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多变的价格.ppt_第1页
2.多变的价格.ppt_第2页
2.多变的价格.ppt_第3页
2.多变的价格.ppt_第4页
2.多变的价格.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多变的价格,第二课,“贵上极则反贱,贱下极则及贵(史记货殖列传)。从经济学角度看,这是A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B计划机制作用的结果C劳动决定价值的体现D供求关系对价值的影响,A,一:影响价格的因素,1价值决定价格2供求影响价格,二:价格变动的影响,1对生活的影响2对生产的影响,知识线索,第二课:多变的价格,一:影响价格的因素考点1、影响(均衡)价格的因素考点2、供求影响价格考点3、价值决定价格考点4、价值规律及其表现形式二:价格变动的影响考点5、价格变动对消费者的影响考点6、价格变动对需求量的影响考点7、价格变动对生产的影响,考点分析,考点1、影响(均衡)价格的因素,结论:书本P13各种因素对商品价格的影响,是通过改变该商品的供求关系来实现的。,1、决定因素:价值2、影响因素:(1)供求关系(2)纸币发行量(3)国家的政策(4)货币本身价值量的变化此外、,一:影响价格的因素,价格与供求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物价上涨获利增加生产扩大供过于求供不应求生产缩小获利减少价格下跌,卖方市场,买方市场,考点2、供求影响价格P12,供给与需求是怎样影响价格的?,(07文基广东卷2)气候、时间、地域、宗教信仰、习俗等因素的变化,都会引起商品价格的变动。它们对商品价格的影响,是因为改变了A该商品的供求关系B该商品的价值量C该商品的个别劳动生产率D该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A,(09广东卷9)需求法则是指商品需求量随其价格上升而下降,随其价格下降而上升的一般规律。但生活中有时东西越贵越有人买,如天降大雨,小贩趁机提价推销雨伞,雨伞却卖得很不错。这表明此时A需求法则不起作用B处于卖方市场C处于买方市场D雨伞的价值上升,B,考点3、价值决定价格P13-14,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社会劳动生产率,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值决定价格;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一般情况下二者成正比。在供求关系影响下,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商品价值;供求关系纸币发行量地区、季节等因素,1、价值与价格的关系,商品的价值量,劳动量,劳动时间,商品的价值量不是由个别劳动时间决定的,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2、商品价值量的决定社会必要劳动时间,P14名词点击,商品的价值量,劳动生产率,个别劳动生产率,社会劳动生产率,商品的价值总量,单位商品价值量,名词点击,劳动时间,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个别劳动时间,各个商品生产者生产商品所用的劳动时间,反比,单位商品价值量商品数量,无关,无关,减少,无关,增多,增多,无关,减少,减少,增多,商品价值量与劳动时间、劳动生产率的关系,减少,增多,无关,减少,增多,无关,增多,减少,不变,不变,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生产该产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结论:,个别劳动生产率与单位商品价值量无关,与单位时间的商品价值总量成正比,0.5,1,0.25,2,1,4,0.510=5,110=10,0.2510=2.5,52=10,101=10,2.54=10,假设:假定1小时创造的价值量是10元,结论一:社会劳动生产率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反比。结论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和单位商品价值量成正比。结论三:社会劳动生产率和单位商品价值量成反比。结论四:社会必要劳动、社会劳动生产率和商品价值总量无关。,0.5,1,0.25,2,1,4,0.510=5,0.510=5,0.510=5,52=10,51=5,54=20,假设:假定1小时创造的价值量是10元,结论一:个别劳动生产率和个别劳动时间成反比。结论二:个别劳动生产率和个别劳动时间和单位商品价值量无关。结论三:个别劳动时间和单位商品价值总量成反比。结论四:个别劳动生产率和商品价值总量成正比。,误区1:个别劳动时间和商品价值量无关,因此改变个别劳动时间没有意义。误区2:个别生产者不能改变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因此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对个别生产者没有意义。个别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意义。同一商品的生产者,如果率先提高个别劳动生产率,其个别劳动生产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则意味着其生产成本低于平均成本,在竞争中就处于有利地位;最终引起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变化。误区3:社会劳动生产率和商品价值总量无关,因此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没意义。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的意义。在单位时间内生产的使用价值的数量增多,社会财富增加,可以生产出物美价廉的产品,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要,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商品价值与价格的关系是商品的价值与价格成反比商品的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商品的价值与价格成正比商品的价格受供求关系的影响ABCD,C,(2008全国卷24)城市居民自来水的价格一般为3.54.0元/吨,而市场上销售的瓶装矿泉水价格约为1元/瓶(约500毫升),约折合2000元/吨。矿泉水比自来水价格高的原因是A矿泉水比自来水更有营养价值B人们对矿泉水的需求比对自来水的需求要少C矿泉水比自来水更稀缺D加工矿泉水比加工自来水需要耗费更多的劳动,D,假定生产1支钢笔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4小时,价值货币表现为2元,某生产者生产1支钢笔的个别劳动时间是2小时,这个生产者生产的1支钢笔出卖后:A、会比别的生产者多获得2元B、会比别的生产者少获得2元C、会获得与别的生产者同样多的钱D、结果难以预料,C,(2007天津卷25)20年前,手机称“大哥大”,买一部要花2万多元,相当于当时一个普通工薪者20年的收入。最近,小薇只用300多元便买了一部,仅相当于一个普通工薪者一周的收入。手机价格降低的根本原因是A.厂家数量增多使产品供应量增大B.商家采用了薄利多销的销售策略C.科技进步增加了商品的技术含量D.劳动生产率提高使单位商品价值量减少,D,(2008广东文基1)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生产者想多赢利就应该A尽量延长生产该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B尽量缩短生产该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C尽量延长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D尽量缩短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B,(2009江苏卷7)假定原先1台电脑与4部手机的价值量相等,现在生产电脑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一倍,而生产手机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缩短到原来的一半,其他条件不变,则现在1台电脑与部手机的价值量相等。A.2B.4C8D16,B,(07文综全国)假定生产一件甲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为2小时,价值为40元。如果生产者A生产该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为1小时,那么,A在4小时内生产的使用价值总量,生产出的商品的价值总量和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分别是A28040B24020C48020D416040,D,(2009全国卷II24)2008年某国生产甲种商品100万件,每件商品的价值量为6元。如果2009年该国生产甲种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提高20%,其他条件不变,则甲种商品的价值总量与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分别为A720万元,6元B720万元,5元C600万元,5元D600万元,6元,C,(2010全国)假设某企业2008年的生产条件属于社会平均水平,生产一件甲种商品的劳动耗费为6元,产量为10万件。2009年该企业的劳动生产率提高50%,其他条件不变,那么,该企业生产甲种商品的个别价值、社会价值和价值总量分别为A4元、4元、60万元B6元、8元、90万元C4元、6元、90万元D8元、6元、120万元解析:该企业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以后,自身个别价值由于耗费的劳动时间减少而相应降低,为6/(150%)4元;但因为“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所以其社会价值不变,仍为6元;但由于产量增加,即10万(150%)15(万件),故其价值总量为615万90(万元)。,C,(2011全国)2010年某企业的生产条件处于全行业平均水平,其单位产品的价值量为132元,产量为10万件。如果2011年该企业的劳动生产率提高10%,而全行业的劳动生产率提高20%,其他条件不变,则该企业2011年生产的商品价值总量为()万元。A1452B1320C1210D1100【解析】C。解答此题可分三步:首先,根据2011年全行业的劳动生产率提高20%,计算出2011年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即132(1+20%)=110(元);再根据该企业劳动生产率提高10%,计算出2011年该企业产品数量,即10(万件)(1+10%)=11(万件);最后,计算出2011年该企业价值总量,即110元11(万件)=1210(万元)。,商品的价值量是由决定的,商品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客观经济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与社会制度无关),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等价交换,考点4、价值规律及其表现形式,等价交换是商品经济的重要原则。货币产生前,是交换双方商品的价值量相等;货币产生后,是价值和价格相等,等价交换原则在商品经济中的贯彻就是价值规律发生作用的表现。(它是通过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调节供求和商品生产而实现的),理解等价交换,等价交换是以不等价的形式贯彻的,体现在商品交换平均数中。(它并不是存在于每一个交换场合,而是从总体上说的),价值、价格、供求关系三者之间关系应该是A、价值决定价格,价格决定供求关系B、供求关系决定价格,价格又影响价值C、价格决定价值,供求关系又影响价值D、价值决定价格,供求关系又影响价格价值规律要求商品交换必须遵循等价交换原则。这里的“等价交换”指的是价值与价格必定相等商品交换时要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商品交换中,价格与价值要相符商品等价交换只存在于平均数中,并不存在每次交换的个别场合A、B、C、D、,D,B,(2011四川)在谈到某些图书的价格时,有人认为:“每一份的品质都是由每一份的成本堆积起来的,没有真正物美价廉的东西。”这一观点蕴含的经济道理是A图书的价格由其价值决定,它一定要等于其价值B图书的价格由其价值决定,它一定要反映其价值C图书的价格受供求关系影响,它不会等于其价值D图书的价格受供求关系影响,但它不会偏离价值,B,(2011山东)下列四幅图描述了某商品的价格(P)、需求量(D)、价值量(V)以及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L)之间的关系。若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下列传导过程正确的是ABCD【解析】D。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意味着单位商品的价值量降低,商品的价格随之降低,需求量增大。,(2011广东)右图描述的是某品牌奶粉的需求曲线由D1左移到D2。下列事件中能导致这种变动关系的是A该奶粉生产商供应减少B政府提高了商品消费税C居民收入水平大幅上升D该奶粉检测出有害物质【解析】D。B、D均会导致整个需求曲线发生如图的平行移动,即商品价格不变而需求量发生变化。但奶粉不属于消费品应税对象,因此D当选。,注意:“价值决定价格”与“市场决定价格”(1)二者是从不同的侧面回答了价格何以决定的问题。“价值决定价格”是从商品的价值、供求关系等因素来看的,价格是由价值决定的。“市场决定价格”是从价格的决定主体讲的,是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价格不是由政府决定价格,而是由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根据价值规律、供求关系等因素自主确定商品价格。(2)二者都是价值规律的客观要求。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之一是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因此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商品的价格是在市场竞争中形成的,由价值决定,受供求关系的影响。“价格由购买力决定”、“价格由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决定”、“价格由供求关系决定”等提法都是错的。,(1)某企业通过技术创新可以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使商品的价值量减少。更正提示:提高的是个别劳动生产率,商品的价值量不变。(2)商品价格下降的根本原因是个别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更正提示:商品价格下降是由于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3)价值决定价格,商品价值变化,价格也一定变化。更正提示:不一定,价格还受供求关系、宏观调控、货币发行量等因素的影响。(4)价值规律是市场经济特有的规律更正提示:应该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5)等价交换就是指商品的价格与价值相符合。更正提示:物物交换时也是等价交换。(6)等价交换是指每次交换商品的价格都与价值相一致。更正提示:不一定每次都一致,而是经常不一致。,1、一般来说:价格越高,需求量越小(反相关),2、不同商品的需求量对价格的反应程度不同,生活必需品,高档耐用品,需求弹性,小,大,价格变动,(影响),小,大,3、对既定商品的需求还与其相关商品价格有关,互为替代品,本商品需求减少,另一商品需求增大(如猪肉和鸡肉),互补商品,价格上升,两种商品需求都减少(如汽油和汽车),二:价格变动的影响,考点5、价格变动对消费者的影响考点6、价格变动对需求量的影响,(2007宁夏文综卷12)假定甲商品和乙商品是替代品,甲商品和丙商品是互补品。如果市场上甲商品的价格大幅度下降,那么,在其他条件不变时:乙商品的需求量减少乙商品的需求量增加丙商品的需求量减少丙商品的需求量增加A.B.C.D.,D,(2011安徽)图1中的曲线反映的是某种商品在一定时期内的价格走势。同期,该种商品的价格变动引起其需求量发生反向变化。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下列判断正确的是该种商品的互补商品需求量会有所增加该种商品的互补需求量会有所减少该种商品的替代商品需求量会有所减少该种商品的替代商品需求量会有所增加A.B.C.D.【解析】A。根据函数图显示的内容,是价格不断降低,需求量不断增长。一种商品价格降低,该商品的互补商品需求量增加;该商品的替代商品的需求量下降。,(2011海南)2011年4月20日,海南离岛免税购物政策在三亚的免税店试点实施,免税商品受到热捧,销售收入大增。免税商品销售收入的提高,是因为A免税商品一般是处于买方市场的商品B免税商品一般是需求弹性较高的商品C免税商品之间可以相互替代D免税商品一般是生活必需品,B,(2010浙江卷25)为抑制商品房价格过快上涨,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我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增加保障性住房供给的措施,如增加价格明显低于商品房的经济适用房、共低收入者租用的廉价房等。政府出台这些措施是因为增加经济适用房可以减少商品房购买需求增加廉租房就能抑制商品房有效需求经济适用房与廉租房互为替代品增加保障性住房能缓解房地产市场的过度炒作ABCD,C,(2007海南卷2)假定当A商品的互补品价格上升10%时,A商品需求变动量为20单位;当A商品的替代品价格下降10%时,A商品需求变动量为30单位。如果其他条件不变,当A商品的互补品价格上升10%、替代品价格下降10%同时出现时,那么,A商品的需求数量A增加50单位B减少50单位C增加10单位D减少10单位,B,(2010山东卷19)甲商品价格(P甲)与乙商品需求量(Q乙)之间存在如图所示关系。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下列判断正确的是甲商品的需求量受乙商品价格的影响甲商品价格上升会使乙商品价格下降甲商品价值量降低时,人们对乙商品的需求增加人们的某一特定需要,甲乙两种商品都可以满足A.B.C.D.【解析】B。甲商品的价格与乙商品的需求量是正比例关系,由此可以判断甲商品与已商品时相互替代品。,(2010广东卷24)图5、6中商品甲、乙是两种互不关联的商品。当两商品的价格P均从P1同幅下降到P2时,对于需求量Q的变化,若有如下判断,其中正确的是两商品的需求量与价格同向变动两商品的需求量与价格反向变动两商品相比,商品甲是高档耐用品两商品相比,商品甲是生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