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原理新型分离技术-膜分离_第1页
化工原理新型分离技术-膜分离_第2页
化工原理新型分离技术-膜分离_第3页
化工原理新型分离技术-膜分离_第4页
化工原理新型分离技术-膜分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膜分离技术及其应用,膜分离发展过程和趋势,膜,料液,水,小分子,大分子,渗透液,定义:具有选择性分离的功能薄膜材料。,“21世纪的多数工业中,膜技术扮演着战略的角色”“谁掌握了膜技术,谁就掌握了21世纪的未来”,膜的简介,膜的简介,特征:具有选择性分离的功能薄膜材料,以及以其为核心的装置、过程、工艺的集成与应用。特点:无相变、低能耗高效率、污染小工艺简单、操作方便便于与其它技术集成,膜的发展历史,1748年AbbleNelkt发现水能自然地扩散到装有酒精的猪膀胱内,首次揭示了膜分离现象;1827年Dutrochet引入名词渗透(Osmosis);1861年Schmidt提出超滤概念;1864年Traube成功研制了人类历史上第一张人造膜(亚铁氰化铜膜)1918年Zsigmondy提出了商品微滤膜的制备方法,并将其应用于微生物、微粒等方面的分离和富集;1950年W.Juda成功研制了第一张具有实用价值的离子交换膜;1960年Loeb和Sourirajan研制出第一张不对称的醋酸纤维素反渗透膜,导致了膜分离技术进入了实用和装置的研制阶段;1967年以后在美国、丹麦、日本等国出现了多家膜及其组件的生产厂家,逐渐开始了膜分离技术的规模应用。,我国1958年开始研究离子交换膜和电渗析,1966年开始研究RO、UF、MF、液膜、气体分离等膜分离过程应用与开发研究。80年代后期又陆续开展了渗透汽化、膜萃取、膜蒸馏和膜反应等新膜过程的研究,并着手进行膜技术的推广应用工作。国内主要的膜研究和推广单位:1)气体分离: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天邦膜公司)2)液体分离:杭州水处理技术中心(西斗门公司)天津纺织工学院(膜天公司)3)无机膜:南京工业大学(久吾高科)中国科技大学,膜的发展历史,膜的发展历史,膜的分类,膜材料,膜元件,膜元件,一、板框式,膜组件,二、圆管式,圆管式膜组件的机构主要将膜和支撑体均制成管状。,螺旋卷式膜组件是将做好的平板膜密封成膜袋,在两膜袋间衬以网状间隔材料并紧密地卷绕在多孔中心管上制成。,三、螺旋式膜组件,将几十万根或更多的中空纤维束的一端封死,另一端固定在管板上,再装入圆筒型耐压容器内制成。特点是自承式。,四、中空纤纬式膜组件,各种膜组件的优缺点比较,膜分离技术膜分离一般是指利用膜对流体混合物中不同组分的选择性渗透的特点来分离流体混合物的操作过程。,(1)分散得很细的固体,特别是与液体密度相近,胶状的可压缩的固体微粒;(2)低分子量的不挥发的有机物、药物与溶解的盐类;(3)对温度、酸碱度等物理化学条件特别敏感的生物物质。,涉及气体分离、水溶液分离、生化产品的分离与纯化等操作的食品和饮料加工过程、工业污水处理、大规模空气分离、湿法冶金、气体和液体燃料的生产及石油化工制品的生产等。,常用膜分离技术的基本特征,原理,ROmembraneNFmembraneUFmembraneMFmembrane,原理动漫,膜过程的一些术语,通量:在一定操作条件下,单位时间通过单位面积膜的体积流量。单位L/m2.h选择性:将混合物总的组分分离开来的能力。1)液体分离的选择性常用截留率表示:R1Cp/Cf2)气体分离或有机溶剂混合物的分离常用分离因子表示选择性:A/B(yA/yB)/(xA/xB),其中y表示渗透侧各组分的浓度,x表示原料侧的浓度。当A/B等于1,表示无法实现分离目的,大于1表示A组分通过膜的速度大于B组分。,通量衰减系数m:由于过程的浓差极化、膜的压密、膜污染等的影响,使得通量随时间的变化,膜过程的一些术语,膜过程的一些术语,推动力:1)对多孔膜而言,在对流流动的情况下,传质推动力是膜两侧的压力差。膜压降:P1-P2,是由于流体流动引起的。2)对致密膜而言,推动力为膜两侧的化学势之差。,P1,P2,P3,P(P1P2)/2P3,膜过程的一些术语,浓差极化:在膜分离过程中,一部分溶质被截留,在膜表面及靠近膜表面区域的浓度越来越高,造成从膜表面到本体溶液之间产生浓度梯度,这一现象称为“浓差极化”。,123,CfCmCp浓差膜层渗透侧极化层极化层,传递阻力:1)膜阻Rm:与膜本身的结构有关,包含膜层到支撑层的传递阻力;2)浓差极化阻力Rc:由于被截留组分在膜面浓度的增大而引起的;3)推动力的损失:进料侧和渗透侧的压力损失;4)膜污染阻力:由于物料中的成分对膜产生吸附、堵塞、以及沉积等现象而引起的。,膜过程的一些术语,Rm膜管本身阻力Ri膜孔内污染阻力Rg凝胶层阻力Rc浓差极化阻力,膜污染,膜污染阻力的概念模型,膜过程的一些术语,膜污染:指处理物料中的微粒、胶体粒子或溶质大分子由于与膜存在物理化学相互作用或机械作用而引起的在膜表面或膜孔内吸附、沉积造成膜孔径变小或堵塞,使膜产生渗透通量与分离特性的不可逆变化现象。物理污染包括膜表面的沉积,膜孔内的阻塞,这与膜孔结构、膜表面的粗糙度、溶质的尺寸和形状等有关。化学污染包括膜表面和膜孔内的吸附,这与膜表面的电荷性、亲水性、吸附活性点及溶质的荷电性、亲水性、溶解度等有关。,膜的用途,浓缩:目的产物以低浓度形式存在,因此需要除去溶剂;(截留物为产物)纯化:除去杂质;分离:将混合物分成两种或多种目的产物;反应促进:把化学反应或生化反应的产物连续取出,能提高反应速率或提高产品质量。,从20世纪初到20世纪90年代,膜技术基本已经从实验室步入工业化,并在水处理、食品工业、环境保护、化工与石油化工、电子、冶金、国防等领域得到成功的应用。目前全球膜产业的规模超过百亿美元,正以年30的速度递增着。,膜的应用,膜,海水淡化,工业废水处理,城市废水资源化,天然气,生物质利用,能源,水资源,传统工业,生态环境,除尘,CO2控制,制药,食品,化工与石化,电子,冶金,燃料电池,洁净燃烧,膜技术的工业应用,膜技术用于生物质资源开发,膜生物反应器技术取得间歇发酵可提高反应器效率1580倍渗透汽化膜分离技术比传统共沸蒸馏节能60生产装置总投资为传统分离方法总投资的4080%,膜法海水淡化,嵊泗1000吨/日反渗透海水淡化装置,膜法自来水厂,巴黎瓦兹河梅里市14万立方米/天的纳滤厂,每天为巴黎附近50万居民提供14万吨饮用水,在环保工业中的应用,在含油废水处理中的应用油田回注水、金属表面切削液、冷轧乳化液、清洗液废水等在化工及石化废水处理中的应用主要用于回收化工废水中的贵重金属及其氧化物等。在其它工业废水处理中的应用造纸工业的黑水和白水处理、纺织废水中PVA回收等。,上海宝钢集团公司冷轧线设备处理能力为:6万m3/年,油截留率大于99.9,水回用率大于90,回收油120吨/年,说明1:年处理10万吨冷轧乳化液废水设备,采用国产陶瓷膜300万元人民币(武钢),进口有机膜设备200万美元(宝钢,1988年),成本仅是其1/10。2:有关数据来源于上海宝钢集团设计院。,钢铁冷轧乳化液废水处理回用技术,在生化与制药工业中的应用,在发酵液除菌中的应用乳酸、核酸、青霉素G等提取在中成药生产中的应用主要用于替代醇沉工艺,除去煎煮液中的杂质,研究处于起步阶段等。在血浆分离中的应用已被证实是可行的方法,但国内尚未开展研究。,膜技术用于中药精制,传统中药精致工艺(醇沉法)。工艺复杂,成本高、生产周期长,水溶性有效成分损失大,洗净,蒸发,煎煮,除杂,醇沉,乙醇回收,蒸发浓缩,膜过滤,膜浓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