际的是()a .中学生的体重是50Nb .中学生身高160dmc .中学生站在地上对地面的压力约为1.5104Pa中学生从教室楼1楼到2楼克服重力约100J工作2.(3分钟)图为发射中的直升机,使直升机上升的力量的物体为()a .直升机螺旋桨b .空气c .地球d .直升机司机3.(3点)在下例中提高压力是()a .图钉帽b .螺钉垫圈c .压力机滚轮d .坦克履带宽4.(3分钟)如图所示,从斜面高度释放的钢球向水平面移动,与木块碰撞,经过一定的程度钢球和木块停止了。 以下说法是正确的()a .从斜面向水平面移动时,惯性力使钢球保持前进状态b .钢球撞击木块的力不改变木块的运动状态c .可用该装置探索动能与速度的关系d .木块最终停止运动是因为钢球的冲击力对木块没有作用5.(3点)下图所示的工具为操纵杆所困扰()a .镊子b .钳子c .司机d .天平6.(3点)在下面的例子中,不适用大气压的是()a .用吸管吸饮料b .护士用注射器给肌肉注射药液c .将吸盘式衣架贴在墙上后,可以挂衣服d .吸气时把新鲜空气吸入肺部7.(3分钟)甲、乙是两个体积和形状相同的实心长方体,在水中静止时如图所示,以下说法正确()a .甲、乙物体在水中承受的浮力相等b .甲物体受到的浮力小于乙物体受到的浮力c .甲、乙物体排出热水的重力大小相等d .甲、乙物体的下表面承受水的压力相等8.(3分钟)如图所示,四旋翼无人机下用细线悬挂重物,不考虑空气阻力无人机在空中()a .悬停时,重物承受的重力和细线的拉伸力是平衡力b .加速上升时,细线对重物的拉力大于重物承受的重力c .等速下降时,施加在重物上重力,细线比拉伸重物的力大d .水平等速飞行时,悬挂重物的细线偏离垂直方向9.(3分)冰壶是奥运会比赛项目。 比赛中,一名选手在水平冰面上推出底面光滑的冰壶后,两名同伴拿着刷子在冰壶滑动前擦拭冰壶,使冰壶尽量滑到目标位置。 如图所示,在下面关于冰壶的记述中,错误是()a .卷边过程中动能保持不变b .冰壶离开运动员的手后,运动员就不学了c .卷边底面光滑,是为了减小滑行时的摩擦力d冰壶离开运动员的手继续前进是因为冰壶有惯性10.(3分钟)如图所示,用完全相同的滑轮,等速提起相同质量的物品。 不用担心轴上的摩擦,比较甲、乙装置即可知道()a .甲方省力,机械效率高b .甲方不省力,机械效率低c .乙方省力,机械效率低d .乙方不省力,机械效率高11.(3点)用简单的机械提起重物,如果没有皮带轮的重量和摩擦,以下的装置是最省力的()A.B .C.D12.(3点)在物理学上容易将复杂的物体作为物理模型进行研究,但以下对应的物理模型错误的是()a .盘山道路-斜面b .滚动轴承-车轴c .自行车车把轴d .卸货车车杆二、填空问题(每空1分,共14分)13.(2分钟)冰雪日交通事故之所以相对较多,是因为车辆在结冰的路面上行驶时,受到的小滑倒,防止这种交通事故的措施之一是:14.(2点)在图中所示的甲、乙两图中,图中的模型因上下面的气体流速不同而产生压力差,只要是在模型中形成向下的压力的设计者,制作飞机的机翼就必须设计成图中的模型的形状。15.(2分)在物理课的“造船比赛”中,可以把橡胶泥捏成碗形浮在水面上。 这是一种加大排水体积,加大可用浮力的方法。 有一个同学用20g质量的橡胶泥制成的船可以浮在液面上。 此时,橡胶泥废水的质量为g。16.(3分钟)根据杠杆平衡的条件可知,抵抗力和抵抗力臂不变时,通过移动力臂,能够实现更省力化(填充“增大”或“减少”)。 在图中,图的握法有利于螺母的紧固和松开。17.(2分钟)一辆小汽车陷入泥沼,司机可能用图示甲、乙两种方式安装滑轮,将所有小汽车从泥沼中拉出。 甲方式中滑轮的作用是输入F1 F2( )或“=”,其中,以两种方式将汽车拉出的最小力的大小分别设为F1、F2。18.(3分钟)树块是大小为2N的水平拉伸力,在10s以内在水平面上向拉伸方向前进1m,拉伸力为j,输出为w的树块的重量为5N时,在此过程中重力作用于树块是j。三、作图和简答(19题4分,20题6分,共计10分)19.(4分钟)图为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拉杆旅行箱的示意图,o为车轮的旋转轴,o 为箱的重心。 以o为支点,描绘施加在输出f的手臂和箱子上的重力的图像。20.(6分)为什么要限制汽车的行驶速度? 为什么在同一条路上,不同车型的限速不同,装载车的最高速度比家用轿车低?四、实验性探讨(21题7分、22题8分、23题7分、24题5分、25题4分,共计31分)。21.(7分)“探索双力平衡条件”活动中,小波尼设计了如图所示的方法。 在这个方案中,连接小盘子的两条细线分别用托架的滑轮连接在小木块的两端。(1)该方法的研究对象是对两侧放置重物的小盘子的要求。(2)在探索过程中,他在左右两个小碟子上分别放置了50克的重物。 这是为了探讨两个力的和方向对物体平衡的影响。 他之所以改变木块的角度放手,是为了探讨不在上面的两种力量对物体平衡的影响。(3)接着,他在右侧的小碟子里放入10g的小重物,发现小木块还是静止的。 其原因是此时小木块在水平方向受到的力(选择性地填补“平衡”或“平衡”)。 请写下改进这种做法的措施。22.(8点)小明用图示的装置探究“动能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步骤如下a、质量m的球从a中释放出来,如图甲所示,在水平面上只按一定的距离。b、质量m的球从b中释放出来,如图b所示,将木块在水平面上按一定的距离。c、质量为2m的球从b中释放出来,如图c所示,将木块在水平面上按一定距离。(1)实验中小球动能的大小通过观察得到比较反映,小球变成木块的功能越多,越显示小球所具有的动能。 研究这类物理学问题的方法。(2)为探讨动能大小与物体运动速度的关系,应用图和图进行分析,得出实验结论(3)水平面绝对平滑的话,这个实验得出了探究的结论。23.(7分钟)探索“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使用的实验器材有几根杠杆、支架、标尺、细线、质量相同的钩线,弹簧力表。(1)将操纵杆安装在托架上,发现操纵杆左端下沉时,请调整操纵杆的平衡螺母(请在左侧或右侧填写),直到操纵杆位置平衡为止。(2)左侧的挂钩如图所示位于a的位置时,以弹簧力的大小(选择项的“增大”或“减少”)使操纵杆恢复水平位置的平衡为目的。(3)某同学进行正确的实验操作,所得数据为F1=5N,L1=20cm,F2=2.5N和L2=40cm。 这个同学能根据这些数据得出探究的结论吗? 的双曲馀弦值。 理由是。(4)考虑到弹簧力表有自重,弹簧力表倒下后,如图所示测量的张力请填写“不变”、“变大”或“变小”。24.(5点)“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实验表明,目前有以下器材的弹簧力表、钩线、铁架台、两个活动滑轮和两个固定滑轮,长约2m的绳索。(1)为了完成实验,除了上述器材以外,还有不足的主要器材。(2)在图像实验装置中,描述滑轮系最省力的绳索的缠绕方法。(3)在实验中,测量绳索端的拉伸力时,必须拉伸弹簧力计。(4)实验测量弹簧秤的指示数为0.5N、钩的重量为2N、钩的上升高度为0.10m、动力移动距离为0.5m时,该滑轮系的机械效率为:(5)上升的挂钩的重量增加到6N时,其滑环的机械效率选择“变大”、“变小”或“不变”。25.(4分钟)放两个烧杯,一杯加浓盐水,另一杯加清水(已知浓盐水的密度大于清水),小芳用压力计区分。 如图所示,她将压力计的金属箱(探针)浸入甲、乙的液体中,记录了压力计的u字管两侧的液面高度差h甲和h乙。 她发现h甲h乙,判断乙杯里有浓盐水。(1)小芳的实验过程(选题是“正确”还是“不正确”)理由如下。(2)小芳理解后,提出了另一个正确的实验构想:将压力计的金属壳(探针)前后浸入甲、乙两种液体中,设压力计u形管两侧液柱高度之差h甲=h乙,比较一下,金属壳(探针)所在液体的深度(选择项“浅”或“深”)必定是浓盐水五、算术问题(26题4分,27题5分,共9分)26.(4分钟)如图所示是我军某型号的水陆两用坦克,其车身比普通坦克大,呈船形,无论是陆地还是水中都能浮游。 该水陆两用坦克总质量为22t,履带总接地面积为2m2,发动机功率为420kW,水上最大速度为14.4km/h,陆地最大速度为54km/h。 请根据上述信息寻求坦克(1)停在水平的地面上时,对地面的压力是多少?(2)在水上航行时,受到的浮力是多少?(3)在陆地上以最大速度等速行驶时坦克受到的阻力是多少(g=10N/kg )27.(5分钟)如图所示,用滑轮提起重物时,将重物500N在10s以内以2m等速提起,使用的张力300N (绳索重量和摩擦除外)提起重物的过程:(1)对于重物的工作是什么j?(2)绳索自由端张力f的作用少j?(3)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多少?(4)用张力工作的电力是多少?2018学年山西农大附属学校8年级(下)期末物理试卷参考解答和问题的分析一、选择问题(每个小问题只有一个选择符合问题的意思,每个问题3分,共计36分)。1 .【分析】首先对主题相关的物理量有初步的理解,对于选项中的单位,可以根据需要进行相应的换算和转换,排除与生活实际上不同的选项,找到符合生活实际的答案。解: a、中学生的质量为50kg左右,受重力约G=mg=50kg10N/kg=500N左右。 所以a不符合实际b、成人身高170cm左右,中学生身高略小于成人,160cm=16dm左右。 所以b不符合实际c、中学生的体重为G=500N左右,两脚站立时与水平地面的接触面积为0.035m2左右,两脚对水平地面的压力为p=1.5104 pa左右。 所以c符合实际d、中学生的体重是G=500N左右,1层到2层的高度是h=3m左右,中学生从教学楼1层到2层克服重力工作的约W=Gh=500N3m=1500J左右。 所以d不符合现实。故选: c。评价方法是利用物理概念、规律、物理常数和常识,快速计算物理量的数值、数量等级,合理评价值的范围的方法。2 .【分析】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在有力的作用的情况下,至少需要两个物体,其中,将受力的物体称为受力物体,是对其他物体施加力的物体施力的物体。由于发射中直升飞机的螺旋桨上方和下方的空气流的速度不同,因此螺旋桨受到上方的压力差而使该直升飞机上升的力的施力物体为空气所以ACD错误b是正确的故选: b。【评价】加深理解能力的概念是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3 .【分析】压力的大小与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的大小有关。增大压力的方法:压力一定时,通过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力受力面积一定时,通过增大压力来增大压力。降低压力的方法: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降低压力;受力面积一定时,通过降低压力来降低压力。【解答】解:a、图钉帽的面积大是因为在压力一定的情况下,通过增大受力的面积来减小压力,所以a不符合问题b、螺钉垫圈在压力一定的情况下,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力,因此b不符合问题c、测力机上的滚子很重,受力面积一定的情况下,通过增大压力来增大压力,因此c符合问题d,坦克的履带很宽,压力一定的情况下,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力,所以d不符合问题。故选: c。【评价】这是一个与生活非常密切的物理问题,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经常需要根据情况来增减压力,学习并利用是学习物理的真正意义。 在解答时,请注意使用控制变量法。4 .【分析】解决这个问题需要把握以下知识点(1)物体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的性质称为惯性,所有物体都有惯性,惯性是物体的属性。(2)物体运动状态的变化包括运动方向和速度的大小的变化(3)说明木头块撞得很远,球的动能很大(4)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物体运动不需要力。解答: a,推车到达水平面后能够前进,是因为推车具有惯性,惯性不是力,而是性质,所以a是错误的。由题意可知,钢球对木块的冲击力改变了木块的运动状态,因此b是错误的c、动能的大小与质量和速度有关,钢球的质量一定,改变钢球释放的高度,木块碰撞的距离变远,可以探讨动能和速度的关系。 所以c是对的。d、木块最终停止运动不是因为木块受到摩擦阻力的作用,没有用钢球的冲击力对木块起作用,而是改变了木块的运动状态。 故障d错误。故选: c。【点评】该问题考察惯性、力的作用效应、动能的影响因素等知识点,综合较强,通过一个场景综合考察多个物理知识点,是中考常见的问题类型。5 .【分析】结合图像和生活经验,判断手柄在使用中,动力臂和阻力臂的大小关系,判断它是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